壹、中文部分
小野寺勝重著、張書文譯(2001)。實踐 FMEA手法-提升產品或系統的可靠性、維護性和安全性,中衛發展中心。
王鼎(2003)。統計學。鼎茂出版社。
田年益(2006)。印前人員使用PDF之滿意度研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包心萍(1992)。電腦印前組版系統。印藝傳真11期,頁26-29。
朱志年(2010)。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應用於單元式帷幕牆施工風險之探討。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虹嫻(2009)。綠色採購流程FMEA模式分析。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建輝(2010)。應用FMEA於氣化供應系統風險評估之研究-以某半導體廠矽甲烷為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吳冬友、楊玉坤(2002)。統計學。五南書局。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進榜(2005)。運用AHP和FMEA改善產品設計之決策分析-- 以轉換式電源供應器為研究個案。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世芳(1993)。設計FMEA之實施流程,品質管制月刊,第29卷第9期。何君毅(1995)。電腦印前新知。台北市:亞格出版社。
林殿振(1993)。電腦直接印機成像系統。新視界,頁18-19。
林秀雄(1996)。不良模式與效應分析。新知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林怡劭(2009)。印刷設計管理現況改善之探討。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
品士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1)。潛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FMEA) 參考手冊。
陳鴻儀(2009)。運用FMEA方法對半導體晶圓廠製程設備維護之探討。成功大學
工學院工程管理專班碩士論文。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台北市:華泰。
陳建誠(2006)。建立醫藥物流作業流程FMEA模式。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秀瑜(2000)。數位化印前企業經營績效評估指標設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耀茂(民2000)。考量人、環境、裝置三要素的新FMEA在安全性設計上的解析與應用,品質管制月刊,第36:11卷pp.67-71。陳政雄(1992)。海德堡DI直接上機製版系統。印刷人雜誌社,頁24-29。
國際專案管理協會(PMI),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2000)。
黃崇誌(2007)。應用FMEA與灰色關聯分析於製程改善。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專班碩士論文。黃俊龍(2007)。應用失效模式效應分析於產品研發時程之改善。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利民(2009)。以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FMEA) 評估防洪抽水站管理模式。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精華本)。滄海書局。
張中興(2000)。e 世代印刷科技的新風貌。新視界 e Publishing,1,16-17。
游桂蘭(1995)。電腦化印前從業人員知識與技能之分析。文化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頁2-11。
曾耀群(2009)。應用醫療照護之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於醫療流程之改善。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彭千玲(2007)。應用MFM與PFMEA監控協同設計之執行流程。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傅士龍(2009)。運用FMEA技術於國中、小文理補習班建構教學。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楊憲忠(2009)。利用FMEA於新設產線工程招標選商最佳化決策模式。屏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董舒麟(2001)。半導體製程設備管理的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之研究。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Executive MBA) 碩士論文。
鈴木順二郎、目野鐵治、石?筏Z樹著(1988),先鋒可靠度研究小組譯,FMEA.FTA實施法,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廖信(2010)。印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內含之研究。印刷科技,26(1),54-55。
劉峻霖(1999)。電腦化印前從業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君(2007)。FMEA運用在退貨風險管理之研究。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賴松本(2002)。多層次傳銷業服務品質之研究。成功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專班碩士論文。謝宛臻(2000)。我國高職印刷科畢業生應具備專業基本能力分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所碩士論文。謝財源、張忠孝、鐘清章、邱柏松、王英一等譯(1990)。可靠度管理手冊,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協會,第195~211頁。
戴久永(1990)。可靠度導論,三民書局。
鐘秋英(2004)。資料挖掘應用於產品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以印刷電路板業為例。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Cuieford,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al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ed.). New York: Mcgrain Hill.
Daimler Chrysler Corporation,Ford Motor Company,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2001),QS9000.
Deming, W. E. (1993). “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Doebler, R. L. (1986). Compatible type and 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s, TAGA Proceeding. pp522-531.
Ford Motor Company(1988)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Instruction Manual, Ford Motor Company. Potential FMEA Reference Manual.
Field , Janet N . (ed.). (1980).Graphic Arts Manual . New York , NY : Arno Press , Mustards Publishing Corp .
Groff, Pamela J. (1991). GATF Gloossary of Graphic Arts Terms. America: Graphic Arts Technical Foundation.
Herschel, L. A. & Micheal, J. A. (1997). Implement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Graphic Arts.GATFPress.
Hair, J., Jr., Anderson, R., Tatham, R., & Black, W.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Hayes & Roming, (1977), “Modern Quality Control”McGraw-Hill Co., New York, pp.9.
Juran, J. M. (1951) “Quality - control handbook.” McGraw-Hill, New York.
Juran, J. M. (1974).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Juran, J. M. and F. M. Gryna. (1993). “Quality planning and analysis.”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produces the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and Bartlett’s test. The value of KMO should be greater than 0.5 if the sample is adequate. Field, 2005, Chapters 11 & 12.
Kaiser, H. F. (1974). A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idder, L. H. & Judd, C. M. (1986).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Relations (5th edition). NY: John Wiley.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Steward, S., & Laurent, S. S. (2004). PDF Hacks: 100 industrial-strength tips & tools. Sebastopol. Sebastopol: O'Reilly Media, Inc. Transparency in Adobe Applications: A print Production Guide. (2005).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