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3: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黛琳
研究生(外文):Dai-Lin Cheng
論文名稱:台灣社會中的男子氣概認知
論文名稱(外文):The Perception of Masculinity in Taiwan
指導教授:葉蓉慧葉蓉慧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口語傳播學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男子氣概建構焦點團體
外文關鍵詞:masculinityconstructionfocus grou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60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7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近年來,隨著性別多元化、性別平等意識等觀念的興起,台灣社會的男子氣概表現與男性形象越來越豐富,甚至顛覆了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具體而言,在台灣社會中除了仍存在著傳統陽剛男子氣概之外,其實也增添了「新好男人」、「柔性男子氣概」、「陰柔男子氣概」等不同詮釋男子氣概方式。儘管男子氣概多元化是種趨勢,但是對於來自不同群體、背景的台灣人而言,他們並不一定認同此一現象,甚至是排斥。換句之,台灣社會對於男子氣概的想法與認知,普遍存在著某些差異。

本研究透過焦點團體訪談,蒐集來自不同性別、居住地、職業、年紀、學歷、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子女有無等,不同背景的受訪者們,探討他們對於男子氣概的想法與認知。本研究發現,在眾多對於男子氣概的認知與看法中,其實存在著某些定律,例如:對自我、父母、家庭負責任、以體格和縝密的思維帶給他人安全感、對朋友與兄弟展現義氣,並以同理心待人、為人誠實且信守承諾、從自理生活、思想與行為展現獨立的特質等。

另外,當代的男子氣概認知因為受到幾個原因的建構而產生明顯改變。第一:由於女性經濟獨立,改變了性別角色,亦使得男性被賦予男性分擔家務的職責;第二:性別平等意識提高使得尊重女性成為男性應具備的特質;第三:媒體影響並強化男性對於外型、抽菸喝酒、暴力、正義的概念,同時也建構出時下對於成功男性的形象。第四:台灣軍事訓練的轉變,使眾人開始質疑當兵等於男子漢的傳統觀念。

最後,由於台灣社會對於男子氣概的認知目前正處於傳統與現代兩者融合與衝突的階段,因此使得大眾對於男子氣概仍有些矛盾或面臨轉變的認知,但這卻也是反思傳統陽剛男子氣概的機會。本研究發現:(1)當代社會堅持男性要能夠兼顧事業與家庭,如此才足以被稱之為有男子氣概(2)男性被期待具備駕車能力(3)男性期許自己在完成社會與他人期待時,亦能同時實踐自我理想,並兼顧自身的健康與快樂。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歸類出台灣社會對於男子氣概認知具有三個不同的層次,由低至高依序為個人、家庭與朋友、國家與社會。
Gender diversity and gender equality have been gaining popularity recently. They enrich masculinity and the impression of male; and even overturn the traditional gender stereotypes. Masculinity contains various notions: macho, feminine male, new good man, mixed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Masculine diversity has become a tendency, with different participants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becaus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groups. People may insist on macho but do not agree with masculinity diversity. On other hand, there are some divergences in perceiving masculinity.

This study used focus group, and collected participants who com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ch as gender, location, occupation, age, degree, religion, marriage, have children or not and so on. We discussed their perceptions of masculinity, and we found that the main ideas of masculinity have included some rules, such a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itself, parents and family; sense of security from physiques and intellects; sense of justice to friends; empathy, honest and independent.

Besides, there are some factors that construct the perceptions of masculinity. Firstly, people think that the modern men have the duty to share the housework with women, because of career women. Secondly, base on gender equality, respect wome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s for men. Thirdly, media strengthen and influence people’s perceptions of men’s appearance, smoking and drinking, violence and justices, even construct the images of successful men. Fourthly, transforming of military training makes people question that whether men can become machos
after he go to the military.

The perceptions of masculinity are contradictory in Taiwan, because we are in the stage, which combine with modern and tradition, so that people’s perceptions of masculinity maybe change frequently, but this is also a good opportunity to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in Taiwan.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1)men should face the dilemma of family and careers, and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m (2) men should have driving ability (3) when men accomplish other’s expectations, he should also achieve their dreams, and care about health and happiness themselv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 categorize the perceptions of masculinity into three layers. From the lowest to the highest, which are individual, the family and friends, the nation and the socie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現況 4
一、台灣傳播學門在性別相關議題的研究現況 4
二、台灣近期關於男子氣概的研究現況 5
第三節 研究計畫與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男子氣概 8
一、男子氣概的定義與多元觀點 8
二、男子氣概的特質與相關概念 13
第二節 影響男子氣概的組成原因 16
一、歷史與地理位置 20
二、種族 25
三、宗教信仰 29
四、社經地位與職業 33
五、媒體與休閒運動 36
六、家庭與婚姻 41
七、外表、體格與年紀 44
八、性傾向 46
第三節 台灣的男子氣概經驗 52
第四節 研究問題 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6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方式的選擇 67
第二節 資料蒐集-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 69
一、焦點團體的內涵 69
二、焦點團體的類型 7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程序 71
一、受訪者選取方式與焦點團體的組成 71
二、資料蒐集與訪談說明 73
三、資料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77
第一節 男子氣概的定律 77
一、負責任與有擔當 78
二、安全感 90
三、正義感/義氣 94
四、誠信 96
五、獨立 99
第二節 建構男子氣概面向 103
一、女性經濟獨立 103
二、性別平等意識提高 106
三、媒體建構的影響 110
四、台灣軍事訓練的轉變 128
第三節 男子氣概的新觀念 133
一、對於男性駕車能力的期待 134
二、保養皮膚的男性 135
三、追求理想或改變夢想 138
四、強調健康與快樂的重要性 140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145
一、男子氣概展現的層次 145
二、形塑男子氣概的因素與影響範疇 151
三、「現代」與「傳統」男子氣概的融合與衝突 159
四、新男子氣概帶給台灣社會的啟示 160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6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63
【附錄一】訪談問題 166
【附錄二】受訪者資料 167
【附錄三】參考書目 169
英文參考文獻
Alix, A. (2007). ” Online Game Talk and the Articulation of Maleness”, in FlowTV 5(special issue on video game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RL: http://flowtv.org/?P=53
Beynon, J. (2001). Masculinities and Cultur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ckley, A. L. (2008). Race, masculinity, and boot camp failure.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49(4):303-314.
Brown, J. & Graham, D. (2008). Body Satisfaction in Gym-active Male: An Exploration of Sexuality, Gender, and Narcissism. Sex Role, 59:94-106.
Clatterbaugh, K. (1997).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 Men, Women, 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Connell, R. W. (1996). Teaching the Boys: New Research on Masculinity, and Gender Strategies for School.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8(2), 206-235.
Connell, R. W. (2001). Masculinities and Globalization. In M.S. Kimmel & M.A. Messner (Eds.), Men’s Lives (5th edition), (pp.56-70).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nnell, R. W. (2005). Masculinities ( 2nd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Cha, Y. G. (2010). The Effect of Spousal Overwork on Men's and Women's Employment in Dual-Earner Househo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5(2),
303-329.
Gutmann, M. C.(1997). Trafficking in Men: The Anthropology of Masculinity. Annual Reviews Anthropol, 26, 385-409.
Hearn, J. & Collinson, D. L.(1994). Theorizing Uniti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Between Masculinities. In H, Brod & M, Kaufman (Eds.), Theorizing Masculinities(pp.97-118). Thousand Oaks: Sage.
Haywood, C. & Ghaill, M. M. (2003). Working men’s way? exploring masculinity at work. Men and Masculinitie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pkins, P. E. (2006). Youthful Muslim masculinities: gender and generational relations. 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1(3):337-352.
Lynn, D. B. (1976). Fathers and sex-role development.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5(4):403-409.
Louie, K. (2002). Theoriz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immel, M. S.(1994). Masculinity as Homophobia, Theorizing Masculinities. In H, Brod & M, Kaufman (Eds.), Theorizing Masculinities(pp.119-141). Thousand Oaks: Sage.
Kilmartin, C. T. (2000). The Masculine self, ( 2nd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companies.
Morgan, H. J. (1992). Danger, Men at Work, Discovery men. London: Routledge Neuman, W. L. (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6th edition). Person Education: Boston.
Petersen, A. (1998). Introduction: The Epistemology of “Masculinity”. Unmasking the Masculine. London: Sage.
Renold, E. (2004). “Other” boy: negotiating non-hegemonic masculiniti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Gender and Education. 16(2):247-266.
Thompson, E. D. & Remmes, K. R. (2002). Does Masculinity Thwart Being Religious? An Examination of Older Men's Religiousnes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41(3):521-532
Wood, J. T. (2010). Gendered Lives: Communication, Gender, and Culture, (9th edition). Bastion: Wadsworth.
Whitehead, S. M. (2002). Masculinity-Illusion or Reality? , Men and Masculinities.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Walker, K. (2001). “I’m Not the Way She’s Friends ”: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structions of Masculinity in Men’s Friendships. In M.S. Kimmel & M.A.
Messner (Eds.), Men’s Lives (5th edition), (pp.367-379).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ellard, I. (2002). Men, Sport, Body Performan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Exclusive Masculinity”. Leisure Study. 21: 235-247.
Wilson, B. D., Harper, G.W., Hidalgo, M. A., Jamil, O.B., Torres, R.S. & Fernandez, M.I. (2010). Negotiating Dominant Masculinity Ideology: Strategies Used by Gay, Bisexual and Questioning Male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45: 169- 185.

中文參考文獻
Goodwin(2007)。〈正見、洪繡病和白蠕蟲-心理學與社會學實驗對八敬法及佛陀教法是否歧視女性的再檢視〉。載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弘誓文教基金會編,《2007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 (頁87-97)。新竹:玄奘大學。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王梅霞(2003)。〈性別意向與社會建構:一個人類學的研究途徑〉。《婦研縱橫》,67:50-60。
卡維波(1997)。〈什麼是酷兒?〉。《性/別研究》,3 & 4合刊:32-46。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 (1):3-36。
白秀玲、柯淑敏(2006)。《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 違建》。台北:群學。
(原書:Johnson, A. G. (2005)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但唐謨譯(2001)。《猛男情結》,台北:性林。
(原書:Pope, H.G., Phillips, K.A. & Olivardia, R. (2000). The Adonis Complex:The secret Crisis of Male Body Obsession. New York : Free Press.)
余佳倩(2001)。《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與鬆動之研究-以大一女性學生為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知賢(2003)。〈台灣電視酒類廣告內容意涵之探討〉。《兩性平等教育月刊》,23:118-122。
吳書榆譯(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台北:商周。(原書:Kindlon & Thompson(1999). Raising Cain-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 New York: The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
李卓夫(1999)。《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宗薇(2004,6月),〈消費社會中電視廣告呈現的性別印象〉。論文發表於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李紀舍譯(1998)。〈男子氣概與工廠勞動的關係〉。載於吳潛誠(主編),《文化與社會》,(頁230-248)。台北:立緒。(原書:Wills, P. (1990). In J. C., Alexander & S. Seidman (Eds.), Culture and Society, (pp183-198).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李美枝(1984)。〈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銀河(2005)。《兩性關係》,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何哲欣、楊惠琪、陳威廷(2011年6月8日)。罵同學「娘砲」最重可退學《性平法》修正案過關 師生:太小題大作。蘋果日報,A10。
林芳玫(1997,7月)。〈A片與男性觀眾解讀〉。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深坑。
林瑞庭譯(1995)。《海蒂報告:男性氣概》。台北:張老師文化。(原書:Hite, S. (1982). The Hite report on male sexuality.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洪文龍(2003)。〈我是如何成為支持女性主義的男人?〉。《文化研究月報》,31。URL :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31/journal_park252.htm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濤石文化。(原書:Krueger, R. A. & Casey M. A. (2000).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ition). California: Sage.)
洪嘉欣、陳皎眉(2009)。〈刻板印象如何影響行為?談刻板印象效果的內在歷程與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2(4):1 -22。
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23-237。台北:巨流。
唐文慧(2007)。〈父職角色與照顧工作〉。《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249-266。台北:巨流。
高穎超(2006)。《做兵、儀式、男人類:台灣義務役男服役過程之陽剛氣質研究(2000-2006)》。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邱馨玉(2010)。〈遊戲媒體文化之男性氣概探索:文本結構與玩家詮釋〉。《傳播與社會學刊》,12:111-146。
張定綺譯(1994)。《新男人-21世紀男人的定位與角色》,台北:時報。﹙原書:Keen. S. (1991). Fire in the Belly : On Being a Man. New York: Bantam Books.﹚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頁。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44-46。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
許純昌(2006)。《閱讀時尚男性雜誌中的「男人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華孚、鄭瑞隆(2007)。〈男性氣概對監獄文化之形塑:一所台灣監獄的考察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7:153-192。
郭怡伶(2005)。《磨蹭的快感?-阿魯巴的男子氣概建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佩君(2004)。〈描繪男人形象:從「橘子紅了」看男性權力關係與兩性性別替代〉。發表於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45-86。
陳彥文(2007)。《國中男學生男子氣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嘉鴻(2007)。《鬆動霸權式男子氣概:以男性瑜珈參與之敘說為例》。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祖輝(2009)。〈戕害女性的文化恐怖主義:名譽謀殺之我見〉。《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7:99-103。
陳皎眉、胡悅倫、周育瑩(2009)。〈男性與女性的該與不該、可有與可無〉。《教育與心理研究》,32(3):1-24。
陳宜倩(2010,10月)。〈想像一個包含男性的女性主義取徑?-以台灣「性別工作平等法」育嬰假之理論與實務為例〉。發表於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屏東:屏東教育大學。
曾陽晴(1995)。〈男人會變好嗎?〉,李碧慧(編),《新好男人-台灣男人的變貌與趨勢》,頁2-7。台北:時報。
閔豐(2005)。〈陰陽同體:傳統中國的才子圖像〉。《台大中文學報》,23:409-420。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的性別支配理論為分析架構〉。《台灣社會學》5:73-132。
楊芳枝(2010)。〈國科會傳播與文化研究學門性別研究前瞻熱門議題規劃成果報告〉。《中華傳播學刊》,16,3-15。
楊家宏(2006)。《國中娘娘腔學生的性別展演》。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碩士論文。
楊淑智譯(1995)。《新男性-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台北:牛頓。(原書:Pittman, F. (1993) . Man Enough: Father, Son, and the Search for Masculinity. New York: The Putman Publishing Group.)
甄橙譯(2006)。《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原書Furth, C.(1999)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裴學儒(2001)。《軍隊文化、男性氣概與性傾向壓迫-台灣男同性戀者的兵役經驗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庭輝 (2005) 。〈大陸歷史劇《三國演義》:陽剛特質的建構與再現〉。《藝術學報》, 77:31-52。
劉威成(2005)。《女性化特質成年男性因應性別偏見歷程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建台、林宗德譯 (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台北:女書。(原書: Clatterbaugh, K. (1997)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 Men, Women, 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劉家鈞、郭麗安、王沂釗(2009)。〈男人的新天堂路:已婚男性別平等意識之互動〉。《應用心理研究》,43:207-251。
劉琮琦(2010,7月)。〈當代男子漢「陰性化」了嗎?以男性時尚雜誌建構的男性氣概為例〉。發表於中華傳播學年會。嘉義:中正大學。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原書:Stewart, D. W., Shamdasani, P. N. (1990) . Focus Group:Theory and Practice. California: Sage.)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珮(2005)。〈從汙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0-170。
鄭維儀譯(2007)。上座部佛教的性別化符號-被忽略的正面女性表述。載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弘誓文教基金會編,2007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頁87-97)。新竹:玄奘大學。
鄧伯宸譯(2010)。《虛無‧中性‧男子氣概》。台北:立緒。(原書:Mansfield, H.C. (2006). Manliness. New York: Vail-Ballou Press.)
蕭蘋(2010)。〈媒介與性別研究的在地紮根〉。《中華傳播學刊》,16:16-23。
賴麒中(1999)。《性傾向與就業歧視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傅仰止、李隆安、章英華、楊孟麗、杜素豪、廖培珊、于若蓉、胡克威(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簡妙如 (1997,7月)。〈A 片再現的問題-由異端到常態的 A 片文化〉。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深坑。
羅燦煐(2000)。〈從媒體的性別到性別的媒體〉。《兩性平等教育月刊》,11:26-36。

網路資料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查詢日期:2010年5月15日,URL: http://dictionary.oed.com,查詢關鍵字:masculinity。
Harper, D.(2010),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查詢日期:2010年4月20日,
URL: http://www.etymonline.com,查詢關鍵字:masculinu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賴麒中(1999)。《性傾向與就業歧視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 蔡珮(2005)。〈從汙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0-170。
3. 劉家鈞、郭麗安、王沂釗(2009)。〈男人的新天堂路:已婚男性別平等意識之互動〉。《應用心理研究》,43:207-251。
4. 趙庭輝 (2005) 。〈大陸歷史劇《三國演義》:陽剛特質的建構與再現〉。《藝術學報》, 77:31-52。
5.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的性別支配理論為分析架構〉。《台灣社會學》5:73-132。
6. 閔豐(2005)。〈陰陽同體:傳統中國的才子圖像〉。《台大中文學報》,23:409-420。
7. 陳皎眉、胡悅倫、周育瑩(2009)。〈男性與女性的該與不該、可有與可無〉。《教育與心理研究》,32(3):1-24。
8.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45-86。
9. 許華孚、鄭瑞隆(2007)。〈男性氣概對監獄文化之形塑:一所台灣監獄的考察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7:153-192。
10.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11.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44-46。
12. 洪文龍(2003)。〈我是如何成為支持女性主義的男人?〉。《文化研究月報》,31。URL :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31/journal_park252.htm
13.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 (1):3-36。
15. 卡維波(1997)。〈什麼是酷兒?〉。《性/別研究》,3 & 4合刊: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