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01: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雅華
研究生(外文):Ko Ya-Hua
論文名稱:實習諮商師對團體成員流失現象的知覺、因應方式及其內在經驗之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Intern Counselors’ Perception, Coping and Inner Experiences on Group Members’ Dropout
指導教授:蘇完女蘇完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 Wan-N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實習諮商師團體諮商流失
外文關鍵詞:intern counselorgroup counselingdropou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4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從實習諮商師帶領團體的經驗,探討在面臨團體成員流失歷程中,實習諮商師知覺到的流失前現象、因應方式及內在經驗(包括內在反應和影響)。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邀請到六位已結束實習和正進行實習的實習諮商師做為研究參與者,以半結構式訪談法收集資料,並以Merriam(2009)的基礎質性研究方法(basic qualitative study)進行資料的編碼與分析。
根據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1)流失前現象的知覺可分成流失成員方面、團體互動方面以及領導者方面,發現流失成員動機和行為變化,以及團體內互動關係較多現象可觀察。(2)因應的方式依流失階段分成流失前、流失當下、流失後,前兩階段對流失者和團體本身的處理較多,流失後領導者則專注帶領團體和照顧領導者個人。(3)內在反應依流失階段分成流失前、流失當下、流失後,流失前階段反應為內在產生波動起伏、引起反移情、自我省思、評估現狀以穩定自我;流失當下分成正負向兩種反應;流失後的反應為坦然接受流失、自我省思、重心回歸團體、負向反應。(4)影響可分為成員缺席流失對領導者的影響和領導者自身成長兩部份,前者的影響有對團體帶領的影響、領導者個人的影響、正面影響三方面;後者可分為專業和個人成長。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與發現,針對實習諮商師、諮商教育訓練者的建議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the counselors’ internship experiences. To study what they perceived before group members’ dropout, their coping methods, and their internal experiences (including their internal reaction and influence).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analyzed by a basic qualitative method. Six counselors who had experienced their group members’ premature termination when they were intern were invited to describe their subjective experienc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Before the group members’ dropout, leaders could perceive the clues that the members changed their motivation and behaviors in group.
2. When leaders met their members’ dropout, they would take different coping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group and their own negative emotions.
3. Leaders had different kinds of feeling during group members’ dropout, but they usually denied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4. Those experience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leaders to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and took more attention on members and took care of themselv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e suggestions about the intern counselors, counseling educators, and further research were provided.
誌 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諮商困境對諮商師的影響 8
第二節 諮商關係的困境與僵局 12
第三節 團體諮商成員流失的探討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39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1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43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領導者面對成員流失前現象的覺察 47
第二節 領導者面對成員流失的因應歷程 61
第三節 領導者面對成員流失的內在經驗 7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4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140
附錄二 研究同意書 141
附錄三 個人資料 142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43
附錄五 訪談大綱修改版本 144
附錄六 訪談日誌 145

表目錄
表3-1研究參與者背景資料 36
表3-2本研究的研究流程甘特圖 41
表3-3研究參與者E的逐字內容舉例 43
表3-4六位研究參與者評估者間一致性及研究參與者檢核摘要表 45
表4-1六位領導者面對成員流失前團體現象的覺察之摘要表 60
表4-2六位領導者面對成員流失的因應方式之摘要表 77
表4-3六位領導者面對成員流失的反應之摘要表 103
表4-4成員缺席流失對六位領導者的影響之摘要表 109
表4-5六位領導者在本次流失經驗的成長之摘要表 117
一、中文部份
方紫薇、馬宗潔(譯)(2003)。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Irvin D. Yalom)。台北縣:桂冠。(原著出版年:1995)
牛格正、王智弘(2008)。助人專業倫理。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王智弘(1994)。團體成員流失問題之探討。輔導季刊,30(4),27-36。
王錦堂(2002)。人際和諧、領導行為與效能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市。
王麗斐、謝珮玲、林美珠(2004)。團體諮商者之僵局經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03-057),未出版。
吳秀碧(1998)。團體諮商實務。高雄市:復文圖書。
吳秀碧、洪雅鳳(2006)。成員投入程度及與缺席和流失的關聯之初探。「2006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張貼之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吳秀碧、洪雅鳳、羅家玲(2003)。團體諮商歷程中領導者意圖與聚焦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3,117-150。
吳秀碧、梁翠梅(1995)。學士級準輔導員諮商實習經驗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3,41-57。
吳秉衛、陳慶福(2006)。為什麼個案不再來?─諮商不成熟結案現象與其因應之道。輔導季刊,42(3),61-71。
吳雅慧(2005)。碩士層級諮商新手於全職實習的諮商困境與因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巫雅菁(2000)。個案諮詢的終結。輔導通訊,62,54-57。
李盛芬、陳怡君(2007)。團體諮商中成員不規律出席行為。輔導季刊,43(4),66-71。
沈慶鴻(1996)。團體的僵局-團體成員流失的處理。學生輔導通訊,44,114-121。
周立修、王雅齡、蔡東杰(2006)。門診精神官能症患者團體心理治療早退因素探討。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2(4),4-14。
周鼎文(2008)。團體諮商專家與新手因應僵局之自我調整研究-以人際互動僵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台北縣。
林美珠、王麗斐(1998)。團體治療性與反治療性重要事件之分析。中華輔導學,6,35-59。
林美珠、林明文、陳淑瓊(1996)團體諮商治療性與反治療性因素之探索研究。「85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台東師範大學。
邱美珊、黃冠翰、吳典龍(2009)。準諮商心理師駐地實習之困境與成長。台灣心理諮商季刊,1 (4 ),45-54。
洪雅鳳(2004)。團體治療中的抗拒與反抗拒。輔導季刊,40(1),12-25。
洪雅鳳(2010)。結不結構有什麼關係:心理性團體之結構性及其影響。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4),39-54。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翁令珍(2007)。治療團體中的衝突及管理之初探。輔導季刊,43(2),31-38。
張吟慈(2008)。實習心理師的心智負荷、自我照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景然(2001)。準團體諮商員的迷思與衍生的問題。諮商與輔導,185,2-7。
許玉佩(1995)。諮商員對諮商歷程中情緒的自我覺察與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彰化縣。
許哲修(2008)。準諮商員人際特質與團體諮商領導困境、督導需求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縣。
許雅惠(2002)。諮商學習者人際經驗與諮商學習困境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郭靜晃(2007)。社會行為研究法。台北:洪葉文化。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陳雪珍、廖鳳池(1999)。中學諮商師面對學生抗拒諮商的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諮商輔導文粹,4,1-25。
陳筱萍、林耿樟(2008)。性侵害加害人在團體治療中的抗拒行為。輔導季刊,44(4),18-26。
曾正奇(2003)。諮商初期來談者抗拒行為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程小蘋、黃慧涵、劉安真、梁淑娟(譯)(2009)。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原作者:Edward E. Jacobs、Riley L. Harvill、Robert L. Masson)。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6)
黃宜敏(1997)。治療關係中的僵局。諮商與輔導,139,10-14。
黃政昌(2003)。心理師的自我照顧與滋養。諮商與輔導,205,36-41。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
葉建君(2011)。資深諮商心理師自我照顧經驗之探討-從全人健康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
潘正德(1978)。諮商員對抗拒當事人的認識。輔導月刊,14(9),8-9。
鄭家雯(2004)。走出心靈迷霧:諮商師調適與因應接案無力感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市。
鄭麗芬(2009)。駐地實習諮商心理師對諮商關係的覺察與反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研究所,台南市。
盧梅莉(1992)。團體成員流失之探討。諮商與輔導,76,34-36。
藍珮瑄(2009)。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成就動機、自我照顧與全職實習經驗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台北市。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haran B. Merriam)。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
羅皓誠(2002)。團體領導者的反抗拒。社區發展季刊,98,238-247頁。

二、英文部份
Aderka, I.M., Anholt, G.E., Balkom, A.J., Smit, J.H. & Hermesh, H. (2011). Differences between early and late drop-outs from treatment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Press.
Anne, T., Nicola, G.(2010).Therapist feelings of incompetence and suboptimal processes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40(4), 233-243.
Baekeland, F. & Lundwall, L. (1975). Dropping out of Treatment: A critical review. Psychologhical Bulletin, 85(5),738-783.
Bostwick, J., G. J. (1987) “Where’s Mary?” A review of group treatment dropout literature.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0(3),117-132
Connelly, J.L., Piper,W.E., De Carufel, F.L. & Debbane, E.G.(1986) Premature termination in group psychotherapy: pretherapy and early therapy predictors. Internatio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36(1),145-153.
Himmelen, B., Wilberg, T. & Karterud, S. (2007). Interview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who dropped ou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57(1), 67-91.
Kimlicka, T. M., & Haight, J. (1981). Fostering realistic personal goals to reduce guidance group dropout rate.School Counselor, 28(4), 291-93.
Klein, E.B., Stone, W.N., Hick, M.H. & Pritchard, I.L. (2003). Understanding dropout.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5, 89-100.
Korda, L.J., & Pancrazio, J.J. (1989). Limiting negative outcome in group practice. The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14, 112-120.
Lieberman, M.A. (1976). Change induction in small grou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7, 217-250.
Lothstein, L.M. (1978) The group psychotherapy dropout phenomenon revisite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5, 1492 - 1495.
Mckellar, J., Kelly, J., Harris, A. & Moos, R. (2006). Pretreatment and during treatment risk factors for dropout among patients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Addictive Behaviors, 31(3), 450-460.
Nishi, D., Matsuoka, Y., Nakajima, S., Noguchi, H., Kim, Y., Kanba, S. & Schnyder, U. (2008). Are patients after severe injury who drop out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at high risk of mental disorder?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9(4), 393-398.
Piergrossi, B. (2005).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rapist trainee's attributions at client premature termin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
Riebel, L.K. (1990). The dropout problem in outpatient psychotherapy groups for bulimics and compulsive eaters. Psychotherapy, 27, 404-410.
Rosenthal, L. (1987). Resolving Resistance in Group Psychotherapy. London, England:Jason Aronson.
Stockton, R., Barr, J.E. & Klein, R. (1981). Identifying the group dropou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6 (2), 75-82.
Stone, W.N.(2001). The role of the therapist’s affect in the detection of empathic failure, misunderstandings and injury. Group, 25, 3-14.
Stone, W.N., Blaze, M. & Bozzuto, J. (1980). Late dropouts from group psycho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34(3), 401-413.
Stupak, D., Hook, M.K. & Hall, D.M. (2007).Participation in Counseling Does Family Matter An Analysis of a Community Population. Journal of Health Counseling, 29(3), 259-268.
Woods, M., & Melnick, J.S. (1979). A review of group therapy selection criteria. Small Group Behavior, 10, 155-175.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周立修、王雅齡、蔡東杰(2006)。門診精神官能症患者團體心理治療早退因素探討。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2(4),4-14。
2. 黃政昌(2003)。心理師的自我照顧與滋養。諮商與輔導,205,36-41。
3. 陳雪珍、廖鳳池(1999)。中學諮商師面對學生抗拒諮商的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諮商輔導文粹,4,1-25。
4. 李盛芬、陳怡君(2007)。團體諮商中成員不規律出席行為。輔導季刊,43(4),66-71。
5. 巫雅菁(2000)。個案諮詢的終結。輔導通訊,62,54-57。
6. 羅皓誠(2002)。團體領導者的反抗拒。社區發展季刊,98,238-247頁。
7. 吳秉衛、陳慶福(2006)。為什麼個案不再來?─諮商不成熟結案現象與其因應之道。輔導季刊,42(3),61-71。
8. 黃宜敏(1997)。治療關係中的僵局。諮商與輔導,139,10-14。
9. 張景然(2001)。準團體諮商員的迷思與衍生的問題。諮商與輔導,185,2-7。
10. 吳秀碧、梁翠梅(1995)。學士級準輔導員諮商實習經驗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3,41-57。
11. 盧梅莉(1992)。團體成員流失之探討。諮商與輔導,76,34-36。
12. 潘正德(1978)。諮商員對抗拒當事人的認識。輔導月刊,14(9),8-9。
13. 沈慶鴻(1996)。團體的僵局-團體成員流失的處理。學生輔導通訊,44,114-121。
14. 陳筱萍、林耿樟(2008)。性侵害加害人在團體治療中的抗拒行為。輔導季刊,44(4),18-26。
15. 翁令珍(2007)。治療團體中的衝突及管理之初探。輔導季刊,43(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