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廬老人之著作(參見雪廬老人研究文獻目錄)
二、四書類著作
〔魏〕何 晏集解,〔梁〕皇 侃義疏 《論語集解義疏》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85年
〔魏〕何 晏注,〔宋〕邢昺疏 《論語注疏》 《十三經注疏》 臺北市 藝
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宋〕朱 熹 《四書章句集注》 臺北市 大安出版社 1994年11月
仇德哉 《四書人物》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3年4月
〔宋〕鄭汝諧 《論語意原》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2005年
〔元〕陳天祥 《四書辨疑》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明〕胡 廣 《四書大全》 濟南市 山東友誼書社出版 1989年
〔清〕毛奇齡 《論語稽求篇》 嘉慶元年刊《毛西河先生全集》本
〔清〕毛奇齡撰,張文彬等輯 《四書改錯》 嘉慶十六年重刊本
〔清〕毛奇齡撰,盛 唐等輯 《四書賸言》 嘉慶元年刊《毛西河先生全集》
本
〔清〕王步清 《四書本義匯參》 臺南市 莊嚴文化出版公司 1997年
〔清〕江 永 《鄉黨圖考》 北京市 學苑出版社 1993年
〔清〕李 顒 《四書反身錄》 臺北市 世界紅卍字會臺灣總主會 1985年
〔清〕阮 元 《論語校勘記》 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66年
〔清〕翟 灝 《四書考異》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清〕劉逢祿 《論語述何》 臺北市 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0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90年3
月
〔清〕葉德輝 《天文本單經論語校勘記》 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
〔清〕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06
年11月
〔宋〕朱 熹集注,〔日〕竹添光鴻會箋 《論語會箋》 臺北市 廣文書局
1961年12月
〔宋〕朱 熹集注,簡朝亮補正述疏 《論語集注補正述疏》 北京市 北京圖
書館出版社 2007年5月
陳大齊 《論語臆解》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楊伯峻 《論語譯注》 臺北市 明倫出版社 1971年10月
徐 英 《論語會箋》 臺北市 正中書局 1976年
錢地之 《論語漢宋集解》 臺北市 著者出版 1978年9月
錢 穆 《四書釋義》 臺北市 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1990年11月
錢 穆 《論語新解》 北京市 三聯書店 2002年9月
〔日〕松川健二編,林師慶彰等譯 《論語思想史》 臺北市 萬卷樓圖書公司
2006年2月
李炳南講述,徐醒民敬記 《論語講要》 臺中市 青蓮出版社 2007年6月
柳 宏 《清代論語詮釋史論》 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年3月
黃懷信 《論語彙校集釋》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8月
唐明貴 《四書學史》 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年3月
〔漢〕趙 岐注,〔宋〕孫 奭疏 《孟子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 藝
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清〕焦 循 《孟子正義》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1988年7月
三、經學類著作
〔漢〕毛公傳,鄭 玄箋,〔唐〕孔穎達疏 《毛詩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
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 《尚書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市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屈萬里 《尚書集釋》 臺北市 聯經出版公司 1983年2月
〔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 藝
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 藝
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疏 《禮記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 藝
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清〕孫希旦 《禮記集解》 臺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10月
〔漢〕戴 德撰,〔北周〕盧 辯注 《大戴禮記》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85
年
〔漢〕董仲舒 《春秋繁露》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
〔漢〕何 休注,〔唐〕徐 彥疏 《春秋公羊傳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
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西晉〕杜 預注,〔唐〕孔穎達疏 《春秋左傳注疏》 《十三經注疏》本 臺
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85年12月
〔漢〕許 慎撰,〔清〕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 臺北市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6年10月
〔漢〕韓 嬰 《韓詩外傳》 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66年
〔清〕朱彝尊原著,許維萍等點校,林師慶彰等編審 《點校補正經義考》第六冊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8年4月
〔清〕皮錫瑞 《經學通論》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9月
〔清〕皮錫瑞 《經學歷史》 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87年10月
〔日本〕山井鼎撰,〔日本〕物觀等補遺 《七經孟子考文附補遺》 北京市 中
華書局 1985年
馬宗霍 《中國經學史》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1月
李師威熊 《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 臺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12
月
葉國良等 《經學通論》 臺北市 大安出版社 2006年10月
四、其他古籍
〔漢〕班 固 《漢書》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漢〕王 充 《論衡》 上海市 商務印書館1936年
〔漢〕徐 幹 《中論》 臺北市 世界書局 1987年
〔唐〕虞世南撰,孔廣陶校註 《北堂書鈔》 臺北市 宏業書局 1974年
〔唐〕歐陽詢等 《藝文類聚》 臺北市 文光出版社 1974年
〔宋〕李 昉等 《太平御覽》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
〔明〕焦 竑 《焦氏筆乘》 臺北市 廣文書局 1968年6月
〔清〕王先謙編 《皇清經解續編》 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 1965年
〔清〕阮 元 《皇清經解》 上海市 上海書店 1988年
〔清〕馬國翰輯 《玉函山房輯佚書》 揚州市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990
年
〔清〕陸隴其撰,牛兆濂輯 《松陽講義》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年
五、佛學類著作
〔宋〕釋志磐 《佛祖統紀》卷45 《大正藏》 臺北市 新文豐出版社
〔日本〕望月信亨作,釋印海譯 《中國淨土教理史》 臺北市 慧日講堂 1974
年3月
釋印順主編 《太虛大師年譜》 臺北市 天華出版社 1978年8月
釋東初 《中國佛教近代史》 臺北市 東初出版社 1984年6月
陳海量 《蓮宗正範》 臺中市 臺中佛教蓮社 1987年3月
陳慧劍 《當代佛門人物》 臺北市 東大圖書公司 1994年2月
于凌波 《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 北京市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年11月
于凌波 《李炳南居士與臺灣佛教》 臺中市 財團法人臺中市李炳南居士紀念
文教基金會 1995年10月
朱心蘅策劃主編,吳麗娜執行主編 《回首前塵二十春──雪廬老人示寂二十週年紀念專輯》 臺中市 雪心文教基金會 2006年3月
六、近人著作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北市 華正書局 1984年8月
錢 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11月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市 三民書局 1986年12月
錢 穆 《朱子新學案》 臺北市 三民書局 1971年9月
葉國良 《宋人疑經改經考》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0年6
月
林師慶彰 《明代考據學研究》 臺北市 臺灣學生書局 1986年10月
湯志鈞 《近代經學與政治》 北京市 中華書局 1989年8月
林師慶彰 《清初的群經辨偽學》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1990年3月
陳師雍澤 《雪廬老人儒佛融會思想研究》 臺中市 青蓮出版社 2006年4
月
張師麗珠 《清代義理學轉型》 臺北市 里仁書局 2006年10月
七、單篇論文及學位論文
高 明 〈中華學術的體系〉 《孔孟月刊》 第十二卷第十二期 1973年8
月
林師慶彰 〈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 《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
1988年6月
林師慶彰 〈毛奇齡、李塨與清初的經書辨偽活動〉 《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 1991年12月
吳師聰敏 〈雪廬老人學術思想與貢獻〉 《明倫月刊》267、268期 臺中市 明
倫雜誌社 1996年9月
謝師嘉峰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雪廬老人為中華文化提綱及
闡釋〉 《明倫月刊》268、269期 臺中市 明倫雜誌社 1996年10、11
月
張師清泉 〈雪廬老人「山東古調」唐詩吟誦研究〉 《明倫月刊》271、272、
273期 臺中市 明倫雜誌社 1997年1月、2、3月、4月
董 時 〈李炳南的倫理觀〉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頁28-32 1997
年8月
吳師碧霞 〈雪廬老人的精神與風範〉 《明倫月刊》283、284期 臺中市 明
倫雜誌社 1998年4月
林師慶彰 〈元儒陳天祥對《四書集注》的批評〉 楊晉龍主編 《元代經學國
際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0年
10月
吳冠宏 〈儒家成德思想之進程與理序:以《論語》「志於道」章之四目關係的
詮釋問題為討論核心〉 《東華人文學報》第三期 2001年7月
陳滿銘 〈論《論語》的「志於道」〉 《孔孟月刊》 第41第2期 2002年10月
陳滿銘 〈論「志道」、「據德」、「依仁」、「游藝」的關係〉 《孔孟月刊》 第
41卷第6期 2003年2月
林安梧 〈「道」「德」釋義:儒道同源互補的義理闡述──以《老子道德經》「道
生之、德蓄之」暨《論語》「志於道、據於德」為核心的展開〉 《鵝湖》 2003
年4月
劉錦賢 〈孔子成學之教論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博學》 2003年12月
許雪濤 〈劉逢祿《論語述何》及其解經方法〉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 臺
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年6月
鍾師清泉 〈雪廬老人弘傳《論語》析探〉 《紀念李炳南教授往生二十週年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中市 青蓮出版社 2006年10月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 〈李炳南老居士年表(二)〉 《明倫月刊》 364
期 臺中市 明倫雜誌社 2006年
謝智光 〈從傳統經學到民間經學──雪廬老人對《論語》〈述而〉「志道章」的
一個新看法〉 《「中國語言與社會文化」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
集》 南京市 南京大學文學院 2009年7月5 -9日
張崑將 〈正統與異端:李炳南與南懷瑾《論語》詮釋比較〉 《東亞論語學:
中國篇》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年9月
謝智光 〈從傳統經學到民間經學──雪廬老人對《論語》〈述而〉「志道章」的
一個新看法〉 林師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 第17輯 臺北市 臺灣
學生書局 2009年12月
劉 斌撰,魏永生指導 《民國四書文獻研究》 濟南市 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
文2005年4月
楊 菁 《劉寶楠《論語正義》研究》 臺北市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6年9
月
劉 斌撰,龐樸指導 《民國《論語》學研究》 濟南市 山東大學博士論文 2008
年4月
吳曉昀 〈繼承與開創──論孔子弟子儒學發展的趨向與影響〉 臺北市 國立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9年7月
顧敏耀 〈臺灣古典文學系譜的多元考掘與脈絡重構〉 中壢市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0年1月
八、網路資源
李炳南講述:「論語講記」「明倫月刊資訊網」。http://www.minlu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