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0: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以勒
研究生(外文):Yi-Le, Liu
論文名稱:台灣生命教育早期建置的過程分析-資源動員理論觀點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aiwan Lif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指導教授:趙星光趙星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ng-Kuang, Chao
口試委員:王金國陳世佳
口試委員(外文):Chin-Kuo, WangShr-jya, Chen
口試日期:2011-07-1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台灣生命教育學會資源動員社會資本生命教育社會運動
外文關鍵詞:The Taiwan Life Education AssociationResource MobilizationSocial CapitalLife EducationSocial Mo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探討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教育廳發起在全省國中、高中職學校推動生命教育,至二○○四年九月在民間成立正式法人組織的「台灣生命教育學會」之過程。從社會運動的層面看待台灣生命教育運動推展的過程,以資源動員理論的觀點,從資源的角度去分析生命教育推行過程,探討推動生命教育的團隊,是如何從外部環境去攫取維繫運動所需要的環境資源,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將不同類型的資源連結起來;當環境發生改變,面對環境資源的改變,推動團隊採取哪些策略與行動去延續生命教育工作的進行;而在整個生命教育發展過程所累積的資源,對於台灣生命教育的推動又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本研究透過分析台灣推動生命教育的發展過程,瞭解是哪些重要的資源及關鍵因素,不僅使生命教育運動能夠持續發展,甚至更影響了團隊最後能順利成立具體的組織來承接持續的推動工作。
為了能有效掌握住台灣生命教育從初期到成立學會期間的發展過程,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設計,主要的分析資料來自早期推動生命教育核心成員的訪談、已發表之生命教育相關研究的成果報告、以及「生命教育學會」所保存對於推動過程的文獻記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生命教育推動及發展的關鍵因素為:維繫運作的「經費資源」、執行工作任務的「人力資源」、連結各項資源的「網絡關係」,及整合資源延續發展的「組織策略」。本研究認為,維繫生命教育發展的最重要資源,係由推動生命教育核心成員透過個人的社會網絡,將分佈環境中的各種不同類型資源連結起來,讓台灣生命教育的推動得持續的發展壯大。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itiatio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aiwan Life Educ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phases between the initiation of the life education by Taiw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台灣省教育廳) on the December of 1997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iwan Life Education Association on the September of 2004 . Based on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initi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Life Education as a process of social movement and tried to understand how did the core members obtain necessary resources to initiate and sustain the movement. What kind strategies and actions did the members take to adapt to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change? Moreover, how did the change of available resources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iwan Life Education Association?
Utilizing the qualitative desig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interviews of key figures of funding members, the documents of the Taiwan Life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d other governmental and scholars’ publications.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crucial factors promoting the initiation of the Taiwan Life Education were human resources, social network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social networks among funding members and between funding member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and schola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to link other resources to originate Taiwan Life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aiwan Life Education Association.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問題意識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社會資本理論中「資源」與「網絡關係」
第二節 資源依賴理論中 組織發展與外部環境關係
第三節 資源動員理論中「組織策略」與「資源整合」
第四節 理論分析架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對象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三節 生命教育學會的成立與其晚近之發展

第四章 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網絡資源建構
第一節 台灣生命教育早期的推動歷程
第二節 生命教育推動的社會環境氛圍與教育政策
第三節 台灣生命教育早期的社會網絡建構與其發展歷程

第五章 影響生命教育早期建置過程的要素
第一節 「經費」與「人力」缺一不可-影響運動發展的外部環境資源
第二節 推動「生命教育」雛形團隊的形成過程-影響運動發展的內部組織資源
第三節 如何克服推動過程面臨的困境-整合內、外部資源的策略與行動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外部環境與資源的支持與生命教育的萌芽
第二節 環境變遷與組織策略的調適
第三節 資源變遷與新發展模式策略的實施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可延伸之議題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資料:

王仕圖,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資源動員與整合: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5(2):103-137。
王仕圖,200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3:25-44。
內政部,2000,《中華民國台閩地區各級職業團體及社會團體活動概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社會司,2004,《社政學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籌備委員會,2004,《生命教育核心議題學術研討會暨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成立大會》大會手冊。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研習資訊》19(4)。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5n4/08.htm。搜尋日期 2005/09/01。
吳庶深等,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本文發表於教育部青少年輔導計劃91年度委託研究論文發表會。
吳錫民,2003,〈台灣地區加入WTO後,台灣菸酒公司流通事業部因應策略探討-以資源基礎、網絡關係與資源依賴理論整合觀點〉。《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SYS5457033。
林世華等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Keith F. Punch,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台北市:心理。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 台北市:弘智文化。
林南,2001,〈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1-38。
林思伶,2000,〈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收錄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01-237。台北市:寰宇。
洪貞玲,2008,〈當偏鄉地區遇見科技資源:以社會資本檢視九二一重建區數位機會中心的運作〉。《新聞學研究》95:145-182。
俞慧芸譯,2007,《組織的外部控制:資源依賴觀點》。Pfeffer & Salancik, 2007,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台北市:聯經。
紀潔芳,2002,〈台灣地區生命教育人力資源與教學資源建置〉。《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成果報告》。載自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生命教育人才庫。http://life.edu.tw/homepage/091/subpage_9_main.php?area_no=95。搜尋日期2009/05/20
───,2002,《生命教育人力資源與教學資源手冊》。教育部委辦專案計畫
成果報告。
洪新民,1997,〈從資源依賴理論探討資源與加速創新策略之關係〉。《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5CCU00121007。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徐敏雄,2007,《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2005,《台灣生命教育目標與課程內涵發展的知識社會學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結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3-2413-H-260-014-)
孫郁荃,2006,〈從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與道德」主題談生命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國中課程為例〉。《教學與研究》18(2):46-57。
孫效智等,2005,《普通高級中學「生命教育類」選修課:師資培育專門課程研發實驗暨種子學校與種子師資培育計畫》。未出版。
───,2003,〈「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說明〉。《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_啟航工作坊_研習手冊》7-14。
───,2001a,《建構十二年一貫生命教育課程綱要計畫》計畫書。未出版。
───,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收錄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2。台北市:寰宇。
陳立言、孫效智,2008,〈高中生命教育課程師資培育計畫之回顧與展望〉。《兩岸生命教育學術與課程教學研討會》43-5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世佳、趙星光,2007,《建置學校推動生命教育之模式計畫》。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成果報告。
陳貞璉,2006,〈外資銀行在中國之回應策略:制度與資源依賴之整合觀點〉。《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PC05691009。
陳世佳、郭純芳、楊正誠,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β計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3):409-433。
陳俊廷,2005,〈從「資源依賴理論」談社會組織發展-以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學界班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3:63-94。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論生命教育專業發展〉。收錄於張淑美著,《「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199-205。高雄市:高雄復文。
教育部,2004,《94年縮減城鄉數位落差計畫書》。台北:教育部。
───,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中教司,2007,《普通高級中學「生命教育類」選修課課程綱要》,教育部修正版三刷。台北:教育部。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1:9=364:21-46。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收錄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序言)》。台北市:寰宇。
───,1998,〈卷首語〉。《倫理教育通訊》(2)。台中市:曉明女子高級中學倫理教育推廣中心。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18。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葉莉貞,2006,〈由資源依賴理論及社會資本理論探討資訊委外關係模式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MCU05396015。
趙星光,1997,〈從主流教會到小群宗派:洛杉磯台語福音教會的轉型與增長〉。《東吳社會學報》6:137-182。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Chava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 2003,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簡慧玲,2004,〈中國人的宗教性-以一貫道講師為例之初探研究〉。《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計畫》。
曉明女子高級中學,1994,《曉明女中倫理教育參考資料》。台中市:曉明女子高級中學。
鐘惠珍,2003,〈推廣生命教育的行政經驗分享〉。《曉明女中四十週年校慶紀念特刊》179-182。台中市:曉明女子高級中學。

貳、英文書目資料:

Davidson, James D., 1985, Mobilizing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The Form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Ecumenical Urban Ministries. Connecticut: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Douglas, J.D., 1985, Creative Interviewing. Beverly Hills, CA: Sage.
Esman, M. J. & N. T. Uphoff, 1984, Local Organizations: Intermediaries in rural developmen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ielding, N., 1996b,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Pp.135-153 in Researching Social Life, edited by N. Gibert. London: Sage.
Fontana, A. and Frey, J.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Pp.361-376 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edited by N.K. Denzin and Y.S. Lincoln. Thousand Oaks, CA: Sage.
Huysman, M., & Wulf, V. (Eds.), 2004, Social cap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Hoge, Dean R. and David, A. Roozen, 1979, “Research on Factors Influencing Church Commitment.” Pp. 69-93 in Understand Church Growth and Decline 1950-1978, edited by Dean R. Hoge, and David, A. Roozen. New York: the Pilgrim Press.
Habermas, J., 1968,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Johnson, J.M., 2002, “In-depth interviewing.” Pp. 103-119 in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edited by Jaber F. Gubrium & James A. Holstein. London: Sage.
Jenkins, J.C., 1983,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 527-553.
Jenkins, Joseph C., and Charles Perrow, 1977, “Insurgency of the Powerless: Farm Worker Movement (1946-1972).”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2): 249-268.
Jacobs, J., 1965,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London: Penguin Books.
Lin, Nan., 1982,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Pp.131-145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P. V. Marsden and N. Lin. Beverly Hills, CA : Sage.
Maxwell, J.A., 1992, “Understanding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2: 279-300.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and Alexander, L., 1990, In-Depth Interviewing: Researching People. Melbourne: Longman Cheshire.
Milofsky Carl and Frank P. Romo, 1988, “The Structure of Funding Arenas for Neighborhood Based Organizations.” Pp.217-242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tudies in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Exchange, edited by Carl Milofsk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Kinney, William and Dean, R. Hoge, 1983, “Community and Congregational Factors in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Protestant Churche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2:51-66.
Menzel, H., 1978, “Meaning: Who needs it?” in The social contexts of method, edited by M. Brenner, P. Marsh, & M. Brenner. New York: St. Martin’s.Ma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7,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c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1212-1241.
Marx, G.T. & Wood, J., 1975, “Strand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collective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363-428.
Pfeffer, J. and G. Salancik,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Y.: Harper & Row.
Scott, W. Richard, 1992, “Creating Organizations.” Pp.150-179 in Organizations-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third edi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ewell, William H., Jr., 1992, “A Theory of Structure: Duality, Agency, and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1, July): 1-29.
Saidel, Judith R., 1991,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1(6): 543-553.
Schutt, Russell K., 1986, Organization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melser, N.J., 1962,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Trend, D., 2001, Welcome to cyberschool: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Williams, Mary M., 2000, “Model of Character Education: Perspectives and Developmental Issues.”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9(1): 32-40.
Weber, 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Trs. By G. Roth and C. Wittich.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ald, Mayer N., and John D. McCarthy, ed., 1987,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Zald, Mayer N. and Patricia Denton, 1963, “From Evangelism to General Servi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MC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82:214-234.

參、網頁文獻資料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最新消息,
http://140.112.143.17/news/news.php?class=101。搜尋日期2008/11/18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140.112.143.17/life/main.php。搜尋日期
2008/05/05
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專區,
http://210.60.194.100/life2000/LifeEduResourcesPlan/Index.htm。搜尋日期2008/05/05
http://140.112.143.17/life/plan/riki.php?CID=11&id=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搜尋日期 2009/05/24
台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2009高中教師在職進修生命教育類課程教學學分班課程說明會,
http://blog.lec.ntu.edu.tw/2009/06/2009_05.html。搜尋日期 2009/12/10
國立台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成立,
http://blog.lec.ntu.edu.tw/2008/12/blog-post_01.html。搜尋日期 2009/12/11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公布欄,http://210.60.194.100/tlea/tindex.htm。搜尋日期
2008/05/05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http://210.60.194.100/tlea/tindex.htm。搜尋日期
2008/05/05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社會教育,
http://140.112.143.17/society/riki.php?CID=2。搜尋日期 2009/05/10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學術研發,
http://140.112.143.17/actnews/actnews.php?class=101。搜尋日期 2009/05/10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會員特區,
http://140.112.143.17/member/pages.php?ID=member。搜尋日期 2009/05/11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暨研究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lifeanddeath.net/seminar/。搜尋日期2009/6/1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趙星光,1997,〈從主流教會到小群宗派:洛杉磯台語福音教會的轉型與增長〉。《東吳社會學報》6:137-182。
2.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1:9=364:21-46。
3.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論生命教育專業發展〉。收錄於張淑美著,《「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199-205。高雄市:高雄復文。
4. 陳俊廷,2005,〈從「資源依賴理論」談社會組織發展-以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學界班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3:63-94。
5. 陳世佳、郭純芳、楊正誠,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β計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3):409-433。
6. 孫郁荃,2006,〈從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與道德」主題談生命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國中課程為例〉。《教學與研究》18(2):46-57。
7. 洪貞玲,2008,〈當偏鄉地區遇見科技資源:以社會資本檢視九二一重建區數位機會中心的運作〉。《新聞學研究》95:145-182。
8. 林南,2001,〈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1-38。
9. 王仕圖,200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3:25-44。
10. 王仕圖,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資源動員與整合: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5(2):10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