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15: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國正
研究生(外文):Liu, GuoJenq
論文名稱:公務員對政風組織功能及變革期望之看法 - 以臺中地區監獄、看守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xpectations and Comments of Public Servants on the Function and Reforma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Organization - For Example, Taichung District Prisons and Detention Center.
指導教授:邱瑞忠邱瑞忠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孫本初魯俊孟
口試日期:2011-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5
中文關鍵詞:組織功能組織變革變革力場廉政署跟監t檢定ANOVA雪費法成份矩陣
外文關鍵詞:organization functionorganization reformforce field of changeAdministration against Corruptionsurveillance and tailingt-testANOVAScheffe methodcomponent matrix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7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中地區監獄、看守所公務員對政風組織功能及政風變革期望之看法,探討個人屬性在政風組織功能與政風變革期望看法之差異性,及政風組織功能與政風變革期望間之相關性,研究結果並提供為法務部改善政風組織功能及政風變革參考,提升廉政效能。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問卷經預試修正後,以臺中地區監獄、看守所所屬公務員為研究母群體,採分層隨機簡單隨機抽樣(至三個監所各科室)方式施測,共發出615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2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4.19%。
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研究問題(包含對本機關政風部門工作表現、政風法令是否備全、設置專責肅貪機關、肅貪機關及政風機構應如何設置與節制、肅貪案件偵辦方式、政風人員配合跟監蒐證宜否賦予司法警察權、肅貪機關偵辦案件有無不當外力介入、風紀自清狀況、民意及軍事機關與學校不設政風人員等九項看法)、員工個人基本資料。回收問卷資料編碼後運用套裝軟體SPSS for Windows 17.0中文版進行統計與分析,先以遺漏值判斷法、描述性統計、極端組比較、整體相關係數、因素負荷量,加以綜合判斷,再輔以因素分析矩陣轉軸,調整構面及其下因素項目,復以Cronbach’s α係數進行信度分析,檢測值達到0.896屬高信度,隨後再以EXCEL及SPSS之t檢定、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經實證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臺中地區監所公務員對政風組織功能看法平均有56.2%表示滿意度。各因素平均滿意度,以「政風功能」較高為62.6%;「肅貪功能」較低為49.8%。
二、臺中地區監所公務員對政風變革期望看法平均有36.52%表示滿意度。各因素平均滿意度,以「政風工作設計變革期望」較高為51.0%;「政風組織結構變革期望」較低為22.0%。
三、不同屬性公務員對政風功能看法之差異性,以工作階層、職等、服務機關等三項屬性具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不同屬性公務員對肅貪功能看法之差異性,以服務機關、年齡層、公職年資等三項屬性具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不同屬性公務員對政風組織結構變革期望看法之差異性,以年齡層屬性具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屬性公務員對政風工作設計變革期望看法之差異性,以性別、服務機關等二項屬性具有顯著差異存在。
七、政風組織功能對政風變革期望看法的皮爾森(Pearson)相關係數為0.593,呈現中強度的正向關係性,且有顯著關聯存在。
八、政風組織功能(包括政風功能、肅貪功能)對政風變革期望看法,有顯著預測力存在,以「肅貪功能」預測力較高為55.3%;「政風功能」預測力較低為14.7%。
根據實證研究及統計分析結果,提出建議如下:
一、廉政署.調查局應加強協調合作有效運用資源發揮分進合擊功能。
二、廉政署首次晉用肅貪人員應多元透明公正選才。
三、政風人員配合跟監蒐證時不可執行刑事訴訟法之強制處分權。
四、建議法務部暨廉政署應設置政風部門以符表率正人先正己。
五、建議修法於民意.軍事機關.公立學校可設置政風單位以端正政風。
六、建議修法規範限制情治機關首長向總統陳報偵辦不法資料範圍 。
七、建議廉政署辦案模式強化廉政審查會審查機制以昭公信 。
關鍵詞:組織功能、組織變革、變革力場、廉政署、跟監、t檢定、ANOVA、雪費法、成份矩陣

Abstr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ppreciate the views and opinions of civil servants of Taichung District Prisons and Detention Center regarding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anticipation for reform of government ethics,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views and opinions with individual attributes towards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anticipation for reform of government ethics.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then be offered to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s reference to help improvement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its reform, helping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of establishing a clean and honest administration.

The study has employ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is modified after it is pre-test, using civil servants at Taichung District Prisons and Detention Center as its research population, and hierarchical, simple, and random sampling (to each section and office of the three prisons and detention center) is exploited for implementation. In total, 615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are dispatched, whereas 426 valid copies are being retrieved, with 84.19 retrieval rate.


Cont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s research questions (embracing nine kinds of opinions as work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 within the institute, if legal provisions of government ethics are comprehensiv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anti-corruption agency, how anti-corruption agency and government ethics institut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check with each other, manner of investigation for anti-corruption case, if government ethics personnel working with evidence-collection of surveillance and tailing has been awarded judicial police authority, if investigation of anti-corruption case has encountered improper intervention, scenario of self-observation for proper conduct and discipline, and government ethics personnel not established at civilian representation, military institutes and school), and basic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 staff. Information of retrieved questionnaire is first encoded and conducted of statistic analysis with Chinese version SPSS for Windows 17.0. In the beginning, the information is conducted of comprehensive determination with missing value judgmen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extreme group comparison, overal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factor loading, and then they are supplemented with factor analysis matrix for rotation, helping to adjust their aspects and their following factor items. Afterwards, it is conducted with Cronbach’s α for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test value reaching as high as 0.896. Henceforth, it is again resorted to statistic methods as t-test with Excel and SPSS, analysis of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regression analysi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fter substantiv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一、Civil servants of Taichung District Prison and Detention Center are found with an average of 56.2% satisfaction towards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as for average satisfaction for each factor, it is found that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shows with higher satisfaction at 62.6%, while “anti-corruption function” shows relatively lower satisfaction at 49.8%.

二、Civil servants of Taichung District Prisons and Detention Center are found with an average of 36.52% satisfaction towards anticipation of reform with government ethics; as for average satisfaction for each factor, it is found that “anticipation for designed reform with work of government ethics” show with higher satisfaction at 51.0%, while “anticipation for reform with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ethics” shows relatively lower satisfaction at 22.0%.

三、For civil servant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they are found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for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prominent difference can be easily observed from the three separate attributes as work hierarchy, job ranking, and institute of service.

四、For civil servant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they are found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for functions of anti-corruption, and prominent difference can be easily observed from three separate attributes as institute of service, age group, and seniority of public service.
五、For civil servant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they are found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for reform with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the attribute of age group is found prominent difference.

六、For civil servant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they are found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for anticipation of designed reform with work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prominent difference can be easily observed from two separate attributes as gender and institute of service.

七、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against anticipation of reform with government is 0.593, showing medium-intense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it is found with prominent correlation.

八、It is found that organization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including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and anti-corruption function) displays rather prominent estimation towards the anticipation of reform with government ethnics; “anti-corruption function” shows higher estimation as 55.3%, whil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ethics” shows relatively lower estimation as 14.7%.

Based on substantive study and results of statistic analysi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th as follows:
1. Administration of anti-corruption should strengthen concerted cooperation, and effectively make use of resource to demonstrate the function of collaborative strike.
2. When administration of anti-corruption first appoints anti-corruption personnel, it should recruit talents through transparent and diversified channels.
3. Personnel of government ethics, who work with surveillance and tailing, should not exploit compulsory enforcement rights with criminal prosecution law

4.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administration of anti-corruption should first establish government ethic department as exemplification for observing conduct and discipline

5. It is suggested that law modification is conducted so that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thics can be established at civilian representation authority, the military, and public school to right government ethics.

6. It is suggested that law modification is conducted that constrain director of intelligence authority reporting to the president regarding scope of information with investigation on illegality.

7. It is suggeste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anti-corruption should strengthen its review mechanism with its anti-corruption review committee regarding its model of case investigation so as to show good faith.

Keywords: organization function, organization reform, force field of change, Administration against Corruption, surveillance and tailing, t-test, ANOVA, Scheffe method, component matrix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8
第五節 理論基礎與研究流程 12
第六節 重要名詞定義釋要 18
第七節 統計分析方法 19
一、信度分析 19
二、效度分析 20
三、因素分析 22
四、t檢定 22
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2
六、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 23
七、迴歸分析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第一節 組織功能之定義與理論 25
第二節 組織變革之定義與理論 34
第三節 相關研究論文回顧 40
第四節 相關研究論文共同特性 50
第三章 廉政機制之探討 51
第一節 我國政風組織機制沿革 51
第二節 我國肅貪機制沿革 54
第三節 我國廉政機制運作現況 56
第四節 香港、新加坡廉政機制運作現況 58
第五節 我國廉政業務執行情形現況檢討 60
第六節 近年來各種廉政貪腐指標評價之比較 65
第七節 近年來臺灣廉政工作實施成效 79
第八節 專責廉政機關終獲立法通過設置 83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調查過程 85
第一節 問卷題目設計 8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88
第三節 各變項操作性定義 90
第四節 研究假設 93
第五節 問卷流程與內容效度 94
第六節 母群體與樣本 97
第七節 抽樣方法與程序 98
第八節 問卷發放與回收 99
第五章 各項分析與研究修正 103
第一節 項目分析 103
一、遺漏值判斷法 103
二、描述統計檢測(平均數、標準差、偏態) 104
三、極端組比較 104
四、相關係數法(同質性檢驗) 104
五、因素負荷量 104
六、綜合判斷 105
第二節 因素分析 106
第三節 信度分析 110
第四節 研究修正 111
第六章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17
第一節 樣本代表性分析 117
第二節 變項之單變量分析 118
一、單變量:基本資料分析 118
二、單變量:研究問題分析 119
第三節 變項間關係的分析 126
一、公務員對政風組織功能看法的差異性分析 126
二、公務員對政風變革期望看法的差異性分析 137
三、政風組織功能對政風變革期望看法相關係數及顯著性關聯分析 146
四、政風組織功能(含政風功能、肅貪功能)對變革期望迴歸分析 151
第四節 綜合分析結果 153
第七章 結論 15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57
一、研究問題的驗證結果與分析 157
二、研究假設的驗證結果與分析 166
第二節 建議 182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建議 188

參考書目 189
附錄一 動員戡亂時期保密防諜實施辦法 195
附錄二 機關保防工作實施細則 196
附錄三 香港廉政公署組織圖 198
附錄四 新加坡貪污調查局組織架構圖 199
附錄五 2002~2010年東亞各國CPI與GCI之參考數據資料 200
附錄六 2006~2010年東亞各國CPI與GCI之參考數據資料 203
附錄七 76年7月起迄今催生成立專責廉政機關提案簡表 206
附錄八 廉政署組織法草案總說明、條文及說明、新聞稿 211
附錄九 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例 216
附錄十 問卷調查表 218
附錄十一 學者專家意見調查表 222
附錄十二 學者專家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224
附錄十三 學者專家意見調查內容效度分析表 225
附錄十四 遺漏值判斷法觀察值處理摘要表 227
附錄十五 描述性統計量表(敘述統計) 228
附錄十六 獨立樣本T檢定計量表 229
附錄十七 項目整體相關係數計量表 231
附錄十八 因子負荷量表 232
附錄十九 轉軸後解說總變異量 233
附錄二十 轉軸後原始因素及問項調整變更表 234
附錄二十一 單變量:基本資料分析統計表 235
附錄二十二 單變量:研究問題分析統計表 236
附錄二十三 政風功能與肅貪功能對變革期望參考數據資料 241
附錄二十四 政風組織功能對政風變革期望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研究假設與驗證結果表 243



表目次

表1-1 矯正資料庫-臺中監獄核定及實際收容人數表 7
表1-2 自然觀察法分類表(分為有結構的觀察及無結構的觀察) 10
表3-1 受訪者對違反廉政行為嚴重程度的評價 66
表3-2 受訪者對企業貪污或舞弊行為的評價 68
表3-3 受訪者對與廉政工作關係密切者之公務人員清廉程度的評價 69
表3-4 1998~2010年東亞各國貪腐印象指數(CPI)評比排行表 73
表3-5 2002~2010年東亞各國全球競爭力GCI評比排行表 75
表3-6 2002~2010年東亞各國CPI及GCI參考數據資料彙整表 76
表3-7 2006~2010年東亞各國CPI及GCI參考數據資料彙整表 77
表3-8 各地檢署掃除黑金行動方案偵辦貪瀆起訴案件統計表 79
表3-9 法務部調查局98年移送貪瀆案件廉政成果統計表 80
表3-10 法務部調查局近五年移送貪瀆案件廉政成果統計表 81
表3-11 法務部調查局98年移送貪瀆案件主要適用法律統計表 82
表3-12 98年度各政風機構移送貪瀆線索暨行政處理案件統計表 83
表4-1 對政風組織功能之看法(依變項A)衡量表 91
表4-2 對政風變革期望之看法(依變項B)衡量表 92
表4-3 委請鑑定問卷內容效度之學者專家名單 95
表4-4 預估調查母體與樣本清單 98
表4-5 實際回收有效樣本情形表 101
表5-1 綜合判斷表 105
表5-2 主成份因素分析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107
表5-3 (調整後)因素分析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109
表5-4 KMO與Bartlett球形檢定及顯著性分析結果 109
表5-5 (調整後)各因素負荷量、特徵值及解說總變異量表 110
表5-6 信度分析結果表 111
表5-7 修正對政風組織功能之看法(依變項A)衡量表 113
表5-8 修正對政風變革期望之看法(依變項B)衡量表 115
表6-1 母體性別人數統計表 117
表6-2 樣本性別實際觀察次數表 117
表6-3 樣本性別理論預期次數表 117
表6-4 公務員(性別)→政風組織功能看法t檢定結果表 126
表6-5 公務員(工作階層)→政風組織功能看法t檢定結果表 127
表6-6 公務員(現在職等)→政風組織功能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28
表6-7 公務員(服務機關)→政風組織功能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31
表6-8 公務員(最高學歷)→政風組織功能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32
表6-9 公務員(年齡層)→政風組織功能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35
表6-10 公務員(公職年資)→政風組織功能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36
表6-11 公務員(性別)→政風變革期望看法t檢定結果表 138
表6-12 公務員(工作階層)→政風變革期望看法t檢定結果表 139
表6-13 公務員(現在職等)→政風變革期望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40
表6-14 公務員(服務機關)→政風變革期望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42
表6-15 公務員(最高學歷)→政風變革期望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43
表6-16 公務員(年齡層)→政風變革期望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44
表6-17 公務員(公職年資)→政風變革期望看法ANOVA分析結果表 145
表6-18 公務員→各因素t檢定及ANOVA分析結果表 146
表6-19 自變項(公務員)→各因素相關係數及顯著性關聯分析結果表 148
表6-20 各因素→各因素相關係數及顯著性關聯分析結果表 150
表6-21 政風組織功能→政風變革期望相關係數及顯著性關聯分析結果表 151
表6-22 政風變革期望→政風組織功能(EXCEL)迴歸摘要輸出資料統計表 152
表7-1 不同屬性公務員對政風功能差異性之研究假設驗證結果一覽表 169
表7-2 不同屬性公務員對肅貪功能差異性之研究假設驗證結果一覽表 172
表7-3 不同屬性公務員對組織結構變革期望差異性研究驗證結果一覽表 175
表7-4 不同屬性公務員對工作設計變革期望差異性研究驗證結果一覽表 178
表7-5 政風組織功能及二個因素與政風變革期望相關係數表 180
表7-6 政風組織功能及二個因素與變革期望關聯性研究假設與驗證結果 181


圖目次

圖1-1 力場分析圖1-理論圖形 14
圖1-2 力場分析圖2-操作圖形 14
圖1-3 研究流程圖 17
圖3-1 臺灣地區民眾對違反廉政行為嚴重程度的評價折線圖 67
圖3-2 臺灣地區民眾對企業貪污或舞弊行為的評價折線圖 68
圖3-3 臺灣地區民眾對公務人員清廉程度的評價折線圖 71
圖3-4 臺灣地區民眾對公務人員清廉程度的評價(下降較多者)折線圖 71
圖3-5 1998~2010年東亞各國貪腐印象指數CPI評比排行折線圖 73
圖3-6 2002~2010年東亞各國全球競爭力GCI評比排行折線圖 75
圖3-7 98年度發掘貪瀆案件來源分析圖 83
圖4-1 研究架構圖 89
圖4-2 問卷發展流程圖 94
圖4-3 編碼作業流程圖 100
圖5-1 研究架構圖(修正後) 112
圖7-1 廉政署原先公布辦案模式流程圖 186
圖7-2 政署修正辦案模式流程圖 187
圖7-3 筆者修正廉政署辦案模式流程圖 187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吳定,《政策管理》。臺北:聯經,民92。
吳定、鄭勝分、李盈盈,《組織發展應用技術》。臺北:智勝,民94。
吳明隆,《SPSS操作與運用》。臺北:五南,民96。
吳明隆,《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五南,民97。
宋筱元,《國家情報問題之研究》。臺北:中央警察大學,民88。
宋筱元,《肅貪機構與貪污之防制》。臺北:五南,民87。
邱皓政,《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民99。
姜占魁,《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台北:協銘,民79。
姜占魁,《機關組織與管理》。台北:政大公企中心,民59。
張潤書,《行政學》。臺北:三民,民87。
彭文賢,《組織原理》。臺北:三民,民85年。
楊國樞,《本土心理學的開展》。臺北:桂冠,民82。
葉至誠,《社會學》。臺北:揚智,民86。
蔡德輝、楊士隆著,《犯罪學》版5(11刷)。臺北:五南,民99。
鄭惟厚、墨爾,《統計,讓數字說話!》。臺北:天下遠見,民98。
羅清俊,《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威仕曼文化,民87。

二、期刊

江岷欽,〈貪污防制之研析〉,《法務部政風工作年報》,民94,頁107。
余致力,〈倡廉反貪與民主治理〉,《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3期,民95,頁165~176。
李宗勳、陳欽春、史美強、謝立功,〈建構全民反貪網絡促進廉能政治之研究-社會網絡分析觀點〉,《警大學報》,第45期,民97,頁155~190。
沈昆興,〈政風機構之設置及政風人員在組織中之角色功能〉,《人事月刊》,第15卷,第3期,民81,頁106~107。
林鍾沂,〈論貪腐與防治之道〉,《考銓季刊》,第52期,民96,頁52~67。
孫本初、吳宗憲,〈政府的跨域績效管理〉,《研習論壇月刊》,第83期,民96,頁12~19。
葉建華,〈紐西蘭廉政工作簡介〉,《政風季刊》,第25期,民88,頁9~24。
詹中原,〈組織變革與組織因應之道〉(憲政法制組095044號),《國政研究報告》,民95,頁1~3。
蔡昌德,〈法國廉政工作簡介〉,《政風季刊》,第24期,民88,頁29~42。

三、學術論文

方金珠,〈以伊斯頓系統理論觀點分析戶政服務管理機制之演變〉,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民93。
田國興,〈我國政風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新制度主義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民92。
石新添,〈高階政風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北臺灣地區簡任政風人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民95。
余世銘,〈政風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司法院及所屬政風機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民97。
吳春麗,〈我國政風組織變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民96。
李世明,〈我國肅貪組織結構功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在職專班,民90年。
周大鈺,〈美國各州駐臺辦事處之SWOT分析〉,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民95。
林志雄,〈犯罪矯正機關之成效評估研究-以自營作業為例〉,碩士論文,私立中學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民98。
林偉立,〈政治系統中的腐化與反腐化對抗:論政治穩定〉,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民94。
林漢堂,〈政風組織結構與肅貪功能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民95。
林德穎,〈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東郵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公共事務班在職專班,民96。
林福成,〈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成承諾之關係-高雄屏東三縣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民90。
姚天健,〈嘉義地方法院員工對政風人員角色與功能認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民94。
施世珍,〈南投縣鄉(鎮、市)公所結構與肅貪功能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民93。
韋漢樑,〈我國廉政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90。
張志輝,〈貪污成因與防制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民83。
張銘耀,〈我國政風機構推動廉政建設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民99。
許展銓,〈組織變革與績效之研究-以中國大陸國有企業民營化為例〉,碩士論文,私立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民92。
陳幼蓉,〈國民小學組織慣性與教師變革接受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3。
陳治良,〈地方政府政風機構防腐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南投縣政府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民95。
陳俊洲,〈我國政風組織改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民96。
陳書樂,〈我國政風組織功能與人員角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民91。
陳康生,〈我國廉政機制整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民95。
陳順煌,〈我國貪污問題與廉政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91。
曾長景,〈廉政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民92。
游國鑌,〈兩岸肅貪機制與策略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世新行管所,民91。
黃文俊,〈網路教學環境中群組互動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民90。
黃惠中,〈法治國家情報工作及其監督之研究-以國家情報工作法為中心〉,碩士論文,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系,民98。
詹政曇,〈法務部政風體系防貪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民91。
廖雯玲,〈廉政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結構功能觀點〉,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民92。
蔡欽奇,〈外國人收容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民90。
鄭明宗,〈完全中學組織變革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私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民94。
鄭添旺,〈國營事業組織變革的不確定性認知、組織變革壓力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中油高雄煉油廠遷廠政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民97。
賴政忠,〈調查局外勤調查員工作績效制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民90。
謝建財,〈我國廉政機制變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民94。
羅志成,〈我國政府推動廉政機構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在職專班,民92。
羅淑惠,〈97年-建立我國廉政專責機關的可行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97。
羅曉平,〈我國法務部調查局組織再造之研究:結構-功能的觀點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93。
鑑傳慶,〈民主化過程中官僚體系轉變的探討:以我國政風機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94。

四、文件

丁國耀、吳季娟、王可南、許有良、林六三、紀嘉真,〈加拿大廉政制度考察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民94。
王偉松、陳范回,〈德國政府廉政業務及國際透明組織考察報告〉,法務部政風司,民98。
司法行政部,〈動員勘亂時期司法行政紀要〉,檔案管理局,民67.1。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各級機關保防機構辦理政治風氣調查業務規定〉,檔案管理局,民58.5.20。
行政院研考會,〈國家廉政體系及指標之建構報告書〉,民94.11.24。
法務部,〈「如何加強稽核及減少公務人員受賄的可能」專案研究報告〉(政四字第0921102902號函),民92.2.25。
法務部,〈法務部廉政署規劃報告〉,法務部政風司網頁,民99.9.17。
邱志淳,〈兩岸廉政及肅貪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93。
柯是鈐、鑑傳慶、陳培志、宋品葳、黃俊祥、吳芳儀,〈美國廉政制度出國考察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民97。
徐緝昌,〈參加英國透明、責任及清廉政府研習報告〉,財政部政風處,民91。
張榮貴、林健民、潘允文、王贊佳、莊其華、劉廣基,〈丹麥、芬蘭、瑞典現行執行廉政制度及發展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民91。
喻肇基、王文清、金國樑、王昱傑、黃斯琦、蔡天縱,〈澳大利亞考察廉政制度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民93。
楊世華、李國正,〈丹麥.芬蘭二國廉政制度之運作考察報告〉,法務部政風司,民95。
楊秀枝、陳范回、汪忠一,〈出席香港廉政公署第四屆國際會議報告〉,法務部,民99。
溫新琳、王文信、曾慶瑞、許志雲、余永健、馮俊雷,〈九十二年度考察「香港及新加坡廉政制度」考察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民92。
監察院,〈彈劾案公告第一案〉(2008.10.24院臺業參字第0970706827號),《監察院公報》,第2626期,民97,頁1~4。
管高岳,丁國耀,沈鳳樑,陳康生,李錦榮,阮群冠,〈香港廉政公署參訪報告〉,法務部政風司,民89。
管高岳、王文信,〈澳大利亞、紐西蘭「倫理制度」及防貪機制之建立與運作考察報告〉,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民95。
蔡芝玉、詹美玲、蔡容寧,〈日本廉政機構及公務倫理法制規範之研究專題考察報告〉,監察院,民100。

五、網路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法律資料庫網站:
http://www.ly.gov.tw/ly/ly10/ly010100.htm,民100.4.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www.moj/frame_lawmoj.htm,民100.4.11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moj.gov.tw/point/main5.htm-1,民100.4.11
法務部政風司:
http://www.moj.gov.tw/ethics,民100.4.11
法務部調查局網站:
http://www.mjib.gov.tw/,民100.4.11
香港廉政公署網站:
http://www.icac.org.hk/tc/home/index.html,民100.3.8
香港律政司(雙語法例):
www.legislation.gov.hk/chi/index.htm,民100.4.22。
政風人員改革協會網站:
http://home.pchome.com.tw/education/geoa/geoaweb2001/index.htm,民100.4.11
國際透明組織(TI):
http://www.transparency.org,民100.4.11
臺北縣政府:
http://gis.tpccc.gov.tw,民100.4.11
臺灣透明組織(TIT):
http://ti-taiwan.org,民100.4.11


貳、西文部份

Bryman, A. and D. Cramer,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SPSS for Windows. London:Routledge, 1997.
DeVellis, R.F.,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SAGE, 1991,
Hanson, E.M.,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1.
Leavitt, H. J., ” Applied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 In J.G. March(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1976, pp. 144~167.
Lewin, K.,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Wiley, 1951.
Robbins,S.P., Organization Theory:Structure,Design,and Application(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1990.
Robbins,S.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Seventh Edition, NJ:Prentice-Hall, 1996.
Robbins, S.P., Managing Today.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1997.
Robert K. 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3rd ed.), 1968.
Weihrich, H. ” 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London Vol. 15, No. 2, 1982, pp.54~66.
Zack, M. H,,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1, No. 3, 1999, pp. 125~145.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