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 丁華濱,應用Kano模型探討影響便利商店服務品質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高雄,2010。[2] 水野滋、赤尾洋二著,品質機能展開研究小組譯,品質機能展開法,桃園:和昌出版社,1989,第1-27頁。
[3] 王先戊,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法於嬰兒推車產品企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台中,2010。[4] 王献彰,品質管制,台北:全華科技圖書,2003,第9-12至9-14頁。
[5] 王維元,以AHP分析法探討通路配置權重差異化之研究—以主機板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2007。
[6] 呂怡潔、劉雅玲、楊謹嘉、林容妃、蔡巧琳、賴薇琳、陳永璋,「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法探討現代書局之服務品質研究」,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39屆年會暨第9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2003。
[7] 李友錚、賀立行,品質管理—整合性思維,台北:前程企業管理,2004,第139-143頁。
[8] 李思逸,非領導廠商之競爭策略分析—以台灣主機板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台北,2004。[9] 李傳政、張志強、鄭凱文、劉武,系統化品質機能展開實務技術手冊,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92,第37-92頁。
[10] 李蕙君,以Kano模式探討台灣高鐵等待服務品質,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台中,2007。[11] 赤尾洋二著、陳耀茂譯,品質展開法(1),日本:聯經出版,1992,第21-119頁。
[12] 赤尾洋二著、陳耀茂譯,品質展開法(2),日本:聯經出版,1994,第24-43頁。
[13] 林亮宏、吳信宏、邱振興,「應用品質機能展開規劃以顧客為導向之電子商店」,修平學報,第九期,2004, 第169-184頁。
[14] 林姿秀,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數位相框產品屬性及其統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新竹,2009。[15] 林筱玲,台灣主機板產業的策略結構分析—動態策略群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台中,2008。[16] 邱富正,合作廠商資源特性對網絡合作型態之影響—以主機板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桃園,2004。[17] 阿泰,Computer Hardware 101:主機板設計實用指南,台北:儒林圖書,2010,第4-2至15-4頁。
[18] 品質管理編輯委員會,品質管理,桃園:和昌出版社,1996,第289-300頁。
[19] 施威銘研究室,PCDIY 2007 電腦選購.組裝.應用,台北:旗標出版,2007,第6-1至6-41頁。
[20] 徐世輝,全面品質管理,台北:華泰文化,2006,第256-278頁。
[21] 桂楚華、林清河,全面品質管理與六標準差,台北:華泰文化,2008,第70-82頁。
[22] 張瑞玲,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國民旅遊卡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中,2006。[23] 莊立民、王鼎銘,企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台北:雙葉書廊,2006,第258頁。
[24] 郭文瀚,澎湖海上養殖休閒平台之研究—運用Kano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澎湖,2010。[25] 陳怡靜、胡學誠、劉宜青,「以顧客消費價值探討軟體開發之品質需求」,台北:工研院創新與科技管理研討會,2006。
[26] 陳景松,2011第一季全球主機板產業產銷暨重要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1。
[27] 喬依納著,鍾漢清譯,第四代管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1996,第91頁。
[28] 黃怡瑄、陳彥合、陳景松、陳昭文、魏傳虔、電腦系統研究團隊,前瞻2011電腦系統產業發展趨勢,台北: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0。
[29] 黃俊英,企業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2006,第77-120、267-285頁。
[30] 黃庭鍾,企業因應長鞭效應之存貨政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花蓮,2003。
[31] 黃祥瑋,二維品質模式與品質機能展開的應用以協助製鞋業產品開發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台中,2010。[32] 黃嘉慶,數位家庭網路控制終端機產品應用整合QFD與Kano於研發產品定位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台北,2009。[33] 黃澄彥,台灣主機板廠商經營轉型之研究—以華碩電腦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2005。[34] 實踐經營研究會著、徐玉枝譯,品質提升七工具,台北:中衛發展中心,2004,第147-157頁。
[35] 蔡彥祺,應用品質機能展開與模糊評判於產品創新設計之決策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台南,2008。[36] 鄭春生,品質管理,台北:全華圖書,2008,第14-1至14-11頁。
[37] 鄭清和,品管新七手法實戰,台南:臺灣復文興業,1994,第25-46頁。
[38] 戴久永,品質管理,台中:滄海書局,2006,第606-608頁。
英文部分
[39] ASUS, retrieved from http://usa.asus.com/Motherboards/Intel_Socket_1155/P8P67_DELUXE/ on 2011/05/09.
[40] J. P. Cuieford‚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65.
[41] Intel,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l.com/Assets/image/diagram/p67_Block_Diagram.gif on 2011/03/22.
[42] R. Evans James, M. Lindsay William,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Quality,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pp. 248-259.
[43] John von Neumann, 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1945.
[44] M. Juran Joseph, A. Blanton Godfrey, Juran’s Quality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1998, pp. 25.13-25.16.
[45] N. Kano, K. Seraku, F. Takahashi and S. Tsuji,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 The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vol. 14, no. 2, 1984, pp. 39-48.
[46] J. Zink Klau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a Holistic Management Concept, Berlin: Springer, 1997, pp. 270-271.
[47] Kurt Matzler and H. Hinterhuber Hans, "How to mak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more successful by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to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echnovation, vol. 18, no. 1, 1998, pp. 25-38.
[48] Lou Cohe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How to make QFD work for you,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pp.11-22.
[49] Sarv Singh Soin, Total Quality Control Essentials, New York: McGraw-Hill, 1992, pp. 136-154.
[50] Schvaneveldt, J. Takao Enkawa Shane and Masami Miyakawa, "Consumer Evaluation Perspectives of Service Quality :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wo-Way Model of Qualit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2, 1991, pp.149-161.
[51] B. I. N., Sheth and L. G. Barbara, Consumption Values and Market Choic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