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0: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安貴
研究生(外文):An-Kuei Tsai
論文名稱:「胡六點」發佈後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since “Hu Jintao’s Six-point” Proposal
指導教授:潘錫堂龔春生龔春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is-Tang PanMichael Kon
口試委員:郭展禮李志強潘錫堂
口試日期:2011-05-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和平協議和平發展胡六點一中原則一國兩制軍事互信機制政治性談判
外文關鍵詞:Peace Agreementpeaceful developmentHu Jintao’s Six-point ProposaOne China PrincipleOne Country, Two Systemsmilitary mutual trust mechanismpolitical negoti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共對台政策的發展,向來有一貫性、連續性及延續性的特質存在。從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起,至第四代胡錦濤止,在對台政策的態度上,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基本原則不變;在作法上,則因應各時期不同的領導人及時空背景稍作調整,因而有「一國兩制」、「江八點」及「胡六點」等各代表不同階段及時期的指導方針出現。
在歷經「兩國論」、「一邊一國論」與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兩岸兩會在「九二共識」及「擱置爭議」的共識下,恢復協商,並完成兩岸「大三通」等多項協議。而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經歷半年的互動觀察後,於2008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三十週年的座談會上,發表「胡六點」講話,這是繼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及1995年「江八點」以來,第三份對台政策的重要文件。
相較於以往,「胡六點」的提出,雖然仍受到少數族群的批判,但是大多數的輿論都給予高度的肯定。主要是因為「胡六點」的講話,開啟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和平發展是兩岸任何意識型態的人,都不能拒絕的導向,從這個角度來看,「胡六點」不僅是中共對台政策的指導方針,更是兩岸關係暨各方利益發展的指導文件。今日,在此難得的氛圍及機緣下,如何「求同存異」累積政治互信及建構「和平協議」框架,深信在胡錦濤主政下的中共高層,應該已有一套完整的概念及規劃方向。
本文研究認為,繼兩岸經貿合作發展,中共將會積極推動兩岸政治性談判及簽署「和平協議」架構,誘使台灣逐步邁向統一。只是當前兩岸仍缺乏互信,北京當局若能真誠以對,正視「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事實,重新檢視「一中原則」的真實意涵,從兩岸現實出發,方能在對等的狀況下,進行對話,建構兩岸真正和平發展的新契機。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has been characteristically consistent, persistent, and continuous. From China’s first-generation leader, Mao Zedong, to the fourth-generation leader, Hu Jintao,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One-China” in Taiwan Policy has not altered. The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is slightly adjusted throughout in response to diversity in leadership, as well as time and almosphere; hence, different guidelines, i.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Jiang Zemin’s Eight-point Proposal”, and “Hu Jintao’s Six-point Proposal”, arose, representative of each genera-tion.
After the “Two States Theory”, “One Country on Each Side”, and with Taiwan having been through two altern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power, China and Taiwan resumed negoti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and the common agreement to “shelved controversies”, and estab-lished several cross-strait agreements, including “Three Links”.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u Jintao, after six months of interaction and observation, offered “Hu Jintao’s Six-point Proposal” on December 31st, 2008, in a ceremony commemorat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an-nouncement of “Message to Compatriots in Taiwan”. This is on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documents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following “Message to Compatriots in Taiwan” in 1979, and “Jiang Ze-min’s Eight-point Proposal” in 1995.
Unlike its predecessors, even though the six-point proposal is still criticized by minorities, it is highly praised by most, as it brings forth a new era of cross-strait peaceful development. A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a trend undeniable to individuals of any ideology from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Hu Jintao’s Six-point Proposal” not only functions as a guideline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but it is also a guiding document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benefits. With such a rare ambience and a now-or-never chance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m, the high authorities in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Hu Jintao must already possess a complete concept and direction as to how to accumulate mutual political trust by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screpancies”, and to build up the framework for a “Peace Agreemen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following the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China will actively initiate political negotiations and the signing of “Peace Agreement”, inducing Taiwan to-wards unification. Nonetheless, mutual trust is still insufficient and percarious. Only if the authori-ties of China can truthfully recognize th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ill exists, and re-examine the actual meaning of “One China Principle”, can the two sid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view of current reality on equal standpoints, establishing a new juncture through which peaceful devel-opment can come tru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基本概念之界定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架構……………………………………………………………………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2
第二章 中共對台綱領性政策主張之回顧……………………………………13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中共對台政策………………………………………………13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19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中共對台政策………………………………………………24
第四節 胡錦濤在「胡六點」發佈前的對台政策……………………………28
第三章 影響中共對台政策思維之因素………………………………………33
第一節 大陸內部環境因素 ………………………………………………………33
第二節 國際環境因素………………………………………………………………37
第三節 台灣內部環境因素 ………………………………………………………42
第四章 「胡六點」發佈前,臺灣的大陸政策………………………………49
第一節 擱置主權爭議………………………………………………………………51
第二節 經濟開放優先………………………………………………………………56
第三節 活路外交架構………………………………………………………………60
第五章 「胡六點」發佈後中共對台政策之調整與規劃………………67
第一節 「胡六點」之深層意涵……………………………………………………67
第二節 「胡六點」發佈後中共對台政策之調整………………………………73
第三節 中共對台政策的規劃與挑戰 ……………………………………………77
第六章 結論………………………………………………………………………………99
參考資料 ……………………………………………………………………………………107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115
附錄二 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18
附錄三 葉劍英向新華社記者發表的談話(葉九條)……………………………124
附錄四 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 ……126
附錄五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會談新聞 ………128
附錄六 「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副總統馬英九先生就職演說全文」………130


圖目錄
圖1-1 分析架構圖 11
圖4-1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新思維」架構圖 50









一、專書
丁力,地緣大戰略2-經濟和文化:中國離崛起還有多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王高成主編,兩岸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王海山主編,科學方法百科(台北:恩楷出版社,1998年7月)。
王順合,論台海兩岸建構「信心暨安全建立措施」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供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王鑫、李俊宏等譯Stefan Halpern 斯蒂芬.哈爾珀著,,北京說了算(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
民聲,歷史重新評說毛澤東與鄧小平的重大過錯與決策失誤(台北:靈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3月)。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
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3月)。
朱志宏,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2月)。
朱敬一主編,ECFA開創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10年1月)。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1月)。
李家泉、郭相枝主編《回顧與展望-論海峽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1989年) 。
李建榮,解凍兩岸20年:兩岸時勢評論家李建榮的第一手觀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
李隆陞、張逸安譯,Martin Jacques馬丁.賈克著,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
杜聖聰,中共對台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吳恩遠、吳宏偉主編,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6月)。
邢廣程、孫壯志主編,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吉林:長春出版社,2007年4月)。
邱昌泰,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9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9月)。
林添貴譯,Richard C. Bush卜睿哲著,台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5月)。
林進材,寫一篇精彩的學位論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
林國章,民族意識與兩岸關係孫中山研究的新面向(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10年5月)。
周志懷主編,新時期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北京:華藝出版社,2009年1月)。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姚望,大國崛起的步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7月)。
林添貴譯,Will Hutton 威廉.賀頓著,惡兆-中國經濟降溫之後(台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
徐淑敏,敏感性與脆弱性-互賴理論下的兩岸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5年4月)。
高長、陳德昇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評價與省思(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8年12月)。
高仁君、奚修君譯,Andrew Ross安得魯.羅斯著,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台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
孫哲主編,全球金融危機與中美關係變革(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3月)。
席汝,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
唐明輝,美國在台海的角色探究(台北:問津堂書局,2009年5月)。
崔立如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情勢評估(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3月)。
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張光華,消逝中的美國霸權(台北:商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張濟平,續與變2008~2010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閃望與探索雜誌社,2010年12月)。
陳自創、紀碩明著,走出崎嶇路-馬英九、台灣及兩岸新格局(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
陳德昇,中共「十七大」政治菁英甄補與地方治理(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
陳義彥主編,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
陳添枝主編,不能沒有ECFA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的挑戰(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10年3月)。
陳毓鈞,馬英九的變與兩岸大勢(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郭日生主編,發展的影響力-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角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
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年4月)。
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下冊(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年4月)。
彭懷恩,國際關係辭典(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10年1月)。
葉江,全球治理與中國的大國戰略轉型(北京:時勢出版社,2010年5月)。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念(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3月)。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2003年8月)。
黃中天、潘錫堂主編,中國大陸政策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極目,中共政局大破解-17大最新觀察(台北:新來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
渡邊利夫、小島朋之著,劉雪卿譯,毛澤東與鄧小平(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3月)。
楊開煌,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5月)。
楊開煌,新政-胡錦濤時代的政治變遷(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7年5月)。楊開煌,新局:對胡六點之解讀(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10月)。
楊中美,新紅太陽-中共第五代領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
樂為良、黃裕美譯,CSIS‧IIE著,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道的中國強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
蔡朝明主編,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新局-論兩岸關係新路線(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9年5月)。
蕭元愷,台灣問題政治解決測論(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2010年7月)。
潘錫堂,中共外交與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頁50。
潘錫堂,兩岸政經關係與情勢(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月)。
鄭麟海,台灣「政黨再輪替」與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5月)。
劉文斌,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台兩岸關係(台北:問津堂書局,2005年4月)。
劉慶祥,兩岸和平發展與互信機制之研析(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
劉蔚華、陳遠主編,方法大辭典(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魏艾、林長青著,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際(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9月)。
戴萬欽,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和平與合作的進展(台北:時英出版社,2009年8月)。
戴萬欽,2009年台灣與世界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9年8月)。
戴萬欽,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安定與互惠的展望(台北:時英出版社,2010年9月)。
二、期刊、論文
(一)學位論文
吳兆漢,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1989~2005),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陳革印,中共「十七大」後對台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曾冠詒,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高豐裕,胡錦濤對台政策研究-以「兩岸和為協議」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碩士論文究所(2009年6月)。
齊康玲,馬英九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2008.5~2010.5),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游海龍,中共與美國華沙會談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1973年6月)。
蔣邦文,中華民國「大陸政策」制定過程之研析(1987年迄今),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巨克毅,「新思維:全球化下兩岸和平戰略的互動與省思」,中國評論月刊(香港),總第150期(2010年6月)。
吳建德,「台海兩岸建構軍事互信機制之可行性評估」,展望與探索(台北),第8卷第7期(2010年7月)。
林正義,「美國對台海兩岸關係的態度」,美國月刊,第2卷第9期(1981年1月)。
林正義,「歐洲及亞太信心記安全建立措施之研究」,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2卷第3期(1998年9月)。
林碧炤,「武器管制的回顧與展望」,美歐季刊(台北),第12卷第3期(1997年9月)。
林祖嘉,「ECFA文本的特色與意涵」,展望與探索(台北),第8卷第7期(2010年7月)。
洪陸訓,「兩岸建立軍事信任措施可行性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二十八卷第七期(2002年7月)。
張五岳,「胡錦濤報告涉台部分的表述值得肯定與重視」,中國評論月刊(香港),總第119期(2007年11月)。
郭震遠,「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變化與影響」,國際問題研究(台北),第118期(2007年3月13日)。
郭震遠,「新戰略定位與兩岸關係發展框架及主叢」,中國評論月刊(香港),總第119期(2007年11月)。
陳毓鈞,「台海危機與美國干預」,美歐月刊(月刊),第10卷第1期(1995年1月)。
陳一新,「中美兩國關係的延續性與變遷性(三)」,美歐月刊,第10卷第2期(1995年2月)。
陳毓鈞,「美國與台灣的歷史關係」,美歐月刊,第10卷弟8期(1995年8月)。
陳明通,「當前北京對台策略剖析」,東吳政治學報(台北),第二十七卷第二期,(2009年7月)。
黃嘉樹,「關於兩岸政治談判的思考」,中國評論月刊(香港),總第156期(2010年12月)。
彭百顯,「台、中簽署金融監理MOU的意義與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48期,(2009年12月30日)。
馮啟人,「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海峽學術月刊(台北),第144期(2002年12月)。
齊茂吉,「五○年代毛澤東對台灣問題的思考與轉變」,兩岸發展史研究(台北),第1期(2006年8月)。
楊開煌,「中共『對台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台北),第七期(1997年3月)。
楊永明、康欣偉,「信心建立措施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月刊(台北),第38卷第6期(1999年6月)。
潘錫堂,「從台灣對外洽簽FTA看後ECFA時代的兩岸對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2010年8月)。
劉性仁,「駁綠營惡意曲解憲法增修條文所定『台灣地區論』,黃復興季刊(台北),第195期(2008年10月14日)。 
蔡瑋,「美國對華政策之回顧與檢討1949~1978」,美國月刊,第1卷,第7期(1986年11月) 。
謝明輝,「兩岸和平協議與“撤除導彈”前提」,中國評論月刊(香港),總第134期(2009年12月)。
(三)研討會論文
王高成,「21世紀中共的國防政策」,中共十七大觀察報告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07年12月14日)。
童振源,「十七大後中國對台政策評估與兩岸關係展望」,新世紀中國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 2007年12月14日)。
洪陸訓,「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發表於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座談會(台北:玉山週報主辦,2009年12月25日)。
三、網路資料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大紀元時報網http://tw.epochtimes.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index/index/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 chinareviewnews. com/
中共中央台中國廣播網http: //www.cnradio.com
中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http://www. gwytb. goo. en: 82/index. Asp
中國政府網http://big5. goo. cn/gate/big5/www. goo. 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big5. fmprc. goo. cn/gate/big5/wwwl. fMprc. goo. cn/chn/gxh/tyb/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http://www. scio. goo. cn/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 mofa. goo. tw/webapp/Mp?mp=1
中華民國國防部網站http://www. rend. goo. tw/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 president. goo. tw/
和平論壇.http://big5. china. coM. cn/gate/big5/forum. china. com. cn/
陸委會網站.http://www. mac. goV. tw/welcome03/welcome03. htm
新華網http://www.xinhua.org/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蘋果電子報http://tw.nextmedia.com/

四、英文資料
Chai,Wen-Chung (Establishing Military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 Theory and Practice),“Taiwan Defense Affairs”,Vo4,No1,Aumumn 2003.
Dye, Thomas Y.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1975).
Easton,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N. Y.:Knop, 1953).
Easton, David. “The New Revolution in Political Sciebienc”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69).
Is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Fourth Edition(Homewood,lllinis
:The Dorsey Press 1985).
Lasswell, Harold D. & Kamlan, Abraham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
L. L.Wollfazcd D.L. Simoeed,Legislative History of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New York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1982).
Sean M. Lynn-Jones,“A Quite Success for Arms Control : Preventing Incidents at Sea,”quoted in Steven E.Miller, and Stephen Van Evera eds.,Naval Strategy and Na-tional Security(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