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6: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宛蓁
研究生(外文):Wan-Chen Tsai
論文名稱:行政院組織改造之政經分析─以兩次政黨輪替為焦點
論文名稱(外文):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O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of the Executive Yuan -- Focusing on Two Political Turnove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劉淑惠劉淑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Hui Liu
口試委員:劉坤億黃琛瑜
口試日期:2011-07-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6
中文關鍵詞:行政院組織改造政府改造政黨輪替政經分析民進黨國民黨
外文關鍵詞:O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of the Executive YuanGovernment ReformTwo Political TurnoversPolitical EconomyDPPKM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我國《行政院組織法》自1949年修正以來,始終維持八部二會之組織型態,在此期間,為因應實際環境需要,而陸續增設諸多單位,造成行政院組織疊床架屋、權責不分的窘境,故我國自1987年開始修正作業,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故行政院組織改造為貫穿期間的持續性議題。

為因應不同時空下的特定政經挑戰,政府會進行本身角色的調整,而兩次政黨輪替的政經系絡如何影響其行政院組織改造?兩次政黨輪替期間,各提出不同的行政院組織改造版本,其內容有何異同?推動過程的難題為何?而行政院組織改造爭論不休之因,來自於部會爭議性,在部會爭議背後的利害關係與協商過程又如何影響行政院組織改造的推動?都是本研究探討之處。

本研究採行政治經濟分析的研究途徑,並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藉由不同類型的文獻資料,比較分析不同時期的政經系絡與內容,並透過訪談當時的相關人士,如政要、立委、公務員等,以勾勒出完整細緻的全貌。本研究將分析焦點置於行政院部會組織架構之整併過程、組織改造五法、推動作業等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相關課題,亦針對爭議較大的三個部會為個案分析,如科技部、僑委會及金管會,以求能深度了解行政院組織改造的演變過程。我國行政院組織新架構正要開始運作,探索台灣過去與現在的行政院組織改造歷程,以提供未來研究者及實際運作者做為參考。


From 1949 to 2010, even though several agencies had been created in response to new needs,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Executive Yuan maintains 8 ministries and 2 councils according to “The Executive Yuan Organic Law”. It reflects the huge gap between the practice and the legal system in Taiwan.

Comparing two political turnovers since 2000, there are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which demanded the governments with higher efficiency. What we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effects of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Executive Yuan? What we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 amending versions? What were the main issues during the o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proces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consolidation and deactivate organizations, laws and canvass during two political turnovers in Taiwan, this paper reviews a variety documents including official reports, articles which using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and records of in-depth interviews. Choose three controversial ministries as the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which will clarify the perspectives of analysis. To sum up, for increasing Taiwan''s competitiveness and coping with various challenges, we can learn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四節 文獻探討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流程 11

第二章 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後之行政院組織改造:2000~2008年 13
第一節 政黨輪替前的政府改造:1949~2000年 13
第二節 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政經系絡 22
第三節 民進黨政府之行政院組織改造的運作與內容 28

第三章 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後之行政院組織改造:2008年至今 35
第一節 第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政經系絡 35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之行政院組織改造的運作與內容 41
第三節 行政院組織改造基礎法的重要內容 49

第四章 兩次政黨輪替之行政院組織改造比較 67
第一節 政經系絡與行政院組織改造 67
第二節 重要內容比較 72
第三節 「部」與「會」之爭議 79

第五章 爭議部會的個案分析 91
第一節 科技部 91
第二節 僑委會 100
第三節 金管會 106

第六章 結 論 11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5
第二節 結語與展望 119

參考文獻 123
附 錄 131
附錄一:1987~2008年行政院組織法未修法前成立的部會表 131
附錄二:1987年以來政府推動行政院組織改造歷程一覽表 137
附錄三:新行政院組織架構區塊業務一覽表 145
附錄四:深度訪談編碼表 147
附錄五:行政院所屬機關組織調整大事紀總表 148
附錄六:台灣行政院組織改造大事紀(1987-2012年)149
附錄七:1988~2010年之行政院組織改造系絡圖 218
附錄八:行政院組織改造相關影音檔重點整理 221

表 次
表1-1:行政院組織改造的歷史沿革、部會架構與調整重點 2
表2-1:政府再造推動計畫 18
表2-2:政府歷年推動之行政革新或政府改(再)造 20
表2-3:民進黨政府時期《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部會比較表 33
表3-1:馬英九總統競選時行政院組織改造承諾一覽表 41
表3-2: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時程 45
表3-3:行政院組織改造法案立法結果 46
表3-4:我國行政院組織改造進程 50
表3-5:1988~2010年《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不同版本部會比較表 51
表3-6:民進黨與國民黨2010年《行政院組織法》表決版本比較表 55
表3-7:民進黨與國民黨2010年基準法表決版本比較 56
表3-8:《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重要規範比較表 58
表3-9:歷次總員額法草案主要內容差異分析 61
表3-10:《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員額規定之比較表 62
表3-11:行政法人與財團法人比較 66
表4-1:2001~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分析 70
表4-2:兩次政黨輪替執政的行政院組織改造比較表 77
表4-3:行政院部會及其相當層級的組織類型 79
表4-4:兩次政黨輪替執政的主要部會爭議問題 89
表5-1:「科技部」與「科技委員會」優缺點比較 97
表5-2:金融政策權歸屬爭議相關意見表 109
表5-3:主要國家金融監理制度的安排 112
表5-4:《金管會組織法》修法前後之重點條文比較 113

圖 次
圖1-1:研究流程圖 12
圖2-1:行政革新方案架構圖 17
圖2-2: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委員會分層分工示意圖 29
圖3-1:馬總統滿意度及信任度趨勢圖 39
圖3-2:未來行政院機關變革業務整併圖 48
圖3-3:基準法規範下的組織型態與要項 57
圖3-4:機關總量管制標準(第29條至第33條)58
圖4-1:2000~20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 69
圖4-2:2000~2010年台灣失業率 69
圖4-3:行政組織改造之決策圖 75
圖5-1:科技部組織架構圖 92
圖5-2:政府科技經費之配置與流程圖 93
圖5-3:呂委員展現政治稟賦流程圖 96
圖5-4:反對合併者展現政治稟賦流程圖 105



一、中文書目

工商時報(2011/04/12),〈組織再造後的金融監理〉,社論。
今日新聞網(2010/01/13),〈消保會被降格?消基會:兩黨出賣消費者!向財團靠攏〉,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0/01/13/327-2557900.htm#ixzz1OkcQBfps。
中央社(2010/12/18),〈消保會併入政院,功能不減〉。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修正草案(2009/04/30)。
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2009/06/0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上網日期:2011年6月12日。
網址: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28997&CtNode=5533&mp=4
王仁宏(1996),〈政府部門行政革新的方向與展望〉,《行政革新與公共部門轉型研討會實錄》,頁15~25。
王保鍵(2009),《圖解政治學》,台北:書泉。
王孟倫(2010/01/18),〈中研院士胡勝正︰央行應維持獨立機關 金管會為準獨立機關〉,自由時報,財政焦點。
王明倫(2000),《戰後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00)》,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皓平(2009),〈行政院組織改造模式之分析─以陸以正大使將「僑務委員會」劃入「對外關係與貿易部」為例〉,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5424
王雲五(1964),〈岫廬論政〉,台北:法令月刊社。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丘昌泰(2008/02/14),〈組織改造不應只是口號〉,中國時報,第A15版。
史美強、孫同文、張育哲(2010),《行政院組織改造後公務機關橫向聯繫及服務 流程整合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辦台灣公共治理中心研究計畫。
朱武獻(2006),〈政府改造現況與展望〉,《日新月刊》,第6期,頁172~189。
朱愛群(2005),〈從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論部會調整之原理、門檻及其要件〉,《考銓季刊》,第41 期,頁65~66。
朱楠賢(1992),〈從組織重組觀點論行政院組織設計之研究〉,《中國行政》,51期,頁71~95。
江大樹(2003),〈台灣政黨輪替後的政府再造工程:續階改革或第二波寧靜革命〉,《東吳政治學報》,16期,頁27~48。
江大樹(2004),《台灣政黨輪替後政府組織改造之研究》,計畫編號:NSC
92-2414-H-260-002,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江大樹(2009),〈論壇二引言報告〉,台灣競爭力論壇主辦,「行政院組織改造」研討會,頁25~32。台北市。
江岷欽(1996),〈企業型政府新銓〉,《理論與政策》,12卷2期,頁63~82。
江岷欽(1999),〈政府再造的省思〉,《游於藝雙月刊》,15 期,第04版。
江岷欽(1998),〈政府再造的五希策略〉,《研考雙月刊》,22卷4期,頁19~30。
江岷欽、林鍾沂(1999),《公共組織理論》,第2版,台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江岷欽、劉坤億(1997),〈企業型政府的省思--從美國行政革新經驗談起〉,《人事月刊》,25卷第4期,頁34~45 。
江明修(1996a),〈我國行政革新的觀念與省察〉,《考銓季刊》,5期,頁40~52。
江明修(1996b),〈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12卷2期,頁36~62。
江明修(1998),〈我國行政革新之政治社會分析:歷史的再省思〉,《公共行政學報》,2 期,頁55~100。
江明修、卞亞珍(1996),〈黃季陸委員會初探:兼論其對當前行政改革之啟示〉,《人事月刊》,22卷6期,頁30~43。
江明修、蔡金火(1996),〈王雲五委員會初探:兼論其對當前行政改革之啟示〉,《空大行政學報》,6 期,頁137~168。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8),〈第三波政府再造之道(上)〉,《人事管理》,35卷12期,頁4~20。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9),〈第三波政府再造之道(下)〉,《人事管理》,35卷12期,頁22~36。
江明修主持(2005/07),〈我國行政革新政策之研究:民主行政的觀點〉,頁124。
行政法人法草案(2009/05/11)。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草案(2009/04/27)。
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2009/04/13)。
行政院組織改造主題網,網址:http://www.rdec.gov.tw/mp14.htm
余至美(2002),《威權轉型後台灣地區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87~2002》,暨南大學公行所碩士論文。
何思湘(2007),〈由獨立機關本質探討金管會之組織定位與角色功能〉,立法院法制局專題研究報告,編號:503。
何鴻榮(1997),〈行政重組的成因和原則之解析─兼論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動力和應有的方向〉,《立法院院聞》,25卷1期,頁65~81。
吳 定(2000),〈政府再造與政策制定〉,《人力發展月刊》,83 期,頁18~23。
吳 庚(2004),《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八版,台北:三民書局。
吳再居(2004),〈行政院組織變革之歷史回顧〉,《研考雙月刊》,28卷6期,頁39~54。
吳定、張世杰、李長晏(1996),〈行政革新與行政價值:一個手段與目的之間的辯證關係〉,《人事月刊》,22卷2期,頁12~40。
吳定、張世杰、李長晏(1997),〈我國行政革新歷史回顧與現階段行政革新方案解析〉,《人事行政》,第121期,頁10~32。
吳 定等編著(2000),《行政學(二)》,修訂四版,台北:空大。
吳春來(1991),《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呂宗麟(1999),〈政府層級重組與政府再造〉,《立法院院聞》,27卷10期,頁35~43。
呂雪彗(2010/01/14),〈政府組織改造憑空多出科技部,見樹不見林,恐變大災難〉,工商時報,第A4版。網址:http://reader.chinatimes.com/forum_59948.html
呂雪彗(2010/01/14),〈政院高層:成立科技部,一大錯誤〉,工商時報,第A4版。季從茂(2011/05/20),〈政府組織改造相關法案完成初審,有效提升政府效能〉,今日新聞。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1/05/20/11478-2713970.htm
宋餘俠、謝偉智(2009),〈行政組織改造原則與實務〉,《研考雙月刊》,33卷3期,頁58~71。
任凱譯,John Lofland(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 : 湯姆生。
李本善(2010),《台灣民主化後的政經改革分析》,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霏(2009/05/25),〈台研考會:7成受訪者認同政院組織精簡目標〉,大紀元。
李振廣(2009),〈奧巴馬政府的對台政策走向〉,《美國研究》,第4期。
李淑娟(2008/03),《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評估報告》,立法院法制局法案評估報告,編號546。
李順德(2009/04/07),〈政府新架構,部會瘦身37→29,僑委會保留〉,聯合報,第A4版。
李榮謙(2006),《貨幣銀行學》,台北:智勝出版。
李羅權(2011),〈厚植科技發展量能-科技部的規劃與使命〉,研考雙周刊,第35卷第2期,頁141~149。
周志宏(2005),〈我國獨立機關建制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第一屆「公共行政與公法」學術研討會,吳英荃教授百歲誕辰紀念論文。
周育仁(2002),〈少數政府對行政立法互動的影響〉,《政治學報》,第34期。
林士豪(2011/08/04),〈政府再造造什麼?造福?造孽?造化弄人?〉,《監督國會》,129期。
林水波、陳志瑋(1999),〈顧客導向的政府再造策略〉,《政治科學論叢》,10期,頁319~354。
林建山(2011/06/08),〈夢幻與現實的抉擇-核電政策的經濟思索〉,中國時報。
林晨柏(2002/03/31),〈朝野立委同聲批評精簡未落實,政治考量多〉,中國時報, 第A2 版。
林淑媛(2010/04/18),〈原能會併科技部,主委憂核安〉,中央社。
林新輝(2010/01/08),〈政府組織再造案 馬總統令不許拖過年〉,聯合報。
林楠森(2006/09/05),〈陳水扁稱出訪為反制中國「三光政策」〉,BBC中文網新聞。
林嘉琪(2010/01/12),〈消基會︰消保會勿縮編成消保處〉,自由時報。
林鐘仁(2008),《政府再造之研究─以行政院組織架構調整為例》,國立師範大學政治系碩專班論文。
邱志淳、葉一璋、陳志瑋(2010),《政府組織改造與評估─以日本、韓國、中國為例》,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邱承旭、蘇愛娟(2010),〈專訪行政院朱副院長立倫:組織改造的推動重點與展望〉,《研考雙月刊》,34卷2期,頁1~7。
邱金蘭(2008/03/31),〈金融政策權歸誰,角力戰再起〉,經濟日報。
邱金蘭(2011/05/09),〈金管會組織再造,改採首長制〉,經濟日報。
邱垂正、童振源(2008),〈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戰略之比較與檢討〉,《戰略:台灣國家安全政策評論》,第 1期,頁78~99。
邱禹豪(2005),《我國政黨輪替以來行政院組織改造之研究》,東華大學公行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02),〈陳水扁政府兩年〉,政治學報,第34 期,頁31-48。
施能傑(2005),〈行政院組識改造向前行〉,《研考雙月刊》,29卷2期,頁
86~104。
施能傑(2005/04),〈行政院組織改造向前行〉,研考雙月刊,29卷2期,頁86~104。
柯秉劭(2003),《民進黨政府改造工程之研究:以行政院組織架構調整為例》,暨南大學公行所碩士論文。
洪德生(2009/12/15),〈2009年全球經濟回顧與展望〉,台經院經濟評論。
洪德生(2010/05/01),〈後金融海嘯台灣景氣新趨勢〉,卓越雜誌文稿。
洪德生(2010/07/06),〈金融危機後的全球經濟〉,工商協進會文稿。
研考會(2005/02/24),〈行政院組織調整Q&A〉。
研考會(2005/04/29),〈科技組織宜調整為「部」或「委員會」?〉,上網日期:2011年06 月01日,網址: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151930&ctNode=11618&mp=14
研考會(2005/11/15),〈設置「科技部」或「海洋事務部」之優缺點分析〉。
研考會(2008/02),《彈性精簡的行政組織─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說明》。
研考會(2008/06/04),〈行政院組織調整Q&A〉。
研考會(2009/04),〈完整組織改造配套措施─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草案說明〉。
研考會(2011/01/06),〈行政組織改造簡報〉。
研考會(2011/04/16),〈行政組織改造簡報〉。
研考會(2011/05/17),〈行政組織改造簡報〉。
范慧珍(2010/12/17),〈活力政府 精實上陣〉,聯合報。
胡念祖(2009/01/20),〈欠缺中心理念的海洋國家〉,中國時報,第A12 版。
胡念祖(2011/06/08),〈台灣的海洋前景又何在?〉,中國時報。
胡聲平(1998),〈民進黨政府國內政治考量與操作下的台美關係〉,《全球政治評論》,第 22期,頁81-106。
范揚盛(2002),〈僑委會裁併問題對僑社的影響〉,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NS/091/NS-C-091-309.htm
孫本初、莫永榮(1997),〈型塑企業型政府策略之探討〉,《人事月刊》,25卷4期,頁20~32。
孫本初、許道然、劉坤億、熊忠勇、黃建銘譯(2000),B. Guy Peters原著,《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台北:智勝。
郭 雋(2005),〈論當前我國政府組織改造「四化」政策─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
徐永明(2001/01/02),「政黨政治兩條戰線:重組與解組」,中國時報,第10版。
消基會(2010/01/11),〈16年前的今日,消保法通過立法 16年後的明日,別讓消保會步入死亡?!〉,網址: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412.aspx?id=1288。
翁得元(2009),〈政府組織改造─不容失誤的工程〉,台灣競爭力論壇主辦,「行政院組織改造」研討會,頁33~34。台北市。
翁興利(1998),〈行政院組織再造之研究〉,《政策月刊》,38期,頁7~10。
翁興利(2002/12),〈我國政府改造的發展策略─分權論論的觀點〉,《中國行政評論》,第12卷第1期,頁77~98。
張力亞(2010),〈行政院組織改造的契機與結果:政治社會環境系絡觀點〉,《府際關係研究通訊》,第9期,頁5 ~8。
張秀蓮(200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職能與監理方向〉,銀行公會會訊,第23期,頁1~6。
張明暉(2010),〈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即將打烊了〉,金融保險論壇,第一期。
張金鑑譯(1966),貝爾德(Beard, C. A.)撰,《政治的經濟基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莫永榮(1996),〈組織能力的再提升—行政再造工程的探述〉,《人事月刊》,22卷2期,頁52~68。
連宏華(1999),〈組織重組理論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8卷3期,頁97~158。
陳一新(2002),〈美中台三邊關係總檢討與未來展望〉,收錄於陳一新等編,《2001年國際形勢與未來展望》。 台北:遠景基金會,頁169。
陳力維(1998),《當代我國政府再造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沉思》,台北:圓神。
陳昭欽(1991),《從組織重整觀點析論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陳衍仲(2005),《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部會設立標準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2009),《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
黃季陸(1986),《黃季陸先生論學論政文集》,台北:國史館。
黃河明(1998),〈談政府再造〉,《研考雙月刊》,22卷4期,頁53~58。
黃朝盟、蕭全政、鄭錫鍇、劉淑惠(2011),《行政院組織改造回顧研究》計畫書,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號:0992161024。台北:未出版。
黃達業(2001),〈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設立問題〉,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5期,頁35~41。
楊秀娟(2002),〈行政院組織改造簡報〉,研考會研究發展處。
楊莉麗(2010),《內政部營建署改隸機關組織重整之研究:組織變革觀點》,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葉立諴(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俊榮(2002),〈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目標、原則及推動機制〉,《國家政策季刊》,1卷1期,頁1~22。
葉俊榮(2004),〈彈性精簡的行政組織: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研考雙月刊》,8卷6期,頁17~29。
葉俊榮(2005),〈行政院組織改造之現況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9卷6期,頁11~23。
葉俊榮(2009),〈堅持、妥協與混亂:當前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省思〉,台灣競爭力論壇主辦,「行政院組織改造」研討會,頁1~4。台北市。
葉維銓(1996),〈淺談跨世紀政府組織應有的調適〉,《人事月刊》,23卷2期,頁52~59。
葉維銓(1997),〈再造組織的新機—從國家組織基準法談起〉,《人事月刊》,25卷4期,頁52~59。
葉維銓(199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政府服務:論組織再造〉,《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35~45。
僑委會(2009),《行政院組織改造海外說明會 會議報告》。
劉世忠(2010),〈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2000-2008)〉,《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4期,冬季號。
歐斯本、蓋伯勒著,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文化。
盧瑞鍾(2008),〈二次政黨輪替的民主經驗〉,發表於「二次政黨輪替與台灣民主的再深化:理論、制度與經驗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學友會、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共同主辦。
蕭立智(1988),《行政院組織之研究-現階段各部會架構的檢討與建議》,文化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圖書。
蕭全政(1990),〈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下的政府角色調整〉,《政治科學論叢》,1期,頁31~64。
蕭全政(1995),《台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
蕭全政(1998),〈企業家精神與新政府運動〉,《政治科學論叢》,9期,頁363~384。
蕭全政、管碧玲、江大樹(2001),〈行政院組織調整芻議〉,《政治科學論叢》,第15期,191~208。
蕭全政(2009),〈行政院組織改造的部會架構評議〉,《研考雙月刊》,33卷3期,頁44~57。
蕭全政、張瓊玲(2009),《行政院組織改造效益及其實施方式之研究》,編號:
RDEC-RES-097-024,研考會委託研究。
蕭萬長(1998),〈政府再造的做法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3~9。
戴肇洋(2010),〈2010年歲末台灣政經發展檢視與談資料〉,「2010 年歲末台灣政經發展檢視」研討會議,台北:台灣競爭力論壇。
謝宇程(2010a),〈我國科技專業部會設立目的之探討〉,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1/7881
謝宇程(2010b),〈我國科技專業部會業務內涵及組織定位分析〉,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7920
謝宇程(2010c),〈我國科技專業部會功能職掌及組織分析〉,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1/8027
謝明輝(2009),〈深化政府組織改造、提升政府效能〉,台灣競爭力論壇主辦,「行政院組織改造」研討會,頁10~14。台北市。
謝登旺(1999),〈我國中央政府組織再造評介〉,《人文社會學報》,1卷2期,頁245~282。
謝碧珠(2003),〈宏觀政府改造現況與核心問題之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4期,頁101~114。
魏啟林(2000),《政府再造運動》,台北:晨星文化。
蘇永欽(2001),「台灣新局下的憲政主義危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彭懷恩(1988),《深入淺出談政治》。台北:經濟與生活。
彭懷恩(2009),《1949-2009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薛化元主編(1993),《台灣歷史年表Ⅰ》 (1945~1965),台北:業強出版社。
葉俊榮(2005/03/29),〈政府組織改造最新方案及進度〉,研考會簡報。
黃世祺(2005/05),《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評估》,立法院法制局法案評估報告,編號415。
黃名璽(2008/02/24),〈馬英九:633政策提高所得 謝:不如增加購買力〉,大紀元。
郭東瑞(2008/06),《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評估報告》,立法院法制局法案評估報告,編號575。
慶正(2009/01/21),〈金管會維持部會位階,不轉型為「獨立機關」〉,今日新聞網。網址:http://fate.nownews.com/2009/01/21/320-2398269.htm#ixzz1P5DzLqoM
楊淑閔(2009/02/15),〈消保會併入公平會?消保會憂心,消基會抗議〉,中央社。
郭東瑞(2009/10),《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評估報告(二)》,立法院法制局法案評估報告,編號682。
曾韋禎、林恕暉(2010/01/13),〈綠嗆馬政府黑手,伸入央行、金管會〉, 自由時報,焦點新聞。
鄭琪芳(2010/01/18),〈馬政府伸手 政治干擾有前例〉,自由時報,財政焦點。
蘇秀慧(2011/01/20),〈職掌爭議劃句點,金融政策不歸金管會管〉,經濟日報,第A18版。
邁向A+政府高峰論壇(2009),行政院研考會主辦,上網日期:2011年2月20日。網址:http://www.cw.com.tw/event/ad/cw/Aplus/
聯合知識庫,上網日期:2011年2月23日,網址:http://udndata.com/
顏真真(2011/05/11),〈立院初審通過,金管會委員制改首長制,主委沒任期保障〉,今日新聞網。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1/05/11/91-2711777.htm#ixzz1P8LwCDal
謝莉慧(2011/06/08),〈日本承認福島核災讓人「措手不及」〉,新頭殼。
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35/2swrh.html

二、西文書目

Caiden, Gerald E. (1991), AdministrativeReform Comes of Age. 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Charles A. Beard(1922), The economic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A. A. Knopf .
Downs, Anthony(1967), Inside bureaucracy, Boston: Little, Brown.
Drucker, P.F(1993),“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pp.45-53.
Eltahawy, Mona(2011/01/15).“ Tunisia''s Jasmine Revolution”. Washington Post.
Gabriel A. Almond, Russell J. Dalton, G. Bingham Powell, Jr. and Kaare Strom(2008),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9th Edition, New York: Pearson & Longman.
Huntington, Samuel P.(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Lipson, L.(1997), The Great Issuses of Politics, 10th end., N.J., Prentice-Hall.
Osborne,D and Gaebler T.(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
Robert Miewald , Michael Steinman(1984), Problems in Administrative Reform, Chicago : Nelson-Hall.
Steinman, Michael & Miewald, Robert D.(1984), Problems in Administrative Reform, Chicago: Nelson-Hall.
Winckler, Edwin A.(1984),“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pp481~499.

三、部會官網

中選會,上網日期:2011年6月12日。網址:http://www.cec.gov.tw
主計處,上網日期:2011年4月25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上網日期:2011年3月10日。網址:http://www.ey.gov.tw
金管會,上網日期:2011年6月15日。網址:http://www.fsc.gov.tw
原能會,上網日期:2011年6月11日。網址:http://www.aec.gov.tw
國科會,上網日期:2011年6月10日。網址:http://web1.nsc.gov.tw
僑委會,上網日期:2011年5月25日。網址:http://www.ocac.gov.tw
總統府,上網日期:2011年2月20日。網址:http://www.president.gov.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岷欽(1998),〈政府再造的五希策略〉,《研考雙月刊》,22卷4期,頁19~30。
2. 江岷欽(1999),〈政府再造的省思〉,《游於藝雙月刊》,15 期,第04版。
3. 江岷欽(1996),〈企業型政府新銓〉,《理論與政策》,12卷2期,頁 63~82。
4. 江大樹(2003),〈台灣政黨輪替後的政府再造工程:續階改革或第二波寧靜革命〉,《東吳政治學報》,16期,頁27~48。
5. 朱愛群(2005),〈從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論部會調整之原理、門檻及其要件〉,《考銓季刊》,第41 期,頁65~66。
6. 朱楠賢(1992),〈從組織重組觀點論行政院組織設計之研究〉,《中國行政》,51期,頁71~95。
7.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8),〈第三波政府再造之道(上)〉,《人事管理》,35卷12期,頁4~20。
8. 江明修(1996b),〈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12卷2期,頁36~62。
9. 朱武獻(2006),〈政府改造現況與展望〉,《日新月刊》,第6期,頁172~189。
10.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9),〈第三波政府再造之道(下)〉,《人事管理》,35卷12期,頁22~36。
11. 江明修(1996a),〈我國行政革新的觀念與省察〉,《考銓季刊》,5期,頁40~52。
12. 江明修、蔡金火(1996),〈王雲五委員會初探:兼論其對當前行政改革之啟示〉,《空大行政學報》,6 期,頁137~168。
13. 江岷欽、劉坤億(1997),〈企業型政府的省思--從美國行政革新經驗談起〉,《人事月刊》,25卷第4期,頁34~45 。
14. 何鴻榮(1997),〈行政重組的成因和原則之解析─兼論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動力和應有的方向〉,《立法院院聞》,25卷1期,頁65~81。
15. 吳再居(2004),〈行政院組織變革之歷史回顧〉,《研考雙月刊》,28卷6期,頁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