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4: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育萱
研究生(外文):Yu-Hsuan Chu
論文名稱:在人造空間以輕質材料詮釋自然
論文名稱(外文):Designing nature in man-made space with light materials
指導教授:陳珍誠陳珍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en-Cheng
口試委員:施宣光宋立文
口試日期:2011-06-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學系碩士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輕質材料自然人造隱喻非物質
外文關鍵詞:Light MaterialArtifactNatureMetaphorImmateri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以輕質的材料來詮釋不可見的自然,藉由日本文化中常見的手法,經由轉化,在人造空間中創造自然的氛圍。在過去,從自然與人造之間是一個很模糊不清的地帶。往往在建築處理上,利用一道牆與自然隔絕,沒有所謂的過渡性,然而在日本文化藝術中,卻可以發現他們以非常「輕」的手法處理這方面的議題。日本人依循著從其信仰衍生出的自然觀,形成了精神結構,找尋與自然共融的方式,發展出屬於日本文化的特性。善於詮釋自然材質的態度,與加工後的偽裝,改變材料原有的形態,這些天然的素材,強調了人造空間中自然的重要性,因為日本文化對自然尊敬的態度,造就了日本人對於萬物謙虛與尊重之心。
本研究主要由第一部份從現象觀察與人造自然手法的案例,整理出對於人造自然的看法。第二部份藉由日本人對非自然的看法及手法來詮釋自然,並以人造自然的手法對於自然的形態做模擬操作實驗,第三部份著重在人與自然的調和與輕質材料的構築,第四部份則在人造與自然共生的基地上,藉由都市廢墟詮釋自然。
在第三部份中,以輕質材料詮釋自然、模擬自然的形態,並以隱喻自然的方式,設計產生單元化的建築元素。利用非物質性的建築元素:光、風、水與植物為主要架構,結合物質性的設計元素:紙、布、線、塑膠管、玻璃、鐵絲與竹等材質詮釋不可見的自然,藉由不同的實驗與設計操作,嘗試不同設計轉化的可能,以延伸做為第四部份的設計元素。
第四部份在都市中尋找基地,透過對於「廢墟建築學院」的再詮釋,提出個人對於自然的看法與態度。同樣是在詮釋自然,然而本研究是以抽象化的自然為主,與「廢墟建築學院」的態度有所不同。本研究強調自然的進入,以另一種隱喻詮釋自然的方法,透過材料操作自然形態,來模擬日本文化中的自然觀。對於不同的自然的形態進行討論,以三種不同的方式:手法、材質與氛圍做為設計的條件,構成整體的設計。最後則是探討空間中氛圍的感受,來體悟最深層的自然觀,使用色調與質感,尋找詮釋自然的另外一種可能-人對於自然的渴望與追求。


In the research, light material was used to interpret the invisible nature. Through transformation to the technique that is often seen in Japanese culture, natural atmosphere was created in artificial space. In the past, there has been a gray zone between nature and artifact.In architecture, a wall is used to separate nature from artifact and the so-called transition is nowhere to be seen. However, in Japanese cultural art, it is found that they use a very “light” technique to deal with this issue. Japanese follow the view on nature derived from their belief to develop spiritual structure. They find the way to co-exist with nature and develop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belong only to Japan. Their excellent ability to interpret natural materials and the way they disguise them after processing change the original state of the materials. These natural material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nature in artificial space. The respect Japanese culture has for nature train Japanese to be humble and to respect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In the research, the first section revealed the opinions toward artificial nature from cases of phenomenon observations and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nature techniques. In the second section, nature was interpreted by Japanese’s opinions and techniques toward non-nature and simulation operation experience was done to the forms of nature using the technique of artificial nature. The third section emphasized on the harmoniz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using light material. In the fourth section, on the base where artifact and nature co-exist, wasteland in the city was used to interpret nature.
In the third section, light material was used to interpret nature and simulate the forms of nature. Moreover, by means of using metaphor on nature, modular building elements were designed. Immaterial building elements such as light, wind, water and plant were used as the main ideas to interpret the invisible nature while integrating material design elements such as paper, fabric, string, plastic pipe, glass, wire and wood. Through different experiments and designing operations, different design transformations were tried which were extended to be the design elements in the fourth section.
In the fourth section, the base was searched for in the city and individual opinion and attitude toward nature were proposed through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Ruin Academy of Architecture”. While nature was also interpreted, the research mainly interpreted abstract nature which was different to “Ruin Academy of Architecture”. The research emphasized on the entering of nature and used a different metaphor to interpret nature and simulate the view on nature in Japanese culture by using materials to make the forms of nature. Different forms of nature were discussed and three different means such as technique, material and atmosphere were used as the design elements to construct the overall design. Finally, the feeling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space was discussed to realize the deepest view of nature. Color tones and textures were used to seek another possibility of nature interpretation – People’s desire and pursue for nature.


第一章 緒論01

1-1 研究動機03
1-1-1 都市中自然與人造的對話03
1-1-2 自然與消費的平衡03
1-2 研究目的05
1-2-1 自然與人造的定義05
1-2-2 人造自然的手法 08
1-2-3 自然視為介質08
1-3 研究流程10

第二章 相關文獻與背景11

2-1 相關案例12
2-1-1 Ex-formation植物12
2-1-2 渡邊誠(Makoto Sei Watanabe)Fiber Wave13
2-1-3 自然在都市中渴望生存的案例14
2-1-4 Designing Design15
2-1-5 自然的建築16
2-2 相關背景17
2-2-1 枯山水17
2-2-2 茶室18
2-2-3 花道系列21
2-2-4 小結23

第三章 前導式設計24

3-1 光的形態26
3-1-1 竹的單元操作-窗26
3-1-2 管的單元操作-天井27
3-1-3 玻璃單元操作-物件28
3-1-4 紙的單元操作-牆29
3-2 風的形態35
3-2-1 紙的單元操作-燈35
3-2-2 管的單元操作-窗37
3-3 植物的形態38
3-3-1 線的單元操作-燈38
3-3-2 管的單元操作-物件39
3-3-3 紙的單元操作-物件44
3-4 水的形態47
3-4-1 布的單元操作-物件.47
3-4-2 枯山水Pattern之形變-地板49
3-4-3 枯山水Pattern之形變-天花板52
3-4-4 枯山水Pattern之形變-物件55
3-4-4 枯山水Pattern之型變-室內59

第四章 設計操作62

4-1 基地說明63
4-1-1 基地環境63
4-1-2 廢墟學院65
4-2 設計操作67
4-2-1 廢墟再自然設計68
4-3 小結79

第五章 結論80

5-1 設計操作回顧81
5-1-1 自然形態的描繪81
5-1-2 前導式設計回顧82
5-1-3 設計操作回顧82
5-1-4 非自然83
5-2 構築84
5-2-1 輕質材料的探討84
5-2-2 氛圍85
5-3 後續研究與建議86
5-3-1 自然形態的詮釋經由數位工具86
5-3-2 材質的模擬86
5-3-3 自然觀86

参考文獻87
附錄88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圖 1-1-1】 都市中的自然02
【圖 1-2-1】 改變了自然原有的生長模式05
【圖 1-2-2】 自然的侵蝕下,物體的本質不變05
【圖 1-2-3】 自然的侵蝕下,物體的本質不變05
【圖 1-2-4】 自然在都市中的一角06
【圖 1-2-5】 廢墟,形成的都市面容06
【圖 1-2-6】 都市中的人造自然07

第二章 相關文獻與背景

【圖 2-1-1】 Ex-formation植物12
【圖 2-1-2】 正確的蘿蔔12
【圖 2-1-3】 Overgrown植物會一直生長12
【圖 2-1-4】 FIBER WAVE series13
【圖 2-1-5】 仿造植物生長方式14
【圖 2-1-6】 植物圖像的詮釋14
【圖 2-1-7】 材質化的模擬14
【圖 2-1-8】 隱含自然的意義14
【圖 2-1-9】 透過風的形態模擬14
【圖 2-1-10】 Designing Design15
【圖 2-1-11】 自然的建築16
【圖 2-2-1】 日式枯山水庭園17
【圖 2-2-2】 藤森照信/一夜庭18
【圖 2-2-3】 安藤雅信/陶瓷19
【圖 2-2-4】 窗景的樣式20
【圖 2-2-5】 室內對外部的窗景20
【圖 2-2-6】 花道21
【圖 2-2-7】 花道 22

第三章 前導式設計

【圖 3-1-1】 竹的編織的類型26
【圖 3-1-2】 圓形塑膠管的操作27
【圖 3-1-3】 透明容器28
【圖 3-1-4】 不同容器的組合28
【圖 3-1-5】 透明容器物件單元28
【圖 3-1-6】 矩形紙片單元變化29
【圖 3-1-7】 矩形紙片單元Grasshopper建構流程29
【圖 3-1-8】 矩形紙片組合平面29
【圖 3-1-9】 矩形紙片組合牆面30
【圖 3-1-10】 矩形紙片單元旋轉變化Grasshopper建構流程30
【圖 3-1-11】 矩形紙片單元旋轉變化30
【圖 3-1-12】 矩形紙片單元旋轉變化30
【圖 3-1-13】 矩形紙片單元兩種旋轉的變化31
【圖 3-1-14】 矩形紙片單元兩種旋轉變化之材質模擬31
【圖 3-1-15】 矩形紙片單元同等曲面變化32
【圖 3-1-16】 矩形紙片單元同等曲面變化Grasshopper建構流程32
【圖 3-1-17】 矩形紙片單元同等曲面變化牆面32
【圖 3-1-18】 矩形紙片亂數排列組合33
【圖 3-1-19】 矩形紙片亂數排列組合之材質模擬33
【圖 3-1-20】 矩形紙片Grasshopper建構流程33
【圖 3-1-21】 矩形紙片電腦亂數排列組合34
【圖 3-1-22】 矩形紙片排列組合牆面模擬34
【圖 3-2-1】 螺旋組合35
【圖 3-2-2】 風的旋轉俯視35
【圖 3-2-3】 風的旋轉36
【圖 3-2-4】 燈的發光模擬36
【圖 3-2-5】 單元模擬37
【圖 3-2-6】 窗的單元組合模擬37
【圖 3-3-1】 植物形體概念圖38
【圖 3-3-2】 球體交錯38
【圖 3-3-3】 燈的發光模擬38
【圖 3-3-4】 植物形體概念圖39
【圖 3-3-5】 花的三角單元變化39
【圖 3-3-6】 基本單元形變40
【圖 3-3-7】 三角單元組合原型41
【圖 3-3-8】 三角單元組合原型變化41
【圖 3-3-9】 三角單元構成牆面42
【圖 3-3-10】 正方形單元構成牆面42
【圖 3-3-11】 五角形單元構成牆面42
【圖 3-3-12】 六角形單元構成牆面42
【圖 3-3-13】 五角形單元變化平面43
【圖 3-3-14】 五角形單元變化構成牆面43
【圖 3-3-15】 小原流概念示意圖44
【圖 3-3-16】 小原流原形示意圖44
【圖 3-3-17】 小原流單元變化44
【圖 3-3-18】 小原流分析示意圖45
【圖 3-3-19】 重疊單元變化46
【圖 3-3-20】 Grasshopper建構流程46
【圖 3-3-21】 物件單元旋轉空間模擬圖46
【圖 3-4-1】 圓圈亂數排列47
【圖 3-4-2】 水滴概念圖47
【圖 3-4-3】 概念示意圖47
【圖 3-4-4】 物件單元47
【圖 3-4-5】 物件單元模擬空間48
【圖 3-4-6】 物件單元模擬空間48
【圖 3-4-7】 流水概念示意圖49
【圖 3-4-8】 地板單元模擬49
【圖 3-4-9】 石頭紋理模擬50
【圖 3-4-10】 Grasshopper建構流程51
【圖 3-4-11】 材質紋理模擬51
【圖 3-4-12】 材質紋理模擬51
【圖 3-4-13】 材質紋理模擬51
【圖 3-4-14】 流水單元分析圖52
【圖 3-4-15】 流水單元分析圖53
【圖 3-4-16】 流水單元組合54
【圖 3-4-17】 流水天花板空間模擬圖54
【圖 3-4-18】 流水紋理窗模擬55
【圖 3-4-19】 流水物件單元分析圖56
【圖 3-4-20】 流水物件單元分析圖56
【圖 3-4-21】 流水物件空間模擬圖57
【圖 3-4-22】 流水物件空間模擬圖58
【圖 3-4-22】 流水室內概念圖59
【圖 3-4-23】 流水室內單元59
【圖 3-4-24】 流水窗示意圖60
【圖 3-4-25】 流水窗單元60
【圖 3-4-26】 流水天花單元模擬61
【圖 3-4-27】 流水地板單元模擬61
【圖 3-4-28】 流水空間模擬圖61

第四章 設計操作

【圖 4-1-1】 基地街廓配置圖63
【圖 4-1-2】 基地配置圖64
【圖 4-1-3】 基地現況64
【圖 4-1-4】 廢墟學院設計概念圖65
【圖 4-1-5】 基地空間現況66
【圖 4-2-1】 設計整體外觀67
【圖 4-2-2】 一樓庭園設計68
【圖 4-2-3】 spring-colors69
【圖 4-2-4】 二樓空間動線69
【圖 4-2-5】 花的形態單元69
【圖 4-2-6】 單元色彩示意圖69
【圖 4-2-7】 單元牆面69
【圖 4-2-8】 二樓春的設計70
【圖 4-2-9】 二樓春的設計70
【圖 4-2-10】 海水71
【圖 4-2-11】 三樓空間動線71
【圖 4-2-12】 水的單元71
【圖 4-2-13】 三樓夏的設計72
【圖 4-2-14】 三樓夏的設計72
【圖 4-2-15】 楓葉73
【圖 4-2-16】 四樓空間動線73
【圖 4-2-17】 枯木的單元73
【圖 4-2-18】 四樓秋的設計74
【圖 4-2-19】 三樓至四樓的設計75
【圖 4-2-20】 四樓局部76
【圖 4-2-21】 設計外觀76
【圖 4-2-22】 整體設計76
【圖 4-2-23】 雪77
【圖 4-2-24】 五樓冬的設計77
【圖 4-2-25】 五樓空間局部78
【圖 4-2-26】 設計概念整體表79
【圖 4-2-27】 設計空間剖面79

第五章 結論

【圖 5-1-1】 設計回顧表81
【圖 5-1-2】 日本文化自然觀念的整理83
【圖 5-2-1】 輕質材料整理表84

附 錄
附錄1 評圖版面-光的形態 88
附錄2 評圖版面-光的形態 89
附錄3 評圖版面-植物的形態 90
附錄4 評圖版面-水的形態. 91
附錄5 評圖版面-水的形態 92
附錄6 評圖版面-設計操作 93
附錄7 評圖版面-設計操作 94
附錄8 評圖版面-設計操作 95



参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原研哉+武藏野美術大學 原研哉研究班,2010
《Ex-formation植物 視覺藝術聯想集》,蔡青雯、婉如譯,台北,麥田出版。

原研哉,2010
《原研哉 現代設計進行式Designing Design》張英裕譯,台北,盤築創意。

隈研吾,2010《自然的建築》,林靜顗 譯,博雅書屋。

褚瑞基,1999《人與自然-有關建築、花園、城市、景觀、評論、電影及文學》,台北,田園城市。

Paul Hawken and Amory & Hunter Lovins,2002《綠色的資本主義》,吳信如 譯,台北,天下雜誌。

J.E.Lovelock,1994《蓋婭,大地之母- 地球是活的》,金恒鑣譯,台北,天下文化。

劉庭風,2001《日本小庭園》,上海,同濟大學出版。

西沢立衛,2010《西沢立衛對談集》,謝宗哲譯,台北,田園城市。

二、碩博士論文

蕭佳佳
2001《自然紀念公園》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蔡易霖
2002《非公園》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陳弘銘
2006《縫隙中的荒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翁偉真
2007《以廢墟為媒介之自然與人造的對話》 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張創霖
2007《城市留白》 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