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劉欽瑜,「永續運輸目標下都會區最適運具比例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2.鄭瓊雯,「運輸部門能源指標之研究」,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3.張資瑋,「能源效率導向之運輸系統規劃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6月。4.徐瑚鎂,「交通生態足跡分析法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5.張家明,「具政策分析功能之旅客運輸能源需求模式」,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6.吳懿哲,「公路運輸部門能源需求預測模式與二氧化碳減量策略評估之研究」,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6月。7.陳盈瑄,「應用運輸需求與因素分解整合模式評估台灣地區運輸部門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7年6月。8.邱裕鈞、溫傑華等人,「汽機車能源消耗與污染排放管理策略之決策支援系統」,運輸計畫季刊,第三十八卷,第四期,頁323-353,民國98年。
9.周志隆,「規範性運具配比與路網指派整合模式之研究─二階規劃之應用」,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民國81年。
10.黃承傳等人,「台灣地區貨物運輸系統最適運具分配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國82年9月。
11.林明德,「供給導向之都會區最適運具組合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民國85年6月。
12.韋勝賢,「最佳運具組合比例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民國86年。
13.鄭兆祥,「運輸系統管理策略下最適運具配比之研究-二階規劃方法之應用」,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民國93年6月。
14.盧彥榮,「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都會區最適運具配比模式之建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民國94年6月。
15.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苗栗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第一次修正) 」,內政部營建署,民國98年3月。
16.臺灣鐵路統計年報,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民國90~94年。
17.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運輸部門能源與溫室氣體資料之建構與盤查機制之建立(1/3)-探討運輸部門政策對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影響」,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國96年。
18.王之佳等譯,「我們共同的未來」,台灣地球日出版社,民國81年。
19.李公哲等,「永續發展導論」,民國87年6月。
20.經濟部能源局,「台灣能源統計手冊」,民國96年。
21.陳一昌、沈添財等,「運輸部門節約能源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規劃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國90年4月。
22.交通部運研所,「永續運輸量化指標之研究」,民國91年。
23.行政院環保署,「國內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現況之研究期末報告」,民國87年。
24.經濟部能源委員會,「能源統計年報」,民國85年至民國89年。
25.經濟部能源委員會,「能源統計手冊1999」,民國89年。
26.經濟部能源委員會,「車輛油耗指南」,民國91年。
27.經濟部能源委員會,「運輸部門能源消費調查研究」,民國88年。
28.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報告-84年年報」,民國84年。
29.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25年紀實(1975-2000)」,民國89年5月。
30.行政院環保署,「國內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現況之研究期末報告」,民國87年6月。
31.許維中,「節能減碳限制下最適運具配比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民國99年6月
32.曹慈容,「空氣汙染減量目標下台北都會區運具分配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民國85年6月
英文部分
1.Masui, T. and Yurimoto, S.,“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odal Shift to Minimize NOx Emission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Vol. 11, Issue. 2, pp. 127-132, 2000.
2.Abbaspour, M., Dana T., Shafiepour M., and Mahmoudi, M.,“Design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Minimize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Job Trips in Mega Citie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 B, Vol. 16,No. 2, pp. 177-188.
3.Mohammad, H.A.H. and Shukri H.A.S.,“Optimizing the Utilization of Space in a Congested Corridor: the Pilgrimage to Mekka”,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Vol. 16, pp. 209-219, 1992.
4.Tabuchi, T.,“Bottleneck Congestion and Modal Split”,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 34, pp. 414-431, 1993.
5.Pak, P.S. and Suzuki, Y.,“Model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Mix of Traffic Types Unde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 a Large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System Science, Vol. 18, No. 6, pp. 1163-1178, 1987.
6.Black.WR.,“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a US perspective”,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vol.4,No.3,pp.151-159, 1996.
7.Greene,D.and Wegener.M.,“Sustainable transport”,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vol.5,No.3,pp.177-190, 1997.
8.Whitelegg,J.,“Transport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the case for Europe”, Belhaven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1993.
9.UK,“A Better Quality of Life: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gdom”,HMSO United Kingdom London, 1999.
網路資料部分
1.交通部,網址:http://www.motc.gov.tw/
2.交通部公路總局,網址:http://www.thb.gov.tw/
3.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網址:http://www.iot.gov.tw/
4.經濟部能源局,網址:http://www.moeaboe.gov.tw/
5.行政院主計處 ,網址:http://www.dgbas.gov.tw/
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
7.車輛耗能研究網站,http://auto.itri.org.tw/
8.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行政資訊網,http://www.sunmoonlake.gov.tw/
9.南投縣政府,http://www.nantou.gov.tw/
10.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http://163.29.95.253/
11.南投縣魚池鄉公所,http://www.yuchi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