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13: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成鈞
研究生(外文):Chen-Chun Lee
論文名稱:風險分析在歐盟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之實踐與挑戰
論文名稱(外文):The Practice and Challenge of Risk Analysis in the EU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指導教授:苑倚曼苑倚曼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俊宏卓忠宏
口試日期:2011-06-1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歐洲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風險社會風險分析預防原則歐盟食品安全
外文關鍵詞:risk societyrisk analysisprecautionary principleEuropean Unionfood safe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7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德國學者貝克認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存在許多科學上的不確定性,也為人類社會帶來許多新的風險,這些風險具有一種「反省性」(reflexive)的特質。過去的現代化觀念是對於舊有社會的變革,也可稱為「簡單式現代化」。目前人類社會是一種充滿現代風險的「風險社會」(risk society),正在經歷一種「反省性現代化」,源自於人類在工業與科技發展上的副作用,也可視為風險社會的自我對抗。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食品安全不但關係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關係到國家及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在科技發達的今日,人類的飲食條件日益優越,食品的種類以及製造的過程,較以往多樣化且繁雜。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食品工業的進步,國際上的食品貿易迅速發展,也為人類帶來了更多食品安全的風險,因此,與食品貿易及食品安全相關的風險管理措施,逐漸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首先於1980年提出一套風險分析的架構,包含「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風險溝通」三個步驟,後來為國際食品安全標準委員會(CAC)、世界貿易組織(WTO)及歐盟所採用,可視為一種在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上的國際標準。

雖然世界各國逐漸採取風險分析為食品安全之管理方法,但在管理原則上卻存在差異,歐盟採取較嚴謹的「預防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大西洋對岸之美國與加拿大則是採取「科學證據原則」(principle of science evidence),此種差異造成歐盟與美加在對外貿易上發生許多爭端;另一方面,歐盟也面臨風險溝通之內部挑戰,在面對現代科技所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時,如何取得公眾的信賴,維持「客觀風險」與「專家治理」間的平衡,成為歐盟食品安全管理之重要課題。


The German sociologist Ulrich Beck sugges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es contain numerous scientific uncertainties that may bring many new risks to human societies. These risks have a characteristic of “reflexivity”. In the past, modernization was viewed as a revolution of the old society, and is therefore called “simple modernization”. Current human societies are filled with risks. The modern “risk society” is undergoing a form of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its origins is based on the side effects of human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can be seen as a “self-confrontation ” with the effects of“risk society”.

Food is the basic element that human depends on for survival. Food safety not only concerns the safety of human health and lives, it also affects social and nation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modern world with its advanced technologies is improving upon the environ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ods and beverages. The variety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food is unprecedented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improvements of the food industry, international food trade is rapidly developing. However, these developments also bring more risk to people in terms of food safety. Hence,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plac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on relevant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food trade and food safety.

The America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first recommended a set of Risk Analysis infrastructure in 1980. The Risk Analysis system involved three steps, namely “risk assess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risk communication”. These steps were eventually adapted by th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can be seen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Although governments worldwide have gradually adopted risk analysis systems as a means of managing food safety, differences in management principles still exist. The EU adopted a stricter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tlantic, the US and Canada adopt 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evidence”. Such differences have led to many disputes on foreign trade between the EU and US and Canada. At the same time, the EU also faces the internal challenge of risk communication. When faced with increased risks in food safety brought about by modern technologies, they must find out means to maintain public trust while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between “objective risk” and “expert systems”. These are important topics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EU.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專有名詞對照表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4
第三節 文獻評論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1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2
第二章 風險與風險社會 15
第一節 風險的概念與特性 15
一、風險的概念 15
二、風險的特性與分類 18
三、貝克對於風險的定義 21
第二節 風險社會理論 24
一、從工業社會到風險社會:從財富分配到風險分配 25
二、「第二現代」與「反省性現代化」 27
三、科學不確定性下之「專家治理」與「客觀風險」 30
第三節 與食品安全管理有關之國際組織與協定 32
一、世界衛生組織 32
二、食品法典委員會 36
三、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 39
第四節 風險分析之架構 43
第三章 歐盟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49
第一節 歐盟食品法規發展背景 49
一、歐盟食品產業的重要性 50
二、歐盟食品法規之發展脈絡 51
三、關於1973年第241號指令之爭議及其重要性 53
第二節 歐盟一般食品法之制定 56
一、歐盟食品法規原則轉向的關鍵-英國狂牛症事件 56
二、食品安全白皮書的發表及「歐盟一般食品法」(2002年第178號規章)的誕生 60
第三節 歐盟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之預防原則與風險分析架構 65
一、預防原則之發展與立法 65
二、歐盟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之風險分析架構 69
第四章 歐盟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施行風險分析所遭遇之挑戰 79
第一節 來自歐盟外部的挑戰-預防原則所引發之貿易爭端 79
一、WTO荷爾蒙牛肉案 80
二、關於基因改造食品之發展、規範與爭議 84
三、爭議的根源-國際間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原則之差異 101
第二節 來自歐盟內部的挑戰-風險溝通 103
一、歐洲人民對於食品風險的「風險感知」 103
二、歐洲人民對於政府之信任程度 108
三、公眾參與-修補人民與政府間信任斷層的途徑 110
第五章 結論 113
參考資料 119
一、中文部份 119
二、英文部份 124

圖目錄
圖 1 :研究架構圖 14
圖 2 :食品法典委員會(CAC)之組織架構 38
圖 3 :風險分析之架構 47
圖 4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之組織架構 71
圖 5 :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成長圖 86
圖 6 :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種類比例圖 89
圖 7 :歐盟基因改造生物法規關聯圖 98
圖 8 :民調-有可能發生在生活中之潛在風險 104
圖 9 :民調-公眾自行處理特定食品安全風險之信心程度 105
圖 10 :民調-公眾對於食品安全風險資訊來源的信心度 108

表目錄
表 1 :傳統風險與現代風險之性質比較 29
表 2 :人類及動物會發生TSE的宿主、病名及其地理分佈 57
表 3 :狂牛症事件之重要發展歷程 58
表 4 :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種植國家排名、面積與種類 88
表 5 :歐盟對於基因改造食品之現行法規 97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朱浤源(2007),撰寫數博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圖書出版公司。
李亞萍主持,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中心編(2009),生物安全議定書之規範精神落實與實務挑戰,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李亞萍主持,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中心編(2009),我國基因改造管理規範演進與國際新趨勢觀察,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李亞萍主持,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中心編(2009),談各國基因改造規範2,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李亞萍主持,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中心編(2009),談各國基因改造規範3,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汪浩譯(2003),Ulrich Beck著,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周桂田(2001),「科學風險:多元共識之風險建構」,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周戰超(2005),「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研究引論」,薛曉源、周戰超編,全球化與風險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彩瑜(2009),貿易與公共衛生之法律問題,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許昭元、呂斯文(2001),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台北: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許耀明(2007),「風險管理與風險治理-GMO/GMF為例」,邱文聰主編,2007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其邁譯(2001),Anthony Giddens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任雲楠譯(2009),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等著,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陳麗娟(2005),歐洲共同體經濟法(增訂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麗娟(2008),歐洲共同體法導論(2008最新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麗娟(2010),里斯本條約後歐洲聯盟新面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路國林譯(2004),Ulrich Beck著,自由與資本主義-與社會學大師貝克對談,台北:先覺出版社。
劉維公(2001),「第二現代理論:介紹貝克與紀登斯的現代性分析」,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二)期刊

牛惠之(2004),「世界貿易組織之SPS協定關於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之規範體系與爭端案例研究」,台灣國際法季刊,1(2):151-236。
周桂田(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台灣社會學刊,31:153-188。
周桂田(2004),「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1-63。
周鳳英、王雅亭(2009),「原子能民生應用介紹-食品輻射照射滅菌」,核能環保人月刊,177:2。
施曉恩、劉馥寧(2009),「歐盟與美國達成臨時性牛肉協議」,經貿法訊,87:4-6。
洪德欽(2008),「消費者權利在歐盟基改食品標示之規定與實踐」,歐美研究,38(4):509-578。
倪貴榮、曾文智、魏翠亭(2002),「從世界貿易組織荷爾蒙案論預防原則之適用與發展」,問題與研究,41(6):61-80。
孫煒(2003),「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兩岸高等教育政策之初步比較」,問題與研究,42(1):19-45。
黃俊夫(2006),「預防原則導言-節錄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05年3月發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6):15-22。
楊意菁、徐美苓(2010),「風險社會概念下的風險溝通與網路傳播:以全球暖化為例」,中華傳播學刊,18:151-191。
趙秀琳(1996),「對英國狂牛症事件之因應措施」,疫情報導,12(4):111-115。
蘇遠志(2001),「基因改造食品」,科學發展月刊,29(8):579-585。
顧忠華(1994),「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57-79。

(三)學位論文

余宣佑(2008),我國產銷履歷制度規劃與執行面探討-以風險社會理論為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俊英(2003),預防原則於世界貿易組織法體系之適用-以SPS協定與基因改造食品貿易之爭議為中心,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如月(1993),社會風險與風險溝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真(2004),風險評估應用於餐飲場所衛生管理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
歐博翔(2009),跨國性科技規範模式之建構-以歐盟基因改造生物規範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科技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研討會論文

周桂田(2003),「全球在地化風險下之風險溝通與風險評估-以SARS為CASE分析」, 2003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政治大學與台灣社會學會。
倪貴榮(2010),「貿易、食品安全與科學證據:歐盟對荷爾蒙牛肉管制政策與WTO體制之互動」,歐洲聯盟經貿政策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五)研究計畫報告

牛惠之(2001),「論預防原則之功能與應用-從環境保護法規到生物科技立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輔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牛惠之、劉亮亨、楊一晴(2004),「WTO歐體生技產品案關於SPS協定之爭議與初步評析」,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研究計畫。
顏慧欣、徐遵慈等,(2007),研析WTO主要會員執行爭端案件爭端解決機構(DSB)裁決與相關報復之作法與策略,經濟部國貿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六)世界衛生組織官方文件

WHO,「世界衛生組織簡介第一部分」,WHO官方網站,
<http://www.who.int/about/brochure1_zh.pdf>(2011/06/01)。
WHO,「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食品安全戰略」,WHO官方網站,<
http://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general/en/strategy_ch.pdf> 
(2011/06/01)。

(七)網路資源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網站,<http://www.bsmi.gov.tw/>。
中華經濟研究院網站,<http://taiwan.wtocenter.org.tw/>。
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http://taft.coa.gov.tw/>。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網站,<http://e-info.org.tw/>。
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http://www.angrin.tlri.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網站,
<http://vettech.nvri.gov.tw>。
行政院衛生署流感防治網,<http://flu.cdc.gov.tw>。
行政院衛生署消費者資訊網,<http://consumer.doh.gov.tw>。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人畜共通傳染病資訊網,
<http://www.cdc.gov.tw/>。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貿易救濟動態週報網站,
<http://www.moeaitc.gov.tw/>。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網站,
<http://www.un.org/chinese/millenniumgoals/>。


(八)報紙

張佑生編譯(2010年10月8日),「匈牙利毒泥流入多瑙河 危及6國」,聯合報。


二、英文部份

(一)書籍

Alemanno, A. (2007), Trade in Food: Regulatory and Judicial Approaches in the EC and the WTO , London: Cameron May.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Beck, U. (1999), World rick societ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Beck, U., Giddens, A., Lash, S.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nney, D. (2005), Risk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Douglas, M. (1992), Risk and Blame: Essays in Cultur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Fearon, J. D. (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in Elster, J.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ung , A. (2004), Empowered Participation: Reinventing Urban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oodburn, K. (2000), “Introduction,” in Goodburn, K. (ed.), EU Food law, A practical guide, Boca Raton: CRC Press LLC.
Jordan, A. (2001),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O’Riordan, T., Cameron. J., Jordan, A. (eds.), Reinterpreting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London: Cameron May.
Macmaoláin, C. (2007), EU Food Law: protecting consumers and health in a common market, Portland: Hart Publishing.
Otway, H. (1992), “Public Wisdom, Expert Fallibility: Toward a Contextual Theory of Rick”, in Krimsky, S. and Golding, D. (eds.), Social Theories of Risk, 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Royal society (1992), Risk: Analysis, 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London: the Royal Society.
Sinpson, J.A. and Weiner, E.S.C.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Volume XIII Quemadero-Roav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nstein , Cass R. (2002), Risk and Reason: Safety,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

De Sadeleer, N. (2006),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EC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Law”, European Law Journal, 12(2), 139-172.
Ford, R. C. and Jakson, L. A. (2000),“Labelling, Trade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Journal of World Trade, 34 (1), 111-122.
Millstone, E. and Mayer, S. (1999), “Beyond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Nature, 401, 525-526.
Taylor, D. (2004), “European Chocolate makes the trade go round (in a most delightful way)”, CESAA Review, 31, 22-30.

(二)歐盟官方文件

Case 120/78, Rewe-Zentral AG v Bundesmonpolverwaltung für Branntwein, (1979) ECR 649.
Case 178/84, Commission v Germany, (1987) ECR 1227.
Case C-12/2000, commission v Spain, (2003) ECR I-459.
Case C-14/2000, commission v Italy, (2003) ECR I-513.
COM (1997) 176 final.
COM (2000) 719 final.
EFSA,“Review of EFSA’s Communications Strategy:What have we achieved? What have we learned?”, <http://www.efsa.europa.eu/en/keydocs/docs/commstrategyreview2010.pdf>(2011/06/01).
EFSA, Special Eurobarometer 354:food-related risk, <http://ec.europa.eu/public_opinion/archives/ebs/ebs_354_en.pdf>(2011/06/01).
EFSA, “Strategic Plan of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for 2009-2013”<http://www.efsa.europa.eu/en/corporate/doc/stratplan09en.pdf>(2011/06/01).
European Commission, “RASFF Annual Report 2009”, <http://ec.europa.eu/food/food/rapidalert/docs/report2009_en.pdf>(2011/06/01).
OJ 1964 12/161.
OJ 1966 125/2309.
OJ 1973 L 228/23
OJ 1973 L 228/23.
OJ 1974 L 221/10
OJ 1977 L 53/30.
OJ 1979 L 205/5
OJ 1981 L 222/32.
OJ 1986 L 229/63.
OJ 1988 L 128/36.
OJ 1988 L 330/32.
OJ 1988 L 70/16.
OJ 1989 L 359/1.
OJ 1990 L 117/1.
OJ 1992 L 297/8.
OJ 1993 L 224/35.
OJ 1996 L 125/3.
OJ 1997 L 43/1.
OJ 1998 L 330/13.
OJ 2000 L 197/19.
OJ 2001 L 106/1.
OJ 2002 L 31/1.
OJ 2003 L 262/17.
OJ 2003 L 268/1.
OJ 2003 L 268/24.
OJ 2003 L 284/1.
OJ 2003 L 287/1.
OJ 2004 L 139/30.
OJ 2004 L 165/1.
OJ 2010 C83/13.

(三)國際組織官方文件

CAC, 19th Procedural Manual, <ftp://ftp.fao.org/codex/Publications/ProcManuals/Manual_19e.pdf>(2011/06/01).
WT/DS26/AB/R.
WT/DS26/R/USA.
WT/DS291/R.
WT/DS292/R.
WT/DS293/R.
WT/DS320/AB/R.
WT/DS321/AB/R.
WT/DS48/AB/R.
WT/DS48/R/CAN.
UN Doc. A/CONF.151/26 (vol.1).

(四)網路資源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net/>.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Health and Consumers,
<http://ec.europa.eu/dgs/health_consumer/>.
European Commission, <http://ec.europa.eu/>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http://www.efsa.europa.eu/>.
GeneWatch UK, <http://www.genewatch.org/>.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http://www.isaaa.org/>.
New scientist, <http://www.newscientist.com/>.
OSPAR Commission, <http://www.ospar.org/>.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 http://www.unodc.org/>.
United Nations, <http://www.un.org/>.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www.ers.usda.gov/>.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www.who.int/>.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ttp://www.wto.org/>.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