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王珩(2005)。從ARCS 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005,19(2),89-100)。王淑玲主持(民 89)。我國大學生之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3-H-011-001-S)。台北市:台灣科技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朱敬先(民86)。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北:五南書局。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頁3-12。伍振鶩(民8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文瑞(民79)。介紹激發學習動機的 ARCS 模型教學策略。台灣教育,479,22-24。李坤崇(民79)。分析行為,增強動機~從行為論談起。國教之友,41(3),33-35。吳幸宜(民83)。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吳亭儀(2007)。以ARCS動機模式實施高職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金樹人(民86)。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東華。
林邵珍(民92)。運用ARCS動機模式於生活科技教學。教師之友,44(4),104-11。
林麗娟(民83,4月)。動機設計於電腦輔助教材之運用。視聽教育,44,23-30。林麗娟(民83,12月)。由動機理論觀電腦繪圖設計。視聽教育雙月刊,36(3) 。林玉如、陳淑娟(2004)。學習動機在教學策略上的應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與資訊推廣中心技士共同論文。林奇賢(1997)。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電腦雜誌,第58期,14-18。林思伶(民82a)。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約翰凱勒(John. M. Keller)阿課思(ARCS)模式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4(5),45-53。林思伶(民82b)。激發學習動機的空中教學節目設計-Keller 系統化動機策略設計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9,15-22。6-15。林哲宇(2010)。ARCS融入體驗式學習之學習活動中目標導向與教學策略對國小生電腦技能學習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韻芳(2008)。數位教材之動機設計對網路學習者的動機表現與學習策略運用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侯昕辰(2002)。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建構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洪志宏(2006)。互動式數位學習網站在國小數學因數倍數教學應用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管理系研究所。
徐美玉(2006)。小學五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圖表訊息檢核表之分析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所。陳慶帆、林敏慧、邱旻晟(2003)。開放原始碼數位學習平台的分析與比較。銘傳大學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臺灣。
陳麗純(1998)。以ARCS動機模式分析大學生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學習動機。天主教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孫琇瑩(民89)。不同程度動機提升策略對國小學童網頁教材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曹蔚恆(2005)。動機引導策略對科學數位遊戲學習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影響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對象。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張國恩(民88)。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學,第72 期,2-9。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 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華書局。
張鳳慈。如何在班級輔導活動課程中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http://guidance.ncue.edu.tw/nmain-theory.htm
莊筱玉,傅敏芳(民 92,5月)。ARCS教學模式對英文重修生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以美和技術學院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4,47-74。許淑玫(民 87,12月)。ARCS 動機設計模式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教輔導,38,
教育部(民86)。我國資訊教育現況與展望。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a7_3.shtml。
黃宜寧(2003)。運用arcs教學模式提昇少年矯正學校學生學習動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黃婷婷(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英語課程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黃淑雅(2005)。數位學習理論之文獻探討。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350-359。
曾心怡(民88)。性別、班級組成型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物理科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游家政(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準,課程與教材改革檢討與展望系列研討會:課程評鑑,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溫嘉榮等(2002)。以arcs動機模式分析e-learning課程學習之行動研究。樹德科技大學資管所。
溫世頌(民86),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楊家興(2003)。網路教學課程品質指標的研究。2003年遠距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I第297-312頁。
楊接期(2003)。激發動機的網路個人學習平台之研究與系統建置。國科會科學教育處資訊教育學門專題研究計劃成果討論會(編號:nsc912520-s-008-001),未出版
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編(2003)。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資策會
鄭芬蘭(1995)。目標導向因果模式之驗證暨目標導向教學實驗方案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鄭芬蘭(1999)。學習動機目標導向及其在學習輔導上的應用。學習輔導雙,62,90-09。鄭昌和(2010)。運用Moodle學習平台融入教學對學習成效與態度的影響。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蔡喬育(民94,5月)。ARCS模式在增強成人學習動機上的應用。成人及終身教育,7,14-20。劉仕偉(2006)。動機策略在國小多媒體課程發展之設計準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
劉蕙鈺(2003)。自然科教師激發學童學習動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賴淑玲(民85)。教學策略相關研究之探討:以 ARCS 動機模式為架構。教學科技與媒體,26,36-46。儲慧平(民92)。提昇學生學習動機的創新教學。教育研究,55, 109。
顏晴榮(2006)。從學習論談數位教材設計的考量-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系。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卷第四期)。顏秉璵、沈中偉(1992)。教育工學在我國發展的方向-從教育科技的架構談起。教育資料集刊,17,頁327-338。饒見維(民92)。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英文文獻
Astleitner, H. & Wiesner, D. (2004).An integrated model of multimedia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3(1), 3-21.
Allen, M. W. (2003). Promoting the will and skill of students at academic risk:An evaluation of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geared to foster achievement, self-efficacy and motiva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0(1), 28-40.
Hardre, P. L. & Miller, R. B. (2006). Toward a current, comprehensive, integrative, and flexible model of motivation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19(3), 27-54.
Kruse, K. (2002).Gagne’s nine events of instruction:An introdution.Retrieved July 8, 2008, form http://www.e-learningguru.com/articles/art3_3.htm
Keller, J. M., & Burkman, E. (1993). Motivation principles. In M. Fleming & W.H.Levie(Eds.), 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Principle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2nd Ed.)(pp.3-53). Englewood Cliffs: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Keller, J. M. & Litchfiel, B. C. (2002).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R. A. Resier & J. V. Dempsey(Eds.).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Ch6).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384-434.
Keller, J. M. (1987).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3), 2-10.
Keller, J. M. (1987).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Journal, 26(8), 1-7.
Keller, J. M. (1987). The systematic process of motiva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26(9), 1-8. http://www.audiencedialogue.net/kya16a.html
Keller & Suzuki,1988.Use of the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 courseware design. In D. J.Jonassen (Ed),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microcomputer ourseware(p.401-434).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eller, J. M. & Koop, T. (1987). An application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In C. Reigeluth(Ed.), Instructional theories in action: Lessons illustrating selected heories and models. Hillsdale, SJ: Lawerence Erlbaum
Lajoie, S. P. (2000)Computers as cognitive tools ll:No more walls:Theory change, paradigm shif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use of computer for instruvtional purposes.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Malon, M. R. & Lepper, M. R. (1987). Making learning fun. In R. E. Snow & M. J. Fan(Series Eds.), R. F. Snow & J. F. Marshall(Vol.Eds.)Aptitud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vol.4:Conative and affective process analyses (pp.223-253). Hilisdale, NJ:Lawrence Eribauni Associates.
Mayer, R, E.(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zabek8, R. H. (1994). Utilizing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 751).
Reiser, R. A. & Dempsey, J. V. (2002).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Prentice Hal.
Sandholtz, J. H.8Ringstaff, C. & Dwyer, D. C. (1997).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Creating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