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編輯委員會暨專案研究小組。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2010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lac.org.tw/law/06/info/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王保進(2006)。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中文視窗板。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古秀梅(2005)。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何秀珍(1991)。台中市信義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課外讀物調查研究。獨立研究專輯,5,95─114。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玉梅(譯)(2009)。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原作者:Stephen D. Krashen)。台北市:心理。
李宜真(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讀物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台東。李俐婉(2007)。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優生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李素足(1998)。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沈惠芳(2003)。中小學校園閱讀活動的規劃與經營-綜觀中小學閱讀活動實施現況。黃迺毓(主持人),全民閱讀運動的規劃與辦理。圖書館與閱讀運動研討會,國家圖書館。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周倩如(2000)。公共圖書館如何推廣兒童閱讀活動。書苑季刊,44,48-56。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林秀娟(2000)。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林見瑩(2002)。高雄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課外讀物閱讀情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林建平(1995)。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267-294。林美鐘(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林蓉敏(2004)。書談閱讀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與閱讀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學師範大學,高雄市。林蕙蓉(1987)。我國兒童圖書館利用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南師專學報,20 (193),419-460。林新發、王秀玲、汪宗明、顏如芳、仲秀蓮(2006)。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行為、知識延續管理對學校創新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北部三縣市為例。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3-91。
社團法人宜蘭縣教師會(2010年12月8日)。EI對PISA 2009之初步分析【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ilc.edu.tw/blog/blog/4719/post/14351/134128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9年3月9日)。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 報告)第二版。取自http://140.115.78.41/PIRLS%202006%20National%20Report%EF%BC%882nd%20Edition%EF%BC%89.pdf
孫武彥(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心理與行為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
高蓮雲(1994)。台北市國小學童課外閱讀及運用學校圖書館之質的探索。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121-150。崇善童軍文教基金會(民95年4月22日)。國小學童閱讀暨英語教學【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nY1icwGRGB4Sg6WCeBnsEM8yv_0_/article?mid=155
張怡婷(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張春興( 1998)。教育心理學(修訂版九刷)。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公司。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原作者:艾登.錢伯斯)。台北市:天衛文化。
陳世麟(2009)。屏東縣國小學童知覺學校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台東。陳怡如(2009)。國小推動閱讀活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陳海泓(1999)。兒童讀物、閱讀課和圖書館館藏對兒童學業成就以及教育機會均等之理論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2,1-25。陳素彬(民96年11月)。閱讀力與競爭力【線上論壇】。取自
http://cc.shu.edu.tw/~ctepaper/20-wave.htm
陳雁齡(2002)。中部地區推行閱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陳曉卉(2009)。國小學童班級閱讀環境、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閱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湯志民(2000)。學校空間規畫的新思維。教育研究,80,13-26。馮秋萍(1998)。臺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以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馮秋萍(2000)。兒童課外閱讀行為探究。玄奘學報,2,231-256。黃家瑩(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麗盈(2009)。兒童閱讀環境與閱讀行為的生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實踐大學,台北。黃馨儀(2002)。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楊曉雯(1996)。高中生閱讀行為研究:以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萬瓊月(2002)。國小學生兒童讀物之閱讀興趣、 閱讀態度及閱讀推動方案隻研究-以龍峰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趙維玲(2002)。Booktalk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和閱讀行為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等著 (2003)。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2003)。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資料研究,11(6),135-158。蔡文城(1997)。公共圖書館環境安全,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5(2),67-69。蔡淑鈴(2007)。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鄭麗卿(2005)。國民小學閱冠王閱讀之行為及其對閱讀活動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鄭麗珠(2005)。台南市國小兒童閱讀現況及推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蕭弘清(1995)。教室照明現況與改善方案。師友月刊,333,13-17。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1991)(譯)。環境心理學(原作者:Gifford,R.)。台北市:心理。
賴坤玉(2008)。學校圖書館環境對學生閱讀之影響。教師天地,154,60-62。賴苑玲(2001)。談閱讀活動在國民小學之推廣。新書資訊月刊,3-5。賴苑玲(2002)。當前國小推廣閱讀活動及師生反應之研究 。台中師院學報,16,285-308。賴苑玲(2006a)。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及其閱讀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47-86。賴苑玲(2006b)。從推廣閱讀活動檢視彰化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行為與圖書館館藏使用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2,1-38。賴苑玲(2009)。南投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與對參與「希望閱讀」與「焦點300」閱讀活動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4,1-29。
戴慧怡(2009)。圖書館環境設計之探討-人書關係與空間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謝金美(1998)。提高語文能力的要訣¬-選擇好書,大量閱讀。國教之友,50(1),5-12。鍾滿英(2006)。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的閱讀動機閱讀自我效能之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鍾馥如(2009)。國小學童閱讀環境對自由閱讀行為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顏美鳳(2002)。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蘇國榮(2000)。圖書館員協助兒童閱讀的策略。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12-14。蘇國榮(2005)。國民小學圖書館規劃與設計。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貳、英文部份
Alexander,J.E.,&Heathington,B.E.(1988).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Glenview,IL:Scott,Foresman&Company.
Deci, E. L., & Ray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Gambrell,L.B.(1996).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motivation.The Reading Teacher,50(1),14-25.
Hatt,F.(1976).The reading proces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London,England:Clive Bingley;Hamden,Conn.:Linnet B.
Lushington,N.,& Mills,W.N.(1980).Libraries designed for users.Hamden,CT:Library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Maaka,M.J.,and Lipka,P.A.(1997).“I used to think reading sucked!”Promoting positive literacy habits and attitudes in elementary classroom.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404635)
Metsala,J.L.(1996). How children’s motivations relate to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inctruction.The Reading Teacher,49(8),60-62.
Moos,R.H.(1979).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New York:Jossey-Bass.
Morrow,L.M(1989b).Literacy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Helping children read and writ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Morrow,L.M.(1989a).Designing the classroom to promote literacy development.In D.S.Strickland,&L.M.Morrow(Eds.),Emerging literacy:You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and write(pp.96-159).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Parker,Anita&Paradis,Edward(1983).An Examination of Attitude Development toward Reading in Grades One through Six.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s.(ED 255857)
Parker,Anita&Paradis,Edward(1984).The Second year of an Examination of Attitude Development toward Reading in Grades One through Six.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s.(ED 255859)
Vacca,R.,&Vacca,J.(1989).Content area reading.Glenview,IL: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
Von Sprecken,D.,& Krashen,S.(1998).Do students read during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California Reader,32(1),11-13.
Wigfield, A., Guthrie, J. T., & McGough, K. (1996). A questionnaire measure of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al Resource No. 22). Athens, GA: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Wigfield,A.&Guthrie,J.T.(1995).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An initial study.Anthens,GA:NRRC.
Wigfield,A.&Guthrie,J.T.(1997).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9,4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