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5: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佩芬
論文名稱: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實施及其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丁一顧丁一顧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數學繪本互動式數學繪本數學學習態度數學學習成就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5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探究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實施對國小三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及其影響。
本研究採用不相等控制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新北巿一所國小兩班三年級學生,一班為實驗組,一班為控制組,共計70人。實驗組學童接受三週的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對照組學童則進行一般數學教學。以自編的「數學學習態度量表」、「數學學習成就測驗」對研究對象進行前、後測,將所得資料描述統計、共變數分析來了解兩組學童數學學習之成效。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國小三年級學童在數學學習態度的表現在中上水準
二、國小三年級學童在數學學習成就的表現在中等水準
三、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實施後,實驗組在數學學習態度之表現較對照組為佳
(一) 實驗組學童在「認知」方面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
(二) 實驗組學童在「情意」方面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
(三) 實驗組學童在「行為」方面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
四、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實施後,實驗組在數學學習成就之「製作表格式統計表」、「報讀2維表格」方面表現較對照組佳,但在「報讀1維表格」方面,兩組學童表現沒有不同
(一) 實驗組學童在「製作表格式統計表」方面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
(二) 實驗組學童在「報讀1維表格」方面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並未有所差別。
(三) 實驗組學童在「報讀2維表格」方面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學校、教師教學應用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interactive instruction of the mathematics picture book on primary students.
An experiment designed with pre-test and post-test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i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70 third graders form a prim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ught with interactive instruction of the mathematics picture book, lasting for three week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with general mathematics instruction.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pre-tests and post-test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Then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ANCOVA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between two group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1.Students in two groups are both median high level in the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learning.
2. Students in two groups are both median level in the ability toward mathematics learning.
3.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tter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learning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each on the aspects of the cognition, the affection,and the behavior.
4.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tter ability toward mathematics learning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each on the aspects of the graphing a data, the reasoning univariate graph ,and the reasoning two-dimensional graph.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further studies respectivel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相關概念..................9
第二節 數學學習態度相關概念.......................26
第三節 數學學習成就相關概念.......................33
第四節 互動式數學繪本與數學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實驗設計.................................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57
第四節 實施程序.................................67
第五節 資料處理.................................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現況分析...................71
第二節 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態度」之結果
分析............................................77
第三節 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現況分析...................80
第四節 互動式數學繪本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態度」之結果
分析............................................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7
第二節 建議.....................................89


參考文獻
中文............................................93
英文............................................99
附錄
附錄一 數學學習態度量表..........................101
附錄二 數學學習成就測驗(一)......................104
附錄三 數學學習成就測驗(二)......................106
王若甯(2006)。圖畫書融入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乘法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王淑芬(1999)。不一樣的教室-如何推展班級讀書會。臺北巿:天衛。
王苑惠(2010)。圖畫書融入一年級數學教學以落實連結主題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古智有(2007)。在實習輔導過程中探討圖畫書運用於國小高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江玉玲(2009)。數學虛擬教具對等值分數概念學習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巿。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臺北巿:五南。
利玉芳(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長度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吳清基(1997)。國小數學科新課程內涵與教學實施之探討。國民小學新課程教材論述專輯,8 (1),80-84。
吳元良(1996)。不同數學課程、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及成就上比較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巿。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3),頁157–164。
吳姈蓉(2005)。行動學習環境下的數學步道及互動解題討論系統之建置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吳梅蘭、曾哲仁(1994)。國小學童數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5 ,19-38。
吳淑珠(1998)。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巿。
吳惠祝(2011)。圖畫書融入國小三年級除法概念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呂玉琴(2001)。從八十二年國小數學課程到九年一貫數學領域。國民教育, 41(6), 24-28。
宋藍琪(2007)。融入數學史教學對小五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國立臺中教學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李曉萍(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運用於三年級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數與量」概念及「幾何」概念為例。臺北巿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李錦華、陳玉錫、楊佳蓉(2004)。圖畫書運用在全語言教室中之行動研究。第一屆中區托兒所在執教保人員專題研究論文研討會。
李默英(1983)。性別、年級、數學科學習態度、性別角色與數學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沈詩芸(2007)。運用故事教學改進低年級學童數學加減法文字題解題表現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未出版,臺北巿。
劭瑞珍、皮連生(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幸曼玲(1997)。從社會互動看幼兒學習:Vygotsky理論的應用。發表與幼兒園中教與學的對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巿:國立臺東師範學院主辦。
幸曼玲(1999)。圖畫書與兒童成長。精湛兒童之友月刊,18,43-45。
林易青(2006)。圖畫書融入數學教學對幼兒學習數概念效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林奕宏(2000)。「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林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巿:心理。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巿:東華。
林雪卿(1993)。繪本教學研究。國教月刊,40(1),55-61。
林義雄、陳澤民譯(1991)Skemp, R. R.著。數學學習心理學。臺北巿:九章。
林維真(2003)。視覺圖像媒體之簡介。台大教與學期刊電子報,12,2009年4月23日,取自:http://edtech.ntu.edu.tw/epaper/920410/ index.asp。
林曉菁(2007)。「故事式」數學教學模組之研究-以面積單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
姜文如(2002)。兒童圖畫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延伸教學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永安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巿。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偉民(2004)。另類數學教學:以「故事」為媒介。屏師科學教育,19,37-45。
高石城(1999)。數學新課程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與數學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巿。
張妙君(2004)。以圖畫故事書進行國小一年級提早寫作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巿。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巿: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巿:東華。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逸婷(2002)。電腦學習網站輔助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之學習成就、數學態度及電腦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巿。
張嘉文(2004)。鄭明進帶你看見圖畫書與孩子的世界。2009年10月24日,取自: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0727/09121.htm
許佩玫(1992)。兒童讀物插畫表現技巧之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許傳珠(2005)。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輔助學童學習之歷程探究—以英語繪本教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許慧玉(2001)。卷宗評量與紙筆測驗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概念數學溝通能力及數學學習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
連瑞琦(1998)。實作評量對國小學生數學成就與態度的影響。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淑美(1998)。數學焦慮症新解。光華,23(7),84-92。
陳文章(2009)。數學寫作活動對國小學生數學成就與數學態度之成效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宗聲(2010)。影響國小弱勢學習者數學學習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
陳海泓(1997)。讓兒童的想像力展翅飛翔以《瘋狂星期二》導讀為例。語文教育通訊,18,43-54 。
陳素杏(2009)。圖文與教學-國小教師使用繪本教學之行為現況及繪本特質認同度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淑美(1998)。數學焦慮症新解。光華,23(7),84-92 。
曾安如(2004)。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寫作活動、數學成就與數學態度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曾淑容(1991)。普通班和資優班學生性別、年級、數學歸因和數學態度的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6,373-430。
黃承諄(2006)。數學繪本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1994)。童書非童書。臺北巿:宇宙光。
黃敏晃(2003)。人間處處有數學。臺北巿:天下遠見。
黃惠禪(2003)。國小一年級學童數學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葉宛婷(2005)。互動式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楊雅竹(2009)。繪本融入乘法教學對都市原住民中年級學童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劉安彥(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劉君毅(1996)。錨式情境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教學科技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劉淑雯(2004)。繪本運用於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蔡佳燕(2004)。數學史融入教學對高一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巿。
蔡宜倖(2003)。繪本式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鄭子善(2000)。科學故事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以燃燒現象發展史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巿。
鄭秀真(1997)。學習策略訓練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兒童學習適應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鄭晉昌(1993)。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1(1),55-66。
墨高君譯(1996)。幼兒文學。臺北巿:揚智。
賴姝秀(2004)。古代數學文本融入國小二年級數學教學之實驗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新超譯(2005)。教師實用心理學。香港:中文。
謝君琳(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巿。
謝君琳(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巿。
鍾邦友(2000)。以情境學習為觀點的統整課程設計。北縣教育,30,32-37。
鍾家瑄(1994)。說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鍾靜、翁嘉聲((1990)。不同數學教學取向下學生數學學習態度之研究。八十九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魏麗敏(1988)。國小學生數學焦慮、數學態度與數學成就之關係暨數學學習團體諮商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魏敏媛(2008)。圖畫故事書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補救教學之研究—以除法單元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桃園縣。
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5,621-677。
蘇振明(2001)。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13-15頁)。臺北巿:藝教館。
蘇國樑((1996) 國小兒童統計概念分析之研究(II)-統計圖概念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 NSC84-2511-S180-001。
Aiken, L. R. (1974). Two scales of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5, 67-71.
Bauer,C.F.(1977)Hanbook for storytellers. Chicago:Ame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Duguid, J. (2005). Taking a fresh view of reading and math--excerpts from an interview with Marilyn Burns. ENC Focus : A Magazine for Classroom Innovators, 13, 13.
Fennema, E.,Sherman, J.(1976). Fennema-Sherman Mathematics Attitudes Scales: Instruments designed to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by males and females. Catalog of Selected Documents in Psychology, 6 ,31.
Garrison,D.R.(1993).A cognitive constructivist 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 An analysis of teaching-learning assumptions. DistanceEducation,14(2),199-211.
Gagne,R.M(1977).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3rd ed.).New York : Holt , Rinehart & Winston.
Gilbert, L. and D. R. Moore (1998), Building interactivity into web courses: Tools for social and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3), 29-35.
Harris, T., & Hodges, R. (Eds.). (1981). A dictionary of reading and related terms.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Lowe,J.L.,& Mtthew,K.I.(2000).Exploring math with literature. Boos links,9(5).58-59.
Marmasse,N.,Blestsas,A.,& Marti,S.(n.d.).Numerical Mechanisms and Children’s Concept of Numbers.Retrieved September 1,2005.from http://Orz.net/f20GP
Martinez,J.G. R. & Martinez, N. C.(2001). Reading and writing to learn mathematics: A guide and a resource book. Needham Height, MA: Allyn & Bacon.
Miller,M.B., & Richardson,M.V.(1997).Using picture books kindergarten through high school.South Dakota,SD: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02 543)
Murphy,S.J.(1999).Learning math through stories.School Library journal,45(3) , 122-123.
Reyes,L.H.(1984).Affective variable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4(5), 558-581.
Slavin, R.(1991). A chievement effects of ability group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A best evidence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 , 471-499.
Stipek,D.,Givvin,K.B.,Salmon,J.M.,&Macgyvers,V.(1998). Can a teacher intervention improve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in mathematics .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 66 (4) , 319-337.
Whitin,D.J.,& Whitin,P.(2000).Math is language too:Talking and writing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28-3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清基(1997)。國小數學科新課程內涵與教學實施之探討。國民小學新課程教材論述專輯,8 (1),80-84。
2. 吳元良(1996)。不同數學課程、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及成就上比較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巿。
3.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3),頁157–164。
4. 吳梅蘭、曾哲仁(1994)。國小學童數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5 ,19-38。
5. 呂玉琴(2001)。從八十二年國小數學課程到九年一貫數學領域。國民教育, 41(6), 24-28。
6. 林奕宏(2000)。「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7. 林雪卿(1993)。繪本教學研究。國教月刊,40(1),55-61。
8. 林曉菁(2007)。「故事式」數學教學模組之研究-以面積單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
9.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10. 陳淑美(1998)。數學焦慮症新解。光華,23(7),84-92。
11. 陳淑美(1998)。數學焦慮症新解。光華,23(7),84-92 。
12. 曾淑容(1991)。普通班和資優班學生性別、年級、數學歸因和數學態度的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6,373-430。
13. 鄭晉昌(1993)。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1(1),55-66。
14. 鍾邦友(2000)。以情境學習為觀點的統整課程設計。北縣教育,30,32-37。
15. 魏麗敏(1988)。國小學生數學焦慮、數學態度與數學成就之關係暨數學學習團體諮商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