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第五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明慧(1996)。國一數學科活潑化教學模式對提昇學習動機與班級學習氣氛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王環源(2009)。國小階段因數與倍數相關分年細目階層結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吳彥廷(2005)。詮釋國小數學知識-圓面積公式、分數除法及因數倍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秀玲(2009)。因數倍數單元安置性評量編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第二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俊淵(2003)。以知識結構為主的診斷測驗編製及其在補救教學分組之應用─以國小數學領域五年級因數與倍數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何欣玫(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因數與倍數之數學解題溝通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周文忠(2002)。國小學童因數與倍數迷思概念類型及成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90-2521-S-153-002),未出版。
林珮如(2002)。國小學童因數解題與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邱慧珍(2002)。國小學童倍數解題及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柯重吉(2007)。國小教師運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融入因數倍數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民小學數學備課指引教學篇第九冊。臺南: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民小學數學備課指引教學篇第十一冊。臺南:南一書局。
施美多(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因數概念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徐新逸(1996)。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13-22。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17-18。
陳東陞(1992)。國小數學學習困難兒童的教學策略。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陳清義(1995)。國小五年級學童因數、倍數問題學習瓶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陳標松(2003)。國小六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童因數倍數問題解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修訂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學學刊,17,85-160。張春興(2002)。教育心理學(修訂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小數學備課用書第九冊。臺北市:康軒出版事業。
區國良、吳銘哲、黃孟文、張家榮(2007)。輔助教師分析國小學童小數學習迷思概念教學系統。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JITA),2(2),93-106.
黃國勳、劉祥通(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因數教材困難之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0,52-69。馮莉雅(2002)。國民中學數學科低成就學童之學習特性及補救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91-2511-S-160-001-X3),未出版。
游旺龍(2006)。應用「近側發展區理論」於學童網路線上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劉伊祝(2008)。高雄市小五學童因數與倍數單元典型事例與成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劉伊祝(2008)。從認知發展理論淺談小五因數與倍數單元之學習策略。國教之友,590,54-59。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國小數學備課用書第九冊。臺南市:翰林出版事業。
謝堅(1997)。實驗課程中因數與倍數教材的設計。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八十六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國立嘉義師範學院,97-111。
謝堅、蔣治邦、吳淑娟(2002)。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整數的數量關係。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二、英文部分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S.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18(1), 32-42.
Choi, J.& Hannafin, M. (1995). 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Roles, structures, and implication for design. 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3(2), 53-69.
Graeber, A. O., & Tirosh. D. (2004). Insights fourth and fifth graders bring to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with decimal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16, 565-588.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sh, R. & Lamon, S. J.(1992). Assessing authentic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Washington.DC: American Assoc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s.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
NAGB (2002). 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the 2003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nagb.org/publications/frameworks/math_framework/toc.html
NCTM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Retrieved from http://standards.nctm.org/document/chapter6/numb.htm
Novak, J. D., & Gowin,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rie, S.E.B., & Kieren, T.E. (1994). Growth in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how can we characterize it and how can we represent it? In P. Cobb (Ed.) (special edi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Vol.26, No. 2-3, 165-190.
Simon, M. A. (1995). Reconstructing mathematics pedagogy from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6(2), p114-145.
Vergnaud, G. (1983). Multiple structures. In R.Lesh & M. Landau(Eds.).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proces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