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智弘(1998)。資優教育適用的智力理論。資優教育季刊,69,19-21。王順正(2004)。體育班應該廢除。2008年10月10日,取自運動生理
週訊,運動生理學網站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week/
show.asp?repno=183&page=1
朱敬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吳孟峰(2006)。臺北市國小桌球校隊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宋茂玄(2006)。跆拳道館學員參與行為、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旭旻(2005)。臺北縣立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建帄(2002)。大專網球優秀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韻如(2002)。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養成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坤培(2003a)。高中體育班發展脈絡與課程規劃之研究。臺大體育學 報,6,1-26。
李坤培(2003b)。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3(3),109-114。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體育
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周春美、沈建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
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報告書。
臺北: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
周文欽(1995):三因素之適應模式:適應問題、因應方式、適應情況。
空大生活科學學報,1,25-44
林佩怡(1999)。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博文(1998)。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鴻治(2008)。苗栗縣高中職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臺北:五南。
邱政禾(2008)。臺北市國小學童尌讀體育班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哲義(2007)。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評鑑體育教師教學與學習滿意度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洪嘉文(2000)。新世界學校體育願景。國民體育季刊,29(1),26-35。洪嘉文(2005)。學校體育經營策略與管理實務。臺北:師大書苑。
洪嘉文、詹俊成(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中華體育,19(1),63-71。
徐郁婷(2006)。桃園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與問題之探討。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馬婷芳(1989)。社會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尚仁(1996)。心理學新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 介(2002)。分析臺灣地區高中舞蹈班學生對專業課程之學習滿意
度。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95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
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雅棻(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 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
縣。
教育部(2005)。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重點發展方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臺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4a)。九十三年度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工作檢討
會。南投縣:教育部。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4b)。高級中等學校成立體育班注意事項。南投
縣: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2001)。高中體育班訪視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宜佳(2002)。「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選手訓練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許惠英(2004)。高中羽球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郭遐煒(2006)。臺北縣立高中體育班尌讀動機與專業課程學習滿意度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李綢、郭妙雪(2002)。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96
陳詩欣(2005)。奧運金牌之路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4(4),
64-67。
陳智仁(2004)。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高中職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
路問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嵇慶生(2004)。文教行政人員參與回流教育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習滿
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游貞純(2007)。中學划船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程祈斌(2007)。全國中等學校橄欖球校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
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程瑞福(2006)。95年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訪視結果與檢討。高級中等
學校體育班經營策略研討會。
黃士魁(2000)。我國甲組成棒球員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富順(1992)。成人的學習動機。高雄市:復文。
黃麗鴦(2005)。在職人士進修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之
相關研究-以成大碩士在職專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
功大學,台南市。
塗孟琦(2008)。大學校院舞蹈系學生尌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楊紋貞(2006)。臺中縣國小跆拳道校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訓練滿意
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楊國樞、張春興、王克先(1992)。學習心理學。臺北:桂冠。楊蓮英(2008)。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入學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葉麗琴(2002)。不同運動水準與運動員認同之體育相關科系應屆畢業
生尌業前生涯決策焦慮與因應方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葛樹人(1990)。心理測驗學。臺北市:桂冠。
詹俊成(2002)。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
職進修碩士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臺北市教育局(2007)。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
點。臺北市:教育局。
臺北市教育局(2008a)。97學年度各校體育班設立班級數。臺北市:教
育局。
臺北市教育局(2008b)。臺北市設體育班學校近2年全市或全國比賽成
績亮眼。2008年10月8日,取自臺北市教育e週報網址
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EDM=EPS20081013164627NEE
蒲逸生(2004)。臺北市國民中學籃球校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蓋浙生(1983)。教育經濟學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劉安倫(2000)。國中學生對職業詴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賴子敬(2002)。臺中市高爾夫參與者參與動機和參與行為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美姿(2002)。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尌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縣。
魏明堂(2002)。高職教師對國中生職業詴探與輔導活動實施工作滿意
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蘇錦雀(2006)。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重點發展方案。學校體育雙 月刊,16(1)。
林俞秀(2009)。台北市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專項術科學習滿
意度之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許樹淵(1999)。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偉彬體育研究社。
邱皓政(2000)。認知需求、刺激尋求動機、社會焦慮與個人創造性之 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江信億(2007)。全國國小游泳校隊教練家長式領導與學校適應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邱珮怡(2000)。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曾敬中(2009)。全國高中職羽球選手家長式領導與學校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洪嘉文(2000)。新世界學校體育願景。國民體育季刊,29(1),26-35。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院。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郭遐煒(2006)。臺北縣立高中體育班就讀動機與專業課程學習滿意度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祈斌(2007)。全國中等學校橄欖球校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
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楊蓮英(2008)。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入學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俞秀(2009)。臺北市立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專項術科學習
滿意度之現況。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英文部分
Argyris, C. (1964). Integrati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organiz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annon,Walter B.(1929). The Wisdom of the Body. New York :
W.W.Norton. Cox, R. H. (1985).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USA :Wm C. Brown .
Chelladurai, P.&Riemer, A. V. (1997) . Athletic maturity and preferred
leadership.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5, 371-380.
Domer,D.E.,et al.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Eric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2600.
Getzels, J. W., & Thelen, H. A.(1960). The Dynamics of Instructional
Groups : socio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59th
year book of the NSSE, Part 2.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Herzberg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Lewin, K. (1936).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 Hill.
Loudon, D. L., & Bitta, A. J. (1993). Consumer Behavior: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Maslow, A. H. (1972).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McCombs, B. L. (2000). Reducing the achievement gap. Society, 37(5),
29-39.
Moos, R. H. (1976). The human context: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fifth men of college age. New York: Oxford
Press.
Norbert Agh(2005).Coming Of Age.Swimming World And Junior
wimmer,46(2),16-18.
Park, J. P. (1998). An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elit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Walberg, H. J. (1968).Structural and affective aspects of classroom
climat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5(3), 247-253.
Whiting, J. W. M., & Child, I, L, Child (1953). Training and
personality : A Cross-culture Study. New Heven, Ca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lick, T., & Partington, J. (1998). 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 10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