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順坪(2008)。《似顏寫照-人物肖像神形的誇張表現》。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運用》。臺北:五南。ISBN:957-11-0318-7
王德育(1990)。《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壇兒童教育》。臺北:文泉。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何容(主編)(1989)。《國語日報辭典》。臺北:國語日報社。
ISBN:9577510744。
何政廣(2002)。《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家。ISBN:9579500754。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與實際〉。《美育》,期69,11-26。
李長俊(譯)(1985)。《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雄獅。
李闡(1998)。《漫畫美學》。臺北:群流。
林玉山(1993)。〈葛德納兒童繪畫發展研究與認知發展之探討〉。《國教月刊》,期39,60-68。
林玉山(1998)。〈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藝術的成長初探〉。《國教天地》,期77,66-71。
林崇宏(2002)。《造形與構成》。臺北:視覺文化。
胡永芬等編(2001a)。《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畢卡索》。臺北:閣林
ISBN:9572024434。
胡永芬等編(2001b)。《色彩的遊戲家/馬諦斯》。臺北:閣林
ISBN:9572024779。
袁汝儀(1998)。〈國小學童兩性現象之觀察與意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15-29。
張春興、林清山(1985)。《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武恭(2005)。《藝術與創作觀念》。臺北:新文京。ISBN:9861502653。
陳瓊花(1998)。〈兒童與青少年描述藝術作品時的觀念傾向〉。《美育》,106,39-55。陳俊宏、黃雅卿(1996)。〈色彩嗜好調查研究報告〉。《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5(2),95-105。許信雄(1994)。〈兒童對國畫的偏好之研究〉。《海峽兩岸兒童藝術教育改革與研究論文集》,27-38 。臺北:中華民國美術教育學會,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委員會。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ISBN:957-9565-10-4。
黃俊豪、連廷嘉(譯)(2004)。《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
ISBN:986-7840-53-4。
黃文捷等(編譯) (1999a)。《西洋繪畫2000年-6 二十世紀繪畫》。臺北:錦繡。ISBN:9577203752。
黃文捷等(編譯) (1999b)。《西洋繪畫2000年-5 從新古典主義到後印象派》臺北:錦繡。ISBN:9577203744。
黃春秀主編(1993a)。《巨匠與世界名畫-畢卡索》。臺北:國巨。
黃春秀主編(1993b)。《巨匠與世界名畫-馬諦斯》。臺北:國巨。
葉曉芍、古瑛芝(譯)(1998)。《畢卡索:新畫派的宗師》。
臺北:時報文化。
靲尚誼(2007/12/26)。〈肖像畫的東西融合之路〉。《中華讀書報》。
http://www.gmw.cn/01ds/2007-12/26/content_716477.htm。(2009/3/14
瀏覽)。
趙雲(1986)。《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臺北:藝術家。熊本高工.福井昭雄(著)。李英甫(譯)(1991)。《兒童是天才、塗鴉萬歲-由兒童畫認識兒童的心》。臺北:聯明。
歐陽中石(2006)。《藝術概論》。臺北:五南。ISBN:9571118206。
歐秀明、賴來洋(1984)。《實用色彩學》。臺北:雄獅。ISBN:9579420289。
蔡明勳(2002)。《設計繪畫》。臺北:全華科技圖書。ISBN:9789572159309
鄭國裕、林磐聳(2002)。《色彩計畫》。臺北:藝術堂。ISBN:9578494424。
劉思量(1989)。《藝術與創造-藝術做與欣賞之理論與實際》。臺北:藝術家。
蘇美育 譯(2002)。《馬諦斯畫語錄》。臺北:藝術家。ISBN:9867957458。
蘇建文等(2003)。《發展心理學》。臺北:聯經。ISBN:9789577021403
英文部分:
Blaikie, F. , Schounau,D. , & Steers, J. (2003). Students’gendered experiences of high school portfolio art assessment in Canada,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4),335-349
Moore, B. E.(1973). A description of children’ s verbal responses to works of art in selected grades one through twelv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 14(3), 27-34
Salkind, L. , & Salkind, N. J.(1997).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 for works of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 38(4), 24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