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12: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思嶔
研究生(外文):Wu sih chin
論文名稱:微縮物件的藝術差異轉向
論文名稱(外文):The Micro-objects in Difference of Art
指導教授:陳愷璜陳愷璜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創作碩士班複合媒體組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1
中文關鍵詞:微型化、日常、死亡。
外文關鍵詞:Microcosm、Daily、Deat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從2007開始,「微型」似乎不斷的在我的創作中出現:一個對象物的尺寸縮小。但與其說我習慣將一個對象縮小,不如說是將對象「模型化」或「物件化」。而後延伸著「物件性」的思考,我試想著在一個我們稱之為作品的物件上,製造某種「過渡狀態」的可能。在此篇文論中,我試著從我的作品出發來書寫及這個狀態的發展過程,這並不只是某種A與B之間的變動過程,而是更大層面的,將多種向度與脈絡納入作品之中的偏移狀態,涵蓋了微型的視覺機制,日常性的畸觀現象思考,物件與影像之間的過渡,最後到災難與死亡的感覺偏移,都是在我創作中脫離不了軌道的思考。

From 2007, it seems a point that more and more the state of “ micro ” starts to be seen in my works. I deal with the tiny objects with my point of view that I make the difference not only on the size but also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re-made. Then, continuing the thinking of materiality, I try to create a possibility of transition in the objects which we name artworks. In this thesis, based on my works, I try to elaborate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al state. The changing route is not just from A point to B point, but fitted diverse dimensions and threads into the deviation state of my works in a more extensive level. It includes tiny visual-system, daily abnormal phenomeno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objects and images and finally, sensory shift about disaster and death. All of these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and simulation in my thinking and works.

第一章 微型化場域........................................3
第一節 被隔閡的場域......................................3
第二節 交換的兩方........................................5
第三節 身體尺寸..........................................7

第二章 日常性的畸觀.......................................9
第一節 殘缺的景緻-象徵性的缺席.............................9
第二節 脫離文化詮釋的在地..................................9
第三節 肖像畫-畸觀取樣...................................11

第三章 物件與偽裝.......................................14
第一節 偽裝的載體.......................................14
第二節 頭戲院-物件與影像間的過渡..........................16
第三節 物件的演出.......................................18

第四章 死亡的偏移.......................................20
第一節 死人場所.........................................20
第二節 旁觀災難-悲愴的轉向...............................22
第三節 屍體 / 文件 / 收屍人..............................25
第四節 包裹著死亡的外皮..................................28

結語....................................................29
參考文獻與資料............................................33
作品圖片整理與附錄.........................................35
相關評論與參考資料.........................................44


書籍:

1.<<物體系>>,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時報出版,1997

2. <<象徵交換與死亡>>,Jean Baudrillard/著,车槿山/譯,譯林出版社,原文1976
發行,譯版2006

3.<<空間詩學>>,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張老師文化,2003

4.<<前衛的原創性>>, RosalinE.Krauss/著,連德誠/譯,遠流出版,1996

5.<<拆/解藝術>>,Harold Rosenberg/著,周麗蓮/譯,遠流出版,1998

6. <<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Allan Kaprow/著,徐鋅寧/譯,1996

7.<<歡迎光臨真實荒漠>>, Slavoj Zizek/著,麥田出版,2006

8.<<感覺的邏輯>>,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著,董強/譯,中西師範大學,2007

9.<<對話性創作>>,Grant H.Kester/著,吳瑪俐、謝明學、梁錦鋆/譯,遠流出版,
2006
10.<<冷記憶>>,Jean Baudrillard/著,張新木、李万文/譯,南京大學出版,2009

11. <<看不見的城市>>,Italo Calvino/著,王志宏/譯,時報出版,1993

12. <<旁觀他人之痛苦>>,Susan Sontag/著,陳耀成/譯,麥田出版,2003

13. <<反詮釋>>,Susan Sontag/著,黃茗芬/譯,麥田出版,1966

14. <<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鄭
惠雯/譯,麥田出版,2005

15. <<台灣當代雕塑的視野:微型化>>,吳嘉瑄/文,藝外,第11期,p74-79,2010

16. << 緊鄰在日常旁側的(小)物件戰術>>,王聖閎/文,典藏今藝術,第218期,p126-128

17. <<2010關鍵字:潛雕塑.租借.劇本>>,吳嘉瑄/文,第12期

網路資料:

1.<< A field of Many-Coloured objects: Sculpture Now >> ,JJ Charlesworth/著,
http://www.jjcharlesworth.com/articles/many_coloured_objects.htm ]

2.<<吳思嶔的「小趨勢畫廊>>,簡子傑/文,
http://blog.yam.com/frq/article/12328707

3. <<台藝大雕塑系「微型化場域」及「裁判鳴槍向後跑」>>,簡子杰/文,
http://blog.yam.com/frq/article/11034223

4. <> ,林欣怡/文,
http://fr-fr.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68968623114676

電影:

<<王牌自拍秀>>( Be Kind Rewind),導演/ Michel Gondry,威望發行,200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道明(1993)〈電影是如何來到臺灣的? 重建臺灣電影史第一章〉,《電影欣賞》,第六十五期,頁107-108。
2. 李道明(1990)〈臺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第四十四期,頁80-93。
3. 李政亮(2006)〈視覺變奏曲:日據時期臺灣人的電影實踐〉,《文化研究》,第二期,頁127-166。
4. 市川彩(1993)〈臺灣電影事業發達史稿〉,《電影欣賞》,第六十五期,頁109-117。
5. 王泰升(2001)〈「鬱卒」的第一代臺灣法律人:林呈祿〉,《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八期,頁73-89。
6. 16. << 緊鄰在日常旁側的(小)物件戰術>>,王聖閎/文,典藏今藝術,第218期,p126-128
7.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臺灣電影及電視對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第六十九期,頁55-64。
8. 李道明(1995)〈臺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第七十三期,頁28-44。
9. 李道明(1999)〈日治時期臺灣紀錄片歷史資料會編(一)〉,《電影欣賞》,第九十四期,頁84-96。
10. 何義麟(2003)〈《民報》-臺灣戰後初期最珍貴的史料〉,《臺灣風物》,第五十三卷第三期,頁173-187。
11. 松本克平(1999)〈高松豐治(次)郎略傳〉,《電影欣賞》,第九十八期,頁94-99。
12. 周韻采(1994)〈國家機器與臺灣電影工業之形成〉,《電影欣賞》,第七十二期,頁59-64。
13. 海野幸一著、李享文譯(1995)〈昭和初期臺北的電影院(上)〉,《電影欣賞》,第七十四期,頁39-46。
14. 海野幸一著、李享文譯(1995)〈昭和初期臺北的電影院(下)〉,《電影欣賞》,第七十五期,頁44-57。
15. 陳玟錚(2007)〈蔡培火與日治時代大眾媒體之關係-以《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與《臺灣新民報》為例-〉,《臺灣風物》,第五十七卷第三期,頁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