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34.17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2 23: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金宏
研究生(外文):Chin-Hung Lin
論文名稱:WEB 2.0 核心價值對於用戶之成效分析-以FACEBOOK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WEB 2.0 Effectiveness of Core Values for the User - Case Study of FACEBOOK Platform
指導教授:林淑瓊林淑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Chiu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同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經營學系(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使用者動機人格特質使用者成效FacebookWeb 2.0
外文關鍵詞: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PerformanceFacebookWeb 2.0User motiv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日益普及,網路已為社會創造了一個資訊流通便利與人際溝通的新領域,面對資訊時代的來臨,虛擬社群逐漸侵入真實社群,使得傳統人際關係網路因而有了徹底的變革。近年來受到 Web 2.0的觀念與應用趨使,顛覆以往人們使用網路來獲取資訊及互動的模式,Web 2.0為人們帶來內容更豐富、關聯更緊密、功能性更強、互動性更多元化的網路新時代。Web2.0是網路產業新興的趨勢,己有相當多的以Web 2.0技術為平台的網站誔生,從眾多平臺中本文選取了成長性最高的Facebook平台做為研究的本體,並藉由使用者動機及人格特質分析此平臺讓使用者不斷的參與其中之緣由,並從使用者的使用成效進一步瞭解Web2.0平台對於現今網路使用者的使用效益。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分析方法做為研究分析之依據,主要將探求在Web 2.0核心價值基礎下,Facebook建立的功能與使用者的使用動機之關係,以及分析不同人格特質的Facebook使用者在該平台的使用行為與使用動機差異;同時探求該平台不同使用動機的Facebook使用者的使用者成效,接著由此進行Web 2.0核心價值對用戶使用成效的影響關係。本研究共得1007份有效問卷,分別為網路問卷774份與紙本問卷233份。研究結果說明,Facebook使用者確實存在著交際性動機和情緒性動機兩種使用動機,其中人際交互動性動機主要用於交友與工作需要兩種功能,而情緒性動機主要是展示自我、增強認同、休閒娛樂等。而使用者人格特質採用A/B性分類標準,Facebook使用者以A型人格特質的人佔有多數,而很多B型人格特質的人雖然也是Facebook用戶,但活躍性並不影響參與的積極度。在使用者成效部份本研究採用使用之易用性、有用性以及愉悅感三個維度進行衡量,並且使用者使用動機與使用者成效之關係分析達到顯著的結果。本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給有意從事Web 2.0應用之網站經營者參考,以能更有效率的經營商務網站,並且為學術研究提供相關研究之論證。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extensive use of Web 2.0, is shaking up the past, people use the network to access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ve mode. It brings people richer,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ools, a more interactive and more diverse network of new era. Web 2.0 is the emerging trend of network industries, and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platform to generate Web 2.0 site. This research paper from a variety of platforms, the highest growth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of ontology Facebook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y reviewing Web 2.0, Web 2.0 features and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display; then analyzed the growth of this study better Facebook platfor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done for the next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This article related theories, such as personality theories of A / B-type classification, the user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 of usefulness, ease of use, use of pleasur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s a theoretical source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used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collecting 1,007 valid samples,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sers motive was found for different users, in user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to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motiv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traits found in Facebook users, to users of A-type personality traits are the majority, then of the different personality of the user's 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tivation, A-type personality traits in friends, display themselves and strengthen identify with more positive, B-type personality in the more obvious aspects make the opposite sex. User motiv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s, the paper uses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sers found that users motivation to u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lationships exist.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analysis, relying on Facebook platform, analysis of the core mode in Web2.0 users motiv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s, given in the paper and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deficiencies and follow-up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tudy.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LIST OF FIGURES(圖目錄) VII
LIST OF TABLES(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物件 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WEB2.0沿革概述 4
一、WEB 2.0新世代 4
二、何謂部落格 9
三、部落格功能與特性 10
第二節 部落格平台 11
一、FACEBOOK 發展概述 11
二、FACEBOOK 的功能 13
三、FACEBOOK的特性 14
第三節 人格特質理論 15
第四節 使用者成效分析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19
一、研究架構 19
二、研究假設 20
第二節 研究問卷設計 21
一、FACEBOOK使用者之基本資料 21
二、FACEBOOK用戶之使用動機 22
三、FACEBOOK用戶之人格特質 23
四、FACEBOOK用戶之用戶成效 24
第三節 問卷資料分析流程 2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方法 26
第一節 問卷樣本結構分析 26
一、前測問卷修改及樣本選擇 27
二、信度及效度分析 28
三、樣本基本資料描述 29
第二節 使用者動機 32
一、人際交互性動機 32
二、情緒性動機 36
三、小節 41
第三節 使用者人格特質 41
第四節 使用者動機與人格特質間的關係 43
一、人際交互性使用動機與人格特質差異分析 44
二、情緒性使用動機與人格特質差異分析 48
第五節 使用者成效分析 51
一、使用者成效描述性統計分析 51
二、使用者使用動機與使用者成效相關性分析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0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61
REFERENCES(參考文獻) 62
附錄:調查問卷 65
REFERENCES(參考文獻)
[1] 蔡昭儀譯(2007),梅田望夫著,網路巨變元年_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先覺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 連士傑、李世忠 (2006)。部落格在教學上的應用。2006 年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
[3] 安德魯.基恩著,尤傳莉譯(2008),你在看誰 的部落格?:一群打亂長 尾、扼殺文化的業餘者,早安財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 吳孟軒,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2006.
[5] 柯秀佳.日記型部落格自我揭露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理論建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2007.
[6] 朱道凱譯(1998),John Hagell III, Arthur G. Armstron 著,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臉譜出版有限公司.
[7] Facebook的真正起源:從Zuck高中母校說起--譯言翻譯
[8] Brad Stone, “Facebook to Offer Free Classifieds” 2007-05-11.紐約時報.
[9] 網路顛覆:不容小覷的安全威脅.中新網(2009年8月6日).於2009年10月1日查閱
[10] 方志豪 (2004,1 月 15 日).網路交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2009年, 6 , 5 .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index.htm
[11] 李宜貞.人際關係自我揭露、娛樂性資訊尋求與網路貼圖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2004
[12] 黃鈴媚、江中信、葉蓉慧 (譯) (2007)。K. S. Verderber, R. F. Verderber & C. Berryman-Fink 著。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cepts, skills, and contexts 11th ed.).臺北縣:前程文化.
[13] 陳金英.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會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2004,7,111-145.
[14] 彭聃齡,郭德俊,許燕等.普通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15] 錢英等.人格本位.人格教育.教師人格,《機遇、挑戰、創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與改革資料選編,國防科大三院編,2000年9月.
[16] 王嵩音.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2007,12,57-85.
[17] 王鐘和.網路交友,學生輔導,2001,77,72-77.
[18] 曾端真、曾玲瑉(譯) .R. F. Verderber 著。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7th ed.).臺北市:揚智文化,1996.
[19] 鄭媖瑋 .E 世代網路價值觀與網路偏差行為,學生輔導,2004,89,42-53.
[20] 施香如.網路虛擬世界的特性及其對青少年的影響,學生輔導,2003,89,80-89.
[21] 劉家儀.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SYS5396013,2001.
[22]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7年7月)。部落格編輯與流覽偏好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5月3日。
網址: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blog200711.html
[23] 資策會(2008 年6月26 日)。網友線上行為調查:影視與相簿最夯。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 5 月 3日。網址:http://www.42.com.tw/blog/read‐405.html
[24] 蘇玲媛 (2006,11月15 日)。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8.2009年6月5日,取自 http://mail.nhu.edu.tw/ ~society/e-j/58/58-28.htm
[25] 林瑋祥,2006,「網站上沉浸理論對顧各忠誠建立之影響‐以無名小站為例」,私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劉品秀.網路交友欺騙類型及被害特質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CCU05102049,2007
[27] Atkinson,J.M. Copying With Stress At Work,Welling borough,Thorsons Publishers Limited,,1988。
[28] 王文正,民80,員工A型人格特質、主管領導型態和員工工作壓力之關聯性研究-以公民營加油站員工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
[29]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2003.
[30] Central Bank of China website, http://www.cbc.gov.tw.
[31] Taiwan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website, http://www.fscey.gov.tw.
[32]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website, http://www.icbc.com.tw.
[33] National Credit Card Center of R.O.C website, http://www.nccc.com.tw.
[34] Taiwan Joint Credit Information Center website, http://www.jcic.org.tw.
[35] D. Zhang and L. Zhou, “Discovering golden nuggets: data mining in financial application,”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vol. 34, no. 4, pp.513-522, Nov. 2004.
[36] R. Brause, T. Langsdorf, and M. Hepp, “Neural data mining for credit card fraud detection,” in Proc. of 11th IEEE Int. Conf. on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icago, IL, USA, pp.103-106, Nov. 1999.
[37] Atkinson, J. M. Copying With Stress At Work, Wellingborough, Thorsons Publishers Limited, 1988.
[38] Kozinets,R.(1999),”E-tribalized marketing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of Consump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7(3),pp.252-264
[39] Abush, R. and Burkhead, E. J. “Job stress in mid-life working women: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type,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ten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31:1) 1984, pp.36-44.
[40] Jim Cuene.“Web 2.0: Is it a Whole New Internet?”,2005.(available online at http://cuene.typepad.com/MiMA.1.ppt)
[41] Diana Andone, Jon Dron, Lyn Pemberton (2007). Evaluating DIMPL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digital students. University of Brighton.
[42] Cho, S. H. (2007). Effects of motivations and gender on adolescents’ self-disclosure in online chatt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3), 339-345.
[43] Davies, M. F. (1996). EPQ correlates of love styles, Person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2), 257-25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