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王士豪(2001),員工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王桂英(2008),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相關性探討,長榮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王桂英、周傳姜、黃瑞蘭(2010),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與離職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57(1),22-34。4、王淑華(2009),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間干擾變項之探討,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王靜琳、蔡來蔭、呂桂雲(2005),專業承諾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2(5),71-77。6、王鴻萍(2007),女性博物館員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7、石守正(2010),公部門社會工作員工作壓力、專業承諾與離職意願之研究—以台北縣市政府社會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8、江孟儒(2009),激勵制度、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地區人壽保險機構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9、吳文聖(2008),護理人員之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之探討-以中部某地區教學醫院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0、吳佳蓉(2003),醫療機構中員工滿意度、離職傾向與經營績效間相關性之影響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吳勝雄(2008),志願士兵從軍參與動機對組織承諾與生涯發展傾向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2、吳憲政(2007),醫檢師之工作價值觀、工作士氣、內部行銷、專業承諾對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南地區醫學實驗室為例,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業碩士班碩士論文。13、呂孟洲(2002),薪酬制度正義知覺對離職傾向影響歷程之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4、呂桂雲、張永源、邱香蘭(2001),專科畢業護理人員護理專業承諾改變之研究,護理研究,9(1),28-37。15、李文傑(1999),影響護理人員離職意願因素之探討,長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6、李炎宗(2009),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李俊杰(2004),組織生涯管理、員工個人生涯規劃、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8、李進明(2003),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及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 以國軍憲兵幹部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李肇之(2009),國小女教師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李慧鶯、李選(2002),護理專業承諾與生涯發展之文獻探討,慈濟護理雜誌,1(2),7-11。21、沈卿雲(2005),高高屏地區已婚輪班護理人員職場生涯發展與婚姻滿意度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2、汪蘋(2001),腫瘤護理臨床進階制度現況與前瞻,護理雜誌,48(6),33-39。23、林宜怡(2001),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4、林威(2008),緊急救護技術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專責救護隊為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5、林美娟、吳鈴珠、劉春卿、林淑媛(2010),比較不同工作職位護理人員之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高雄護理雜誌,27(1)。
26、金樹人(1987),生計的觀念、生計的輔導。諮商與輔導月刊,1,14-15。
27、范國棟、陳美霞(2009),台灣醫院護理人力增長的初步分析,台灣衛誌,28(1),26-34。28、洪沛琳(2008),專業承諾、健康組織環境與護理人員離職離業關係之探討-以某健康促進醫院為例,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論文。29、徐其力(2008),員工生涯能力與組織生涯管理對員工生涯成功之影響研究,員工生涯能力與組織生涯管理對員工生涯成功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30、党秦武(2004),內部行銷作為、情緒能力、工作士氣及專業承諾對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南科廠商行政人員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1、敖文瑜(2008),護理人員專業承諾、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相關度性之研究~以某區域醫院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2、梁瑞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33、許書寧(2010),護理人員犬儒主義與職場偏差行為、離職意圖之探討:以幽默風格為調節變項,亞洲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34、郭達霖(2007),醫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生活品質對專業承諾及聯合執業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5、郭丹癸(2004),員工進修動機、進修管道與離職傾向關聯性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6、陳竹慧(2006),國際線空服員職業生涯發展認知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7、陳自立(2005),地區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及離職傾向之關聯分析,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8、陳盈成(2000),分紅入股滿意度、工作投入、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9、陳國瑚、陳麗如、蘇喜(2006),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認知與離職傾向之探討,台灣衛誌,25(3),177-187。40、陳彩怡(2004),工作輪調對社會網路利益、生涯成功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銀行從業人員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41、陳雪娥、吳俊裕(2006),由我國「專科護理師」制度之推行,展望護理人員職涯發展,澄清醫護管理雜誌,2(2),24-33。42、陳琮文(2008),工作要求-資源模式與專業承諾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教學醫院護理人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43、傅一勤,魏叔倫(1989),牛津當代大辭典,旺文社,新北市。
44、黃天中(1995),生涯規劃概論,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新北市。
45、黃金梅(2006),醫院護理人員角色壓力、工作滿足及領導型態與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46、黃建中(2007),醫事放射師其人格特質、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聯性之探討,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47、黃美華(2008),女性護理人員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之相關性研究,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48、黃彩霖(2003),醫院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專業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9、黃榮貴(2001),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0、楊子慧(2010),工時、工時固定與否對身心健康與離職意願的影響,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51、葉晶雯(2004),台灣地區研發人員生涯需求、生涯發展方案、工作滿意與離職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52、趙慧芳(2010),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專業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53、蔡崑源(2000),華進集團員工滿意度、工作投入、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4、蔡淑妙、盧美秀(1998),護理人員生涯發展與留任意願相關性研究,護理研究,6(2),96-108。55、蔡淑鳳、王秀紅(2007),台灣護理教育之自省與前瞻-護理人力政策面,護理雜誌,54(1),5-10。56、蔡坤宏(2000),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圖的關係:Meta分析,中華管理評論,3(4),1-20。
57、顏蜜(2004),護理人員專業承諾及工作風險認知與生涯發展、離職傾向關聯性之研究-以某區域醫院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58、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
59、台灣護理學會,http://www.twna.org.tw/。
60、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doh.gov.tw/。
英文文獻
1、Aiken, L.H., Clarke, S.P., Sloane, D.M., Sochalski, J., & Silber, J.H.(2002). Hospital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mortality, nurse burnout,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8(16), 1987-1993.
2、Aranya, N. A., & Ferris, K. R.(1984). A reexamination of accountants’ organizational professional conflict. The Accounting Review, 54(1),1-15.
3、Aryee, S. & Leong C. C.(1991). Career orientations and work outcomes among industrial R & D professionals. Group & Organization Studies, 16(2), 193-205.
4、Becker, H. S.(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ety , 66(1), 32-60.
5、Bluedorn, A. C.(1982). A unifield model of turnover from organizations. Human Relations, 35, 135-153.
6、Buchanan(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4), 533-546.
7、Burke, P. J., & Retizes, D. C.(1991). An identity theory approach to commitment.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4(3), 239-251.
8、Class, L. K.(1985).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individual action Nursing Success Today, 2(1), 35-36.
9、Clemence, S. M.(1966). Existentialism: A philosophy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66(3), 500-505.
10、Fridkin, S. K., Pear, S. M., & Willamson, T. H.(1996). The Rote of Understaffing i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17(3), 150-158.
11、Gardner, D. L.(1992). Career Commitment in Nursing.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8(3), 155-160.
12、Hall, D. T.(1971).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areer subidentity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6, 50-76.
13、Hood & Banathy, B. H.(1972). A System View of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Practi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14、Lu, K. Y., Pan, S. M., Lee, L. L., Shia, L. Y., & Chang, Y. Y.(2001). The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on turnoved intentions among nurses.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17(7), 364-371.
15、Miller, I. W.(1979).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a review and attribution theory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9, 93-118.
16、Mobley, W. 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237-240.
17、Morrison, R.(2004). Informal relationships in the workplace: associations with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 turnover intentions. New Zeal & Journal of Psychology, 33(3), 114-128.
18、Moskowitz, R.L., Scanlan, C. L.(1986).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s predictor of job satisfaction program directors. Journal of Allied Health, 15(1), 11-12.
19、Ohlen, J., & Segesten, K.(1998).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nurse: Concep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8(4) 720-727.
20、Porter, L. W.,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1973).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 603-609.
21、Price, J. L.(1977). The study of turnover. Ames LA, l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2、Super, D. E.(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 S. office of Education.
23、Schein, E. H., & Van Maanen, J.(1977). Career Development. In J. R. Hackman & J. L.Suttle(Eds.), Improving life at work: Behavior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30-95. Santa Monica, CA: Goodyear.
24、Waldman JD, Kelly F, Arora S, Smith HL(2004). The shocking cost of turnover in health care. Health Care Manage. 29, 2-7.
25、Wiener, Y.(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 a Normative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 418-428.
26、Yang K.P.(2003).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outcomes.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1(3), 149-157.
27、Zhou, Y.(2002). Exploring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s of faculty departure: A national study using NSOPF-99.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