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3:31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沈沛瑩
論文名稱:
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操縱股價犯罪及犯罪所得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錦旋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
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
法律學門
學類:
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連續交易
、
變動交易
、
引誘目的
、
操縱股價犯罪
、
不法炒作
、
犯罪所得
、
違法所得
、
擬制性交易所得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1735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本論文係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操縱股價犯罪及其犯罪所得兩大主軸為研究重點。研究此問題之動機與目的,在於實務上炒作案件層出不窮,法院見解亦因我國法規範之不明確而甚為分歧,且操縱股價犯罪因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2項之加重規定,對人民權益影響甚鉅,而現行法之規範亦不明確導致實務產生諸多爭議,從而以此為研究主題。
在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構成要件之討論方面,先說明我國法之規範並針點我國法規範上之問題加以討論,接著說明日本法之規範,最後比較我國法與日本法之異同並據此提出值得我國參考之見解。尤其是日本法就變動交易之規範上以「引誘目的」為要件,我國法並無此規定,但是否亦應為相同解釋,本文對此提出個人淺見並加以釐清。
在犯罪所得之研究方面,亦先介紹我國法上之規範及其爭議問題﹝例如、犯罪所得之計算是否扣除成本?共同正犯是否應合併計算?是否採取擬制性交易所得概念?等﹞,在此則參考中國大陸法上之文獻,並據此比較中國大陸法制與我國法制之不同。
最後,研析我國實務案例﹝和椿案、茂迪案、唐鋒案、應華案﹞,比較此些案例法院見解之異同,最後提出個人淺見,以釐清規範不明確之情形。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2
第一項 研究範圍.........................2
第二項 研究限制.........................4
第二章 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操縱股價犯罪規範分析..............................5
第一節 立法沿革........................5
第二節 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之構成要件.....................................6
第一項 主觀構成要件....................7
第一款意圖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交易價格之解釋..........................8
第二款「引誘他人買賣為目的」是否為主觀要件..8
第一目 學說見解.........................9
第二目 司法實務見解.....................11
第三目 本文見解........................12
第三款 主觀意圖之證明.................12
第二項 客觀構成要.....................15
第一款 行為主體.......................15
第二款 行為客體.......................16
第三款 不法行為─自行或以他人名義連續以高價買入或低價賣出.........................17
第一目 以高價買入或低價賣出..............17
第二目 連續............................19
第三目以他人名義─兼論人頭戶之刑事責任.....20
第四款 不法結果─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之交易價格......................24
第三項 我國法規範上之問題..............25
第一款 操縱行為與正當投資之區別.........25
第二款 本罪係集合犯或接續犯............27
第三款 本罪係具體危險犯或抽象危險犯.....28
第四款 護盤行為是否適用本款之規範.......29
第五款 維持股價行為是否適用本款之規範...31
第三章 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規範分析..35
第一節 立法沿革.......................35
第二節 不同法律對「犯罪所得」規範意義不同....................................36
第三節 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2項「犯罪所得」之定性..................................38
第四節 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規範上之問題................................39
第一項 犯罪所得是否應扣除交易成本.......40
第一款 肯定見解........................40
第二款 否定見解........................41
第三款 本文見解........................42
第二項 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之計算....................................43
第一款 計算時點.......................43
第二款 計算犯罪所得之問題點............43
第一目 擬制犯罪所得之意義................44
第二目 依法計算之犯罪所得可能低於實際犯罪所得....................................44
第三目 採擬制性犯罪所得計算方式之必要性...45
第三項 犯罪所得是否包括財產上利益.......45
第四項 犯罪所得是否包括變得之物.........47
第五項 應否就各個共同正犯之犯罪所得合併計算....................................48
第一款 肯定見解.......................48
第二款 否定見解.......................48
第三款 本文見解.......................49
第六項 犯罪所得與損害賠償之關連.........50
第一款 損害額之認定...................50
第二款 犯罪所得與損害概念之關連.........51
第四章 操縱股價犯罪構成要件之日本法例比較....................................53
第一節 日本法之規範...................53
第一項 總說..........................53
第一款 立法沿革.......................53
第二款 規制概要.......................56
第二項 變動交易之概念分析..............56
第一款 案例事實概要...................57
第一目 協同飼料事件事實.................57
第二目 藤田觀光股票事件事實..............58
第二款 變動操作之概念.................59
第一目 證券交易審議會報告................59
第二目 判例見解........................60
壹、 協同飼料事件...................60
貳、 藤田觀光股票事件................61
第三目 學說見解........................61
第三款 引誘目的之概念.................62
第一目 問題所在........................62
第二目 判例見解........................63
壹、 協同飼料事件...................63
貳、 藤田觀光股票事件................64
第三目 學說見解........................65
壹、 直接目的犯.....................65
貳、 引誘目的之意義.................65
第二節 日本法與我國法之比較............66
第一項 主觀要件.......................67
第二項 客觀要件.......................68
第五章 操縱股價犯罪所得之大陸法例比較..71
第一節 大陸法之規範...................71
第一項 違法所得之意義.................71
第一款 大陸法之規範現狀................71
第一目 違法所得意義對定罪之影響..........72
第二目 違法所得意義對刑罰之影響..........73
第二款 違法所得之特徵.................74
第三款 違法所得之範圍─應否扣除成本問題..75
第一目 違法所得全部說...................75
第二目 違法所得獲利說...................76
第三目 違法所得分析說...................77
第二項 違法所得與相關概念之關係與區別...77
第一款 違法所得與贓款贓物..............77
第二款 違法所得與違法收益..............78
第三款 違法所得與供犯罪使用之本人財物...78
第四款 違法所得與違禁物................79
第五款 違法所得與犯罪數額..............79
第三項 操縱市場違法所得計算方式.........80
第一款 計算複雜之主要原因..............80
第二款 幾種可能之計算方法..............83
第一目 關於賣出價格之市場因素估算.........83
第二目 關於買入價格之選擇................83
第三目 關於賣出股票與買入股票之配對.......84
第四目 關於餘股之價值...................84
第五目 關於相關費用.....................85
第三款 學說之立法建議.................85
第二節 大陸法與我國法之比較............86
第六章 我國實務案例之研析.............89
第一節 我國實務案例...................89
第一項 和椿案........................89
第一款 事實概要.......................89
第二款 本案爭點與認定理由..............91
第一目 本案爭點........................91
第二目 認定理由........................91
第二項 茂迪案........................93
第一款 事實概要.......................93
第二款 判決要旨.......................95
第一目 關於連續交易之認定................95
第二目 關於犯罪所得之計算................98
第三項 唐鋒案.......................100
第一款 事實概要......................100
第二款 本案爭點與認定理由.............102
第四項 應華案.......................104
第一款 事實概要......................104
第二款 本案爭點與認定理由.............105
第一目 關於連續交易之認定...............106
第二目 關於犯罪所得之計算...............106
第二節 實務案例研析意見...............107
第一項 關於連續交易之認定.............107
第二項 關於犯罪所得之計算.............109
第七章 結論........................113
第一節 連續交易構成要件剖析...........113
第二節 犯罪所得認定剖析...............114
參考文獻..............................117
一、中文文獻﹝依筆畫順序編排﹞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1.刑事法律問題研究(第四輯),司法周刊商業雜誌社,1989年6月再版。
2.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三民,2008年9月9九版。
3.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臺大法學院圖書部,2006年4月九版。
4.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臺大法學院圖書部,2006年4月九版。
5.林東茂,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1999年10月出版。
6.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2009年9月二版。
7.許玉秀,刑法導讀,收錄於:新學林分科六法─刑法,新學林,2007年3月八版。
8.楊仁壽,法學方法論,三民書局,1986年11月出版。
9.廖大穎著,證券交易法導論,修訂二版,三民書局,2006年5月。
10.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2007年2月增訂五版。
11.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新學林,2009年8月二版。
12.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元照,2009年10月再版。
13.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三冊),1996年8月。
14.賴源河,證券管理法規,增修訂版,1997年2月。
(二)期刊論文
1.王志誠,連續交易之認定基準及實務爭議,月旦民商法第19期,2008年3月。
2.王志誠,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之規範構造及犯罪所得,台灣法學雜誌第165期,2010年12月1日。
3.王育慧,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3037號判決及台灣高等法院88年度重上訴字第39號判決之評釋(東隆五金案)─以連續交易操縱行為與內線交易為範圍,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1期。
4.何曜琛,沖洗買賣與操縱股價─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九七年度金上字第六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54期,2010年6月15日。
5.何耀琛,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之認定與要件─簡評最高法院九六年台上字第一○四四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第97期,2007年8月。
6.何耀琛,護盤與操縱行為─簡評最高法院九五年台上字第二三一八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第107期,2008年6月。
7.吳天雲,共同正犯共同犯罪所得沒收、追徵方法,法學新論第8期,2009年3月。
8.吳天雲,追徵內線交易犯罪所得的計算時點與方法,台灣法學雜誌第124期,2009年3月15日。
9.吳天雲,論犯罪所得應否扣除成本─兼評最高法院93台上第2885號及第3199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10.吳克昌,證券交易法反操縱條款之研析(下),證交資料第484期,91年8月。
11.吳克昌、溫祖德,我國集中交易市場股價操縱按例研究及查核業務之改進,台灣證券交易所90年度9月研究報告。
12.李開遠,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處罰股價操縱行為-「不法炒作」刑事責任之探討, 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 2 期 ,2004年6月1日。
13.林書楷,資本市場刑法─以內線交易及操縱市場罪惟中心,月旦財經法雜誌第23期,2010年12月。
14.林國全,從日本法之規定檢視我國證交法155條反操縱條款,政大法學評論第49期,1993年12月。
15.涂春金,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2項有關「犯罪所得」之研究─以台開案判決為例,證交資料第576期,2010年4月15日。
16.陳彥良,內線交易犯罪所得計算爭議研析─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480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8期,2011年1月。
17.陳彥良,禁止操縱市場條款證交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主觀意圖要件暨高價買入低價賣出認定問題/罪高院99台上1634,台灣法學雜誌第169期,2011年2月。
18.陳峰富,炒作有價證券之具體構成要件,全國律師全國律師第5卷第8期,2001年8月。
19.陳錦旋,股價操縱之構成要件解析,證券櫃檯第137期,2008年10月號。
20.陳錦旋,論證券交易法反操縱證券價格犯罪之主觀要件要素─欠缺「意圖」之操縱證券價格犯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
21.曾宛如,操縱市場之禁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8期,2008年7月。
22.黃柏夫,操縱行為之民刑事責任,萬國法律第159期,2008年6月。
23.黃超邦、黃仲豪,淺談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犯罪所得之計算─相關判決之觀察,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9卷第7期,2011年7月16日。
24.溫祖德,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五條「操縱股價」犯罪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46卷第1期,2002年2月。
25.廖大穎,論析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的構成要件與嘉義地院第92年金訴字第3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92期,2007年3月。
26.蓋華英、黃文昌、曾逸凡、陳美如(正源國際法律事務所),如何防制人頭戶之研究,台灣證券交易所90年度研究報告。
27.劉連煜,連續交易與炒股,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2001年2月。
28.蕭胤瑮,操縱股價犯罪之主觀構成要件:現行法院對主觀構成要件認定之分析─以人頭戶之刑事責任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
29.顧立雄、陳一銘,論內線交易犯罪所得之相關問題、萬國法律第161期、2008年10月。
(三)學位論文
1.周俞宏,論犯罪所得之剝奪,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2.張佐榕,證券市場不法連續交易之研究─兼論連續交易與護盤制度之關連性,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3.葉慧萍,經濟犯罪中之操縱行為檢察官追訴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連續交易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4.蔡耀毅,內線交易特殊案例之研究─以犯罪所得為認定基準判斷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8月。
(四)學術研討論
1.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學術研討會系列二,證券交易法上各種犯罪類型「犯罪所得」之認定,台灣法學雜誌第156期,2010年7月。
2.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學術研討會系列二(第二場),證券交易法犯罪所得的查扣、賠償與沒收,登載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58期,2010年8月。
3.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學術研討會「證券市場整體操縱行為規範之研究」,王志誠教授發言,台灣法學雜誌第165期,2010年12月。
二、日文文獻
(一)期刊論文:
1.十河太朗,相場操縦罪の成立が認められた事例(最高裁決定平成6年7月20日),同志社法学第48卷6号,1997年3月。
2.三枝有,証券取引法上の相場操縦による刑事責任,名古屋女子大学紀要. 人文・社会編,通号42号,1996年3月。
3.今川嘉文、刑事事件にみる相場操縦概念と認定要素(一)、経済研究第44卷2号、1999年3月。
4.芳賀良,相場操縦規制の保護法益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山口経済学雑誌43卷6號,1995年6月。
(二)專書論文
1.大谷實,刑法講義總論第四版補訂版,成文堂,1996年12月。
2.大塚仁,刑法概說﹝總論﹞,有斐閣,1994年4月。
3.加賀讓治,相場操縱に関する判例の動向と今後の課題,收錄於小室金之助教授還暦記念『現代企業法の諸問題』,成文堂,1996年。
4.田中誠二、堀口亘,証券取引法,全訂版,勁草書房,1990年1月。
5.芝原邦爾、西田典之、佐伯仁志,ケースブック经济刑法,有斐閣,2000年12月。
6.神山敏雄,日本の经济犯罪-その実情と法的対応,日本評論社,1997年5月。
7.萩原茲,相場操縱罪成立要件、身分性同幫助【藤田觀光事件=東京地判平5519】,收錄於佐佐木史朗編,判例经济刑法大系第一卷,商法罰則証券取引法,日本評論社,2000年7月。
三、大陸文獻
(一)期刊論文
1.竹瑩瑩,違法所得問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1期。
2.吳發龍、黃愛娟,商業賄賂案件中 ”違法所得” 認定計算的探討,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22期。
3.沈洲,对刑法中违法所得的理解及研究意义,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第1期。
4.邵瑜,界定違法所得之我見,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1年,第17卷,第16期。
5.郭文清,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界定,科学之友,2011年1期。
6.郭必林、刘加茂、普成祥,畜牧業行政執法實踐中違法所得認定的爭議及解決,中囯農牧業,2011年第20期。
7.合紅,大陸法律視野下的股票價格操縱案,月旦民商法雜誌第7期,2005年3月。
8.陈舜,操纵市場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中外法学,2005年6期。
(二)學位論文
1.石楓,試析海關行政處罰中的違法所得,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8月。
2.袁偉,刑法中的違法所得研究,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10月。
電子全文
(
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經濟犯罪中之操縱行為檢察官追訴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連續交易為中心
2.
內線交易特殊案例之研究--以犯罪所得認定基準之判斷為中心
3.
論犯罪所得之剝奪
4.
證券市場不法連續交易之研究—兼論連續交易與護盤制度之關連性
5.
內線交易罪關於「犯罪所得」衍生問題之研究
1.
28.蕭胤瑮,操縱股價犯罪之主觀構成要件:現行法院對主觀構成要件認定之分析─以人頭戶之刑事責任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
2.
27.劉連煜,連續交易與炒股,月旦法學雜誌第69期,2001年2月。
3.
24.溫祖德,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五條「操縱股價」犯罪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46卷第1期,2002年2月。
4.
21.曾宛如,操縱市場之禁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8期,2008年7月。
5.
22.黃柏夫,操縱行為之民刑事責任,萬國法律第159期,2008年6月。
6.
20.陳錦旋,論證券交易法反操縱證券價格犯罪之主觀要件要素─欠缺「意圖」之操縱證券價格犯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
7.
19.陳錦旋,股價操縱之構成要件解析,證券櫃檯第137期,2008年10月號。
8.
14.林國全,從日本法之規定檢視我國證交法155條反操縱條款,政大法學評論第49期,1993年12月。
9.
12.李開遠,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處罰股價操縱行為-「不法炒作」刑事責任之探討, 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 2 期 ,2004年6月1日。
10.
10.吳克昌,證券交易法反操縱條款之研析(下),證交資料第484期,91年8月。
11.
8.吳天雲,追徵內線交易犯罪所得的計算時點與方法,台灣法學雜誌第124期,2009年3月15日。
12.
7.吳天雲,共同正犯共同犯罪所得沒收、追徵方法,法學新論第8期,2009年3月。
13.
3.王育慧,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3037號判決及台灣高等法院88年度重上訴字第39號判決之評釋(東隆五金案)─以連續交易操縱行為與內線交易為範圍,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1期。
14.
1.王志誠,連續交易之認定基準及實務爭議,月旦民商法第19期,2008年3月。
15.
8.楊仁壽,法學方法論,三民書局,1986年11月出版。
1.
操縱股價之構成要件-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為中心
2.
經濟刑法中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3款為中心
3.
證券集中交易市場反操縱條款之實務運作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刑事責任為中心
4.
操縱股價主觀要件之研究
5.
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七十一條有關犯罪所得之研究
6.
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五條第一項第四款「連續交易」構成要件之再檢視-以我國實務見解為中心
7.
證券交易法上之反操縱條款及犯罪所得查扣之實務探討
8.
經濟犯罪中之操縱行為檢察官追訴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連續交易為中心
9.
連續交易不法操縱證券市場行情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
10.
操縱股價之研究-以軋空為中心
11.
操縱股價構成要件之評析-以連續交易之新修法與監視報告為核心
12.
論操縱市場之態樣與反操縱條款之運作
13.
市場操縱行為之再檢視-以台灣實務判決觀察出發
14.
內線交易罪關於「犯罪所得」衍生問題之研究
15.
論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4款連續交易行為之犯罪所得估算方式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