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英文專書
Coon, D. (2000).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Gateways to mind and behavior (9th.ed.), Australia: Wadsworth.
Castells, M. (2000), Grassrooting the Space of Flows, paper presented on Altanta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City Conference.
Geschka,H., Holt, K. and peterlongo, G. (1981) Need Assessment-A key to user-oriented product 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Trondheim, Norweg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wkins, D. I., Best, R. J., and Coney, K. A. (2001), 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8th Ed.), McGraw Hill Company.
Holtzblatt, K. and Beyer, H. (1995), Requirements gathering: The human factor.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Spcial issue, 38(5).
Houle, C. O. (1996),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uss, W.R. and Honton, R. J.,「Scenario Planning:What Style should You Use. Long Range Planning 」, Vol.20, No.4, p21-29, 1987.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0th Ed). New Jesey, Prentice-Hall Inc.
Kottler, J. A. (1997), Travel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How to Create a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N.Y.: Jossey-Bass Publishers.
Lazer, W. (1963), 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in Stephen Greyserm. Ed. 140-151.
Mckelvry B. & Aldrich, H. (1983), Populations, natural selection and applied organizational scie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8:101-128.
Preece, J. (1994),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Wokingham, England: Addison-Wesley.
Preece, J., (1998), A Guide to Usaibilit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New yourk: 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Wixon, D., Holtzblatt, K. and Knox, S. (1990). Contextual design: An emergent view of system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Empowering people, ACM Press, pp.329-336.
中文專書
Baxter, M. (1998),《產品設計與開發》,張建成譯,台北:六合。
Castells, M. (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等譯、台北:唐山,p.145。
Anderson, C. (2006) ,《長尾理論:打破80/20法則的新經濟學》,李明等譯,台北:天下遠見,p.70。
Ulrich, K. T. and Eppinger, S. D.(1997),《產品設計與開發》,宋同正、蔡登傳譯,台北:華泰文化,p.68。
Lauesen, S. (2008),《人機介面設計》,曾俊儒、張世敏譯,台北:學貫行銷,p.1-1。
2015台灣產業與科技整合研究小組(2008),《2015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2008版》,p.17、156。
手機GoGo編輯部(2011),《Android智慧手機實用入門》,台北:電腦家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11。
李雯雯、王孟傑(2007),《薄膜電池技術發展潛力分析》,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p.4。李青蓉et.al.(1998),《人機介面設計》,台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吳靜雄(2009),《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總體規劃報告》,新竹: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p.7、13。
林明獻(2008),《太陽電池技術入門》,台北:全華圖書,p.1-6。
林伸茂(2006),《新能源時代DMFC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原理、應用與實作》,台北:旗標,pp.3-2。
侯鈞元(2008),《從使用者觀點剖析智慧型手機趨勢》,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苗豐強(2002),《棋局雙贏-苗豐強的全球化策略》,台北:天下雜誌,p.41。
徐序江、許志義、陳澤義著(2001),《科技管理導論:科技預測與規劃》,台北:五南,p.120。
高橋誠(1989),《創造技法手冊》,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產業發展協進會(2006),《國家標準發展策略研究計畫領域技術標準發展策略報告-資訊與通信》,p.A-18-3。
陳金鑫、黃孝文(2005),《OLED有機電激發光材料與元件》,台北:五南,p.4。張文村(2003),《新興科技介紹-人機介面技術》,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p.3。
國立編譯館、張桐生(1979),《電池組與能源系統》,台北:徐氏基金會。
黃正傑(2009),《全球企業行動化市場趨勢分析》,台北:MIC ASIP情報顧問網。
新通訊元件雜誌(2010),《2011年版手機關鍵零組件完全剖析》,台北:城邦,p.12。
榮泰生(1999),《消費者行為》,台北:五南,p.223。
顏春煌(2007),《行動與無線通訊》,台北:城邦,pp.9-23、10-7。
鄧建國(2008),《產品情感聯想的概念設計》,台北:亞太圖書,p.43。
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Cresswell, T. (1997), Imagining the Nomad: Mobility and the Postmodern Primitive, in .G. Benko & U. Strohmayer (eds), Space & Social Theory: Interpreting Modernity & Postmodernity, London: Blackwell, pp.360-379.
Clifford, J. (1992),〈Traveling Cultures〉, in L. Grossberg et al. Cultur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pp. 96-116.
Daniel, W and Andy, W. (2004), Gesture Recognition Using the XWand, Assistiv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 Group.
石家瑋(2007),〈探索我國能源科技之發展與影響-以燃料電池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第63期。
余小玲(2002),〈網絡社會的形構-Castells論流動空間〉,資訊社會研究第3期,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pp.246-247。林義夫(2003),〈數位經濟發展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國家教育研究院,pp.91-114。林榮泰(2005),〈文化創意設計:從感性科技、人性設計與文化創意談起〉,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1卷第1期,p.35。林穎謙、唐玄輝(2009),〈情境故事法對於跨領域合作設計課程之影響〉,明志科技大學技術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明志科技大學,p.2。柯坤昇(2008),〈人性化介面設計-觸控面板的發展概況〉,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研究報告,高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p.4,2008。
倪晶瑋、王聖元(2011),〈從關鍵技術到手機之創意設計〉,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23屆第1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桃園:中原大學。
施韻如(2003),〈從創新傳佈觀點探討影響PDA採用意願的因素:以新竹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P.11
陳宛如(2005),〈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與實用化進展〉,光連雙月刊56期,24-27。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第30集,201-221。唐玄輝、高世安(2005),〈中高齡者手機操作挫折之探討 – 以心智模式為研究基礎〉,人因工程,第7卷第1期(特刊),63-72。
曹永誠(2005),〈APC人機介面設計原則與電腦輔助分析機制探討〉,電機月刊第178期,p.2/9。曹志明(2007),〈設計研究〉,設計社會學第7期,p.46。廖森貴、賴嘉祥(2003),〈顧客價值、顧客需求對購買意向關係之研究-以行動電話為例〉,知識與價值管理學術研討會,C1.1,241-248,p.243。
鄭健雄(2006),〈大學生休閒生活型態與憂鬱程度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第1卷 第1期,p.43-63。
蔡佳如、李秀珠(1999),〈從「區位理論」探討網路電子報對台灣新聞媒體產業之影響-由閱聽人資源角度分析之〉,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年會論文,1-2-C3,p.3。
蔡佳宏、曾煜棋(2006),〈無線感測網路之通訊協定與應用前景〉,電信國家型NTP科技計畫:元月號第77期,p.1。
薛立人(1999),〈二次電池之回顧與展望〉,工業材料146期,p.70-75。碩、博士論文
王泓斌(2002),《互動超媒體設計應用於虛擬資訊空間》,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27。王聖沅(2010),《結合情境分析、消費者偏好分析與多代擴散模型分析台灣第四代無線通訊的發展》,元智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元智大學。阮智平(2009),《台灣半導體封測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靜脈大學,p.80。李宥萱(2006),《兩地家庭未通勤婦女的生活目標、依附風格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李煉祥(2011),《智慧型手機軟體商店之商業模式分析》,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p.61、73。李翠捥(2007),《知識經濟對國道客運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9。吳東治(2010),《以經驗衍生再設計之產品設計方法》,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實踐大學,p.12。吳祈慶(2008),《M型社會族群對於手機需求及產品創新設計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大同大學。周敬淳(2007),《以消費者觀點探討手機產品回收動機》,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中興大學。周鍠坤(2010),《台灣手機ODM廠面對山寨機的因應策略》,台灣大學會計管理決策組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林郁軒(2007),《第四代行動電話未來使用情境分析與產品創新》,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大同大學。林玉婷(2008),《手持裝置之情境規劃》,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p.53。林登立(2010),朝陽科技大學課堂講義,台中。
林瑞進(2009),《具二次側追蹤定位及自動節能之無線充電系統設計》,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1。林禎彬(2008),《運用層級分析法及函數式模糊規則建置智慧型手機軟體品質評估系統》,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p.12。施育堯(2007),《啤酒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中國上海地區合資公司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p.7。胡家瑋(2008),《消費者承諾影響轉換意向之因果關係模式分析-以手機品牌為例》,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新竹:玄奘大學。胡智強(2007),《資訊經濟成長估計與跨國比較》,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p.1、6。柯建志(2005),《情境設計與使用者中心設計於發展互動系統之比較性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p.9、13、31。高天志(2005),《TRIZ法應用於工業設計構想發展之初探》,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科技大學,p.25。高培善(2009),《適用於滑鼠暨行動裝置無線充電計費系統之設計》,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75。高偉碩(2010),《以Android平台手機為控制器OSGi為整合平台的優質居家生活環境之研製》,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桃園:銘傳大學,p.10。紀丁允(2008),《汽車輪圈的動態與靜態圖像之感性認知研究》,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藝術大學,p.56。侯彥行(2009),《行動運算對通訊產業鍊影響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p.49、53。翁弘諺(2008),《多核心平台之Android術位電視播放器之設計與實現》,成功大學工程科學學系碩博班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陳上元(2007),《智慧代理者理論應用在可調適行建築環境的研究-以智慧皮層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2-12。陳立人(2008),《DLP前投影系統之光路設計》,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陳永祥(2009),《造型特徵因子對產品識別之影響-以手機為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科技大學。陳宏昌(2002),《MEEP及PAN奈米複合高分子電解質之製備、性質及其在鋰二次電池之應用研究》,中原大學化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p.4、6、9。陳坤立(2003),《運用低成本互動裝置於多模式人機介面之研發與探討》,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數位媒體設計組碩士論文,桃園:元智大學,p.7。陳信宏(2005),《建構使用者導向之產品價值需求模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p.10、12、34、80。陳建男(2003),《產業情境分析與策略發展關係之研究─以TFT-LCD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p.24。徐嘉良(2006),《使用者經驗應用於概念發想之研究》,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p.6。曾才榮(2007),《太陽電池技術專利的分析與探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p.75、76。曾正忠(2008),《OLED與TFT LCD技術在手機主面板之競爭分析》,台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組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康郁伶(2009),《數位家庭普適服務環境中之法則式衝突解決策略》,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p.5。黃一傑(2010),《促進建康樂活之智能環境設計與開發》,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大同大學,p.2。黃泳傑(2001),《互動性線上產品說明書設計之研究─以行動電話為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p.27。
黃建福(2007),《表面次微米結構增加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捕捉效率》,中央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p.1。黃俊銘(2006),《技術預測方法之探討:以手機用中小尺寸平面顯示器技術為例》,清華大學高階主管經營管理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黃証柳(1998),《滑鼠之人因工程與績效評估》,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科技大學。黃詩雯(2010),《校園導覽服務機器人使用情境與外觀造型設計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詹昕翰(2009),《以層級分析法建立行動多媒體通訊產品人機介面設計評價模式之研究-以手機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屏東科技大學游宗翰(2010),《結合情境分析與生命週期評估於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台灣鋰電池產業為例》,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p.29。葉俊賢(2005),《以情境分析法探討2030年數位生活之行動通訊產品功能發展》,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p.23、30。張敏君(2008),《手機ODM廠商營運模式與轉型之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組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張朝勛(2006),《我國數位家庭產業競爭環境之研究》,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pp.17-18。張銘倫(2008),《以客戶情感反應為基礎之設計創意衍生系統探討以手機造型設計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碩士:雲林,雲林科技大學。張瓊仁(2005),《鎳氫電池電容量管理之研究》,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p.8、9。傅筱琪(2008),《台灣智慧型手機產業發展競爭策略-以宏達電公司為例》,輔人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楊亦婷(2006),《數位行動遊戲人機介面使用性之探討—以PDA遊戲為例》,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銘傳大學,p.19。楊智惠(2006),《無線通訊手機天線進入市場競爭策略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p.35、46。楊筱嵐(2009),《新型邏輯製程可自動編程差動多次寫入非揮發性記憶體》,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楊銀濤(2009),《智慧型手機發展的趨勢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楊錢威(2005),《智慧型居家清潔機器人之充電站研製》,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5、6、9。賈祈昭(2003),《科技驅動力與知識經濟互動之探討》,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元智大學,p.24。鄭靜娟(2005),《WiMAX技術發展對我國行動通訊業者技術採用策略之影響》,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趙芳婷(2006),《以生活型態探討高齡者之產品介面設計研究-以數位電視介面設計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大同大學,p.5。劉文義(2003),《台灣地區鋰電池產業競爭策略之研究─以A工司發展負極材料為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p.22。劉毅軍(2010),《以競合策略與動態競爭分析山寨手機市場之發展趨勢》,台灣大學國際企業
管理組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p.22。
賴相如(2007),《行動電主選單設計研究:科技生活型態與圖示隱喻》,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盧弘捷(2003),《有機無機複合式固態高分子電解質之製備與鑑定:固態核磁共振及導電度相關之研究》,中央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謝明軒(2005),《創意文化設計模式之研究—以竹文具為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p.20-21。蕭高軒(2006),《以混合碳材作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觸媒擔體之研究》,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p.10。鍾文昌(2009),《Android作業系統移植之研究與實現》,台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台北:台北科技大學,p.5。網路資源
CAITA,情境分析(1):http://www.caita.org.tw/web/upload/paper/326-04.htm,2010/11/10。
CNET,自然與言處理: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glossary/term/0,2000062921,2000057136,00.htm,2010/11/16。
CAITA,情境分析(2):http://www.caita.org.tw/web/upload/paper/327-05.htm,2010/10/8。
Channel9,Lucid Touch:http://channel9.msdn.com/blogs/tina/Lucid-Touch/,2010/12/9。
CompSolar,工程技術與開發規劃:http://www.compsolar.com/default.htm,2010/12/8。
DIGITIMES,微型投影機產品設計關鍵: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239700_IGZ6AVZQ18N1RULY0EFVI&ct=1&PACKAGEID=4859&cat=20&OneNewsPage=1&query=&PAGE=2,2011/6/30。
ERICSSON,http://www.ericsson.com/,2011
Gartner,STPI,全球智慧型手機OS於2010年第2季排行: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telecomm_mobile/2010/eetelecomm_mobile_10_034.htm,2010/8/25。
kongyeah,E INK電子紙新技術: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display/eedisplay301.htm,2010/5/18。
Louis,染料敏化電池:http://display.ee.ntu.edu.tw/dtkp/html/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303,2010/5/8。
STPI,iPhone啟動「觸控面板」下一波商機: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91.htm,2010/10/15。
STPI,SWOT、PEST與五力分析: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25.htm,2011/2/15。
TI全球網站,DLP™技術概要:http://www.ti.com.tw/articles/detail.asp?sno=18,2011/1/10。
YouTube,Stephen Lewis-Keynote Speaker:http://www.youtube.com/watch?v=UEyVesES-sA,2010/12/10。
王廷興,台北科技大學課堂講義:www.teac.org.tw/t00010.ppt,201112/21。
王秀芳,紙喇叭帶著走動人樂章處處飄:http://www.itri.org.tw/chi/publication/204-innovation.asp,2010/10/20。王梅玲老師@全球資訊網:http://www3.nccu.edu.tw/~meilingw/globe/u1/webpage/u1_pt1.html#top,2011/2/25。
王智宏/尹慧中/林菀卿,綠光雷射技術大躍進-雷射微型投影勢力抬頭:http://www.mem.com.tw/article_content.asp?sn=1012020020,2011/1/10。
王淑慧,需求之相關理論與評估方式:
http://dlweb01.tzuchi.com.tw/DL/edu/aboutus/affair_edu/lessons/%E9%9C%80%E6%B1%82%E4%B9%8B%E7%9B%B8%E9%97%9C%E7%90%86%E8%AB%96%E8%88%87%E6%96%B9%E5%BC%8F.pdf,2011/6/8。
王維玲,王千睿:設計你的初衷:http://www.30.com.tw/Board/show.aspx?go=2851,2011/11/10。
王駿發,創造產業新利基: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746,2011/12/21。
文獻處理實驗室,資訊經濟概說: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1_4.htm,2011/2/25。
台灣觸控資訊網,觸控面板概觀與發展:http://vip88.sg1011.myweb.hinet.net/ttis/tp.pdf,2010/5/5。
江國興,光纖無線射頻科技:http://www.phys.nthu.edu.tw/honor/laser_20Gbits/laser20Gbits.htm,2010/8/25。
呂理煌,構造美學與場域組簡介-建築繁殖場:http://arch.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95&pageID=6580,2010/8/25。
吳匡時,雙A效應發威智慧型手機引爆新變格:http://www.2cm.com.tw/markettrend_content.asp?sn=1011290020,2010/12/6。
吳昭怡,飛利普的簡單革命: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4954,2011/3/22。
易祿達科技,電聲元件陣列式應用當道:http://www.iea.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news03,2011/5/26。
林道燊,我國天線產業發展:http://www.ibt.com.tw/UserFiles/File/950509-Indus.pdf,2010/6/25。
林耀仁,遠距健康照護之係統架構、平台及服務開發:http://www.ipama-age.org/news/20110210.html,2011/2/10。
郭合杰,IDC:全球行動工作者今年將達12億人: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9632,2010/2/22。
郭明錤,從CES 2009觀察數位家庭產品趨勢:http://www.digitimes.com.tw/tw/rpt/rpt_show.asp?cnlid=3&v=20090213-039&n=1,2010/7/13。
洪偉肯,運用情境發展概念設計及未來性產品設計:http://www.chunkstudio.org/www/file/project/ch12.ppt,2011/6/28。
姜壽彭,結合GPS/SMS 工研院開創手機LBS新應用:http://www.mem.com.tw/article_content.asp?sn=1005200008,2010/5/21。
陳士元,漫談電磁學發展與天線科技:
http://mathcenter.ck.tp.edu.tw/Resources/Ctrl/ePaper/ePaperAuthorInfo.ashx?id=%E9%99%B3%E5%A3%AB%E5%85%83+%E8%87%BA%E7%81%A3%E5%A4%A7%E5%AD%B8%E9%9B%BB%E6%A9%9F%E7%B3%BB,2011/04/22。
陳婉菁,鎳鎘電池: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id=0000121605_FOK5CBF51CBM314UCCFLS,2011/1/31。
莊惠雯,突破良率瓶頸OLED入主手機面版:http://www.2cm.com.tw/zoomin_content.asp?sn=0701010983,2010/12/8。
張文村,新興科技介紹-人機介面技術:http://wis.mic.com.tw/document/mic_digi/MIC/Reports/IT_overview/200309/CDOC20030919003.pdf,2010/9/19。
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電子報,http://www.cc.ntu.edu.tw/chinese/epaper/0008/20090320_8008.htm,2011/3/1。
黃品如,電腦從桌面走上牆面 比爾蓋茲展示Touch Wall: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8966,2010/5/16。
黃華相,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下一個夢-SURFACE神桌武士: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030,2011/1/10。
黃繼寬,電聲元件趨勢/技術層出不窮-手機因訊晶片挑戰加劇:http://www.2cm.com.tw/zoomin_content.asp?sn=0903190011,2010/9/2。
翔基國際有限公司,Microsoft的Touchwall:http://blog.xi-ji.com/?p=98#comments,2010/12/16
程建豫,4G潮流銳不可擋LTE-Advanced箭在弦上:http://www.2cm.com.tw/windowofplayers_content.asp?sn=1101210023,2011/2/25。
無線與行動通訊實驗室http://plato.csie.ncku.edu.tw/LAB_WEB/2010Fall_IPTV/Ch07.pdf,2011/2/25。
電子工程專輯,什麼是LTE:http://www.eettaiwan.com/SEARCH/ART/LTE.HTM,2011/1/14。
電子工程專輯,行動電話系統Symbian之父暢談手機的未來發展: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14673_617723_NT_85fbb84a.HTM,2011/2/25。
鄭百評,http://media.career.com.tw/Careerbook/magshort.asp?CA_NO=322p141,2010/6/20。
鄭緯筌,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128/id/20478,2011/10/17。
趙珮菁,換機風潮與新興服務興起-智慧型手機地位躍升:http://www.2cm.com.tw/markettrend_content.asp?sn=0709070014,2010/9/12
劉明俊,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染料專利現況分析與市場分析:http://www.ipama-age.org/news/A20081204.html,2010/12/04。
魏學文,3G的過去現在未來:http://beaver.dlc.ncnu.edu.tw/projects/emag/article/200604/3G的過去現在未來.pdf,2010/12/22。
圖片來源
圖2-1,電子工程專輯,手機拆解圖:http://forum.eet-cn.com/FORUM_POST_10010_1200122715_0.HTM,2010/6/9。
圖2-4,docomo,AQUOS PHONE f SH-13C:http://www.nttdocomo.co.jp/product/foma/2011_summer_feature/okudake/index.html,2011/8。
圖2-5,汽車線上,無線電力傳輸應用於汽車:http://www.auto-online.com.tw/news/19343,Alegna,2011/5/31。
圖2-6,志豐電子,傳統電聲元件:http://www.kingstate.com.tw,2010/8/5。
圖2-7,八方資訊網,傳統電聲元件:http://info.b2b168.com/s168-3271164.html,2011/8/4。
圖2-8,癮科技,工研院紙喇叭:http://bbs.cool3c.com/article/13614,2010/10/27。
圖2-13,iPhonetw,作業系統應用層:http://www.iphonetw.net/books/sdkdev/iPhoneOSOverview,2010/6/6。
圖2-14,iTOC,可撓式AMOLED:http://it.oc.com.tw/ocitview.asp?gitid=1754650,2011/6/13。
圖2-15,itavcn,透明OLED平面顯示器:http://www.itavcn.com/news/201004/20100419/5366.html,2010/4/19。
圖2-16,STPI,軟性電子產品應用: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90.htm,2011/5/28。
圖2-17,Apple,優良人機界陎與互動式系統設計的範例:www.apple.com,2010/12/20。
圖2-19,顧馨文、曾維貞,新興人機介面與其輸入裝置:http://www.nspark.org.tw/webfiles/analysis_20101013_1.pdf,2010/10/23。
圖2-23,STPI,長尾理論: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52.htm,2011/9/28。
圖2-30,Local-motors,情境設計工具-拼貼板:http://www.local-motors.com/competition.php?c=13,2011/4/5。
圖2-31,Active-Studio,情境設計工具-故事板:http://www.active-studio.com/learning/animatinglanguage/,2011/4/25。
圖2-32,MINOR,情境設計工具-漫畫故事板:http://www.minoranimation.com/ballah/artgallery.html,2011/4/25。
圖2-33,Elop, W,K Eynote,情境設計工具-影片:http://www.slideshare.net/NakedTokyo/02-27-elop-wharton-k-eynote-1090311,2008,2011/6/25:33。
圖2-41,XBOX:http://www.xbox.com/zh-tw/kinect,2010/12/20。
電池
1.鎳鎘電池,DIGITIMES: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id=0000121605_FOK5CBF51CBM314UCCFLS,2011/1/31。
2.鎳氫電池,BEST-B2B.COM:http://best-b2b.com/Sub-cat/186/208/battery-chargers_4.html,2010/7/8。
3.鋰離子電池,CELLPHONEBOT:http://cellphonebot.com/less-than-10/li-lon-battery-for-htc-g1-google-3952,2011/3/7。
4.鋰聚合物電池,世界實家網:http://southtop.win.mofcom.gov.cn/en/plate01/product_list.asp,2011/8/7。
5.燃料電池,癮科技,: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5/09/19/toshiba-mp3-fuel-battery/,2011/9/19
6.染料敏化電池,GIGaom:http://gigaom.com/cleantech/dye-sensitized-solar-scores-morgan-stanley-backing/,2011/6/10。
天線
1.晶片天線,Carlton:http://www.doe.carleton.ca/~marsalan/sub/img3.jpg,2011/7/23。
2.RFID,il-news:http://i1-news.softpedia-static.com/images/news2/RFID-between-spying-and-utility-3.jpg ipama,http://www.ipama-age.org/,2011/7/23。
3.液態天線,EETime:http://www.eetimes.com/electronics-news/4086269/Researchers-develop-microfluidic-liquid-antenna,2011/7/23。
4.近場通訊,Mgitecetech:http://mgitecetech.files.wordpress.com/2011/01/near-field-communication.jpg,2011/7/23。
5.智慧型天線系統,ThaiEasyElec.com:http://www.thaieasyelec.net/index.php/GPS/65-Channel-SUP500F-10Hz-GPS-Receiver-with-Smart-Antenna/p_145.html,2011/7/23。
6.相位陣列,Radartutorial.eu:http://www.radartutorial.eu/19.kartei/karte108.en.html,2011/7/23。
7.無線傳能,Mapawatt:http://mapawatt.com/2009/09/02/wireless-electricity,2011/7/23。
8.天線微小技術,quora.com:http://www.quora.com/Why-does-this-tiny-1-cm-2-4-GHz-Wifi-antenna-work-at-all,2011/12/620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