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16: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以恩
研究生(外文):I-En Pan
論文名稱:室內都市空間特質初探
論文名稱(外文):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terior Urban Space
指導教授:張謙允張謙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Yeun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室內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空間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環境心理都市意象都市構成室內都市
外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 PsychologyUrban PlanningInterior Urban SpaceUrban Im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室內都市是二十世紀以來逐漸普遍的建築方式。室內都市化正是一種在設計建築物時以超越建築個體、改用都市的觀點建造建築的方式。室內都市的建築型態不只能夠控制室內微氣候,能使建築內部規畫具有不需因地制宜,並能討論環保議題的永續建築。另一方面,集結了都市機能於一建築物內,使人有生活在室內都市就如同生活在都市中之感。室內都市是個全新的名詞,卻是個在現代建築在為來能夠預見的建築規劃趨勢。
本研究以室內空間為構面,並使用都市設計中的各項建築元素綜合室內空間的限制列出項目,作為討論室內都市的指標。發現室內都市同時具有都市的機能以及室內場域的優勢,不但是一個更有效率且更舒適的場所,同時也是未來建築與室內規劃的趨勢。文獻回顧都市設計的方法與構成的項目,發現分布在都市各處形而下的元素以及形而上的感受都與室內空間相呼應。室內都市可區分成久駐型、短駐型、休閒型及過道型,其構成元素包括使用分區、室外建築元素、街道家具、自然元素及人的都市行為五大項。透過案例的討論越發瞭解到室內都市的出現與人們的需求有著強烈的關係。當國際間許多建築物皆可看到室內都市的影子,對這樣的現象之下產生的趨勢實為本研究所探討的重點。


Interior Urban Space has become a common style for constru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the design, instead of viewing as an individual building, it kept the point of view of urban city in mind. Not only it could control the indoor microclimate, it could also ignore the location climate factor, but also discuss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keeps the functionality of an urban city within the building itself, for those of who lives in the building would've felt as if they lived in the city. Interior Urban Space is a new term, however, it's a new trend for modern co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is base on Interior Urban Space listing topics using it's different construction elements, along with the limits of interior dimension as an index for Interior Urban Space. Discovery indicate Interior Urban Space has the functionality of an urban city, yet remain as an indoor dimension. Not only makes it a more efficient and comfortable surrounding; also a trend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rior plan. Research reviewed the decidable fact and design idea for Interior Urban Space, realized the interior dimension effects on the functionality and vibes given by the building. There are communication beyond words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space around them. Interior Urban Space could be classified with it's function such as long or short term encampment, relaxation, and passby; the deciding factors includes functional difference, exterior material, street furniture, natural element, and human urban activity. This extends to the design ideas and the city theme in comparison. This study reviews related literature and postulated the features as well as composition syntax of Interior Urban Spaces. Base on the cases studied, it is conceivable that the appearance of interior urban space is strongly bonded with the desperat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many interior urban spaces imbedded in buildings world wid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rive design features from such an emerging spatial format.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1-2. 研究目的 7
1-3. 研究流程 7
1-4. 研究對象與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 人們生活的都市 10
2-2. 人們認識的都市 16
2-3. 人的空間感知 30
2-4. 室內都市 38
2-5. 小結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3-1. 研究對象 47
3-2. 研究步驟 52
3-3. 研究方法 53
3-4. 案例選擇 56
第四章 休閒型室內都市 59
4-1. 休閒型室內都市背景 59
4-2. 案例A百貨 61
4-3. 案例B百貨 68
4-4. 小結 74
第五章 過道型室內都市 75
5-1. 過道型室內都市背景 75
5-2. 案例C 78
5-3. 案例D 85
5-4. 案例E 89
5-5. 小結 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8
6-1. 研究結論 98
6-2. 後續研究 101
參考文獻 103
1. 中文文獻 103
2. 外文文獻 108
3.網路引用資料 109

表 1 國內意象研究與內容 19
表 2 自明性影響因子之相關文獻整理表 21
表3 城市景觀構成元素依尺度分類表 27
表4 城市景觀的構成元素依自然與人為因子分類 28
表5 國內都市景觀相關研究與內容 28
表6 環境偏好矩陣表 35
表7 室內外對應表 45
表8 室內都市的類型 48
表9 各室內都市案例類型篩選 49
表10 案例分析選擇表 51
表11 百貨公司對的一般概念 60
表12 國內對於百貨公司經營特點 61
表 13 街道景觀構成元素表 75
表14 室內都市構成之實體部份 99
表15 案例分析與室內都市意象關係表 100

圖1 室內空間與都市空間 1
圖2 室內都市空間 1
圖3 室內都市與室內都市和都市空間之關係圖 2
圖4 Dome over Manhattan,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1960 3
圖5 一個以透明球體塑造出來的空間 3
圖6 休士頓防災計畫示意圖 3
圖7 清水TRY2004 大都市金字塔 5
圖8 為馬斯達爾總部大樓 5
圖9 為台中台灣塔內有辦公室、餐廳及博物館 5
圖 10 研究流程圖 8
圖11 研究構面示意圖 9
圖12 都市設計管制示意圖 15
圖13 Kevin Lynch 的都市自明性觀點整理 22
圖14 台灣鄉村中的孝廟空間為人群主要的聚集處 23
圖15 台灣的夜市文化 23
圖16 台灣的街頭藝人與民眾互動 23
圖17 人們在都市內活動所留下的街頭塗鴉 23
圖18 以透視圖呈現都市街道中的空間視覺經驗圖 24
圖19 個體產生知覺之模式圖 31
圖20 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圖 36
圖21 Louis Kahn, The St reet is a Room. 1971 39
圖22 構成室內都市元素之關係圖 41
圖23 檢核室內都市五角分析圖 48
圖24 研究步驟示意圖 52
圖25 室內都市構成元素 54
圖26 室內外對應圖 56
圖27 關於人行為的探討內容 57
圖28 艾曼妞二世拱廊廣場天井中心與案例A 百貨廣場天井比較 62
圖29 案例A 百貨一樓實景,光線可從天井透射下來。 63
圖30 案例A 百貨一樓帄面示意圖 63
圖31 其他百貨中室內天際線 64
圖32 澳門威尼斯人酒店的室內天際線 . 65
圖33 案例A 百貨一樓中庭廣場的人們。 65
圖34 案例A 百貨內的廣場 66
圖35 案例A 百貨廊道和艾曼妞二世拱廊一樓的室內立面 67
圖36 匯集影城、百貨和轉運站的案例B 百貨大樓外觀 68
目錄
圖 37 案例B 百貨建築物使用分區說明圖 69
圖 38 為四樓以上的住孛空中花園公共設施 69
圖 39 案例B 百貨區域分析紀錄 70
圖 40 案例B 百貨內的植生牆 73
圖 41 誠品站前店在台北車站之位置 . 79
圖 42 案例C 地下街與站前地下街的空間調性不同 79
圖 43 案例C 地下街的上拱天花 80
圖 44 案例C 地下街使用天井自然採光的區域 81
圖 45 中天天井下的星巴克咖啡廳 81
圖 46 案例C 地下街區域分析紀錄 82
圖 47 案例C 地下街的植栽 83
圖 48 左為木紋塑膠地磚與塑膠地磚,右為塑膠地磚與方塊地毯 83
圖 49 在地下街人們的各種狀態 84
圖 50 在地下街中休息的人們 85
圖 51 案例D 位置 86
圖 52 紅色為地下街舞台、紫色為過道空間及黃色商店街 87
圖 53 紅色區域為東區地下街舞台部分 88
圖 54 東區地下街機能與空間關係說明圖 88
圖 55 瑞士伯恩車站3D 立面圖 91
圖 56 瑞士伯恩車站正面入口外觀 91
圖57 Bern Station 分析紀錄圖 92
圖58 瑞士Bern 車站的B1 消費空間的不同照明 93
圖59 位於B1 的自然採光非常充足 94
圖60 藍色、紫色燈光為車站的B1 歷史遺跡展示處 94
圖61 車站的歷史展示結合與空間設備概況 95
圖62 指示指標系統 96
圖63 郵筒、電梯與垃圾桶 96
圖64 電話亭、車班螢幕顯示器 96
1. 中文文獻
于正倫(2004)。城市環境創造:景觀與環境設施設計。台北市,田園城市。
王紀鯤(1978)。都市計畫概論。東大圖書公司印行。
王人弘(2001)。地下街尋路行為與空間概念建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柱(2002)。室內設計學。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王琮惠(2004)。居家空間室內設計意象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誠(2007)。赫爾辛基:一個都市地理的分析嘗試。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品方(2008)。竹塹舊城區空間重構之自明性分析,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楷絲(2010)。都市設計審議街道景觀知覺與視覺偏好研究─以台中市七期重劃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方益萍、何曉軍(譯)(原作者:Kevin Lynch)(2001)。都市意象。北京市,华夏出版。
台北捷運公司(2002)。「捷運忠孝東路地下街即日起開放招商,入主捷運精華地段人潮聚集商機無限」,捷運e點通─捷運向前行電子月刊,第三十四期。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街道Urban Space。台北市,文建會出版社。
危芷芬(譯)(原作者:Francis T. McAndrew)(1995)。環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呂采芳(2005)。新市區建設地區人行空間及步道系統動線配置規劃準則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俐蓁(2005)。台北捷運與市民城市認知,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李冠賢(2005)。商業街道視覺品質改善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馨(1997)。都市視覺景觀偏好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余依亭(2007)。療癒性庭園對都市中老年人居家戶外空間需求相關性意義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谷美燕(2001)。都市景觀規劃項目與原則之探討。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邱秀慧(1986)。高雄市都市景觀特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工學組)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立文(1986)。日本KNOW-HOW研究中。達美文化事業出版。
林映村(2006)。人文景觀之地圖系統分析模式初探-以台中都市景觀結構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欽榮(1980)。臺北市中心商業區開放空間之行為場所研究─獅子林、頂好之個案研究,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臺灣。創興出版社。林顯榕(2004),台北市地下街的空間區位及營運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建華(譯)(原作者:安藤忠雄)(2007)。建築學的十四道醍醐味。台北市,漫遊者。
林建業(譯)(原作者:Marcus Vitruvius Pollio)(1998)。建築十書臺北市 : 洪葉文化。
林雅萍(1998)。都市天際線映像之研究-以台北市天際線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澤田(1978)。都市計畫:理論+實用。台北市,林澤田。
林慶怡、陳朝輝、鄧華(譯)(原作者:Kevin Lynch)(2004)。優質城市型態Good City Form。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林熺俊(2005)。街頭美學-設施公共藝術。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胡寶林、喻肇青(1984) 。台北市都市景觀計畫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都市與計劃學報,11(9),71-103。
郭瓊瑩(2006)。市區道路生態綠廊道整體建構計畫。內政部營建署。
周淑華(1998)。都市公園植栽密度與植類型對景觀偏好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健康公園為例。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幃羿(2009)。垂直式大廈社區的形成與運作—論所有權與社區凝聚性質的轉變,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筱梅(2009)。室內工作環境的植栽綠視率對心理復癒效益之研究,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碩士論文。
吳綱立(2006)。從西方近代都市設計思潮的發展看台灣都市設計專業的定位。建築學報。
吳聖中(2004)。全球化趨勢下台灣都市商業街道自明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錦雄、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0(3),1-17。
高育芸、李英弘(2006)。都市景觀風貌改善對居民的景觀意象評估之影響,造園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
郝慎鈞(譯)(原作者:池澤寬原)(1988)。城市風貌設計。
吳伯君(2011)。都市收納。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吳梅興(譯)(原作者:Gordon Cullen)(1973)。城市景觀學Townscape。臺南,滄海出版社。
吳鄭重(譯)(原作者:Jane Jacobs)(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 : 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啓發。臺北市,聯經。
夏鑄九(1999)。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灣社會研究。
陳文祥(1990)。台南都市意象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石(1993)。屋外環境道具的研究與設計。東海大學學報第34卷。
陳永舜(2004)。都市棲位。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陳垂元(2010)。街道設施設計之研究─以大甲鎮為例。大同大學工頁設計所碩士論文。
陳美吟(1985)。遊樂體驗之研究-以楓林瀑布、擎天崗、太帄山實例調查。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雲(2002)。台北市大稻埕地區都市景觀自明性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宜君(2004)。室內盆栽吸音特性之研究─以台灣常用的室內觀葉盆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陵(2009)。建築物牆面採不同植栽形式與綠覆率之視覺偏好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論文。
陳明竺(1992)。都市設計。創新出版社。
陳念炫(1997)。都市街道自明性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陳俊銘(2001)。民眾對都市天際線景觀知覺與偏好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軒偉(2009)。布拉格都市意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論文。
常懷生(1985)。建築環境心理學。台北市,田園城市。
許佳容(2005)。商業空間形態美學偏好因素研究—以服飾店為例。中原大學士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許晴舒(譯)(原作者:安藤忠雄)(2009)。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台北市,如果出版社。
莊輝煌(1981)。從理論和實例探討都市景觀之調查評估與發展,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士瑩(1998)。形成地方特色的空間紋理探討-以臺中市都市景觀為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郭毓仁 (2005)。治療景觀與園藝療法。詹氏書局。
黃冠智(1998)。都市歷史景觀構成之研究-以臺南市孔廟周圍地區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黃瑞茂(譯)(原作者:Christopher Alexander)(1997)。新的都市設計理論。臺北市:六合出版社。
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譯)(原作者:Doreen Massey, John Allen, Steve Pile)(2009)。City Worlds城市世界。國立編譯館、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譯)(原作者:Doreen Massey,John Allen,Steve Pile)(2009)。Unsettling Cities 騷動的城市。國立編譯館、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施植明(譯)(原作者:Amos Rapoport)(198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田園城市。
施植明(譯)(原作者:Norberg Schulz)(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市,田園城市。
葉朝憲(譯)(原作者:Le Corbusier)(2007)。都市學。田園城市。
張仁模(1999)。以學生活動分佈與組成探討大學場所意象。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張文斌(2011)。室內植生牆之應用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
張耀仁(1986)。廣告招牌影響街道觀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怡君(2002)。台北市百貨公司的空間結構及其變遷探討-捷運站設立之衝擊,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彭倫偉(2008)。移動建築-以士林夜市攤販生態為設計概念。實踐大學碩士論文。
楊子葆(2005)。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台北市,藝術家。
楊琇雅(2001)。地下商店街消費者行為及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台北地下街為例。國立交通管理經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珮欣(2007)。住商混合使用對住宅房價之影響:台北市經驗。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潘榮傑(1999)。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北西門町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學程論文。
曾妍菁(2007)。都市景觀中之色彩與意象研究-以台北淡水河藍色公路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廖云榛(2009)。城市旅行的張望—漫遊城市圖像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賴美蓉(2009)。都市意象評估體系之分析-以高雄市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蔣曉梅(2001)。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蔣曉梅、翁金山(2001)。台南巿都巿意象之研究-專家觀點之探討,建築學報第35期,45-62。
熊祥林(1990)。消費者的知覺。香港,熊祥林。
劉皆誼(2008)。台北東區地下街商業空間塑造之探」。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劉仁和(2004)。百貨公司空間形象定位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漢寶德(原作者:Steen Eiler Rasmussen)(1970)。體驗建築。大陸書店。
漢寶德(2010)。街道 = Urban space。台北市,文建會。
黎煒(譯)(原作者:Kurt Koffka)(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上冊。臺北縣:昭明出版社。
謝依珊(2005)。室內環境的視覺偏好研究—以住宅餐廳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宗哲(譯)(原作者:五十嵐太郎)(2010)。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謝國鐘(2002)。應用都市設計策略強化三重市自明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謝慶達(譯)(原作者:Roger Trancik)(1986)。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田園城市。
羅健文(2004)。台北市東區地下街使用者外部效益分析。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崇仁(2003)。以視覺心理學探討氣韻生動意涵之研究。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外文文獻
Amos Rapoport (1990),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Cliff, Moughtin (1999), Urban design: ornament and decoration, Taner Oc and Steven Tiesdell. 2nd ed. Oxford; Boston, Mass: Architectural Press.
Fisher, J. d., Paul, A. B. Andrew, B.,1984,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Kaplan, R., Kaplan, S., and Brown. T. J. (1989),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 Acomparison of four domains of predictor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1(5), pp. 509-530.
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S. , Kaplan, R.. (1982) Cognition and environment: Functioning inan uncertain world , New York, Praeger.
Lynch , Kevin(1981),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Cambridge: MIT Press.
Pile, J. (2009). A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Nasar, J. L. (1984) Visual preferences in urban street scene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15(1), pp.79-93.
N.J. Habraken(1998), The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Form and Control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Rapoport, A. (1977), Human aspect of urban form. N. Y, Pergmon
Urban Interior: interior-making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2011 IDA Congress Education Conference.
Ulrich, R.S. 1983. Aesthetic and affective response to natural environment. In I. Altman &; J.F. Wohlwill (Eds.), Behavior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pp. 85-125.
Sekular, R., and Blake, R. (2002), Perception (4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Tuan, Y.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35.
Zube, E. H., Sell, J. L., &; Taylor, G. (1982),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9, 1-33.
Zube, E. H., Pitt, D. G., &; Anderson, T. W. (1975), Perception and prediction of scenic resource values of the northeast, In: E. H. Zube, R. D. Brush, &; J. G. Fabos (Eds.). Landscape Assessment: Values, Perceptions, and Resources (pp.151-167). Stroudsburg, PA: Dowden, Hutchinson &; Ross.

3. 網路引用資料
Flicker。2012年7月11日擷取自http://www.flickr.com
搜房。2012年7月11日擷取自http://home.soufun.com/news/2012-04-23/7520100_all.htm
準建築人手札。2012年7月11日擷取自http://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7656
Designboom。2012年1月5日擷取自http://www.designboom.com/eng/
柯比意的都市觀。2011年11月30日擷取自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2paper/subject/waylon/waylon.htm
維基百科。2012年2月7日擷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5%85%8B%E8%8F%B2%E5%8B%92%E4%B8%AD%E5%BF%83
UrbanOmnibus。2012年1月25日擷取自http://urbanomnibus.net/2010/10/underdome/
網易新聞。2012年1月16日擷取自 http://news.163.com/08/0501/09/4ARMPIQU0001125G.html
FXF-FORUM。2012年1月16日擷取自  http://fxf-forum.blogspot.tw/2008/05/masdar-city.html
新华網。2012年1月16日擷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11/26/content_21493015.htm
奇摩新聞。2012年3月2日擷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E5%8F%B0%E4%B8%AD%E6%96%B0%E5%9C%B0%E6%A8%99-%E5%8F%B0%E7%81%A3%E5%A1%94-3d%E5%BD%B1%E5%83%8F%E9%A9%9A%E8%B1%94-113832607.html
You tube。2012年3月25日擷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Ea1fCDdYUIc
Google http://www.google.com
維基百科。2011年12月2日擷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查理曼的自慢。2012年3月25日擷取自
http://stephentsai.pixnet.net/blog/post/24452339-%5B%E9%9B%9C%E8%A8%98%5Dbellavita-%E5%90%8D%E5%BA%97%E7%99%BE%E8%B2%A8%E9%9A%A8%E6%89%8B%E6%8B%8D
台北房地王。2012年4月03日擷取自http://tp.housetube.tw/2424
無名小站。2012年2月18日擷取自http://www.wretch.cc/
iPeen。2012年3月28日擷取自http://www.ipeen.com.tw/
摩西拉蒙布朗。2012年4月17日擷取自http://mozilla0211.wordpress.com/2009/07/07/%E7%B1%B3%E8%98%AD-galleria-vittorio-emanuele-ii-%E8%89%BE%E6%9B%BC%E7%B4%90%E4%BA%8C%E4%B8%96%E6%8B%B1%E5%BB%8A/
3Dweb。2012年2月25日擷取自http://www.3dweb.com.tw/dddweb/PIC-Interior/designer_visit.asp?vid=2
Pixnet。2011年12月24日擷取自。http://www.pixnet.net/
四方通行。2012年4月03日擷取自http://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aspx?CityID=2&;AreaID=16&;PlaceID=2580
591租屋網。2012年3月16日擷取自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808615.html
宅搜網。2012年3月16日擷取自http://www.houset.com.tw/blog
metro台北捷運公司。2012年4月3日擷取自http://www.trtc.com.tw/
SBB官方網站。2012年3月12日擷取自http://www.sbb.ch/en/home.html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