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21: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明治
研究生(外文):Ming-Zhi Song
論文名稱: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Recreational Sports, Job Stres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aoyuan Coun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楊慶麟楊慶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Lin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身心健康休閒運動教師工作壓力
外文關鍵詞:participate in recreational spor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eachers’ job str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3
  • 點閱點閱:5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探討彼此間的相關及預測情形。以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的母群體,分層隨機抽取39 所學校,教師人數共804人為研究樣本,問卷回收721 份,有效問卷696 份,可用率達87%。問卷回收後資料處理方式為: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迴歸、結構方程式與階層集群分析等統計方法。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現況為中下程度;在休閒運動參與種類方面,以「戶外運動」最高,「技擊運動」最低。教師工作壓力現況為中低程度,以「工作負荷」最高,「專業知能」最低。教師身心健康現況為中上程度,以「社會適應」最高,「生理健康」最低。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教師,分別會有不同的休閒運動參與程度、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狀況。
三. 國中教師在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之間,呈顯著負相關;在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在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間,呈顯著負相關。
四. 以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可有效預測身心健康。
五.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分別具有因果關係。
六. 桃園縣各鄉鎮市在本研究三個變項得分中呈現不同群組。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 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為教師安排各項休閒運動研習,鼓勵教師參與;增加學校行政人員,並減少各班班級人數;推動預防措施,定期實施身心健康檢查。
二. 對學校之建議:建立休閒運動社群,打造休閒運動團隊;辦理各項交流會議,貫穿縱向聯繫。
三. 對教師之建議:培養運動習慣,維持強健體魄;精進教師知能,提升專業能力;學習紓壓方法,注重自我健康。
四.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在研究對象方面可擴大母群,使研究結果更具貢獻性;在研究變項方面可增加如年資、任教科目或子女數等,深入了解其中差異;在研究方法方面可以透過訪談、觀察或個案研究等方式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effect,relationships and forecast ofteachers’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sports, job stres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804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from 39 schoolsin Taoyuan County were stratified randomsampled. There were 721questionnaires returned, and 696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available; the ratio of the usable questionnaires was 87%.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SEM,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current situationof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in Taoyuan Countywaslow.The average score of outdoor sportswas the highest in types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mbat sports’wasthe lowest. Teachers’job stresswas at low current situation, too.The highest dimension ofteachers’job stress is “workload”, and the lowest is “professional knowledge”.The current situationof teacher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is high.The highest dimension ofteacher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social adjustment”, and the lowest is “physical health”.
2.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erceptions in teachers’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job stres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3.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job stres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te in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job stres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4.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teachers’job stresshad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on toward teach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5.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had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job stres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6. In every townshipin Taoyuan County, the scores of the three variants in the study presented in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bove, the study offered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摘要............I
Abstract.......I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II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之探討.......9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20
第三節 教師身心健康之探討............35
第四節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59
第四節 研究步驟............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73
第一節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分析...........73
第二節 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75
第三節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90
第四節 國中教師身心健康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99
第五節 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相關與預測...............106
第六節 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之整體因果徑路.......112
第七節 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之集群關係...115
第八節 實證研究結果與討論................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1
第一節 結論..................131
第二節 建議......................135
參考文獻.........139
中文部分.........139
英文部分.........146
附錄一 正式問卷.........150
附錄二 預試問卷.........154
附錄三 專家審查問卷.......158
附錄四 專家學者意見審查彙整表.....170


表  次
表2-1 休閒運動定義彙整表............11
表2-2 壓力定義彙整表..........20
表2-3 工作壓力定義彙整表.............23
表2-4 教師工作壓力定義彙整表...........25
表2-5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30
表2-6 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40
表2-7 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42
表2-8 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45
表2-9 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49
表3-1 桃園縣各國中班級數及教師數.............56
表3-2 預試問卷抽樣學校.........57
表3-3 正式樣本抽樣分配表...........58
表3-4 正式樣本學校一覽表............58
表3-5 建構專家內容效度之專家學者名單.........61
表3-6 教師工作壓力之項目分析摘要表............63
表3-7 教師身心健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64
表3-8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預試問卷信效度分析表........65
表3-9 國中教師身心健康預試問卷信效度分析表...........66
表3-10 待答問題與資料處理分析方法對應表..........71
表4-1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73
表4-2 休閒運動參與程度分析表...........75
表4-3 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統計表...........76
表4-4 不同性別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t考驗摘要表.........................77
表4-5 不同性別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t考驗摘要表.........................77
表4-6 不同年齡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
表4-7 不同年齡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9
表4-8 不同婚姻狀況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t考驗摘要表.................81
表4-9 不同婚姻狀況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t考驗摘要表.................81
表4-10 不同最高學歷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t考驗摘要表...............82
表4-11 不同最高學歷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t考驗摘要表...............82
表4-12 不同擔任職務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3
表4-13 不同擔任職務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4
表4-14 不同學校規模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15 不同學校規模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16 不同學校位置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4-17 不同學校位置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4-18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90
表4-19 工作負荷層面題項之平均數與標準差..............91
表4-20 不同性別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t考驗摘要表..............91
表4-21 不同年齡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2
表4-22 不同婚姻狀況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t考驗摘要表.................93
表4-23 不同最高學歷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t考驗摘要表...............94
表4-24 不同擔任職務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5
表4-25 不同學校規模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6
表4-26 不同學校位置對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7
表4-27 國中教師身心健康各層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99
表4-28 生理健康層面題項之平均數與標準差...............100
表4-29 不同性別對國中教師身心健康之t考驗摘要表............100
表4-30 不同年齡對國中教師身心健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1
表4-31 不同婚姻狀況對國中教師身心健康之t考驗摘要表.............................102
表4-32 不同最高學歷對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類型之t考驗摘要表.............102
表4-33 不同擔任職務對國中教師身心健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3
表4-34 不同學校規模對國中教師身心健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4
表4-35 不同學校位置對國中教師身心健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5
表4-36 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與教師工作壓力各層面之積差相關分析.........106
表4-37 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與教師身心健康各層面之積差相關分析.........106
表4-38 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典型因素顯著性考驗摘要表.................107
表4-39 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107
表4-40 以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預測教師身心健康之變異數分析表.........110
表4-41 以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預測教師身心健康之決定係數摘要表........110
表4-42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各層面對教師身心健康總量表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10
表4-43 結構方程式適配度評鑑檢核表...........113
表4-44 修正後結構方程式摘要表.............114
表4-45 群數凝聚過程............116
表4-46 不同背景變項對休閒運動參與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119
表4-47 不同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122
表4-48 不同背景變項對身心健康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125

圖  次
圖2-1 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關係圖...........10
圖2-2 一般適應症候群..........22
圖2-3 Kyriacou和Sutcliffe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27
圖2-4 Moracco和McFadden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28
圖2-5 Tellenback等人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29
圖2-6 Downie等人的健康模式........36
圖2-7 結構方程式路徑結構圖..........50
圖3-1 研究架構圖........53
圖3-2 研究步驟圖..........68
圖4-1 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108
圖4-2 修正後標準化結構方程式路徑結構圖...........114
圖4-3 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得分折線圖.............................115
圖4-4 集群分析樹狀圖..........11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1年打造運動島計畫暨相關專案實施方案申辦作業說明(2012)。
尤逸歆(200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尤逸歆(200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王文雄(2009)。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工作壓力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原政(2010)。台中縣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休閒阻礙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逢甲大學景觀與休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註源(2005)。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江欣霓(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丶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初稿)。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何奇叡(2003)。台中市國小體育教師休閒運動行為與專業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十四刷)。台北市:五南。
吳慧君(2006)。運動能力的生理學評定。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聰增(2006)。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佩珊(2006)。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呂美玲(2008)。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世易(2001)。察覺壓力˙健康生活。2012年6月12日,取自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E5%A3%93%E5%8A%9B+%E5%81%A5%E5%BA%B7&;fr=yfp&;ei=utf-8&;v=0
李坤崇(1998)。教師身心健康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5(2),135-148。
李彩如(2011)。大高雄地區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參與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碧玉(2002a)。健康促進與體適能。載於李碧玉、柯任桂、黃世惠、李美靜、李翠芬、莊昭華(合著),健康促進與護理(頁5-1-5-65)。新北市:啟英文化。
李碧玉(2002b)。健康促進概論。載於李碧玉、柯任桂、黃世惠、李美靜、李翠芬、莊昭華(合著),健康促進與護理(頁1-1-1-26)。新北市:啟英文化。
李憶璇(2011,9月1日)。生育率低落 台灣2025年和日本比老。中央廣播電台。2011年11月25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7%94% 9F%E8%82%B2%E7%8E%87%E4%BD%8E%E8%90%BD-%E5%8F%B0%E7%81%A32025%E5%B9%B4%E5%92%8C%E6%97%A5%E6%9C%AC%E6%AF%94%E8%80%81-075000547.html
林雨軒(2010)。桃園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冠州(2010)。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家鈺(2009)。桃園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貴福、盧淑雲(2000)。認識健康體能。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新龍(2007)。休閒運動涉入對國人身心健康之關連性探討。雲科大體育,10, 59-65。
邱文嶽(2009)。國民小學教師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參與休閒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亞文(2008)。世界衛生組織:體制、功能與發展。台北市:台灣新世紀文敎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出版:新學林總經銷。
俞錫堅(2008)。休閒運動參與對紓解職場工作壓力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7,278-284。
柯政利(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玉珊(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玉萍(2010)。台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生活品質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朱璋(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元民(2003)。中國傳統養生運動的內涵與價值。國術研究,9(1),3-13。
桃園縣教育局(2011)。100年度中小學名冊。2010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tyc.edu.tw/files/sec/100年度中小學名冊.pdf
桃園縣政府體育處(2012)。前言。2012年6月9日取自http://www.tcs.tyc.edu.tw/tcs100/about_02-2.php
翁志成(2010)。休閒運動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俊雄(2008)。運動休閒管理。台北市:華都文化。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昌(2002)。運動對職場工作壓力改善之探討。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60-65。
張明昌(2007)運動對職場工作壓力改善之探討。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 2,60-65。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健群(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繐情(2011)。台北市公立中等學校體育教師運動行為對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11)。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9 學年度)。2011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eriesdata.xls
莊鎧溫、王怡婷(2010)。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3),94-104。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郭秀娟(2005)。運動休閒健康管理總論。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郭明德(2004)。教師壓力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習資訊,21(1),71-80。
郭峰偉(200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必(2008)。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衛生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138-153。
陳秀蘭(2007)。運動對紓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85-92。
陳俊忠(譯)(2002)。Ralph S. Paffenbarger, Jr., MD &; Eric Olsen著。哈佛經驗 : 運動與健康(Lifefit : an effective exercise program for optimal health and a longer life)。新北市:易利圖書。
陳昭宇(2010)。台北市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盈如(譯)(2003)。David F. Marks著。健康心理學。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姝妤(2010)。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運動參與行為、工作壓力與生活品質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紹綿、高筱婷、陳建和(2009)。工作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女性教師為例。旅遊健康學刊,2(1),37-56。
陳寬裕、王正華(2011)。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二版)。台北市:五南。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艷麗(2003)。台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載於高俊雄(主編),運動休閒管理論文集(三):2004年(頁373-404)。台北市:品度。
彭超群(2005)。基隆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游恆山譯(2002)。Anthony J. Curtis著。健康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游錫霖(2009)。桃園縣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意雄(2007)。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北縣兼職行政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4。
黃紹峯(2007)。南投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運動參與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紹峯(2007)。南投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運動參與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楊淑麗(2003)。國民中學學校氣氛、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葉玫秀(2011)。基隆市國小教師情緒智慧、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劉芷伶(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內涵認同程度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載於楊忠祥(總編輯),休閒活動(頁1-14)。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儀璇(2010)。新竹市國中生運動參與成度與成績表現、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凌(2010)。桃園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對工作壓力、身心狀況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志成(2008)。工作壓力和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建民(1991)。運動中感覺變化的測量-談自覺量表與感覺量表。中華體育,5(1),88-98。
鄧琇瓊(2010)。台北市高中生休閒運動參與程度與課業壓力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麗質(2007)。新竹市高中生運動參與程度、學業成績與憂鬱傾向之研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盧俊宏(2002)。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132,60-73。
盧雅萍(2006)。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運動參與行為、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雪芬(2008)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身心健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市國立高中職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賴瑞昌(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人員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Antoniou, A. S., Polychroni,F., &; Walters, B. (2000, July). Sources of stress and professional burnout of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Gree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an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Congress 2000, Manchester.
Blumenthal, J. (1982). Psychological changes accompany aerobic exercise in healthy middle-aged adult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44(6), 529-536.
Borg, G. V. (1998). Perceived exertion and pain scales.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1998.
Carrieri-Kohlman. V., Gormley, J. M., Eiser, S,. Demir-Deviren, S., Nguyen, H., Paul, S. M., &; Stulbarg, M. S. (2001). Dyspnea and the affective response during exercise training in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ursing Research, 50(3), 136-146.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8).
Currie J. (2004). Motherhood, stress and the exercise experience: Freedom or constraint? Leisure Studies, 23(3), 225-242.
DiLorenzo, T. M., Bargman, E. P., Stucky-Ropp, R., Brassington, G. S., Frensch, P. A., &; LaFontaine. T. (1999). Long-term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Preventive Medicine, 28, 75-85.
Dumaze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Elsevior.
Dunhanm, J. (1984). Stress in teaching.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Finlayson, M. (2002). Teacher stress in scotland. Education Journal, 83, 7.
Fox, K. R. (1987).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French, J. R. P., Rodgers, W., &; Cobb, S.(1974).Adjustment as person-environment fit. In Coehlo, C. V., &; Hamburg, D.A. (Eds.), Coping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Greenberg, G., &; Baron, R. A.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jaiya, Y. (2000). Teachers’stress and ube succes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lann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igerian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NEPA), Ondo, Nigeria.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cott, Foresman.
Jepson, E., &; Forrest, S. (2006). Individual contributory factors in teacher stress: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striving and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1), 183-197.
Kyiacou, C. &; Sutcliffe. (1978).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Studies, 4, 4-6.
Kyriacou, C. (2001).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view 53(1), 27-35.
Laport, R. E., Montoye H. J., Caspersen C.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problem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 131-146.
Lazarus, R. S. (196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Lazuras, L. (2006). Occupational stress, 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physical health in speci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Greece.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3(4), 204-209.
Lerner, D. J., Levine, S., Malspeis, S., &; D’Agostino, R.B. (1994). Job strai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 national sample. American Joural of Public Health, 84(10), 1580-1585.
Leung, Sharron S. K., Mak, Yim Wah, Chui, Ying Yu, Chiang, Vico C. L., Lee, Angel C. K. (2009). Occupational stres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stress management behaviors among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 68(4), 328-343.
MacNeil, D. H. (1981). The relationship of occupational stress to burnout. IL: London House Management Press.
McCormick, J. (1997).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large school syste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 stration, 35(1),18-38.
Michalsen A., Grossman P., Acil A., Langhorst J., Lüdtke R., Esch T., Stefano G. B., Dobos G. J.(2005). Rapid stress reduction and anxiolysis among distressed women as a consequence of a three-month intensive yoga program.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11(12), 555-561.
Mojoyinola J. K. (2008). Effects of job stress on health, personal and work behaviour of nurses in public hospitals in Ibadan Metropolis, Nigeria. Ethno-Med., 2(2), 143-148.
Moracco, J.C., Danford, D., &; D´Arienzo, R.V. (1982). The 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teacher occupational stress factor questionnair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2(1) , 275-283.
Nagel, L., &; Brown, S.(2003). The ABCs of managing teacher tress. Clearing House, 76(5), 255-258.
Nieman, D. C. (1998). Stress management. The exercise-health connec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earson, L. C., &; Moomaw, W.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7-53.
Richardson, C. R., Faulkner, G., McDevitt, J., Skrinar, G. S., Hutchinson, D. S., &; Piette, J. D. (2005). Integra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to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Psychiatric Services. 56(3), 324-331.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Sabine S., &; Stefanie J. (2009). Job stressors and the pursuit of sport activities: A day-leve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4(2), 165-181.
Salo, K. (1995). Teacher-stress process:How can they be explained?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39(3), 205-222.
Saris, W. H. M. (1985).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diary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 Review. Acta Paediatrica Scandinavica Supplement, 318, 37-48.
Selye, H. (1983). The stress concept: Past and the future. In C. L. Copper (Ed.), Stress research (pp. 1-20).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1983). 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 19-33.
Verhoeven, C., Maes, S., Kraaij, V., Joekes, K. (2003). The job demand-control-social support model and wellness/health outcomes: a European study. Psychology &; Health, 18(4), 421-440.
WANG Cai-feng (201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tress, mental health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6(4), 127-140.
Weiten, W., &; Lloyd, M. A. (1994).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 Adjustment in the 90s(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Wilkins K., &; Beaudet P. M. (1998). Work stress and health. Health Reports, 10, 47-62.
Zeidner, M., &; Endler, N. S. (1996). Handbook of coping: 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