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志成、葉紘宙(2000)。部首字形演變淺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駿(2005)。在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中實施「字本位」方法的實驗報告。暨南大學
華文學院學報,(3),36-48。
田艷(2009)。關於對外漢字教學層次性原則的思考。漢語文教學,1,85-88。
朱志平(2002)。漢字構形學說與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4),35-41。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Marilyn Lich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頁
296)。臺北:學富文化。
江新(2000)。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1),61-68。
江新(2007)。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漢字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80,
91-96。
江新(2008)。對外漢語字詞與閱讀學習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江新、柳燕梅(2004)。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國學生漢字書寫錯誤研究。世界漢語教
學,(1),60-70。
江新、趙果(2001)。初級階段外國留學生漢字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語言教學與
研究,(4),10-17。
吳世雄(1998)。認知心理學的記憶原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語言教學與研究,(4),85-94。
呂必松(1992)。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問題爭議。語言文字應用,(1),61-68。
肖奚強(2002)。外國學生漢字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79-85。
周小兵等著(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
社。
周何(2004)。國語活用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周健(2007)。漢字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健(2011)。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北京:商務印書館。
金龍勝(2007)。對外漢字教學研究-以教材、電腦軟體和網站為分析材料(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學師範大學,臺灣高雄。
施正宇(1999)。外國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施正宇(2000)。外國留學生字形書寫偏誤分析。漢語學習,(2),38-41。
施玉惠、楊懿麗、梁彩玲(譯)(2003)。H. Douglas Brown著。原則導向教學法-
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紀壽蕙((2010)。漢字教學的設計研究-以歐美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凌敏(1995)。圖片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上海大學學報,4,97-100。
孫清順、張朋朋(1985)。初級階段留學生錯別字統計分析。北京語言學院第三屆
科學報告會論文選。
孫德金(2008)。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孫懿芬(2008)。華語讀寫課程設計與實踐-針對歐美華裔學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徐子亮(1999)。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世界漢語教學,(4),
75-85。
秦曉晴(1996)。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西安外國語學院學
報,17(4),13-18。
翁穎哲、譚克平(2008)。設計研究法簡介及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範例。(307),15-30。
張宏如(2010)。漢字好好玩1。臺北:漢字臉譜文化事業。
張朋朋(2007)。語文分開、語文分進的教學模式。漢字文化,75,64-68。
張惠芬(1997)。漢字教學及其教材編寫,對外漢語課程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
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艷、鄭家潔(2010)。形聲字與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研究,(8),130-131。
梁文鑫、余勝泉(2006)。基于設計的研究的過程與特徵。電化教育研究,7,19-21。
郭聖林(2008)。漢字的筆劃特點與外國學生漢字筆劃偏誤。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
報,(4),63-69。
陳俊羽(2003)。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漢字教學重要性初探。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1(6),6-8。
陳寶國、彭聃齡(2001)。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時間進程的研究。心理學報,
33(1),1-6。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沉思。載於楊中芳編,中國人.
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539-582。臺北:遠流出版。
曾志朗、洪蘭(1984)。從神經語言學觀點探討中文閱讀之視覺歷程。世界華語文
教學研討會論文集,515-529。
馮麗萍(1998)。漢字認知規律研究綜述。世界漢語教學,(3),97-103。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黃麗儀(2011)。由第二語言習得認知模式談初級漢字教學。2011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楊南昌(2010)。學習科學視域中的設計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萬業馨(2004)。從漢字研究到漢字教學。世界漢語教學,68,40-48。
萬業馨(2007)。從漢字研究到漢字教學-認識漢字元號體系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世界漢語教學,79,5-15。
葉德明(1990)。漢字認知基礎 : 從心理語言學看漢字認知過程。台北:師大書
苑。
葉德明(1999)。漢字認讀書寫之原理與教學。華文世界,94,23-25。賈國均(1995)。「字理識字」是解決漢字初學繁難問題的有效途徑。漢字文化,
(1),26-33。
趙果、江新(2002)。什麼樣的漢字學習策略最有效-對基礎階段留學生的一次調
查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79-85。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鳴(1996)。漢字認知與形象思維。華南師範大學學報,4,46-51。
劉曉嵐(2005)。留學生漢字偏誤研究綜述。宜賓學院學報,11,58-60。
劉曉麗(2011)。基於中介語料庫的日本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分析。Theory
Research,(12),362-364。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魯健驥(1992)。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1),69-73。
魯健驥(1994)。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49-64。
魯健驥(1999)。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鄧守信、洪于惠、張文嫺、盧俊宏(2007)。華語文學習者漢字偏誤數據資料庫建
立及偏誤類型分析。取自
http://www.ntnu.edu.tw/tcsl/charactersbank_doc/2007.doc
鄧守信、當銘美菜、葉信鴻、吳俊宏、管韻(2008)。中介漢字語料庫與漢字教學。
取自http://tw.search.yahoo.com/r/_ylt=A8tUwYD9xBBQyX0Ac.Jr1gt.;_ylu=X3oDMTE2YTMzdDR1BHNlYwNzcgRwb3MDMwRjb2xvA3R3MQR2dGlkA1NNRVRXMTlfMzg5/SIG=1237ai3dr/EXP=1343305085/**http%3a//free.7host05.com/bluekid828/doc/2008.pdf
賴明德(2003)。中國文字教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戴汝潜等編著(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蘇旻洵(譯)(2007)。Rebecca L. Oxford著。語言學習策略手冊。臺北:湯姆生。
二、英文部分
Barab, S. &; Squire, K.(2004). Design-Based Research: Putting a Stake in the Ground.
Journal of learning Sciences, 13(1), 1-14.
Brown, A. (1992). Design experiment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creating complex interventions in classroom settings.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2), 141-178.
Chomsky, Noam.(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M.I.T.
Press.
Corder, S. 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5), 161-170.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len H. Shen. (2005). An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character learning strategies
among non-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System, (33), 49-68.
Ke , C. (1998). Effects of strategies o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mong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 33 (2) , 93 - 112.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cDonough , S. H.(1999). Learner strategies. Language Teaching , (32) , 1 - 18.
McGinnis, S. (1995). Student atti2tudes and approaches in the learning of writte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2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 Beach, CA.
Oxford, Rebecca, 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Massachusetts. Heinle Publishers.
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