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
(一)、書目
(漢)班固:《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餘嘉錫選注:《世說新語箋疏》,臺北:王記出版,1984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劉孝標注:《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梁)蕭統編:《昭明文選》,鄭州:中州古籍,1990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明)李紹文撰:《皇明世說新語》,《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10月。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明)袁中道撰:《珂雪齋前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公司,1976年9月。
(明)袁中道撰:《珂雪齋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袁宏道撰:《袁中郎全集》,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10月。
(明)鍾惺撰:《隱秀軒集》,《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鄭光勳:《媚幽閣文娛》,上海:上海雜誌公司,1936年。
(清) 紀昀等總纂、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藝文志》,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0月。
(二)、方志
《欽定大清一統治》,《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光緒湖南通志》,《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光緒桃源縣志》,《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南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湖南府縣志》,《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南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二、專著
(一)江盈科著作:
(明)江盈科著、潘之恆刪定:《亙史鈔》,明萬曆壬子吳公勵校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江盈科:《雪濤談叢》,見《五朝小說》,(明)馮夢龍編,明末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明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江盈科:《雪濤閣全集》,明萬曆二十八年西楚江氏北京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冰華生輯,《雪濤小書》,上海:中央書店,1935年12月。
(明)江盈科:《雪濤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11月。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5月。
(明)江盈科著、黃仁生校注:《江盈科集》上、下,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4月。
(明)江盈科輯:《皇明十六種小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出自《快談四書》,陳文新編,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8年4月。
(明)江盈科著、黃仁生校注:《雪濤小說(外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明)江盈科撰:《閨秀詩評》,《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12月。
(明)江盈科著:《雪濤詩評》,收入於《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12月。
(二)近人著作:
方志遠著:《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王利器、王貞瑉選編:《中國笑話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尹恭弘:《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晚明小品七十三家評述》,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年。
王健:《中國明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斌選注:《元明清詼諧寓言》,番禺:新世紀出版社,1995年。
左東嶙:《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3月。
申俊編:《中國笑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朱劍心:《晚明小品選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志達:《明清文學史.明代卷》,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何宗美著:《公安派結社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奕定編:《中國歷代寓言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吳秋林:《中國寓言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李保均主編:《明清小說比較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李紹先、王曉琳:《明清小說話幽》,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富軒、李燕著:《中國古代寓言史》,臺北:漢威出版社,1998年8月。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吳承學、李光摩編:《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8月。
周作人:《明人小品集》,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周明初注譯、黃志民校鴃G《明散文選》,臺北:三民書局印行,1998年
周荷初:《晚明小品與現代散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易聞曉:《公安派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5月。
周質平著: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月。
胡義成選評:《明小品三百篇》,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臺北:聖環圖書公司出版,1994年。
高有鵬:《中國民間文學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袁世碩:《文學史學的明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12月。
徐朔方、孫秋克著:《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夏咸淳、陳如江編著:《歷代小品文精華鑒賞辭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唐麒主編:《中國歷代幽默諷刺故事總集》,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裡仁書局,2004年7月。
釩堨迭G《李贄思想演變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笑話書七十一種》,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楊恩寰:《審美心理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楊曉明主編:《中國笑譚》,臺北:薪傳出版社,2000年。
臧克和評點:《歷代小品文評點》,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趙伯陶:《明清小品》,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齊裕焜著:《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葉慶炳、卲紅主編:《明代文學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9月。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劉征、馬達、戴青山編注:《中國寓言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1月。
劉征:《劉徵文集---第五卷古代寓言整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歐明俊主編:《明清名家小品精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5月。
郭英德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明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 5月。
郭預衡編選:《明清散文精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董森、丁汀編:《中國民間笑話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型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劉燕萍:《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7月。
劉勰著、王更生注釋:《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臺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飛主編:《中國古代散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益源:《古代小說論述》,北京:線裝書局,1999年12月。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陳萬益編:《性靈之聲—明清小品》,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陳蒲清著:《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2001年9月。
凝溪:《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陳維禮、郭俊峰主編:《中國歷代笑話集成》,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6年。
鍾林斌:《公安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年。
謝桃坊:《中國市民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羅筠筠:《靈與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鄧紹基、史鐵良主編:《明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羅綱:《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顧青、劉東葵:《冷眼笑看人間事─古代寓言笑話》,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三、期刊論文
王三慶:〈從市場經濟看明代小說的幾個問題〉,《古典文學》,2000年9月。宋美華:〈語調與說話人-諷刺詩的修辭傳統〉,《中外文學》,第14卷第3期,1985年。
李兢兢:〈論江盈科在公安派創立時期的地位〉,《惠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1 期,2002年5月。
何國平:〈公安派副將江盈科的「吏隱」心態論〉,《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0年9月。
孟祥榮、毛洪文:〈公安派形成時間和原因的考察〉,《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2000年9月。
吳承學、李光摩:〈晚明心態與晚明習氣〉,《北京文學遺產》,1997年。
林美秀:〈論江盈科的文學新變觀〉,《中國國學》,第18期,1990年11月。李兢兢:〈論江盈科在公安派創立時期的地位〉,《惠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2年5月。
段繼紅:〈晚明小品類型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2月。
梁容若:〈葡萄社與公安派〉,《純文學》,第6卷第6期,1969年12月。夏咸淳:〈論公安派重要成員江盈科〉,《文學研究叢刊》,第5輯,1988年12月。
夏咸淳:〈晚明小品的審美特徵〉,《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1期,1990年。
張忠良:〈晚明小品文學家的思想及生活〉,《台南家專學報》,1995年6月。章培恒:〈《江盈科集》序〉,《書屋》,第4期,1997年。
連文萍:《漢學研究》,〈詩史可有女性的位置?─以兩部明代詩話為論述中心〉,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黃仁生:〈江盈科生平、著述考〉,《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1997年。
黃仁生:〈論公安派副將江盈科的文學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 3期,1997年。
黃仁生:〈論江盈科參與創立公安派的過程及其他〉,《復旦學報》,第5期,1998年。
黃仁生:〈江盈科論〉,《文學評論》,第2期,1998年3月。
葉九如:〈明代笑話寓言對道學的批判〉,《電大教學》,第3期,1998年。
陳平原:〈晚明小品論略〉,《中州學刊》,第4期,1995年。
陳本源:〈「幅短而神遙,墨希而旨永」─略論袁宏道、江盈科吏吳時期的小品〉,《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1年6月。
陳蒲清:〈晚明詩文運動的一員主將─江盈科〉,《衡陽師專學報》,第4期,1996年。
楊碧雲:〈論江盈科的小品文〉,《新余高專學報》,2005年6月。
諶貽春:〈試論江盈科對公安派文學的貢獻〉,《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0月。
薩兆潙:〈明公安派詩社活動淺析〉,《新視野》,2000年6月。
龔鵬程:〈江盈科詩論小箋〉,《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第15期,2000 年 7月。四、學位論文
樸鍾學:《公安派文學思想及其背景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李濟雨:《晚明小品之文藝理論及其藝術研究》,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林美秀:《江進之詩學理論與實踐》,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官廷森:《晚明世說體著作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姚琪姝:《「世說體」小說發展敘述》,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張瑞文:《江盈科敘事作品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郭素貞:《明代詼諧寓言與高中國文教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賴旬美:《中國古代寓言型笑話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陳成文:《明代復古派與公安派詩史觀之比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陳萬益:《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