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9: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雅君
研究生(外文):Ya-chun Liu
論文名稱:江盈科小品文研究
指導教授:李威熊李威熊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公安派江盈科小品文晚明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建立在前人文獻的基礎上,並透過中國古代小品文發展的概述,突顯出晚明小品文的前有所承,以及它不同於其他時期小品文的獨特藝術風格。然後就政治、社會、思想、文學發展等因素,探討晚明小品文之盛行原因,並針對江盈科的小品文作品進行研究。說明其內容思想,分析藝術風格與表現特色。

論文內容分為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範圍、方法與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探討江盈科生平、著作及論述江盈科寫作動機與其小品文風格蘊釀成因。由於小品文所表達的涵意自然是多面相的,舉凡價值觀、人生觀、政治觀等皆有,且小品文定義素無定調,故先論其界義,並探討晚明小品文興盛之成因,以及其特色與江氏小品之間的相互影響;然本文第三章則著力於江盈科的學術思想淵源,在他的著述作品之外提供另一研究角度:透過小品文的內容、形式與寄託的思想傾向,來觀察江盈科與各家思想之間的繼承與影響。第四章則論及江盈科小品文之藝術性,從而將江氏小品作類別進行探討,並就其小品內容、風格特色分論之,藉由作品之論述以知其人兼論其世。第五章為結論。

江盈科的作品既注重自我個性的表現,又不放棄對政治和社會人生的關注,他在社會關注與個體價值之間達到了兩全,因而與三袁兄弟相比,其創作內容更豐富,創作領域更為廣闊。通過以上研究,對於公安派和江盈科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同時對整個晚明小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本文力圖通過分析其思想內涵、文學主張、小品文作品,比較全面地再現江盈科其人,以擴大已有的研究成果,為全面而準確地認識公安派盡一點微薄之力。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方法 5
第三節、研究範圍 6
第二章、江盈科生平及其小品文寫作的背景 8
第一節、生平述要 8
一、 求學仕歷 8
二、江盈科與公安派 12
第二節、著作考述 15
第三節 江盈科與晚明小品文 23
一、小品文與晚明小品之義界 23
二、晚明小品文寫作背景 30
第三章 江盈科的文學思想 41
第一節、江盈科的文學理論 41
一、闡發「性靈說」之旨,另立「元神活潑說」 41
二、反對復古模擬,主張文隨時遷 48
第二節、江盈科小品文與各家思想之融合 51
第四章 江盈科小品文類別及其藝術性 63
第一節、寓言小品 63
一、諷刺小品 63
二、笑話小品 68
第二節、尺牘小品 70
一、感嘆為官之艱辛 71
二、出遊之樂 72
三、坦率真實的生活記事 74
第三節、史傳小品 76
一、《世說新語》體制的模仿 77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借鑒 78
三、《皇明十六種小傳》與《世說新語》的相異之處 81
第四節 江盈科小品文之藝術特色 84
一、奇、趣、智的追求 84
二、生動真實的語言刻畫 90
三、巧妙的歧義、用典技巧 93
第五章 結論 96
附錄:江盈科年譜簡表 100
參考書目 108
一、古籍
(一)、書目
(漢)班固:《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餘嘉錫選注:《世說新語箋疏》,臺北:王記出版,1984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劉孝標注:《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梁)蕭統編:《昭明文選》,鄭州:中州古籍,1990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明)李紹文撰:《皇明世說新語》,《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10月。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明)袁中道撰:《珂雪齋前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公司,1976年9月。
(明)袁中道撰:《珂雪齋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袁宏道撰:《袁中郎全集》,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10月。
(明)鍾惺撰:《隱秀軒集》,《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鄭光勳:《媚幽閣文娛》,上海:上海雜誌公司,1936年。
(清) 紀昀等總纂、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藝文志》,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0月。

(二)、方志
《欽定大清一統治》,《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光緒湖南通志》,《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光緒桃源縣志》,《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南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湖南府縣志》,《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南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二、專著
(一)江盈科著作:
(明)江盈科著、潘之恆刪定:《亙史鈔》,明萬曆壬子吳公勵校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江盈科:《雪濤談叢》,見《五朝小說》,(明)馮夢龍編,明末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明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江盈科:《雪濤閣全集》,明萬曆二十八年西楚江氏北京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
(明)冰華生輯,《雪濤小書》,上海:中央書店,1935年12月。
(明)江盈科:《雪濤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11月。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5月。
(明)江盈科著、黃仁生校注:《江盈科集》上、下,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4月。
(明)江盈科輯:《皇明十六種小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出自《快談四書》,陳文新編,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8年4月。
(明)江盈科著、黃仁生校注:《雪濤小說(外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明)江盈科撰:《閨秀詩評》,《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12月。
(明)江盈科著:《雪濤詩評》,收入於《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12月。

(二)近人著作:
方志遠著:《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王利器、王貞瑉選編:《中國笑話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尹恭弘:《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晚明小品七十三家評述》,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年。
王健:《中國明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斌選注:《元明清詼諧寓言》,番禺:新世紀出版社,1995年。
左東嶙:《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3月。
申俊編:《中國笑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朱劍心:《晚明小品選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志達:《明清文學史.明代卷》,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何宗美著:《公安派結社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奕定編:《中國歷代寓言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吳秋林:《中國寓言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李保均主編:《明清小說比較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李紹先、王曉琳:《明清小說話幽》,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富軒、李燕著:《中國古代寓言史》,臺北:漢威出版社,1998年8月。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吳承學、李光摩編:《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8月。
周作人:《明人小品集》,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周明初注譯、黃志民校鴃G《明散文選》,臺北:三民書局印行,1998年
周荷初:《晚明小品與現代散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易聞曉:《公安派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5月。
周質平著: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月。
胡義成選評:《明小品三百篇》,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臺北:聖環圖書公司出版,1994年。
高有鵬:《中國民間文學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袁世碩:《文學史學的明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12月。
徐朔方、孫秋克著:《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夏咸淳、陳如江編著:《歷代小品文精華鑒賞辭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唐麒主編:《中國歷代幽默諷刺故事總集》,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裡仁書局,2004年7月。
釩堨迭G《李贄思想演變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笑話書七十一種》,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楊恩寰:《審美心理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楊曉明主編:《中國笑譚》,臺北:薪傳出版社,2000年。
臧克和評點:《歷代小品文評點》,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趙伯陶:《明清小品》,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齊裕焜著:《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葉慶炳、卲紅主編:《明代文學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9月。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劉征、馬達、戴青山編注:《中國寓言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1月。
劉征:《劉徵文集---第五卷古代寓言整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歐明俊主編:《明清名家小品精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5月。
郭英德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明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 5月。
郭預衡編選:《明清散文精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董森、丁汀編:《中國民間笑話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型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劉燕萍:《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7月。
劉勰著、王更生注釋:《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臺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飛主編:《中國古代散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益源:《古代小說論述》,北京:線裝書局,1999年12月。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陳萬益編:《性靈之聲—明清小品》,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陳蒲清著:《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2001年9月。
凝溪:《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陳維禮、郭俊峰主編:《中國歷代笑話集成》,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6年。
鍾林斌:《公安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年。
謝桃坊:《中國市民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羅筠筠:《靈與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鄧紹基、史鐵良主編:《明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羅綱:《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顧青、劉東葵:《冷眼笑看人間事─古代寓言笑話》,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三、期刊論文
王三慶:〈從市場經濟看明代小說的幾個問題〉,《古典文學》,2000年9月。
宋美華:〈語調與說話人-諷刺詩的修辭傳統〉,《中外文學》,第14卷第3期,1985年。
李兢兢:〈論江盈科在公安派創立時期的地位〉,《惠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1 期,2002年5月。
何國平:〈公安派副將江盈科的「吏隱」心態論〉,《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0年9月。
孟祥榮、毛洪文:〈公安派形成時間和原因的考察〉,《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2000年9月。
吳承學、李光摩:〈晚明心態與晚明習氣〉,《北京文學遺產》,1997年。
林美秀:〈論江盈科的文學新變觀〉,《中國國學》,第18期,1990年11月。
李兢兢:〈論江盈科在公安派創立時期的地位〉,《惠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2年5月。
段繼紅:〈晚明小品類型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2月。
梁容若:〈葡萄社與公安派〉,《純文學》,第6卷第6期,1969年12月。
夏咸淳:〈論公安派重要成員江盈科〉,《文學研究叢刊》,第5輯,1988年12月。
夏咸淳:〈晚明小品的審美特徵〉,《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1期,1990年。
張忠良:〈晚明小品文學家的思想及生活〉,《台南家專學報》,1995年6月。
章培恒:〈《江盈科集》序〉,《書屋》,第4期,1997年。
連文萍:《漢學研究》,〈詩史可有女性的位置?─以兩部明代詩話為論述中心〉,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
黃仁生:〈江盈科生平、著述考〉,《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1997年。
黃仁生:〈論公安派副將江盈科的文學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 3期,1997年。
黃仁生:〈論江盈科參與創立公安派的過程及其他〉,《復旦學報》,第5期,1998年。
黃仁生:〈江盈科論〉,《文學評論》,第2期,1998年3月。
葉九如:〈明代笑話寓言對道學的批判〉,《電大教學》,第3期,1998年。
陳平原:〈晚明小品論略〉,《中州學刊》,第4期,1995年。
陳本源:〈「幅短而神遙,墨希而旨永」─略論袁宏道、江盈科吏吳時期的小品〉,《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1年6月。
陳蒲清:〈晚明詩文運動的一員主將─江盈科〉,《衡陽師專學報》,第4期,1996年。
楊碧雲:〈論江盈科的小品文〉,《新余高專學報》,2005年6月。
諶貽春:〈試論江盈科對公安派文學的貢獻〉,《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0月。
薩兆潙:〈明公安派詩社活動淺析〉,《新視野》,2000年6月。
龔鵬程:〈江盈科詩論小箋〉,《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第15期,2000 年 7月。
四、學位論文
樸鍾學:《公安派文學思想及其背景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李濟雨:《晚明小品之文藝理論及其藝術研究》,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
林美秀:《江進之詩學理論與實踐》,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官廷森:《晚明世說體著作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姚琪姝:《「世說體」小說發展敘述》,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張瑞文:《江盈科敘事作品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郭素貞:《明代詼諧寓言與高中國文教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賴旬美:《中國古代寓言型笑話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成文:《明代復古派與公安派詩史觀之比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萬益:《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