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丁蕙敏(2010)。應用需求理論與PZB缺口模式探討非營利組織服務品質-以慈濟兒童精進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尤毓蓁(2007)。臺北縣市教育行政機關服務品質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立杰(2011)。縣市合併升格教育行政業務整併初探~以臺南市教育局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8-23。
王克儉(2003)。民眾對非營利組織的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探討-以救國團為例。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王國明、陳啟光、徐光垚、鄭傑升、闕嘉萱、陳玉真(2000)。提升為民服務品質之研究-單一窗口服務標準化暨應用電子化政府於無人窗口之原型設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DEC-MO-089-028)。桃園縣:元智大學。
地方制度法(2010)。
朱鎮明(2004)。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現代化:21世紀英國地方層次的變革。行政暨政策學報,38,31-60。江岷欽(1999)。政府再造與顧客導向的服務理念。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1),1-17。江岷欽(2000)。顧客導向的服務理念。人力發展月刊,72,20-31。江岷欽(2003)。組織變革與組織創新:組織再造與組織學習之觀點分析。T&D 飛訊,9,1-15。江明修、陳定銘、陳秋政、李依錇、羅文伸(2009)。我國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DEC-RES-097-018)。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院(2009)。臺中縣(市)合併改制計畫。行政院公報,15(17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政府服務創新精進方案。2012年6月10日,擷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42416562671.pdf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政府服務品質獎實施計畫。2012年1月12日,擷取自http://www.rdec.gov.tw/DO/DownloadControllerNDO.asp?CuAttachID=2245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第四屆「政府服務品質獎」得獎機關名單。2012年6月10日,擷取自http://www.rdec.gov.tw/DO/DownloadControllerNDO.asp?CuAttachID=25644
吳伶麗(2003)。人力資源部門服務品量表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吳沛峰(2004)。臺南市政府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勞工局為例。國立成奶j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3)。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黃旭鈞(1995)。提昇教育品質的一股新動力:談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74-83。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智勝。
李麗珍(200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服務品質之研究。臺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水波、鄭錫鍇、陳定銘、牛萱萍(2003)。臺北市政府為民服務指標建立之研究。臺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林雨築(2006)。地政機關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高雄縣地政事務所為例。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林海清(2001)。地方教育行政組織再造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4(2),85-98。林朝夫(1999)。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鳳儀、鄧子正(1998)。服務品質之意涵與衡量。警學叢刊,28(6),213-234。林燈燦(2009)。服務品質管理。臺北市:五南。
林靜宜(2012)。社區類非營利組織社會參與對居民服務品質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社區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雅暖(2000)。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表演藝術圖書室服務品質改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金玉珍(1999)。洽公民眾對臺北市區公所服務品質看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施孜姿、趙秋英(2011)。大臺中市教育整合-問題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9-30。
紀俊臣(2003)。臺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之可行性分析。中國地方自治。56(1),4-50。席代麟、張嘉惠(2011)。公部門提昇服務品質的理論與實踐。T&D 飛訊,131,1-41。
翁崇雄(1996)。消費者銀行認知服務之研究。基層金融,32,89-115。翁崇雄(1997)。影響消費者評量服務品質與服務價值之研究。品質學報,4(2),67-103。
高瑞新(2006)。以「PZB服務品質缺口模型」探討警察服務品質之研究-以高雄港務警察局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文湘(2002)。稅務行政機關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苗栗稅捐處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張明輝(2003)。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成長。發表於中國教育學會主辦「教育人員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張嘉惠(2009)。公部門服務品質考核制度之研究-以 97 年台北市政府服務品質考核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教育基本法(2011)。
莊茂勝(2006)。自來水公司用戶滿意度實證研究:以第七管理處轄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光榮(2002)。服務品質管理及評估。載於沈榮華(主編),服務業行銷(頁203-220)。臺北縣:空中大學。
陳東成(2002)。知識經濟下服務型政府之地政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臺北市地政事務所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陳思倫(2009)。服務品質管理。臺北市:前程。
陳啟榮(2003)。以全面品質管理建構教育行政機關評鑑指標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陸正一(2002)。領導品質、內部顧客與企業永續。品質月刊,38(4),81-84。鈕文英(2009)。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政傑(2011)。新三都教育整合的思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2。
黃國敏(2005)。政策民意與施政滿意度調查之探討:苗栗縣政府個案研究。政策研究學報,5,103-144。黃鴻程(2010)。服務業行銷-理論探討與個案研究。臺中市: 滄海。
楊思偉、楊銀興(2010)。大臺中合併升格—教育事務之研究。臺中市政府委託專案研究。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楊碧孌(2005)。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楊錦洲(2001)。顧客服務創新價值。臺北市:中衛。
楊錦洲(2009)。服務品質-從學理到應用。臺北市:五南。
詹中原(1998)。國家競爭力與企業精神政府。研考雙月刊,22(4),6-18。詹中原(2000)。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廖麗娟、呂雅雯(2010)。提升政府服務品質策略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4(5),12-23。
臺中市政府(2010a)。上梨山,迎曙光 ! 臺中直轄市第一屆市長就職演說。2012年5月28日,擷取自http://www.kids.taichung.gov.tw/internet/kids/c01.aspx
臺中市政府(2010b)。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組織規程。2012年6月9日,擷取自http://210.69.115.31/GLRSout/NewsContent.aspx?id=399
臺中市政府人事處(2012)。臺中市政府推動用心感動服務-型塑組織優質文化提升公務正面形象實施計畫。2012年6月22日,擷取自http://www.personnel.taichung.gov.tw/internet/main/docDetail.aspx?uid=20717&docid=103235
劉佩怡(2008)。臺灣行政區域調整的規劃理路。通識研究集刊,13,131-146。劉昊洲(1998)。談組織再造。公務人員月刊,28,22-29。蔡政和(1998)。高等教育行政服務品質衡量模式之建構-以元智大學為例。元智大學工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盧淵源(譯)(1986)。杉本辰夫著。事務、營業、服務的品質管制。臺北市: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蕭全政(2010)。行政院組織改造之回顧。研考雙月刊,36(2),11-22。
戴永久(1987)。品質管理。臺北市:三民。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謝俊義(1998)。組織再造工程在公共組織的應用。人事月刊,27(6),46-51。藍庭正(2004)。基層服務機關民眾滿意度評量模式暨服務品質關鍵因素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奶j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蘇雲華(1996)。服務品質衡量方法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西文文獻
Bolton, R. N. , & Drew, J. H.(1991).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ervice Changes on customer attitudes, Journal of Marketing, 55(3), 1-9.
Caiden, G. (1991).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mes of Age . New York, NY : Walterde Gruyter.
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s and norms in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 24, 244-249.
Carman, J. M. (1990).Consumer perception of service quality: An assessment of the SERVQUAL dimension. Management Science, 30, 1143-1159.
Christo, B. (1996).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ervice recovery op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8, 110-130.
Cronin, J. J.,&Taylor, S. A. (1992).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55-68.
Crosby, P. B. (1979). Quality is free: 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reation. New York, NY: American Library.
Firnstahl, T. W. (1989). My employees are my service guarante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7(4), 54-62.
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6(1), 6-27.
Garvin, D. A. (1984). 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 25-43.
Gore, A. (1993). From red tape to results: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 costs less. New York, NY: A plume Book.
Gronroos, C. (1990). 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Managing the moments of truth in service competition.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Harry, H.P.(1978). The status of productivity measarement in the public sect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8(1), 28-33.
Howard, J. A. ,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NY:Wiley.
Juran, J. M. (1974). A universal approach to managing for quality. Quality Progress, 19-24.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Oliver, R. (1993).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attribute bases of the satisfaction respons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 418-430.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 25-48.
Parasuraman, A., Berry, L. L.,&Zeithaml, V. A. (1991). Refinement and reassessment of the SERVQUAL scale. Journal of Retailing, 67(4), 420-450.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 (1994). Reassessment of expectations as a comparison standard in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58, 111-123.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 Berry, L.L.(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 Berry, L.L.(1988).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1), 12-40.
Westbrook, R. A., & Oliver, R. L.(1981).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8, 94-99.
Wilson, J. Q. (1989). Bureaucracy: 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Woodruff, R. B., Cadotte, E.R., & Jenkins, R.L. (1983). Modelling consumer satisfaction processes using experience-based norm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 29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