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田園城市,臺北。
Kevin Kynch著,宋伯欽譯,(1999),都市意象,臺北:臺隆。
Kumar, Ranjit著,潘中道、胡龍騰譯,(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學富文化。
Michael W. Eysenck, Mark T. Keane著,李素卿,(2003),認知心理學。臺北:五南。
Nancy A. Leszczynski著,洪得娟譯,(2006),景觀植栽設計。臺北:六合。
Norman K.Booth著,侯錦雄、李素馨譯,(1996),景觀設計元素。臺北:田園。
Trancik Roger著,謝慶達譯,(1989),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臺北:創興。
于正倫,(2004),城市環境創造:景觀與環境設施設計,臺北:田園。
王玉齡,(2005),玩藝學堂—校園公共藝術Public Art in Campus。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兆基譯,日本財團法人都市綠化技術開發機構編,(1998),新綠化空間設計指南普及手冊,臺北:地景。
貝爾(Paul A. Bell)等著,聶筱秋,胡中凡譯,(2003),環境心理學。臺北:桂冠。
林憲德,(2006),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7年更新版)。臺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臺北:五南圖書。
洪得娟,(1994),景觀建築。臺北:地景。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徐磊青,(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臺北:五南。
徐磊靑, 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臺北:五南。
袁之琦、游恆山,(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五南。
常懷生,(1995),建築環境心理學。臺北:田園。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鈿富,(1986),校園規劃與美化。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專題研究,265-280。臺北:台灣書店。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五南。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五南。
湯志民,(2002),台灣的學校建築。臺北:五南。
湯志民,(2003),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編。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五南。
黃世孟,(2000),小地方‧好場所,建築情報。臺北:恩楷。
黃世孟、李永展,(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臺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黃以喬,(2003),校園發展的生態觀。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臺北:學校建築學會。
劉育東,(1996),建築的涵意。臺北:胡氏。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臺北:正中。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賴明洲,(1993),植栽、綠化與景觀。臺北:藝術家。
賴明洲,(1996),環保公園綠化手冊,行政院環保署委託,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賴明洲、薛怡珍,(2004),"建構永續生態校園生物棲地生存空間之可行性-以東海大學複層植栽為例",2004 綠環境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臺北:五南。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臺北:心理。
二、學位論文
方維宏,(2009),都市園道環境偏好與使用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市東豐路園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奶j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南。古宴榕,(2005),公共藝術運用在國小藝術教育課程模式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呂芳運,(2010),台中市立面綠化植物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臺中。李昇翰,(2002),牆的意涵即其與空間中的互動,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新竹。李明諴,(2010),無圍牆小學開放性與安全性之研究─監視社會理論的觀點,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南投。李美慧,(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校園空間規劃之研究-以南投縣(市)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研究所,雲林。李瑞秋,(2008),永續校園學校親和性圍籬之探討-以台東市兩所學校為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所,屏東。
李瑞秋,(2009),永續校園學校親和性圍籬之探討-以台東市兩所學校為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所,屏東。吳基正,(2004),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規劃與社區使用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研究所,雲林。林青徽,(2005),開放空間邊界使用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臺中。
紀淑和,(1991),台北市國民中學校園綠化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范尹柔,(2010),國小校園圍牆改造與師生安全感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奶j學建築學系研究所,臺南。秦英豪,(1997),領域深度之記號系統,國立成奶j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臺南。莊益欣,(2008),遊客對休閒農業生態旅遊認知與環境態度之研究-以兩處十大經典農漁村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系,臺中。陳玉芳,(2008),生命教育與校園公共藝術實踐—以臺北縣北新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北。陳怡陵,(2010),建築物牆面採不同植栽形式與綠覆率之視覺偏好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張嘉錄,(2006),國民小學圍籬建築造形現況之研究—以彰化縣公立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彰化。葉育廷,(2003),校園空間對於都市集居環境內生物生存空間留設潛力之研究─以台南市國小校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奶j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臺南。湯志民,(1991),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覺知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劉美,(1997),校園與城市的對話─大學校園空間界面之構成,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臺中。賴彩鳳,(2009),台東市國小校園綠籬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所,屏東。鍾蕙鄉,(2005),新校園的新-新校園運動之設計表現的創新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臺南。藍梅君,(2007),國小學童對通學道之圍牆與附屬設施景觀偏好之研究-以高雄市苓洲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屏東。三、期刊文章
王湘婷,(2009),創意校園之規劃─從校園空間社區化觀之,教育論壇66,83-90。李美華,(2002),綠色校園無圍牆,北縣教育,44,52-54。江哲銘,周家鵬,(2006),校園規劃與建築,永續校園營建指南手冊,蘇惠珍編,教育部,15-38。
汪忠獻,(2007),擁抱社區˙解構校園圍牆新風貌,南縣國教,26(6),24-25。邱桂琦、張憲庭,(2007),無圍牆校園的理念與規劃,南縣國教,26(6),8-9。林明地,(1999),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第27輯,259-279 。姜文通,(2007),從後現代主義觀點探討校園圍牆解構,南縣國教,26,10-11。姜秋蘭,(2007),展現校園新風貌~談解構校園圍牆,南縣國教,26,14-15。陳密桃,(1997),學校建築上的一些實際問題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50(3),2-7。
陳琦媛,(2001),學校開放空間設計對教學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健康、新生、和永安國民小學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e世紀的校園新貌,219-234。臺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1995,學校建築的本土教育環境規劃,初等教育學刊4(12),27-62。湯志民,(2004),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與設計,中等教育,55,4-31。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資料與研究,15,2-8。敬世龍,(2007),新世紀校園典範:從圍牆解構與永續校園談起,南縣國教,26,12-13。劉建明,(2007),賦予校園圍牆新生命˙校園圍牆的工程改造,南縣國教,26(6),22-23。賴啟銘,(2005),「永續社區之建構-社區型再生能源應用典範之建立與實踐(Ι)」,國科會計畫:NSC93-2621-Z-426-001。
簡世川,(2007),無圍牆時代與校園安全,師友月刊485,72-74。四、外文文獻
Brubaker, C. W. (1998), Planning and designing schools. New York: McGraw-Hill.
Carmon, M.(2003), Public places - Urban spaces,Oxford:Arthitectural Press.
Fishbein, M. & Ajzen, I.(1974), Attitude toward objects as predictor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behavioral criteria. Psychological Review,81.59-74.
Fisher et.al,(1984),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
Fisher, B., Nasar, J.(1992), Fear of crime in relation to three exterior site features-prospect refuge, and escap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4(1), 35-65.
Flensborg, I. (1992), Aesthetic experiencing Topophilia. Cambridge U. K.: The Building Experiences Trust, 21-23.
Kevin Lynch.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MIT
Kevin Lynch. (1981), Good City Form .Lond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Mayer, R. E. (1981), The Promis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 Company
Rapoport A.(1977),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owards a man-made 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Oxford, England,; ergamon Press.
Zube, E. H., Pitt, D. G. and Anderson, T. W. (1975) Perception and predic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values of the Northeast. In Land-scape assessment: Values, perceptions and resources. E. H. Zube, R. O. Brush and J. Gy. Fabos, eds., p. 151-167. Dowden, Hutchinson and Ross, Stroudsburg, Pa.
五、網路資料
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2008),看見友善校園.亮麗校園圍籬,下載日期:2011/03/25,取自:http://www.beautiful.taipei.gov.tw/blog/pla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