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6: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惠美
研究生(外文):Hui-Mei Chen
論文名稱:中部書院建築裝飾圖案寓意分析與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novative Cre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Decorative Designs of Traditional Academiesin Central Taiwan
指導教授:楊鼎献
指導教授(外文):Ding-Xian Yang
口試委員:劉建成陳鴻勝
口試委員(外文):Jian-cheng LiuHong-Sheng Chen
口試日期:2012-01-0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嶺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中部書院建築裝飾寓意
外文關鍵詞:Traditional Academies in central TaiwanArchitectural DecorationImplied Mea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書院的裝飾大多繁多而細緻,從地面的台基、柱、門窗、牆垛、棟架乃至屋頂全佈滿了裝飾藝術,運用的技巧包括石雕、木雕、彩繪、雕塑、剪黏、交趾陶等。書院的裝飾,大部分在構造作用之外,同時又兼有象徵的意義。經過匠師運用想像力創造,逐漸變成一種特色的裝飾形式,主題又蘊藏典故,更加豐富了建築裝飾的內涵。其裝飾內蘊著傳達忠孝節義、名訓、祈福納祥、功名及第的精神,當然亦包括匠師的傳神手藝在內。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資料整理,實地觀察並親訪當地文史工作者作為研究的方法,進而拍攝照片後進行研究,最後運用研究方法分析其不同寓意。研究目的是:(一)描述並比較中部二、三級古蹟書院的建築裝飾。(二)訪問文史工作者,更加了解各書院圖案的沿革特色,以利分析研究。(三)分析書院建築裝飾圖案的寓意。(四)應用建築裝飾圖案寓意延伸後加以創作表現。(五)期盼建築裝飾豐富的文化意涵,得以重現並引起重視。
本研究以縣定二、三級古蹟的中部八所書院為討論主體,探討其建築裝飾圖案的寓意和匠師的巧思,並研究書院建築裝飾圖案,用功名及第等正向價值觀,循循善誘後代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然後以相關圖案作為創作主題,進一步分析創作主題中圖案的結構、色彩,並解構其蘊含的寓意;運用設計學中點、線、面的概念,配合書院中圖案的主題色彩,希望以簡潔的手法表達出傳統的裝飾圖案的象徵意義。期許書院建築裝飾圖案能把前人的精神、智慧得以重現並發揮出來。

The decorations of academies are numerous and delicated. The ground-floor, poles, windows, walls, even the roof are well-decorated with valuable artistic piecegoods including stone & wood carvings, color-paintings, sculptures, paper-scissoring arts and Cochin ceramics. All of these are completed by high-skilled aristists and experienced craftmen. These decorations of academies have symbolic meanings besides of structural purposes. Masters and craftsmen create these works with their imaginations and gradually become characteristic standards. Themes of the decors are meaningful, transmitting loyal filial piety, festival righteousness, and the masters’ own expressive craftsmanships.
Literature review, data analysi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local historians constructs the research. The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are (1) describe and compare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s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level historical ancient-buildings in central part of Taiwan, (2) visit the local cultural historian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decos, to enable further analysis, (3) analyze the implication of the decorations of the academies’ buildings, (4) innovative creations derived from these decorations, (5) hope that rich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decorations could attract the social Attention.
The research wishes to focus on eight traditional academies ranked as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level ancient-buildings recognized by Municipal to investigate the decos’ implied meanings and the designers’ fantastic ideas. Moreover, the research wishes to develop innovative classic decorative symbols according the analysis of these academies’ building structures, decors and construction concept. Finally, the research sincerely anticipates to reappear our ancestor's spirit and wisdom.

中文摘要 i i
英文摘要 iii
誌謝 v
目次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
壹、研究方法 4
貳、研究流程圖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臺灣書院的源由 6
第二節 書院的建築及祭祀 7
壹、書院的建築格局 7
貳、書院的祭祀對象 9
第三節 建築裝飾圖案 9
第四節 中部各書院沿革 13
壹、西螺振文書院 14
貳、員林興賢書院 14
參、鹿港文開書院 15
肆、南投藍田書院 16
伍、登瀛書院沿革 17
陸、道東書院沿革 17
柒、明新書院沿革 18
捌、磺溪書院沿革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分析 2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0
第二節 書院建築構件與裝飾圖案 21
壹、屋頂的定義與裝飾圖案 21
貳、台基的定義與裝飾圖案 25
參、棟架的定義與裝飾圖案 29
肆、牆垛的定義與裝飾圖案 34
伍、門窗的定義與裝飾圖案 39
陸、神龕、供桌的定義與裝飾圖案 42
第三節 研究結果 47
第四章 裝飾圖案應用創作與表現 51
第一節 創作主題選定 52
第二節 解構理論分析與應用 54
第三節 創作表現 57
壹、色彩 57
貳、形 59
參、表現 60
第四節 作品內容說明 61
第五節 創作發表-1 85
第六節 創作發表-2 88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 90



參考文獻 91
附錄一:振文書院導覽解說 93
附錄二:興賢書院導覽解說 96
附錄三:文開書院導覽解說 99
附錄四:登瀛書院導覽解說 101
附錄五:道東書院導覽解說 103
附錄六:磺溪書院導覽解說 105

天津楊柳青畫社編(1995)中國吉祥圖案百科,臺北縣,笛藤出版圖書。
王啟宗(1999)臺灣的書院,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王鎮華(1986)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臺北,故鄉出版社。
王鎮華﹙1984﹚中國建築備忘錄,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李鎮岩(2008)台灣的書院,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李乾朗(2003)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乾朗(2001)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商周出版社。
李乾朗(1996)臺灣傳統建築,臺北,臺灣東華出版社。
李乾朗、俞怡萍(1999)古蹟入門,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乾朗(1996)台灣建築閱覽 ,臺北市,玉山社出版。
李乾朗(2003)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李乾朗(2005)臺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李祖定(1995)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臺南市,大孚書局。
吳承燕(1965)中國畫論,臺北市,台灣書店。
吳振聲﹙1979﹚中國建築裝飾藝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林會承(1987)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崇宏(2002)造形與構成-視覺設計應用的基礎與原理,台北縣,視傳文化。
野崎誠近著,古亭書屋編譯(1981)中國吉祥圖案,臺北市,眾文圖書。
康鍩錫(2007)臺灣古建築裝飾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商子庄(2009)中國古典建築吉祥圖案識別圖鑒,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建築史與理論研究室著,孫全文主持(1989)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臺北市,明文書局。
許清福著(1991)磺溪書院之調查研究,臺中市,培聖出版社。
郭喜斌(2010)聽!台灣廟宇說故事,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樓慶西(1998)中國傳統建築裝飾,臺北市,南天出版社。
簡榮聰(2009)藍田書院建築裝飾藝術,南投市,南投藍田書院管理委員會。
符宏仁計畫主持(2006)彰化縣第二級古蹟和美道東書院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
符宏仁計畫主持(2007)南投縣第三級古蹟登瀛書院彩繪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南投縣,南投縣文化局。
許錫專編(2002)登瀛書院的歷史,南投縣草屯鎮,南投縣草屯鎮公所。
曾文吉計畫主持(民2006)彰化縣第三級古蹟鹿港文武廟第二期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
張淑君計劃主持(2008)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文武廟再利用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
喬繼堂(1993)吉祥物在中國,臺北市,百觀出版社。
楊德文(2005)太極意象與思維在視覺創作上之研究,臺北市,七月文化。
漢寶德計畫主持(2004)雲林縣第三級古蹟西螺振文書院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漢寅德計畫主持(1999)南投縣三級古蹟藍田書院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南投市,南投縣政府。
閻亞寧計劃主持(1990)員林興賢書院之研究與修護計劃,彰化市,彰化縣政府。
蕭呈章編(1997)國家三級古蹟明新書院,南投縣集集鎮,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劉志遠、金研編,周進譯(1989)中國吉祥圖案題解,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文房四寶 http://big5.huaxia.com/gate/big5/www.chinayigou.com/news/Article/szyl/wmys/gybk/200906/43480.html 2011090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