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Albert Bandura 著,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臺北市:桂冠。(Albert Bandur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David T. Coutwright著,薛絢譯,2002,上癮五百年,台北:立緒。
John Baker(2006),歡慶更新:領導者手冊(岳景梅譯)。台北:道聲出版社。
王祐淇(2009)。毒品犯戒治歷程與方案分析之研究:以臺灣臺南監獄明德戒
治分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超羣(2008)。成年男性首次吸毒之心理認知及環境影響危險因子研究-以
台灣澎湖監獄毒品受刑人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
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媄慧(2004)。問題解決模式對毒品受戒治人出所計畫之影響。東海大學社
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秀紅(2000) 。老年人的健康促進-護理得涵意,護理雜誌,47(1),19-25。
王昭淳(1992)。濫用藥物少年人格特質與社會適應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立天(1992)。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中國文化,7,56-70。古清美(1972)。輪迴理論的基礎。內明,5,25-26江振亨(2000)。抽絲剝繭---談藥物濫用者認知自我表露下的內言。犯罪矯正
雜誌,14。台北: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江振亨(2000)。國外藥物濫用者藥癮/矯治模式分析,矯正月刊,96(5),2-
5。
江振亨(2003)。從「受刑人家庭支持方案」模式談社會工作理念在矯治機構
之運用。 社區發展季刊,103 , 275-285。
江振亨(2003)。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5 ,25-62。
江振亨、黃秀瑄、林瑞欽(2006)。男性安非他命濫用者之性格特質、用藥非
理性信念、用藥渴求與復發意向之研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7,35-
80。
安希孟(1997)。宗教信仰與理性認識。宗教哲學,3(1),27-37朱玲億等譯(2000)。雷蒙‧柯西尼(Raymond J. Corsini),丹尼‧衛汀
(Danny Wedding)主編。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
社。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2008)。藥物濫用防制宣導教材。台北:行政
院。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2009)。藥物濫用防制宣導教材。台北:行政
院。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
析。台北:洪葉文化有限公司。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3-194。
宋維村(1995)。 藥物濫用青少年之壓力、因應政策與生活適應關聯性研究。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育斌、許華孚(2005)。藥物濫用少年與其社會網絡之互動要素分析:以明
陽中學收容少年為例。犯罪學期刊。8:1。65-97
李增祿(2002) 。社會工作概論,第五版。巨流圖書公司。
李孟真(2000)。毒品、身體與自我:藥癮少女的成癮、戒癮經驗。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清華大學,新竹,台灣。
李素卿(1996)。上癮行為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景美、苗迺芳、黃惠玲(2000)。青少年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
素研究-以在學生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17-34。
李志恆(1997)。濫用藥物之在監費用與醫療費用比較分析—行政院衛生署八
十六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麻經處。
林璟淑、李亭亭(2005)。由Lewin的改變理論談護理資訊系統之推展。護理雜誌,52(1),50-54。
林健陽、賴擁連(2002) 。台灣地區毒品犯戒治處遇效能之實證研究。公共事務評論,3(1),37-68。
林柏君(2005)。影響毒品犯戒治成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
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傑(2008)。藥物濫用者有無繼續施用傾向量表之量化修正研究。犯罪學
期刊,1(1),45-74。
林瑞欽、黃秀瑄(2004)。 海洛因成癮者用藥信念與渴求信念初探,犯罪學期刊,7(2),29-66。
林瑞欽、黃秀瑄 (2003a)。海洛因吸食者吸食海洛因信念探析,2003年犯罪
矯正與觀護研討會,43-69。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林瑞欽等(2006)。95年度三、四級毒品處遇設計及策略研究研究報告,法務
部九五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林健陽、陳玉書(2008)。新犯毒品施用者施用行為及毒品取得管道之研究。
法務部97年度委託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林健陽、陳玉書(2008)。除刑化毒品政策之檢討—論我國毒品犯罪之戒治成
效。刑事再犯防制政策研究成果報告
林健陽、柯雨瑞(2003),毒品犯罪與防治,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岳景梅譯(2006)。John Baker著。歡慶更新領導者手冊。台福傳播中心。
周震歐(1999)。犯罪心理學。台北:大通印刷打字公司。
邱美珠(2007)。毒癮愛滋感染者的生活世界。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論文。
施志茂(2000)。安非他命危害與犯罪防治。台北:華泰
吳芝儀、黃永順、蔡學貞、劉晏佐(2006)。台灣戒治所實施矯正教育之現況
與問題分析─以嘉義戒治所為例。犯罪學期刊,9(1),1-30。
胡海國、林信男(1996)。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指引。中華民
國精神醫學會出版,123-127。
韋若蘭(2002)。 成年濫用藥物者自我控制、非理性信念與再濫用藥物意向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華孚、林正昇(2009)。藥癮戒治者之社會復歸與社會支持接納系統之研
究。法務部刑事政策與犯罪資料庫: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2)
高郁勛(2003)。毒品濫用者周邊血液單核細胞分泌細胞激素能力之研究。高
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漢瑛、何英奇(2010)。藥物濫用新思維: 融入生命教育心靈層面之藥物教
育課程。課程與教學季刊,13(3),77-104。
陳珍亮(2006)。觀察勒戒處所「有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紀錄表」評估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玟如(2004)。藥物濫用者復發歷程之研究。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
陳玫玲(2004)。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之困境與建議,社區發展季刊,245-259。
陳億貞譯(2004)。Robert J .Sternberg著。普通心理學。台北:雙葉書
廊有限公司。
陳恒偉(2010)。都是神為我們成就,晨曦之光,152,3。
陳瑞璋、張大衛、林希聖、邵日坪(2005)。福音戒毒在香港。在打擊藥物濫
用國際會議2005上發表二零零五年二月廿四日上午於香港。
陳漢瑛(2008)。臺灣原住民青少年用藥行為之結構模式:族群認同、人格特
質社會學習、用藥信念等影響因素,教育心理學報,39(3),335-354。
傅佩榮(1993)。儒家與宗教信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2),68-91。
黃巨標(2010)。金三角的荔枝,晨曦之光,152期,3。
黃靖庭(2008)。毒品受戒治人戒治經歷與成效認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
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鈴翔,張意如譯(1999)。開創生機──單親家庭權能增強社會工作。台
北、亞太。
黃富源,曹又光(1996)。成年觀護新趨勢,台北:心理。
黃俊棠(2004)。毒品犯觀察勒戒成效之實證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會, 14-45。
彭若瑄(2007)。以問題行為理論探討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之相關理論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碩士論文。
張伯宏、洪嘉璣、郭文正(2006)。本土化戒治處遇整合模式之詮釋與展望-
以臺灣新店戒治所為例。矯正月刊,172
張伯宏(2007)。我國毒品戒治政策與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
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家銘(1997)。社會學。台北:唐山。
張宏哲、林哲立譯(1999)。Jose B.Ashford,craig winston
ecroy,kathyl.lortie。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
司。
張鈺姍、余伍祥、李家順、陳明招、楊寬弘(1995)。 出院藥癮病人的追蹤,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2):17-30。
張欣萍、高淑貴(2000)。原住民飲酒行為與家庭相關之研究:以泰雅族、賽夏族為例,農業推廣學報,17,58-82。
葉美玉、黃松元、林世華、姜逸群(2002)。影響臺灣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
的心理社會因素,衛生教育學報,18,95-108。
葉紅秀(1997)。青少年藥物濫用的基本認識,學校藥物教育工作指引,10-
23。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葉紅秀(1992)。 從精神醫療的觀點談「安非他命濫用」,安非他命防治研討
會實錄,59-68。臺北: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
葉至誠(1997)。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雪華、陳瑞容、李蘭、柯姍如(2003)。雙親和同儕團體對高中生吸菸行為
的影響,醫學教育,7(2),128-139。
楊士隆(2000)。受刑人累再犯問題與舒緩對策。犯罪矯正,14。台北:中
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楊士隆、林健陽(2001)。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189-208。台北:五南圖
書公司。
楊士隆、蔡德輝、張伯宏、李宗憲、莊淑婷、黃天鈺(2009)。法務部「戒治
機構內成癮性毒品施用者之管理與處遇模式建構」委託研究結案報告。國
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
趙善如(2005)。從平衡觀點來探討老年妻子照顧者的內在心理適應。2005 年
老化社會與健康照顧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屏東:美和科技大學,222-
255。
蔡佩貞(1989)。宗教戒毒之探討--以基督教戒毒輔導為例。東海大學社工所
碩士論文。
蔡振業(2005)。戒治處遇過程對施用毒品者之實證研究_以台南戒治所為例。
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鴻文(2001)。臺灣地區毒品犯罪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
碩士論文31-32。
劉民和(2010)。福音戒毒在緬甸。晨曦之光,152。
劉彥良(2008)。男性毒品犯對愛滋病認知、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地區
犯罪矯正機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季蓁(2009)。藥癮愛滋減害計畫之社會行銷成效研究:以桃園縣藥癮者為
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清虔(2005,11月) 。社會照顧的人學基礎_一個哲學人類學的省思。2005 年老化社會與健康照顧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屏東:美和科技大
學,222-255。
鄭善明,(2005)。受虐兒童保護服務處遇模式之研究~以「生活模型」觀點
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鄭善明,王素芬,陳獻益,田業勇,潘雪芳,陳世正(2009)。毒品防制與社
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28,234-248。
鄭玄藏、蔡藝華、趙祥和、彭瑞祥、黃淑清、余振民譯(2002)。諮商與心理
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錢明年、張越華、黃區妙蓮(2004)。澳門濫藥問題概況調查及戒毒康復工作
評估研究報告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
薛慧平(2006)。解構、兩難、新移民-個案工作故事-以社會工作理論之生態
系統論觀點取向試析,網路社會學通訊,53。
鍾秉正,周怡君(2008)。「社會法教學研究創新計畫」-法律與社福實務之
對話。教育部補助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報告書。
簡俊生、朱日僑、張家榮、徐睿(2008)。藥物濫用監測及其挑戰。2008毒品
與防制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謝高橋(1982)。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戴伸峰(2009)。非行原因認知與非行預測對非行青少年嚴懲化態度之影響模
式:以台灣、日本一般市民為樣本。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
83-108頁。
戴伸峰,大淵憲一,黃富源(2006)。青少年犯罪原因認知:以台灣一般市民為
樣本,犯罪學期刊,9(2),1-30。
闕漢中譯(1999)。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網站部分
法務部(2004)。法務統計。法務部全球資訊網。上網日期:100年3月9日。
網址:http://www.moj.gov.tw/f7_frame.htm
基督教互愛中心。上網日期:100年10月31日。網址:
http://www.wuoi.org.hk/chi/speaker4.html
蔡雅鈴(2005)。從家庭壓力探究家庭教育之介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49。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2日。網址: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9/49-67.htm。
鐘聖雄(2010)。生活重建服務中心檢視系列(1) 政策說明與問答。上網日
期100年1月5日。網址:http://www.88news.org
王愛國 (2011) 。福音戒毒︰雲南教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探索與試驗。新疆哲
學社會科學網,上網日 期100年11月30日。網址:
http://www.xjass.com
二、西文部分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a). Diagnostic
criteria form DSM-IV, 103-146.
Adams Portia(2005).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girls A process-person-context
model.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Working with
Families Second Edition,62, 93-110
Adams Portia(2005).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from a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Working with Families Second Edition,62,
128-141.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eck, A. T., D.F. Wright, F. N. Cory and S. L. Bruce(1993).
Cognitive Therapy of Substance Abuse. NY: The Guilford
Press.
Braine Naomi,B.(1998). Jarlais Des, Don C Goldblattc
Cullen, Zadoretzky,C. and Turner Charles.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1998 Mind over Matter: The
Brain’s Response to Drugs. Teacher’s Guide. ERIC
Digest, ED 462291.
Creswell W. John (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radi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 P14-15.
Dielman, T. E., Campanelli, P. C., Shope, J. T., &;
Butchart, A. T. (1987).Susceptibility to peer pressure,
self-esteem, and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as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14
(2), 207-221.
Ellis,A.(1973).Humanistic Psychotherapy:the Rational-
Emotive Approach.New York:TheJulian.
Frankl,V.E..(1968).The Will to Meaning: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Logo Therapy.New York:New Americon Library
Ford E. Thomas(1998).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groups and social identityin stereotype
formatio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 61(4),372-384.
Harding, S.(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delin, B,&; Svensson,P.G.(1999).Psychiatric nursing for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a case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48,115-124
Hubbard, R. L., Craddock, S. G.., Flynn, P. M., Anderson
J., &; Etheridge, R. M. (1997). Overview of 1-year follow-
up outcomes in the drug abuse treatment outcomes study
(DATOS).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Jessor, R.&; Jessor, S. (1977). 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Kastelic, A. (2001). Drug addiction treatment. Taip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ug Abuse September .
McGuire, W. J. (1991). Using guiding-idea theories of the
person to develop educational campaigns against drug
abuse and other health threatening behavior.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6, l73-184.
Murphy, N. T., &; Price, C. J. (1988). The influence of self-
esteem, parental smoking, and living in a tobacco
production region on adolescent smok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8(10), 401-405.
Padgett, D.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Challenges and rewar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Pearson, Frank S. &; Lipton, Douglas S.(1999). A Meta-
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rection-Based
Treatments for Drug Abuse. Prison Journal, December,
Vo1.79 Issue 4,500,384-406.
Patton, M. Q (2003)。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London: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er.
Tiggemann ,M., &; Winefield A. H.(1989). Predictors of
employment,unemployment and further study among school-
leavers. Joru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62, 3-221.
Tai, Shen-Feng (2009)。Causal Attribution, Prediction of
Juvenile Crime, an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Punitive to
Juvenile Crime:The Japanese and Taiwanese Sample. Youth
offenses prevention research periodical, 1(1) ,83-108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rilynn,B.(2003).Using Lewin’s force field analysis in
implementing a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Computers,Informatics, Nursing, 21(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