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22: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玉貞
研究生(外文):Yu-ChenWang
論文名稱:都會女性知性散文中的生活世界──以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王文娟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The Life-world in the Intellectual Prose of Four Metropolitan Female Writers─A Study of Writings by Hsiao-Hung Chang, Yu-Fen Ko, Hwei-Ching Chang, Wen-Jiuan Wang
指導教授:蔡玫姿蔡玫姿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i-Tzu Tas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知性散文生活世界空間漫遊者日常生活
外文關鍵詞:Intellectual ProseLife-worldspaceflâneurevery lif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7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透過梳理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及王文娟四位台灣當代女性作家的散文,指出其「知性散文」的書寫已跳脫抒情美文傳統。以她們具有都會目光、學院氣息、國際觀和學術思維訓練等共通背景為基礎,梳理她們筆下的文字。透過細微敏銳的觀察和捕捉,將現代城市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人物事,轉化為寫作題材。思考的層面深刻,呈顯出對城市生活各種面向的關注,解讀看似平凡的都市圖景並透顯出社會性的構成意義。
本文從家屋中的房間出發,以私領域空間為原點,擴及家屋中其他空間,觀察女作家的散文如何表述及「再現」家屋空間。家屋同時處於整體城市中,故研究進路外延至家屋外的城市空間,討論人、家屋與城市的聯結與互涉。從室內到室外,由內而外,由小至大,微觀家屋中的微物,也宏觀城市中的物件,並試圖開啟「城市中的小房間──我的大房間」的辯證思考。
綜而觀之,她們的作品更接近一個社會的微縮影,由人們的殊相入手而導向社會的共相。從這些書寫日常微物知性散文中,耙梳文字中所透顯現代文明城市生活中人們疏離與異化的生活處境,在當今社會文化的脈絡下,這樣的命題是值得研究討論的。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works of four contemporary Taiwanese female writers, Hsiao-Hung Chang, Yu-Fen Ko, Hwei-Ching Chang, and Wen-Jiuan Wang, to show how they have gone beyond the lyric tradition of prose writing. The works of these writers focus on a metropolitan perspective, with a scholarly quality that has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academic way of thinking and training. Their keen observations enable them to turn seemingly ordinary people in modern urban life into interesting subjects. Thinking profoundly, they express their concern over various aspects of city life and draw out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seemingly ordinary city landscapes.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writers represent the various spaces of a house, this study examines each room in turn. After a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house, the external spaces of the city are also examin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ople, houses and the city. Looking at various objects indoors or outdoors, from inside to outside, from small to large ones presents a micro view of the small items in a house and a macro view of big ones in a city, and suggests that a small space in a city is equivalent to my big room.
In sum, the work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re more of a microfilm of society evolved from the particulars of people to the universals of community, representing the isolation and alienation of city-dwellers in modern civilization, an issue that deserves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in the context of today’s social cul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義界 4
一、界定研究對象──以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王文娟為中心 4
(一)張小虹 (1961~) 4
(二)柯裕棻 (1968~) 4
(三)張惠菁 (1971~) 4
(四)王文娟 (1971~) 5
二、知性散文 10
三、生活世界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7
一、文本細讀與分析 17
二、文學社會學視野 17
三、理論的引述與轉化 20
(一)空間理論與文學研究 20
(二)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 23
第四節 文獻回顧 25
一、專書論著 26
二、期刊、單篇論文 26
三、學位論文 28
第五節 論文架構 34
第二章 個己的私領域 35
第一節 自己的房間──她的私領域 35
第二節 房間中的小房間 40
一、被壓縮的空間 40
二、存藏記憶的空間 47
第三節 空間迷惘與救贖──情感私領域 53
一、親情:母女、父女 53
二、人間情愛:友情和愛情 57
第四節 小結 62
第三章 日常生活‧微觀──家屋與人的互動 65
第一節 日常生活美學 65
第二節 編織記憶──空間‧微物‧微觀 72
第三節 戀屋絮語──在我的家屋中安歇 77
第四節 小結 82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宏觀──家屋與城市的互涉 85
第一節 城市漫遊者的矛盾情結 85
一、失眠的城市 88
二、城市的天際線曖昧不明 95
第二節 寂寂的喧囂──眾聲喧嘩的表象之下 103
一、虛空與疏離:資本主義的謊言 103
二、消費與獻祭:資本主義的侵略 108
第三節 時隱時現──城市入侵屋內 113
一、科技怪獸──網路、垃圾郵件、行動電話 114
二、感官越界──聲音和氣味 119
第四節 小結 125
第五章 城市的空間越界 129
第一節 流浪或定居──生活的「輕」哲學 129
第二節 感知異域──多重視域與認同 136
第三節 城市中的小房間──我的大房間 143
第四節 小結 148
第六章 結論 151
第一節 研究局限、回顧與展望 151
第二節 都會女性知性散文書寫的意義與價值 152
引用書目 155
附錄 163

一、作家散文集
張小虹:《感覺結構》(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3月)。
張小虹:《身體褶學》(臺北:有鹿文化,2009年11月)。
張小虹:《資本主義有怪獸》(臺北:有鹿文化,2010年10月)。
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臺北:大塊文化,2003年12月)。
柯裕棻:《恍惚的慢板》(臺北:大塊文化,2004年9月)。
柯裕棻:《甜美的剎那》(臺北:大塊文化,2007年11月)。
柯裕棻:《浮生草》(臺北:印刻文學,2012年1月初版)。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的城市》(臺北:新新聞文化,1998年10月)。
張惠菁:《閉上眼睛數到十》(臺北:大塊,2001年1月)。
張惠菁:《活得像一句廢話》(臺北:大田,2001年6月)。
張惠菁:《告別》(臺北:洪範,2003年10月)。
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臺北:大塊文化,2005年6月)。
張惠菁:《給冥王星》(臺北:大塊文化,2008年3月)。
張惠菁:《步行書》(臺北:遠流,2008年11月)。
王文娟:《微憂》(臺北:印刻,2010年4月)。

二、專書論著
王德威:《王德威精選集》(臺北:九歌,2007年2月)。
石計生:《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臺北:三民,2006年1月)。
石計生:《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臺北:群學,2007年3月),頁20。
朱天心:《古都》(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年5月)。
吳明益:《蝶道》(臺北:二魚文化,2003年10月初版,2010年3月修訂一版)。
李欣頻:《戀物百科全書》,(臺北:東觀國際文化,2004年4月)。
李欣頻:《誠品副作用:55種上癮的文字慾》(臺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98年8月,2000年8月二版三刷)。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臺灣商務,2006年2月)。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臺北:時報,1987年8月)。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臺北:業強,1991年6月)。
林燿德:《迷宮零件》(臺北:聯合文學,1993年6月)。
封德屏主編:《臺灣作家作品目錄》(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7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中的縱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8年9月二版一刷)。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8年8月)。
莫詒謀,《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年6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2002年10月)。
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臺北:麥田,2006年2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下)》(臺北:聯經,2011年10月初版)。
陳義芝主編:《周芬伶精選集》(臺北:九歌,2002年7月)。
張小虹:《情慾微物論》(臺北:大田,1999年2月)。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3‧流言》(臺北:皇冠,1995年10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評論》(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初版)。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6月初版)。
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初版)。
黃益珠:《周芬伶論──從「閨秀」到「越界」書寫》(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6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2010年3月)。
楊牧,顏崑陽編:《現代散文選‧續編》(臺北:洪範,2004年8月二版)。
楊澤主編,《作家的衣櫃》(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12月)。
路況:《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社會‧世俗》(臺北:藝術家,2003年12月)。
廖仁義:《在這個美的世界》(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9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1999年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1992年8月)。
龍協濤:《文學閱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頁5。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臺北:天下遠見,2001年10月)。
鍾怡雯:《聽說》(臺北:九歌,2004年8月)。
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

三、西方譯著
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社會現實的問題》(臺北:桂冠,1992年5月)。
艾倫‧史考特(Allen Scott)等著,王志弘、夏鑄九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1993年1月)。
菲利浦‧阿利埃斯(Aries, Philippe)、喬治‧杜比(Duby, Georges)主編,李群等譯:《私人生活史》(海口:三環出版,2007-2008年)。
班‧海默爾(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09年6月)。
克蕾兒‧馬可斯(Clare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臺北:張老師文化,2000年10月)。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臺北:桂冠,2004年4月)。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10年11月初版13刷)。
盧卡契(Georg Lukacs)著,黃丘隆譯:《歷史與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臺北:結構群發行,萬里總經銷,1989年12月)。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2001年4月)。
齊美爾(Georg Simmel):〈大都會與精神生活〉,收錄於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真理與方法(修訂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第一版)。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發行,2007年1月初版)。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1993年11月)。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1997年6月)。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2006)。
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著,黃有德譯:《香水》(臺北:皇冠,1992年8月)。
史密斯(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臺北:韋伯,2004年)。
菲利普.韋格納(Philip. Wegener):〈空間批評:批評的地理、空間、場所與文本性〉,閻嘉編:《文學理論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市:桂冠,1992年5月)。
Richard Peet著,王志弘等譯:《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2005年4月一版)。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年12月)。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楊美惠譯:《第二性‧第二卷:處境》(臺北:志文,1997年4月)。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年10月),頁93。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堯譯:《藝術問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3月),頁138。
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1版),頁4-5。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自己的房間》(臺北:探索文化,2000年6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6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4月初版)。

四、學位論文
陳柔吟:〈「她」的家──單身女人的成家行動與家空間體驗〉(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鄭恒惠:《家庭‧城市‧旅行》(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高鈺昌:《台北的三副面孔——八○年代以降文本中的三種台北圖景》(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金儒農:《九○年代台灣都市小說中的空間敘事》(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呂怡娜:《散文與房間的相互生產:當代臺灣案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8月)。
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9月)。

五、單篇論文
鄭明娳:〈知性與立體的鋪陳──關於「都市散文」〉,《自由青年》721期,1989年9月,頁21-24。
向陽:〈被忽視的重返──小論知性散文的時代意義〉,《國文天地》13卷2期,1997年7月,頁77-88。
林惠施:〈靈魂對撞倒數三三一八四三六九秒〉,《文訊》,1999年2月,頁91-92。
Angela Woollacott, “Dress to kill: Clothes, Cultural Meaning and First World War Woman Munitions Workers, edited by Moira Donald and Linda Hurcombe,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p.198-205.
陳芳明:〈她的絕美與絕情──周芬伶的《汝色》及其風格轉變〉,《聯合文學》215期,2002年9月,頁153-155。
何亭慧:〈流浪在物質世界:論張惠菁散文的新世代風格〉,《國文天地》18卷7期,2002年12月,頁64-66。
李欣倫:〈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家:周芬伶(1955-) 的《汝色》散文變〉,《第九屆全國中文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2003年11月29日)。
楊佳嫻:〈時空確定‧關係開始──談張惠菁散文與小說中的現代性〉,《幼獅文藝》612期,2004年12月,頁89-95。
余舜德:〈身體經驗、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一個歷史研究取向之探索〉,《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2005年6月29日-7月1日)。
魏光莒:〈「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學刊》第四期,2006年5月,頁17-23。
吳品誼:〈漫遊於虛構與紀實: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之時間書寫〉,《國文天地》22卷8期,2007年1月,頁55-60。
沈芳序〈雄辯與絮語──試論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中的對話關係〉,收錄於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頁167-178。
高維志〈城市節拍,各自漫舞──試論《恍惚的慢板》與《恍惚》中台北地景的現代性隱喻〉,收錄於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頁179-197。
黃秀穗〈《你不相信的事》──張惠菁的時間世界〉,收錄於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頁199-212。
劉乃慈:〈九○年代台灣小說與「類菁英」文化趨向〉,《台灣文學學報》第十一期,2007年12月,頁51-74。
楊向榮:〈文化悲劇與審美救贖〉,《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8年7月,頁92-97。
吳明益:〈書寫沉默的島嶼──當代台灣散文〉,收錄於須文蔚主編《文學@臺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臺北:相映文化,2008年9月),頁221-234。
張淑麗:〈日常生活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卷3期,2009年6月,頁22-28。
蔡玫姿:〈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1960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337-270。
賴俊雄:〈語言與哲學:論卡維爾的日常生活哲學〉,《第三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日常生活:哲學、文學與美學》(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主辦,成功大學文學院協辦,2009年11月28日),頁1-10。
沈郁君〈張惠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與情感政治〉,《第一屆現代文藝論壇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2010年12月28日)。
張小虹:〈時尚的縐褶〉,《第二屆「古典與現代文化表現學術研討會︰時尚文化的新觀照」》(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2011年4月23日,頁1-12。

六、網路資料
聯合文學:〈從文學看見台灣的豐富──陳芳明╳紀大偉對談《台灣新文學史》〉,網址:http://city.udn.com/78/4741682,2011年11月7日。
柯裕棻於書林書店演講,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nbookstore,2012年4月15日。

七、書評、報刊訪談及其他
柯裕棻和編者訪談:〈不能跑到天涯海角的時候〉,《聯合文學》198期,2001年4月,頁28-32。
楊佳嫻:〈都會與微物論者──新世紀女性知性散文寫作〉,《中國時報》開卷讀物文化B4版,2004年12月12日。
林德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綜論─新生代文學創作者的發聲管道〉,《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51。
李長青:〈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這是個充滿變數與無限生機的年代〉,《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58。
林德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交雜並行的世代衝突與合作〉,《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62。
黃宜君:〈期待開展散文寫作更多的可能〉,《文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230期,2004年12月,頁68。
趙佳誼:〈說不出的鬱悶感〉,〈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73。
張瑞芬:〈城市的感覺結構──論柯裕棻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頁414-420。
張瑞芬:〈海邊的卡夫卡──論張惠菁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頁439-447。
楊芳枝:〈評張小虹《膚淺》〉,《婦研綜橫》第78期,2006年4月,頁44-49。
張瑞芬:〈喧囂城市之孤獨──讀柯裕棻《恍惚的慢板》〉《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初版),頁67-70。
張瑞芬:〈告別未來──讀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初版),頁84-88。
賴志穎採訪,聯合報文學獎30週年特載13:〈才子佳人豢養的文字宇宙-陳大為、鍾怡雯〉,聯合報2008年11月22日E03版。
張瑞芬:〈秋聲凝噎──柯裕棻《甜美的剎那》〉《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6月初版),頁39-42。
林欣誼:作家專訪,〈穿衣吃飯做瑜珈──張小虹要作姿勢分子〉,《中國時報‧開卷》,2009年11月8日8版。
賴俊雄、李育霖:〈序:日常生活〉,《第三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日常生活:哲學、文學與美學》(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主辦,成功大學文學院協辦,2009年11月28日)。
張瑞芬:〈女性主義之仙草粉圓──評張小虹《身體褶學》〉,《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頁84-88。
張瑞芬:〈郭采潔和她的一頁臺北──評介王文娟《微憂》〉《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頁127-131。
張瑞芬:〈昨日之歌──二○一○年台灣散文回顧〉,收錄於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頁195-206。
柯裕棻:〈推薦序:光陰的魔法〉,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新北市:夏日,遠足文化,2011年12月)。
「府前晚會狂歡人數比去年少,垃圾卻多3.2噸,部落客吶喊:『台灣年輕人,文明素養在哪?』」聯合報,101年1月5日,A7版。
何瑄、許芳綺採訪:〈柯裕棻:浮世裡的不安靈魂〉,《聯合文學》327期,2012年1月,頁166-169。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楊芳枝:〈評張小虹《膚淺》〉,《婦研綜橫》第78期,2006年4月,頁44-49。
2. 張瑞芬:〈秋聲凝噎──柯裕棻《甜美的剎那》〉《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6月初版),頁39-42。
3. 張瑞芬:〈海邊的卡夫卡──論張惠菁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頁439-447。
4. 張瑞芬:〈城市的感覺結構──論柯裕棻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頁414-420。
5. 林德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綜論─新生代文學創作者的發聲管道〉,《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51。
6. 蔡玫姿:〈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1960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337-270。
7. 張淑麗:〈日常生活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卷3期,2009年6月,頁22-28。
8. 劉乃慈:〈九○年代台灣小說與「類菁英」文化趨向〉,《台灣文學學報》第十一期,2007年12月,頁51-74。
9. 余舜德:〈身體經驗、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一個歷史研究取向之探索〉,《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2005年6月29日-7月1日)。
10. 吳品誼:〈漫遊於虛構與紀實: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之時間書寫〉,《國文天地》22卷8期,2007年1月,頁55-60。
11. 楊佳嫻:〈時空確定‧關係開始──談張惠菁散文與小說中的現代性〉,《幼獅文藝》612期,2004年12月,頁89-95。
12. 李欣倫:〈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家:周芬伶(1955-) 的《汝色》散文變〉,《第九屆全國中文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2003年11月29日)。
13. 何亭慧:〈流浪在物質世界:論張惠菁散文的新世代風格〉,《國文天地》18卷7期,2002年12月,頁64-66。
14. 柯裕棻:《恍惚的慢板》(臺北:大塊文化,2004年9月)。
15. 陳芳明:〈她的絕美與絕情──周芬伶的《汝色》及其風格轉變〉,《聯合文學》215期,2002年9月,頁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