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散文集
張小虹:《感覺結構》(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3月)。
張小虹:《身體褶學》(臺北:有鹿文化,2009年11月)。
張小虹:《資本主義有怪獸》(臺北:有鹿文化,2010年10月)。
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臺北:大塊文化,2003年12月)。
柯裕棻:《恍惚的慢板》(臺北:大塊文化,2004年9月)。柯裕棻:《甜美的剎那》(臺北:大塊文化,2007年11月)。
柯裕棻:《浮生草》(臺北:印刻文學,2012年1月初版)。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的城市》(臺北:新新聞文化,1998年10月)。
張惠菁:《閉上眼睛數到十》(臺北:大塊,2001年1月)。
張惠菁:《活得像一句廢話》(臺北:大田,2001年6月)。
張惠菁:《告別》(臺北:洪範,2003年10月)。
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臺北:大塊文化,2005年6月)。
張惠菁:《給冥王星》(臺北:大塊文化,2008年3月)。
張惠菁:《步行書》(臺北:遠流,2008年11月)。
王文娟:《微憂》(臺北:印刻,2010年4月)。
二、專書論著
王德威:《王德威精選集》(臺北:九歌,2007年2月)。
石計生:《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臺北:三民,2006年1月)。
石計生:《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臺北:群學,2007年3月),頁20。
朱天心:《古都》(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年5月)。
吳明益:《蝶道》(臺北:二魚文化,2003年10月初版,2010年3月修訂一版)。
李欣頻:《戀物百科全書》,(臺北:東觀國際文化,2004年4月)。
李欣頻:《誠品副作用:55種上癮的文字慾》(臺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98年8月,2000年8月二版三刷)。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臺灣商務,2006年2月)。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臺北:時報,1987年8月)。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臺北:業強,1991年6月)。
林燿德:《迷宮零件》(臺北:聯合文學,1993年6月)。
封德屏主編:《臺灣作家作品目錄》(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7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中的縱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8年9月二版一刷)。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8年8月)。
莫詒謀,《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年6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2002年10月)。
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臺北:麥田,2006年2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下)》(臺北:聯經,2011年10月初版)。
陳義芝主編:《周芬伶精選集》(臺北:九歌,2002年7月)。
張小虹:《情慾微物論》(臺北:大田,1999年2月)。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3‧流言》(臺北:皇冠,1995年10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評論》(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初版)。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6月初版)。
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初版)。
黃益珠:《周芬伶論──從「閨秀」到「越界」書寫》(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6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2010年3月)。
楊牧,顏崑陽編:《現代散文選‧續編》(臺北:洪範,2004年8月二版)。
楊澤主編,《作家的衣櫃》(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12月)。
路況:《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社會‧世俗》(臺北:藝術家,2003年12月)。
廖仁義:《在這個美的世界》(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9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1999年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1992年8月)。
龍協濤:《文學閱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頁5。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臺北:天下遠見,2001年10月)。
鍾怡雯:《聽說》(臺北:九歌,2004年8月)。
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
三、西方譯著
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社會現實的問題》(臺北:桂冠,1992年5月)。
艾倫‧史考特(Allen Scott)等著,王志弘、夏鑄九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1993年1月)。
菲利浦‧阿利埃斯(Aries, Philippe)、喬治‧杜比(Duby, Georges)主編,李群等譯:《私人生活史》(海口:三環出版,2007-2008年)。
班‧海默爾(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09年6月)。
克蕾兒‧馬可斯(Clare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臺北:張老師文化,2000年10月)。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臺北:桂冠,2004年4月)。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10年11月初版13刷)。
盧卡契(Georg Lukacs)著,黃丘隆譯:《歷史與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臺北:結構群發行,萬里總經銷,1989年12月)。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2001年4月)。
齊美爾(Georg Simmel):〈大都會與精神生活〉,收錄於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真理與方法(修訂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第一版)。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發行,2007年1月初版)。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1993年11月)。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1997年6月)。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2006)。
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著,黃有德譯:《香水》(臺北:皇冠,1992年8月)。
史密斯(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臺北:韋伯,2004年)。
菲利普.韋格納(Philip. Wegener):〈空間批評:批評的地理、空間、場所與文本性〉,閻嘉編:《文學理論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市:桂冠,1992年5月)。
Richard Peet著,王志弘等譯:《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2005年4月一版)。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年12月)。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楊美惠譯:《第二性‧第二卷:處境》(臺北:志文,1997年4月)。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年10月),頁93。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堯譯:《藝術問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3月),頁138。
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1版),頁4-5。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自己的房間》(臺北:探索文化,2000年6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6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4月初版)。
四、學位論文
陳柔吟:〈「她」的家──單身女人的成家行動與家空間體驗〉(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鄭恒惠:《家庭‧城市‧旅行》(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高鈺昌:《台北的三副面孔——八○年代以降文本中的三種台北圖景》(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金儒農:《九○年代台灣都市小說中的空間敘事》(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呂怡娜:《散文與房間的相互生產:當代臺灣案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8月)。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9月)。五、單篇論文
鄭明娳:〈知性與立體的鋪陳──關於「都市散文」〉,《自由青年》721期,1989年9月,頁21-24。
向陽:〈被忽視的重返──小論知性散文的時代意義〉,《國文天地》13卷2期,1997年7月,頁77-88。
林惠施:〈靈魂對撞倒數三三一八四三六九秒〉,《文訊》,1999年2月,頁91-92。
Angela Woollacott, “Dress to kill: Clothes, Cultural Meaning and First World War Woman Munitions Workers, edited by Moira Donald and Linda Hurcombe,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p.198-205.
陳芳明:〈她的絕美與絕情──周芬伶的《汝色》及其風格轉變〉,《聯合文學》215期,2002年9月,頁153-155。何亭慧:〈流浪在物質世界:論張惠菁散文的新世代風格〉,《國文天地》18卷7期,2002年12月,頁64-66。李欣倫:〈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家:周芬伶(1955-) 的《汝色》散文變〉,《第九屆全國中文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2003年11月29日)。楊佳嫻:〈時空確定‧關係開始──談張惠菁散文與小說中的現代性〉,《幼獅文藝》612期,2004年12月,頁89-95。余舜德:〈身體經驗、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一個歷史研究取向之探索〉,《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2005年6月29日-7月1日)。魏光莒:〈「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學刊》第四期,2006年5月,頁17-23。
吳品誼:〈漫遊於虛構與紀實: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之時間書寫〉,《國文天地》22卷8期,2007年1月,頁55-60。沈芳序〈雄辯與絮語──試論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中的對話關係〉,收錄於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頁167-178。
高維志〈城市節拍,各自漫舞──試論《恍惚的慢板》與《恍惚》中台北地景的現代性隱喻〉,收錄於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頁179-197。
黃秀穗〈《你不相信的事》──張惠菁的時間世界〉,收錄於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10月),頁199-212。
劉乃慈:〈九○年代台灣小說與「類菁英」文化趨向〉,《台灣文學學報》第十一期,2007年12月,頁51-74。楊向榮:〈文化悲劇與審美救贖〉,《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8年7月,頁92-97。
吳明益:〈書寫沉默的島嶼──當代台灣散文〉,收錄於須文蔚主編《文學@臺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臺北:相映文化,2008年9月),頁221-234。
張淑麗:〈日常生活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卷3期,2009年6月,頁22-28。蔡玫姿:〈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1960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337-270。賴俊雄:〈語言與哲學:論卡維爾的日常生活哲學〉,《第三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日常生活:哲學、文學與美學》(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主辦,成功大學文學院協辦,2009年11月28日),頁1-10。
沈郁君〈張惠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與情感政治〉,《第一屆現代文藝論壇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2010年12月28日)。
張小虹:〈時尚的縐褶〉,《第二屆「古典與現代文化表現學術研討會︰時尚文化的新觀照」》(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2011年4月23日,頁1-12。
六、網路資料
聯合文學:〈從文學看見台灣的豐富──陳芳明╳紀大偉對談《台灣新文學史》〉,網址:http://city.udn.com/78/4741682,2011年11月7日。
柯裕棻於書林書店演講,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nbookstore,2012年4月15日。
七、書評、報刊訪談及其他
柯裕棻和編者訪談:〈不能跑到天涯海角的時候〉,《聯合文學》198期,2001年4月,頁28-32。
楊佳嫻:〈都會與微物論者──新世紀女性知性散文寫作〉,《中國時報》開卷讀物文化B4版,2004年12月12日。
林德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綜論─新生代文學創作者的發聲管道〉,《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51。李長青:〈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這是個充滿變數與無限生機的年代〉,《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58。
林德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交雜並行的世代衝突與合作〉,《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62。
黃宜君:〈期待開展散文寫作更多的可能〉,《文訊‧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230期,2004年12月,頁68。
趙佳誼:〈說不出的鬱悶感〉,〈臺灣文學新世紀之三:文學新世代專題〉,《文訊》230期,2004年12月,頁73。
張瑞芬:〈城市的感覺結構──論柯裕棻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頁414-420。張瑞芬:〈海邊的卡夫卡──論張惠菁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2月初版),頁439-447。楊芳枝:〈評張小虹《膚淺》〉,《婦研綜橫》第78期,2006年4月,頁44-49。張瑞芬:〈喧囂城市之孤獨──讀柯裕棻《恍惚的慢板》〉《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初版),頁67-70。
張瑞芬:〈告別未來──讀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初版),頁84-88。
賴志穎採訪,聯合報文學獎30週年特載13:〈才子佳人豢養的文字宇宙-陳大為、鍾怡雯〉,聯合報2008年11月22日E03版。
張瑞芬:〈秋聲凝噎──柯裕棻《甜美的剎那》〉《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6月初版),頁39-42。林欣誼:作家專訪,〈穿衣吃飯做瑜珈──張小虹要作姿勢分子〉,《中國時報‧開卷》,2009年11月8日8版。
賴俊雄、李育霖:〈序:日常生活〉,《第三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日常生活:哲學、文學與美學》(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主辦,成功大學文學院協辦,2009年11月28日)。
張瑞芬:〈女性主義之仙草粉圓──評張小虹《身體褶學》〉,《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頁84-88。
張瑞芬:〈郭采潔和她的一頁臺北──評介王文娟《微憂》〉《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頁127-131。
張瑞芬:〈昨日之歌──二○一○年台灣散文回顧〉,收錄於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2011年2月),頁195-206。
柯裕棻:〈推薦序:光陰的魔法〉,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新北市:夏日,遠足文化,2011年12月)。
「府前晚會狂歡人數比去年少,垃圾卻多3.2噸,部落客吶喊:『台灣年輕人,文明素養在哪?』」聯合報,101年1月5日,A7版。
何瑄、許芳綺採訪:〈柯裕棻:浮世裡的不安靈魂〉,《聯合文學》327期,2012年1月,頁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