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
(漢)司馬遷撰、楊鍾賢、郝志達譯注,《史記》(臺北:建宏,1995,金陵書局本)
(漢)伏 生撰、(清)孫之騄輯、(東漢)鄭玄注,《尚書大傳》(《四庫叢刊初編 經部》,第4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上海涵芬樓藏閩陳氏原刊本)
(東漢)班固,《白虎通義》(《叢書集成初編》,第238-239冊,北京:中華,1985,據抱經堂叢書本影印)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3)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78)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第1-3冊,北京:北京大學,2000)
(唐)李 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1977)
(唐)李隆基撰、李林甫等奉敕注,《大唐六典》(臺北:文海,1974)
(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叢書集成初編》,第383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1992)
(唐)杜 甫撰、(宋)黃希註、(宋)黃鶴補註,《補注杜詩》(《四庫全書珍本》,第201-21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1)
(唐)杜 甫撰、(宋)郭知達集注,《九家集注杜詩》(收入黃永武主編,《杜詩叢刊(第一輯)》,第1-5冊,臺北:大通,1974)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92)
(唐)韋 絢,《劉賓客嘉話錄》(《叢書集成簡編》,第724冊,臺北:臺灣商務,1966,陽山顧氏本)
(唐)張 說,《張燕公集》(《叢書集成初編》,第1846-1848冊,北京:中華,1985)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1626-1627冊,北京:中華,1985)
(唐)張 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97)
(唐)鄭處誨撰、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97)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1980)
(唐)劉 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97)
(唐)韓 愈,《韓昌黎全集》(《四部備要》,第24-25冊,臺北:臺灣中華,1966,據東雅堂本校刊)
(唐)釋智昇,《開元釋教錄》(《四庫全書珍本》,第235-239冊,臺北:臺灣商務,1976)
(後晉)劉 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1)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1981)
(宋)王 溥,《唐會要》(《叢書集成初編》,第813-828冊,北京:中華,1985)
(宋)王 讜,《唐語林》(收入史仲文主編,《中國文言小說》,第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宋)石 介,《石徂徠集》(《叢書集成初編》第2361-1362冊,北京:中華,1985)
(宋)田 況,《儒林公議》(《叢書集成初編》第2793冊,北京:中華,1985)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195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四部叢刊初編》,第43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
(宋)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萬有文庫薈要》,第871-876冊,臺北:臺灣商務,1965)
(宋)朱 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8-10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朱 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朱 熹,《家禮》(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7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宋敏求,《長安志》(收入《宋元地方志叢書》,第1冊,臺北:大化,1980)
(宋)呂 中,《類編皇朝大事紀講義》(收入王民信主編,《宋史資料萃編第四輯》,第12-14冊,臺北:文海,1981)
(宋)呂夏卿,《唐書直筆》(《叢書集成初編》,第3834冊,北京:中華,1985)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叢書集成初編》,第3861-3878冊,北京:中華,1985)
(宋)李 昉等編撰;嚴一萍校勘,《太平廣記》(臺北:藝文,1970)
(宋)李 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宋)胡 寅,《致堂讀史管見》(臺北:臺灣商務,1981)
(宋)洪 邁,《容齋續筆》(臺北:大立,1981)
(宋)袁 褧、袁頤,《楓窗小牘》(《叢書集成初編》第2784冊,北京:中華,1985)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收入韋力編,《古書題跋叢刊》第1冊,北京:學苑,2009,會稽章氏用藝芸書舍本重刊影印)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叢書集成初編》,第44-4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據聚珍版叢書本排印)
(宋)程 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1983)
(宋)曾 鞏,《曾鞏集》(北京:中華,1984)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宋)趙子櫟,《杜工部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4)
(宋)趙汝楳,《周易輯聞》(臺北:廣文出版社,1974)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1)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第193-198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8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錢 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2002)
(宋)謝維新撰、(明)夏相校刻,《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臺北:新興,1974)
(宋)羅從彥,《羅豫章集》(《叢書集成初編》,第2385-2386冊,北京:中華,1985)
(宋)蘇 軾著;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0)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四庫叢刊初編》,第285-286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3)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集部第223冊 別集類,臺北:商務,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呂 柟,《涇野子內篇》(北京:中華,1992)
(明)陳耀文,《天中記》(臺北:文海,1964)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收入《船山全書》,第10冊,長沙:嶽麓,1996)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大化,1984)
(清)仇兆鼇,《杜詩詳詮》(《文津閣四庫叢書》,第357冊,集部 別集類,北京:商務,2005)
(清)吳士玉、吳襄,《子史精華》(臺北:新興,1967)
(清)紀 昀,《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1979)
(清)徐 松,《唐兩京城坊考》(《叢書集成初編》,第3206-3208冊,北京:中華,1985)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2)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1987)
(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73,月船盧氏所藏底稿本)
(清)董誥等,《全唐文》(臺北:大通,1979)
(清)趙 翼,《廿二史劄記》(臺北:世界,2010)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叢書集成初編》,第3528-354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David Cannadine編、梁永安譯,《今日,何謂歷史?》(臺北:立緒,2008)
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1996)
王元軍,《唐人書法與文化》(臺北:東大,1995)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1997)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婦人王氏之死》(臺北:麥田,2001)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向燕南、李峰主編,《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
沈剛伯,《史學與世變》(臺北:水牛,1989)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3)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
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李 浩,《唐代園林別業考錄》(上海:上海古籍,2005)
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敘錄》(南京:鳳凰,2008)
倉修良主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臺北:里仁,1994)
章太炎,《國學講演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5)
章太炎,《國學略說》(臺北:河洛,1974)
徐子宏譯注,《周易》(臺北:臺灣古籍,1996)
章 群,《通鑑及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張 須,《通鑑學》(臺北:開明,1958)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第一冊,臺北:里仁,198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臺北:里仁,1981)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商務,1994)
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中文大學,1984)
曾華東,《以史證易—楊萬里易學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曾棗莊等編,《宋文紀事》(成都:四川大學,1995)
程建虎,《中古應制詩的雙重觀照》(北京:人民,2010)
榮新江,《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香港:三聯書店,2009)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灣大學,2011)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2002)
錢 穆,《朱子新學案》(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1-15冊,臺北:聯經,1998)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2007)
劉明華,《杜甫研究論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二)學位論文
張嘉真,《唐太宗形象的書寫與塑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8)
雷豔紅,《唐代君權與皇族地位研究》(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2.8)
蔡榕津,《武則天對唐前期的影響》(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5)
(三)論文
Axel Schneider,〈道史之間:為中國尋找現代認同的兩位中國史家〉,收入魏格林、施耐德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1995),頁297-321
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1993.11),頁20-39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91(1993.11),頁40-49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34:3(1996.9),頁1-18王利民,〈胡寅的志節及其《崇正辯》〉,《孔孟月刊》37:2=434(1998.10),頁24-28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1993.11),頁6-19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49-274王明珂,〈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105(1996.10),頁34-40。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0(1996.6),頁320-321王德毅,〈宋代福建的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52(2000.6),頁143-174王德毅,〈宋代國家處境與史學發展〉,收入《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頁37-52
王壽南,〈論太平公主與唐玄宗之政爭〉,收入《第二屆唐代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1993),頁1081-1096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上)〉,《大陸雜誌》5:4(1952.8),頁1-4李洪岩,〈史學文本與歷史認識〉,收入魏格林、施耐德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1995),頁13-84
吳 楓,〈兩《唐書》說略〉,收入向燕南、李峰主編,《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頁1-12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4(2009.6),頁1-33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29:1=64(2011.3),頁189-224
谷競恒,〈從毀譽參半到「完然為一王法」—略論兩《唐書》對韓愈文、道的評騭〉,《新亞論叢》,62004.6,頁146-149何兆武,〈宋代理學和宋初三先生〉,《史學集刊》3(1989),頁11-20
李 娜,〈唐代文學中的公主園林別墅〉,《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10.1),頁22-25
李慧漱,〈賢志、瑞文與奉華寶藏-南宋皇室女性之鑑藏品味與性別文化空間〉,《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頁1-8
呂謙舉,〈宋代史學的義理觀念〉,收入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402-415
邱逸凡,〈元明關中學術發展與歷史記憶、文本流傳的變化--從一則史事考訂談起〉,《史原》復刊1(2010.9),頁153-205
范立舟,〈宋儒聖人史觀論析〉,《孔孟月刊》36:12(1998.8),頁8-15姜龍翔,〈試探朱熹對《春秋》的態度及其解經方法〉,《雲漢學刊》14(2007.6),頁151-152胡楚生,〈引史證經 義取鑑戒—楊萬里《誠齋易傳》試探〉,《興大人文學報》,32(上)(2002.6),頁1-9胡曉真,〈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2010.3),頁45-78
柯金木,〈兩《唐書》〈儒學傳〉儒史雜混之探析〉,《孔孟學報》69(1995.3),頁91-113柯金木,〈從《舊唐書》二十本紀「史臣曰」看唐代史臣的史德〉,《中華學苑》49(1997.1),頁57-77翁佳音,〈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3:1(1996.6),頁5-30唐華全,〈論唐玄宗誅太平公主事〉,《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997.1),頁37-43、66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下冊(上海:上海辭書,2003),頁659-694
陳弱水,〈試探唐代婦女與本家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1(1997.03),頁167-248陳麗華,〈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 : 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17:4(2010.12),頁1-31
許振興,〈論石介的鑑唐思想〉,《故宮學術季刊》10:3(1993春),頁131-145張 元,〈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以資治通鑑綱目為例(提要)〉,《史原》6(1975.10),頁193-198
張 元,〈馬端臨對胡寅史論的看法〉,收入《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1),頁338-339
張永儁,〈試論宋代幾個重要的理學世家〉,《臺大哲學論評》6(1983.1),頁137-160張高評,〈史書之傳播與南宋詠史詩之反饋—以楊萬里、范成大、陸游詩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0(2007.12),頁121-150黃永年,〈說李武政權〉,《人文雜誌》1(1982),頁99-107、112
黃忠天,〈論《伊川易傳》的價值與得失〉,《文與哲》3(2003.12),頁247-266黃清連,〈兩《唐書》〈酷吏傳〉析論〉,《輔仁歷史學報》5(1993.12),頁119-166
詹素娟,〈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7-1930)〉,《新史學》17:1(2006.3),頁1-42蒙 曼,〈唐代長安的公主宅第〉,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學,2003),頁215-234
鄧小南,〈「內外」之際與「秩序」格局:兼談宋代士大夫對於《周易‧家人》的闡發〉,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冊(上海:上海辭書,2003),頁97-123
鄭小江,〈論楊萬里的儒學思想(上)〉,《孔孟月刊》43:5(2005.2),頁32-40
鄭英德、劉光勝,〈略論唐太平公主〉,《史學月刊》3(1984),頁27-36
劉靜貞,〈書寫與事實之間──《五代史記》中的女性像〉,《(日本)中國史學》第12卷(2002),頁51-64
劉靜貞,〈正史與墓誌資料所映現的五代女性意象〉,《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學,2005),頁187-204
劉靜貞,〈依違於私情與公義之間—孟姜女故事流轉探析〉,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7),頁83-108
劉靜貞,〈歷史記述與歷史論述—前後漢書中的王昭君故事辨析〉,收入《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稻郷,2006),頁13-28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漢學研究》5:2=10(1987.12),頁501-512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構和逾越〉,收錄於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頁41-59
鍾彩鈞,〈呂涇野思想研究〉,《中山人文學報》18(2004.春),頁1-28錢 穆,〈經學與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120-137
謝保成,〈北宋前中期的唐史研究與《新唐書》重修中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4(1997),頁106-117
嚴耕望,〈新、舊兩《唐書》史料價值比論〉,《新亞學報》18(1997.7),頁1-15+493三、網路資源
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Big5/phoweb/Relicpage/9/R4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