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2 19: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雅蘭
研究生(外文):Ya-LanHsu
論文名稱: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試論唐宋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
論文名稱(外文):Historical memory and historical writing:Discourse of the Princess TaiPing described by the scholar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劉靜貞劉靜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Cheng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太平公主唐宋士人歷史記憶歷史書寫義理史觀
外文關鍵詞:Princess TaiPingthe scholars of the Tang and Songhistorical memoryhistorical writinghistorical viewpoint of moral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5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太平公主是一位在初唐政局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她的父親、母親與兩位兄長接連登基為帝;所享有的地位與尊榮,被稱作是「二十餘年,天下獨有太平一公主」。太平公主之名常與其母武則天相提並論,也成為初唐那段女性參政時期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今日我們對太平公主的印象,常來自於戲劇的演繹;但戲劇中所呈現出的太平公主形象,又是從何而來?而這樣的形象,又與真實的太平公主有著什麼樣的差距?本文所採取的研究方式,即是從古人對太平公主的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中加以分析,透過對文本、書寫者及其時代間的相互關係進行比較、討論,試著了解今日我們所認識的太平公主究竟經過了怎樣的形塑過程。

唐代是「產生」太平公主的時代,太平公主的事蹟對唐代士人來說,即使並非身歷其境,也算是記憶猶新。唐代士人們為太平公主留下了形形色色的資料;有些流傳至今日,有些則為人所忽略。相較於唐代士人將對太平公主的歷史記憶熔鑄於筆端而書寫下來;宋代士人們則透過前人的歷史書寫,再加上本身的闡述發揚,進一步重塑了對太平公主的歷史記憶。受到特有的時代風氣與學術背景影響,宋代士人對太平公主在政治上的種種表現,以道德標準為依據,直接或間接地做出評價。

唐代士人為太平公主所留下的書寫資料中,有些符合史書編寫者的書寫期待,因而收入史書之中,得以代代流傳;有些則受到史書編寫者刻意的忽略,而逐漸為人所遺忘。成書於五代至北宋的兩《唐書》和《資治通鑑》,是後人對太平公主歷史記憶的主要來源。三本史書中關於太平公主的記載乍看之下頗為相近,但詳加比較之後會發現,在書寫者特意安排的書寫脈絡下,太平公主所呈現出的形象確實有所差異。在分析史書記載中的書寫筆法,以及書寫者與成書時代等種種可能影響的因素後,應可對今日關於太平公主的記憶拼圖中最主要的部份有更深入的認識。
Princess TaiPing is on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with all-powerful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Since her mother, father and two brothers consecutively ascended the throne as emperors, her glory and status was lasting more than twenty years and that is unique phenomenon in history. Additionally, the name of Princess TaiPing is often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as her mother, Empress Wu (Wu Zetian), and both of them are representative women who involve in politics deeply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Nowadays, the impression of Princess TaiPing mostly comes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rama. However, where does the dramatic image of Princess TaiPing come from? And how different is Princess TaiPing in dramatic image from reality?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historical writing of Princess TaiPing, and to compare and discuss the interrelation among this text, the writer and his era. Whereby, the process of modeling Princess TaiPing to be who we have known currently is more likely to be understood.
The Tang Dynasty is an era to produce Princess TaiPing. The narrative of Princess TaiPing does not provide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virtual experience but also keeps their fresh memory still. Therefore,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leave a great variety and diversity of information about Princess TaiPing; some of them are lasting till present and some are ignored. Compared to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who wrote the narrative by memory, the 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wrote it by the historical writing with their own development, to re-model the historical memory about Princess TaiPing. Besides, under the unique social value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the 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even make direct or indirect evaluations on the various political performance of Princess TaiPing, based on moral standard.
Some of narratives written by the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comfort to the expectation of the history editors, are therefore included into the history record for generations. However, others are deliberately ignored as to be forgotten gradually.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posterity is mainly from two Books of Tang Dynasty, one is edited in the Five Dynasty and another is edite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also from 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 The narrative of Princess TaiPing among these three books seems quite similar, however, the image of Princess TaiPing presents on these three books are certainly different after comparison on the context of writer’s arrangement. As a result, further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writing methods and several impact factors, such as writers himself and writing era, it is certain to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main part of the historical memory about Princess TaiPing modeled nowadays.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追尋太平公主的歷程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文本、書寫者和他們的時代 -4-
第三節 研究取徑:解構關於太平公主的記憶拼圖 -11-

第二章 史以載道:史書中的太平公主 -15-
第一節 「製作」太平公主:兩《唐書》對太平公主的形象塑造與書寫異同 -16-
(一)太平公主的性格與婚姻
(二)中宗時期的政治表現
(三)睿宗時期的權傾朝野以及最後的結局
第二節 太平公主形象的幕後推手:兩《唐書》概述 -27-
(一)保存史料的《舊唐書》
(二)體例完備的《新唐書》
第三節 追求完美的秩序:《資治通鑑》中的太平公主 -34-
(一)關於睿宗傳位
(二)關於劉幽求之事

第三章 道德之論:宋代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 -45-
第一節 日月逆行,天地反覆:鑑唐思想下的太平公主 -45-
(一)鑑唐思想的發微
(二)「女后預事」的脈絡
第二節 義理之安:義理史觀中的太平公主 -53-
(一)胡寅《讀史管見》的史論
(二)《資治通鑑綱目》的安置
(三)朱熹義理史觀的論述
第三節 「易」有所指:以史證易下的太平公主 -72-
(一)楊萬里《誠齋易傳》
(二)趙汝楳《周易輯聞》

第四章 記憶猶新:唐代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 -81-
第一節 虹霓掩天光:太平公主與唐玄宗的政爭 -81-
(一)劉肅《大唐新語》中的記載
(二)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中的紀錄
(三)張鷟《朝野僉載》中不為史書所錄的資料
(四)唐詩中的太平公主
第二節 才重天人:太平公主過人的識見 -93-
(一)洞燭機先
(二)愛才惜才
(三)選任賢能
第三節 買地鋪金曾作埒:太平公主的生活品味 -103-
(一)生活品味的養成
(二)修築莊園與收藏珍玩的追求
(三)對書法藝術的愛好

第五章 結論 -115-

徵引書目 -118-

一、古籍

(漢)司馬遷撰、楊鍾賢、郝志達譯注,《史記》(臺北:建宏,1995,金陵書局本)
(漢)伏 生撰、(清)孫之騄輯、(東漢)鄭玄注,《尚書大傳》(《四庫叢刊初編 經部》,第4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上海涵芬樓藏閩陳氏原刊本)
(東漢)班固,《白虎通義》(《叢書集成初編》,第238-239冊,北京:中華,1985,據抱經堂叢書本影印)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3)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78)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第1-3冊,北京:北京大學,2000)
(唐)李 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1977)
(唐)李隆基撰、李林甫等奉敕注,《大唐六典》(臺北:文海,1974)
(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叢書集成初編》,第383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1992)
(唐)杜 甫撰、(宋)黃希註、(宋)黃鶴補註,《補注杜詩》(《四庫全書珍本》,第201-21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1)
(唐)杜 甫撰、(宋)郭知達集注,《九家集注杜詩》(收入黃永武主編,《杜詩叢刊(第一輯)》,第1-5冊,臺北:大通,1974)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92)
(唐)韋 絢,《劉賓客嘉話錄》(《叢書集成簡編》,第724冊,臺北:臺灣商務,1966,陽山顧氏本)
(唐)張 說,《張燕公集》(《叢書集成初編》,第1846-1848冊,北京:中華,1985)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1626-1627冊,北京:中華,1985)
(唐)張 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97)
(唐)鄭處誨撰、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97)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1980)
(唐)劉 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97)
(唐)韓 愈,《韓昌黎全集》(《四部備要》,第24-25冊,臺北:臺灣中華,1966,據東雅堂本校刊)
(唐)釋智昇,《開元釋教錄》(《四庫全書珍本》,第235-239冊,臺北:臺灣商務,1976)

(後晉)劉 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1)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1981)
(宋)王 溥,《唐會要》(《叢書集成初編》,第813-828冊,北京:中華,1985)
(宋)王 讜,《唐語林》(收入史仲文主編,《中國文言小說》,第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宋)石 介,《石徂徠集》(《叢書集成初編》第2361-1362冊,北京:中華,1985)
(宋)田 況,《儒林公議》(《叢書集成初編》第2793冊,北京:中華,1985)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195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四部叢刊初編》,第43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
(宋)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萬有文庫薈要》,第871-876冊,臺北:臺灣商務,1965)
(宋)朱 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8-10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朱 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朱 熹,《家禮》(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7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宋敏求,《長安志》(收入《宋元地方志叢書》,第1冊,臺北:大化,1980)
(宋)呂 中,《類編皇朝大事紀講義》(收入王民信主編,《宋史資料萃編第四輯》,第12-14冊,臺北:文海,1981)
(宋)呂夏卿,《唐書直筆》(《叢書集成初編》,第3834冊,北京:中華,1985)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叢書集成初編》,第3861-3878冊,北京:中華,1985)
(宋)李 昉等編撰;嚴一萍校勘,《太平廣記》(臺北:藝文,1970)
(宋)李 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宋)胡 寅,《致堂讀史管見》(臺北:臺灣商務,1981)
(宋)洪 邁,《容齋續筆》(臺北:大立,1981)
(宋)袁 褧、袁頤,《楓窗小牘》(《叢書集成初編》第2784冊,北京:中華,1985)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收入韋力編,《古書題跋叢刊》第1冊,北京:學苑,2009,會稽章氏用藝芸書舍本重刊影印)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叢書集成初編》,第44-4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據聚珍版叢書本排印)
(宋)程 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1983)
(宋)曾 鞏,《曾鞏集》(北京:中華,1984)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宋)趙子櫟,《杜工部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4)
(宋)趙汝楳,《周易輯聞》(臺北:廣文出版社,1974)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1)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第193-198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8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錢 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2002)
(宋)謝維新撰、(明)夏相校刻,《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臺北:新興,1974)
(宋)羅從彥,《羅豫章集》(《叢書集成初編》,第2385-2386冊,北京:中華,1985)
(宋)蘇 軾著;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0)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四庫叢刊初編》,第285-286冊,臺北:臺灣商務,1967)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3)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叢書》,集部第223冊 別集類,臺北:商務,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明)呂 柟,《涇野子內篇》(北京:中華,1992)
(明)陳耀文,《天中記》(臺北:文海,1964)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收入《船山全書》,第10冊,長沙:嶽麓,1996)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大化,1984)
(清)仇兆鼇,《杜詩詳詮》(《文津閣四庫叢書》,第357冊,集部 別集類,北京:商務,2005)
(清)吳士玉、吳襄,《子史精華》(臺北:新興,1967)
(清)紀 昀,《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1979)
(清)徐 松,《唐兩京城坊考》(《叢書集成初編》,第3206-3208冊,北京:中華,1985)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影印點校本,1982)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1987)
(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73,月船盧氏所藏底稿本)
(清)董誥等,《全唐文》(臺北:大通,1979)
(清)趙 翼,《廿二史劄記》(臺北:世界,2010)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叢書集成初編》,第3528-354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David Cannadine編、梁永安譯,《今日,何謂歷史?》(臺北:立緒,2008)
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1996)
王元軍,《唐人書法與文化》(臺北:東大,1995)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1997)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婦人王氏之死》(臺北:麥田,2001)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向燕南、李峰主編,《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
沈剛伯,《史學與世變》(臺北:水牛,1989)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3)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
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李 浩,《唐代園林別業考錄》(上海:上海古籍,2005)
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敘錄》(南京:鳳凰,2008)
倉修良主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臺北:里仁,1994)
章太炎,《國學講演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5)
章太炎,《國學略說》(臺北:河洛,1974)
徐子宏譯注,《周易》(臺北:臺灣古籍,1996)
章 群,《通鑑及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張 須,《通鑑學》(臺北:開明,1958)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第一冊,臺北:里仁,198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臺北:里仁,1981)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商務,1994)
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中文大學,1984)
曾華東,《以史證易—楊萬里易學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曾棗莊等編,《宋文紀事》(成都:四川大學,1995)
程建虎,《中古應制詩的雙重觀照》(北京:人民,2010)
榮新江,《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香港:三聯書店,2009)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灣大學,2011)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2002)
錢 穆,《朱子新學案》(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1-15冊,臺北:聯經,1998)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2007)
劉明華,《杜甫研究論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二)學位論文

張嘉真,《唐太宗形象的書寫與塑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8)
雷豔紅,《唐代君權與皇族地位研究》(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2.8)
蔡榕津,《武則天對唐前期的影響》(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5)


(三)論文

Axel Schneider,〈道史之間:為中國尋找現代認同的兩位中國史家〉,收入魏格林、施耐德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1995),頁297-321
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1993.11),頁20-39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91(1993.11),頁40-49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34:3(1996.9),頁1-18
王利民,〈胡寅的志節及其《崇正辯》〉,《孔孟月刊》37:2=434(1998.10),頁24-28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1993.11),頁6-19
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49-274
王明珂,〈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105(1996.10),頁34-40。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0(1996.6),頁320-321
王德毅,〈宋代福建的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52(2000.6),頁143-174
王德毅,〈宋代國家處境與史學發展〉,收入《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頁37-52
王壽南,〈論太平公主與唐玄宗之政爭〉,收入《第二屆唐代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1993),頁1081-1096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上)〉,《大陸雜誌》5:4(1952.8),頁1-4
李洪岩,〈史學文本與歷史認識〉,收入魏格林、施耐德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1995),頁13-84
吳 楓,〈兩《唐書》說略〉,收入向燕南、李峰主編,《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頁1-12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4(2009.6),頁1-33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29:1=64(2011.3),頁189-224
谷競恒,〈從毀譽參半到「完然為一王法」—略論兩《唐書》對韓愈文、道的評騭〉,《新亞論叢》,62004.6,頁146-149
何兆武,〈宋代理學和宋初三先生〉,《史學集刊》3(1989),頁11-20
李 娜,〈唐代文學中的公主園林別墅〉,《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10.1),頁22-25
李慧漱,〈賢志、瑞文與奉華寶藏-南宋皇室女性之鑑藏品味與性別文化空間〉,《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頁1-8
呂謙舉,〈宋代史學的義理觀念〉,收入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402-415
邱逸凡,〈元明關中學術發展與歷史記憶、文本流傳的變化--從一則史事考訂談起〉,《史原》復刊1(2010.9),頁153-205
范立舟,〈宋儒聖人史觀論析〉,《孔孟月刊》36:12(1998.8),頁8-15
姜龍翔,〈試探朱熹對《春秋》的態度及其解經方法〉,《雲漢學刊》14(2007.6),頁151-152
胡楚生,〈引史證經 義取鑑戒—楊萬里《誠齋易傳》試探〉,《興大人文學報》,32(上)(2002.6),頁1-9
胡曉真,〈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2010.3),頁45-78
柯金木,〈兩《唐書》〈儒學傳〉儒史雜混之探析〉,《孔孟學報》69(1995.3),頁91-113
柯金木,〈從《舊唐書》二十本紀「史臣曰」看唐代史臣的史德〉,《中華學苑》49(1997.1),頁57-77
翁佳音,〈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3:1(1996.6),頁5-30
唐華全,〈論唐玄宗誅太平公主事〉,《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997.1),頁37-43、66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下冊(上海:上海辭書,2003),頁659-694
陳弱水,〈試探唐代婦女與本家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1(1997.03),頁167-248
陳麗華,〈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 : 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17:4(2010.12),頁1-31
許振興,〈論石介的鑑唐思想〉,《故宮學術季刊》10:3(1993春),頁131-145
張 元,〈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以資治通鑑綱目為例(提要)〉,《史原》6(1975.10),頁193-198
張 元,〈馬端臨對胡寅史論的看法〉,收入《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1),頁338-339
張永儁,〈試論宋代幾個重要的理學世家〉,《臺大哲學論評》6(1983.1),頁137-160
張高評,〈史書之傳播與南宋詠史詩之反饋—以楊萬里、范成大、陸游詩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0(2007.12),頁121-150
黃永年,〈說李武政權〉,《人文雜誌》1(1982),頁99-107、112
黃忠天,〈論《伊川易傳》的價值與得失〉,《文與哲》3(2003.12),頁247-266
黃清連,〈兩《唐書》〈酷吏傳〉析論〉,《輔仁歷史學報》5(1993.12),頁119-166
詹素娟,〈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7-1930)〉,《新史學》17:1(2006.3),頁1-42
蒙 曼,〈唐代長安的公主宅第〉,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學,2003),頁215-234
鄧小南,〈「內外」之際與「秩序」格局:兼談宋代士大夫對於《周易‧家人》的闡發〉,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冊(上海:上海辭書,2003),頁97-123
鄭小江,〈論楊萬里的儒學思想(上)〉,《孔孟月刊》43:5(2005.2),頁32-40
鄭英德、劉光勝,〈略論唐太平公主〉,《史學月刊》3(1984),頁27-36
劉靜貞,〈書寫與事實之間──《五代史記》中的女性像〉,《(日本)中國史學》第12卷(2002),頁51-64
劉靜貞,〈正史與墓誌資料所映現的五代女性意象〉,《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學,2005),頁187-204
劉靜貞,〈依違於私情與公義之間—孟姜女故事流轉探析〉,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7),頁83-108
劉靜貞,〈歷史記述與歷史論述—前後漢書中的王昭君故事辨析〉,收入《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稻郷,2006),頁13-28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漢學研究》5:2=10(1987.12),頁501-512
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構和逾越〉,收錄於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頁41-59
鍾彩鈞,〈呂涇野思想研究〉,《中山人文學報》18(2004.春),頁1-28
錢 穆,〈經學與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120-137
謝保成,〈北宋前中期的唐史研究與《新唐書》重修中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4(1997),頁106-117
嚴耕望,〈新、舊兩《唐書》史料價值比論〉,《新亞學報》18(1997.7),頁1-15+493


三、網路資源
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Big5/phoweb/Relicpage/9/R4172.htm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鍾彩鈞,〈呂涇野思想研究〉,《中山人文學報》18(2004.春),頁1-28
2. 嚴耕望,〈新、舊兩《唐書》史料價值比論〉,《新亞學報》18(1997.7),頁1-15+493
3.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漢學研究》5:2=10(1987.12),頁501-512
4. 詹素娟,〈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7-1930)〉,《新史學》17:1(2006.3),頁1-42
5. 黃忠天,〈論《伊川易傳》的價值與得失〉,《文與哲》3(2003.12),頁247-266
6. 張高評,〈史書之傳播與南宋詠史詩之反饋—以楊萬里、范成大、陸游詩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0(2007.12),頁121-150
7. 張永儁,〈試論宋代幾個重要的理學世家〉,《臺大哲學論評》6(1983.1),頁137-160
8. 陳弱水,〈試探唐代婦女與本家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1(1997.03),頁167-248
9. 許振興,〈論石介的鑑唐思想〉,《故宮學術季刊》10:3(1993春),頁131-145
10. 翁佳音,〈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3:1(1996.6),頁5-30
11. 柯金木,〈從《舊唐書》二十本紀「史臣曰」看唐代史臣的史德〉,《中華學苑》49(1997.1),頁57-77
12. 柯金木,〈兩《唐書》〈儒學傳〉儒史雜混之探析〉,《孔孟學報》69(1995.3),頁91-113
13. 胡楚生,〈引史證經 義取鑑戒—楊萬里《誠齋易傳》試探〉,《興大人文學報》,32(上)(2002.6),頁1-9
14. 姜龍翔,〈試探朱熹對《春秋》的態度及其解經方法〉,《雲漢學刊》14(2007.6),頁151-152
15. 范立舟,〈宋儒聖人史觀論析〉,《孔孟月刊》36:12(1998.8),頁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