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2: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詩盈
研究生(外文):Chuang Shin-Ying
論文名稱:台北盆地史前文化的文化接觸研究:以植物園遺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ultural Contact of Prehistorical Taipei Basin:The Case Study of Zhi-Wu-Yuan Relics.
指導教授:劉益昌劉益昌引用關係潘英海潘英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Yi-changPan, Ing-hai
口試委員:黃士強郭素秋
口試委員(外文):Haung,Shih-chiangKuo,Su-chiu
口試日期:2011-07-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人類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6
中文關鍵詞:植物園遺址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晚期在地化地方文化交互作用圈
外文關鍵詞:Chi-wu-yuan Site,Chi-wu-yuan Culture,the late period of Yuan-shan Culture,Localization,Local Culture,Sphere of Inter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4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主要目的是為透過史前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化理解台北盆地內新石器時代晚期圓山文化晚期土地公山類型與植物園文化的文化關係。由既有的文獻資料與年代測定結果,圓山文化的年代測定結果約在3200~2300B.P.之間;本文所討論的土地公山類型屬於圓山文化晚期階段,年代分期約在2800~2300B.P.之間或甚至更延伸至1700B.P.前後,分布於臺北盆地東南半部。而植物園文化的年代測定結果約在2500~1800B.P.之間,分布於臺北盆地西側與西南側;兩個不同類型的考古文化(類型)在時限與空間分佈關係部分重疊,尤其是座落於台北市中正區的植物園遺址。本文以2009年的植物園遺址發掘為主要討論材料,並以文化人類學研究範疇中的文化關係研究為基礎。自涵化研究定義出發,引用潘英海的在地化(localization)與地方文化(local culture)兩個概念以及引用張光直、Wendell. C. Bennett與Joseph R. Caldwell兩人的地域共同傳統(area co-tradition)與交互作用圈(sphere of interaction)兩個理論為基礎,用以解釋中國史前文明形成過程的交互作用圈(sphere of interaction)理論,嘗試以另一種角度解釋臺北盆地內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時間與空間部分重疊的兩個不同考古文化(類型)之間的文化關係。
By examining material cultures created by prehistoric people, this thesis aims at shedding the li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wu-yuan culture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 and Tu-ti-kung-shan type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Yuan-shan culture in the Taipei basin. According to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the results of carbon-14 dates, the Yuan-shan culture ranged from 3200 to 2300 B.P. Tu-ti-kung-shan typ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was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Yuan-shan culture, dated around 2800 to 2300 B.P. or even extended to around 1700 B.P., and distributed over southeastern half of the Taipei basin. However, the Chi-wu-yuan culture was around 2500 to 1800 B.P. and occupied the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portions of the Taipei basin. The period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es overlapped,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Chi-wu-yuan site located in Zhongzheng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This thesis mainly depends on the excavation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Site in 2009, and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relation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Beginning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udy of cultivation, I refer to the notions of localization and local culture proposed by Pan, Ing-hai, and the theories of area traditions and sphere of interaction by Chang, Kwang-chih, Wendell C. Bennett and Joseph R. Caldwell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theory of sphere of interac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prehistoric culture in China. I also intend to take another viewpoint to explain that cultural relation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which overlap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Taipei basin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
目錄
致謝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壹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4
第貳章 植物園遺址 9
第一節 遺址概述 9
第二節 地層 12
第三節 遺跡 18
第四節 小結 30
第參章 陶質遺物分析 31
第一節 質地 31
第二節 器物 42
第二節 器物 42
第三節 紋飾 51
第四節 小結 62
第肆章 石質遺物分析 68
第一節 石器 68
第二節 有刃石器 73
第三節 無刃石器 78
第四節 小結 84
第伍章 接觸、涵化、在地化 87
第一節 類型、文化與在地化、地方文化 87
第二節 臺北盆地內的史前相互作用圈 90
第三節 論植物園文化 93
第三節 年代測定 103
第陸章 結論 107
第一節 土地公山類型與植物園文化的在地化與地方文化 107
第二節 土地公山類型與植物園文化的文化關係 108
參考書目 109


參考書目
王執明、鄭穎敏、王源(王執明等 1978)
1978〈台北盆地之地質及沉積物之研究〉《臺灣礦業》30(4):78-108.
平山勳
1935〈台灣考古界の現狀─台灣に關して〉《台灣社會經濟史全集》9:59-84,台灣經濟史學會,台北。
石再添
1987《台灣地理概論》中華書局,台北。
石璋如
1954〈圓山貝塚之發掘與發現〉《大陸雜誌》9(2):28-34.
石璋如、劉益昌
1987《大馬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港。
曲克恭
1988〈台灣氣候--地方雖小,氣象萬千〉《科學月刊》19(10):729-736.
何傳坤、劉克竑
2000〈台灣中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營埔遺址的石器工藝〉《「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71-108,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04《嘉義縣太保市魚寮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計畫期末報告》嘉義縣政府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計畫報告。
佐藤傳藏
1901〈臺灣台北附近石器時代遺跡〉《東京人類學雜誌》16(179):167-177.
吳敦善
1994《宋文薰與台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院士膺選臺東縣榮譽縣民紀念文集。
吳健蘭
2002《大台北地區原住民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坂井隆、劉俊昱、劉益昌(坂井隆等 2009)
2009〈植物園遺址近現代窯址發掘簡報〉《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協辦。
宋文薰
1951〈談談台灣先史時代的範圍〉《台灣風物》1(1):4-5、9.
1954a〈圓山貝塚民族的生產方式〉《台北文物》3(1):2-7.
1954b〈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物》4:28-38.
1955a〈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物》5:44-38.
1955b〈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三)〉《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物》6:34-45.
1965〈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臺灣文獻》16(4):144-155.
1980〈由考古學看臺灣〉《中國的臺灣》:93-220,中央文物供應社,台北。
1981〈關於台灣更新世的人類與文化〉《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47-6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港。
宋文薰、張光直
1964〈圓山文化的年代〉《考古人類學刊》23/24:1-11.
宋文薰、連照美
1984〈臺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48-169.
宋文薰譯,鹿野忠雄著
1952《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
1955《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
李坤修、葉美珍、黃俊彬(李坤修等 2007)
2007《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臺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研究報告。
李咸亨
1996〈台北市區工程地質分區〉《地工技術》54:25-34.
李瑞宗
2008〈苗圃一世紀—臺北植物園的駐足與尋覓〉《臺灣博物季刊》100:59-80.
李德仁
1993〈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圖說:大坌坑遺址〉《田野考古》4(1):81-88.
林俊全
1982〈從淡水的自然、人文環境看淡水港的昨天、今天、明天〉《臺北文獻直字》59/60:297-311.
林淑芬
2008〈聚落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以宜蘭地區史前為例〉《台灣史前史專論》:239-266,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22-23日。
林朝棨
1957〈台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1(1):30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
邱鴻林譯,後藤雅彥著
2008〈從沖繩考古學的現狀看與台灣考古學的接點〉《考古人類學刊》68:137-148.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1950〈台灣考古學研究簡史〉《台灣文化》6(1):9-15.
1954〈台灣先史考古學における近年の工作〉《民族學研究》18(1/2):67~80.
1979《台灣考古誌》法治大學出版局。
柯思莊
1964〈記營埔最近發現的幾件巴圖石器〉《考古人類學刊》23/24:106-108.
洪曉純
2009〈海上長征三千里-台灣、菲律賓北部和馬里亞納群島的史前文化關係〉《2008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87-11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9年3月28-29日。


凌純聲
1956〈中國臺灣與東亞的巴圖石匕兵器及其在太平洋與美洲的分布〉《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1-22.
翁佳音
2006《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稻鄉出版社,台北縣板橋市。
國分直一
1950〈臺灣考古學研究簡史〉《臺灣文化》6(1):9-15.
1981《台灣考古民族誌》慶友社,東京。
張光直
1954〈圓山發掘對台灣史前史研究之貢獻〉《大陸雜誌》9(2):4-9.
1986〈搶救圓山遺址〉《人間雜誌》14:48-52.
盛清沂
1963〈桃園縣沿海及臺地地區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4(2):117-138.
移川子之藏
1934〈有關巴圖與太平洋文化關聯到的問題與台灣所發現的類似石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1:431-449.
許美智
1992《排灣族的琉璃珠》稻鄉出版社,台北。
連照美
1988〈臺北圓山遺址現況調查研究報告〉《臺北文獻直字》83:1-48.
1998〈七世紀至十二世紀的台灣─台灣鐵器時代文化及相關問題〉《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1-11.
連照美、宋文薰、李坤修、李明欣、趙金勇、市原常夫、馮淑芬、李德仁、陳韻安、黃信凱(連照美、宋文薰等)
1992《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專刊2: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台北。
郭俊翔
2004《探討不同地質區強震站之淺層S波速度構造》:5-6,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所碩士論文,中壢。
郭素秋
2001〈台灣新石器時代後期の青銅器〉《東南アジア考古學》21:37-46.
2002〈「植物園文化」探析〉《文與哲》1:273-332.
陳光祖
1991〈台北地區考古遺址陶片之科學分析及相關問題研究〉《田野考古》2(1):31-66.
陳仲玉
1994《土地公山遺址第三次發堀報告》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土城延伸線文化遺址發掘及初步展示規劃期末報告抽印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港。
陳仲玉、邱敏勇、楊淑玲(陳仲玉等 1986)
1986《太魯閣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調查之研究報告。

陳仲玉、袁萬里、張敏麗(陳仲玉等 1994)
1994《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土城延伸線文化遺址發掘及初步展示規劃期末報告》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陳有貝
1991《花蓮縣花蓮溪口至秀姑巒溪口附近海岸遺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0〈廣東南、北地區的史前文化差異—兼論台灣史前史的相關問題〉《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5:64-85.
2002〈琉球列島與台灣史前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8:1-35.
2008〈從東亞大陸與海島關係看台灣史前的三個階段的形成〉《台灣史前史專論》:211-237,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22-23日。
陳有貝、邱水金、李貞瑩(陳有貝等 2008)
2008《淇武蘭遺址搶救發掘報告》:4-6,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宜蘭。
陳于高
1998〈岩心定年及對比研究〉《臺灣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水文地質調查研究及建檔八十七年度報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臺北。
陳奇祿、宋文薰譯,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原著
1950〈臺灣考古學研究簡史〉《臺灣文化》6(1):9-16,
陳得仁、郭素秋、鄭凱恩、戴瑞春(陳得仁等 2004)
2004《台北市植物園遺址採集資料整理研究計劃》台北縣三峽國民中學,三峽。
陳瑪玲、陳佩瑜、林宜羚(陳瑪玲等 2009)
2009《十三行陶片紋飾研究與行銷策略應用─台北盆地十三行文化相關遺址陶片分析研究計畫期末報告》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委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之研究報告。
鹿野忠雄
1930〈臺灣石器時代遺物發見地名表(二)〉《史前學雜誌》2(2):61-63.
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第Ⅰ卷》,矢島書房,東京。
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第Ⅱ卷》,矢島書房,東京。
曾迺碩、石再添、李白華(曾迺碩等 1987)
1987《臺北市志自然志卷二地理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台北。
曾振名、吳敦善、高正治、吳佰祿(曾振名等 1996)
1996《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十八種─台東縣魯凱、排灣族舊社遺址調查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台東縣政府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之研究報告。
黃士強
1982〈芝山岩遺址發掘〉《臺灣風物》32(3):68-78.
1984《臺北芝山巌遺址發掘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贊助,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印行。
1985a〈臺北市圓山遺址第二地點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20-65.
1985b〈試論中國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與臺灣史前文化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4:191-214.
1991《圓山遺址中山三十三號道路試掘與評估》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之研究報告。
1997《圓山遺址》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台北。
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黃士強等1993)
1993《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之研究報告。
黃士強、劉益昌
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份》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之研究報告。
1993《臺東縣東河橋南引道考古遺址搶救發掘報告》內政部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執行之研究報告。
黃士強、劉益昌、楊鳳屏(黃士強等 1999)
1999《臺北兒童主題公園圓山遺址考古調查研究計畫》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之研究報告。
黃士強、劉益昌、劉俊昱、周子揚(黃士強等 2008)
2008《行政院農委會所屬漁業署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等機關(構)合署辦公廳舍新建工程涉及植物園文化遺址評估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驗局委託之研究報告。
黃士強、鍾亦興、鄭建文
1997《雲林縣麥寮鄉施厝寮遺址搶救發掘報告》臺灣省公路局西部濱海公路南區工程處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執行研究之研究報告。
黃宇元監修
1981《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
黃武達
2006 《日治時期台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南天出版社,台北市。
楊南郡譯
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69,遠流出版社,台北。
葉美珍
2001《花崗山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專刊第六號,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
詹素娟,劉益昌、潘英海主編
1998〈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29-5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臧振華
1983〈台灣北部史前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大陸雜誌》66(4):18-25.
1989〈試論臺灣史前史上的三個重要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85-106.
1990〈論台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台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2):1-31.
1999a〈中國東南海岸史前文化的適應與擴張〉《考古與文物》3:20-34.
1999b〈呂宋島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東南亞之變貌》:3-26,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出版。
1999c〈菲律賓呂宋島考古工作簡報〉《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6:17-33.
2001〈從“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一文談南島民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語言暨語言學》2(1):253-260.
2007〈南島民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台灣的考古證據〉《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Ⅶ-A-1~Ⅶ-A-8,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台北。
臧振華、劉益昌
2001《十三行遺址:搶救與初步研究》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臧振華、劉益昌、朱正宜(臧振華等 1990)
1990〈臺灣北海岸新發現的萬里加投遺址─兼述鄰近的龜子山遺址─〉《田野考古》1(1):27-36.
臧振華、劉益昌、郭素秋、楊鳳屏(臧振華等 2000)
2000《第二級古蹟十三行遺址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
1935《臺北植物園》台灣總督府,台北。
劉克竑
2000〈營埔遺址的兩件巴圖形石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52.
劉益昌
1982《台北縣樹林鎮狗蹄山遺址》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83〈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文化概略〉《台灣風物》33(2):115-122.
1988〈史前時代臺灣與華南關係初探〉《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90a〈花蓮鄉秀林鄉崇德遺址〉《田野考古》1(1):37-50.
1990b〈台北縣金山鄉龜子山遺址出土的新資料〉《田野考古》1(2):61-71.
1992a《花蓮縣秀林鄉普洛灣遺址第一次發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二分。
1992b〈台北縣土城鄉土地公山、斬龍山遺址試掘報告〉《田野報告》3(1):21-57.
1992c〈台北地區史前遺址概況〉《北縣文化》31:40-53.
1995a〈芝山岩—令人驚奇的小山〉《台北畫刊》355:21-23.
1995b〈台灣北部沿海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之探討〉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族研究論文集》:1-20,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南港。
1996〈台灣史前文化層序研究的省思〉《「臺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7a〈古老的土地公山人〉《北縣文化》52:4-14.
1997b《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之研究報告。
1998a〈文獻歷史以前的八里〉《北縣文化》56:4-13.
1998b〈再談臺灣北、東部地區的族群分布〉,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1-28,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1999〈臺灣西南平原地區史前時代晚期的文化〉《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4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a〈臺灣考古研究的課題與省思〉《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249-26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
2000b〈圓山文化年代檢討─兼論臺北盆地史前文化變遷〉《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1-112,政治大學歷史系,2000年10月14-15日。
2002〈台灣地區史前文化層序的省思〉《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349-362,南天書局,台北。
2004《臺中科學園區清代窯址考古探勘報告》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委託之研究報告。(未出版)
2005〈早期台灣與菲律賓之間人群移動的推測—訊塘埔遺址的發掘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電子報第43期。
2007《西大墩窯的故事》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埔里。
2008〈玉器交換體系研究─製造與資源控制〉《台灣史前史專論》:15-40,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22-23日,中央研究院,台北。
2009a《桃園縣復興鄉考古遺址調查與初步研究計畫報告書》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之研究報告。
2009b《十三行博物館館藏後續研究─考古標本登錄暨分析計畫期末報告》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劉益昌、王淑津、鍾國風、林美智、柯森萍(劉益昌等 2007)
2007《原住民文化與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研究:太魯閣立霧溪流域人文活動之研究》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林美智
2006《土地公山遺址北側施工範圍評估計畫》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台北。
劉益昌、邱水金、戴瑞春、王美玉、李貞瑩(劉益昌等2001)
2001《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受北宜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匝道影響部分發掘研究報告》宜蘭縣政府,宜蘭。
劉益昌、郭素秋
2000《臺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郭素秋、林淑芬、林美智(劉益昌等 2006)
2006《台北植物園及南海學園地下遺址之考古探勘專案分析評估計畫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陳仲玉
1997《土地公山史前文化遺址》八十六年度全國文藝季土城朝山桐花節市民開講鄉土情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台北縣政府主辦,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土城市公所承辦,土城國際青年商會執辦,2009年5月3號。
劉益昌、陳儀娟、詹素娟、陳亮全(劉益昌等 1996)
1996《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史前文化、人文歷史、視覺景觀等資源調查及居民資源之培育》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詹素娟
1997〈噶瑪蘭的過去與未來〉《宜蘭文獻雜誌》22:32-37.
劉益昌、劉瑩三、顏廷伃、鍾國風、陳伊凡(劉益昌等 2008)
2008《麻豆水堀頭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劉鵠雄、施錫洲、戴瑞春、張美妹(劉益昌等 1997)
1997《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潘英海、鍾國風、黃正璋、張博森(劉益昌等 2009)
2009《大馬璘遺址射箭中心開發基地範圍內考古探坑發掘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潘常武、顏廷伃、陳俊男(劉益昌等 2000)
2000《臺灣考古遺址研究(二)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海岸山脈東側與綠島─》台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計畫。
劉益昌、鍾亦興、顏廷伃、周子揚(劉益昌等 2007)
2007《東西向快速公路八里新店線八里五股段工程影響訊塘埔遺址緊急考古發掘與資料整理分析計畫》新亞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顏廷伃、王淑津、林美智(劉益昌等 2009)
2009《高雄市左營區舊城遺址(2009):高雄市左營區舊城遺址範圍內『外興隆營區』考古發掘之出土標本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
劉益昌、蘇啟明、成耆仁、吳國淳、羅煥光、江桂珍、顏廷伃(劉益昌等 2001)
2001《花蓮港口遺址:考古試掘及口述歷史調查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劉斌雄
1963〈臺北八里坌史前遺址之發掘〉《臺北文獻》3:52-59.
劉瑩三、劉益昌、鍾亦興(劉瑩三等 2007)
2007〈訊塘埔文化塗紅陶器之研究〉《2006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1-15,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07年5月5-6日。
劉聰桂、臧振華、劉益昌(劉聰桂等 2002)
2002〈全新世開始以來台北縣八里海岸平原的沈積環境〉《台灣之第四紀第九次研討會論文集》:81-87,中國地質學會第四紀研究會主辦,2002年11月22-23日,台北。
漢寶德、鄧南光
2000《台北老地圖散步》大地地理出版社,台北。
潘英海
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235-25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163-202。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平埔研究」中「平埔族群」的理論涵意〉發表於「『社群』研究的省思,跨世紀臺灣人類學的展望之一」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0年11月 2-4日,南港。
2001〈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社會文化」的迷思〉《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205-236,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辦處。
鄧淑慧
2007《瓦磚硘:苗栗陶窯文化之追尋》客委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竹北。
鄧屬予
1998〈台北盆地的一生〉《台北盆地研習營教育研習手冊》:1-32,台北省立博物館。
鄧屬予、李錫堤、劉平妹、宋聖榮、曹恕中、劉桓吉、彭志雄(鄧屬予等 2004)
2004〈臺北堰塞湖考證〉《地理學報》36:77-100.
賴春婷、林俊全、任家弘(賴春婷等 2004)
2004〈河口短時距地形變動之研究─以淡水河口挖子尾為例〉《地理學報》35:17-34.

Chang, kwang- chih et al.
1969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 73, Yale University.
Chang, kwang- chih
1968Settlement Archaeology. Palo Alto. California: Yale University.
Bennett, Wendell C.
New World Culture History: South America. IN Anthropology: An
Enclopedic Inventory. Pp211-225. ed. by A. L. Kroeber. Chicago:Univ. of
Chicago press.
Boas, Franz
The Principles of Eth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In G. Stocking, ed. A
Franz Boas Reader: The Shaping if American Anthropology. Pp.61-67.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ldwell, J.R.
1966 The New America Archeology. IN New Roads to Yesterday: Essays in
Archeology. Pp333-347.ed. by J.R. Caldwell. New York: Basic Books.
Eberhart, W.
1969 The Local Cultures of South and East China。Leiden。
Hodder, Ian
1982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