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Robbins, S. P.(2006)。組織行為學(李青芬、李雅婷、趙募芬譯)(11版)。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柏森(2008)。慢速壘球參與者之參與動機、團隊凝聚力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台北市。江玉群(2009)。實施探索教育方案對國小高年級班級氣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桃園縣。池榮尉(2003)。國民小學教師團隊發展歷程之研究 —以啄木鳥教師團隊為例—。未出版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100年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何孟軒(2007)。以冒險為本的登山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 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兆田(2006)。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企業培訓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祉龍(2001)。企業營業人員訓練活動之規劃及其成效評估~以x公司為例分析。未出版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吳崇旗、巫昌陽(2008)。定向運動課程對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影響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19-32。吳崇旗、謝智謀(2010)。繩索挑戰課程對大學生冒險教育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74-92。吳復新、江岷欽、許道然(2009)。組織行為。新北市:空中大學。
吳復新、孫本初、許道然(2010)。組織變革管理與技術。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吳嘉榮(2008)。體驗式教育訓練要素組合對團隊成員互動過程、團隊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吳翠屏(2011)。適用國小四年級學童體驗教育之棲地概念。未出版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所,台中市。
吳璟均(2010)。探索教育對班級團隊凝聚力與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雲林縣。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李志原(2010)。臺港兩地體驗教育領域引導員認證制度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李隆盛、賴春金(2006)。團隊建立與團隊合作。T&;D 飛訊,50,1-16。
李慕台(2006)。「探索教育」對培養國小兒童團隊精神之研究-以台北市仁愛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卓國雄、盧俊宏(2003)。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ctive efficacy, team cohesion, social loafing, and tug of war's performance 。臺灣運動心理學報,3,83-95。
周婉茹(2012)。團隊建立活動方案對高職學生自我概念提昇之探討。未出版之,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花蓮縣。
林文政、王湧水、許智翔(2010)。不同訓練方法成效評估之研究:一項室內講授式與戶外體驗式團隊訓練的比較。管理與系統,17(2),229-255。
林奕如(2000)。「變革管理課程」訓練成效之評估及影響訓練成效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林祐暄(2010)。參與體驗教育對綜職科學生生活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中市。
林連池、林孟逸(2009)。團隊運動選手知覺團隊動機氣候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4,93-102。
徐正芳(2005)。體驗式教學訓練成效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徐國陽(2006)。教育訓練對國軍團隊建立訓練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張文耀(2001)。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提昇自尊心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張潤書(1992)。行政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麗君(2002)。團隊管理在非營利組織運用之研究 - 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台北市。戚樹誠(2009)。組織行為。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教育部(2010)。99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莊嘉馨(2008)。運用體驗學習提升國中二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臺北市。許志仲;藍孝勤(2010)。探討體驗教育課程效益-以高低空繩索課程為例。2010年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47-365。
陳保緒(2003)。團隊建立法應用於提昇警察機關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內政部警政署為例。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台北市。陳香如(2006)。團隊及團隊建立之探究。T&;D飛訊,第44期,1-30。
陳祝筠(2009)。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團隊建立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陳惠民等合著、陳惠民(1998)。高效率團隊 實務操演手冊。臺北縣土城市:科技出版。
黃英忠、曹國雄、黃同圳、張火燦、王秉鈞(2002)。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黃貞諭(2009)。冒險教育對企業團隊發展成效之評估。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桃園縣。黃偉誠(2008)。體驗學習對國中運動員團隊建立成效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立平鎮國中羽球運動代表隊為例。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桃園縣。黃惠芝(2008)。不同運動項目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卷(1期),145-156。黃瓊儀(2010)。體驗式學習課程對服務學習團隊的訓練效益。未出版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楊淑怡、韓大衛(2010)。全國高中甲級女子籃球選手社會支持對成績表現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1-18。
廖主民、林章榜(2008)。不同健身運動階段之期望與價值信念的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113-122。廖洲棚(1997)。團隊型組織之初探。人事管理,34(8),25-34。趙惠文(2001)。團隊建立訓練成效之評估-以l局為例。第七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趙惠文(2002)。團隊建立訓練成效之評估。未出版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雯、蕭秋祺(2010)。大專校院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4(1),101-115。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臺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進雄(2004)。領導新典範:後英雄式領導的意涵及其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7(1),111-131。鄧碧珍、彭譯箴(2007)。體驗式運動學習對於大專男子籃球隊團隊建立訓練成效之研究。2007全國體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大學。
蕭舜鴻(2011)。青少年體驗式團體方案執行困境與解決策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台中縣。
賴姍姍(2004)。運動員滿意度、團隊支持對團隊承諾、團隊凝聚力、離隊傾向及練習表現之影響:以大專乙組游泳選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6(2),119-131。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臺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羅元駿(2004)。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 Wood, R. (1989). Effect of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self-regulation of complex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6, 805-814.
Carron, A. V., Bray, S. R., &; Eys, M. A. (2002). Teams cohesion and team success insport. Journal Sports Science, 20(2), 119-126.
Dewey, J. (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Simon&;Schuster.
Education, A. f. E. (1995). AEE definitio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The AEE Horizon, 15(1), 21.
Gibbons, M., &; Hopkins, D. (1980). How experiential is your experience-based program?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1), 32-37.
Glass, J. S. &; Benshoff, J. M. (2002). Facilitating group cohesion among adolescents through challenge cours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5(2), 268-277.
Green, G., Kleiber, D. &; Tarrant, M. (2000). The effect of an adventure-based recreation program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cy in low income, minority youth.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18(3), 76-97.
Hayes, N. (1997). Sucessful team management.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Heuzw, P., Raimbault, N., &; Fontayne, P. (2006).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hesion,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teams: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effects. Journal Sports Science, 24(1), 59-68.
Jessup, H. P. (1990). New role in team leadership.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44(11), 4.
Kirkpartrick, D. L. (1987).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2 ed.). New York: McGraw-Hill.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Windsor, CT, U.S.A.: Yankee Clipper Books.
LaFasto, F. M. J., &; Larson, C. (2001). When Teams Work Best : 6,000 Team Members and Leaders Tell What It Takes to Succeed. US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oxon, P. (1993). Building a better team: A handbook for managers and facilitators: Aldershot:Gower.
Oh, S. S. (2005). Successful Aging Through Leisure Gardening: A Study on Constraints Negoti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 (1988). Islands of Healing "A Guide to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Project Adventure, Inc.
Shonk, J. H. (1982). Working in Teams: A Practical Manual for Improving Work Groups. New York: Amacom Books.
Steer, R. M. (199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Thoits, P. A. (1985).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 In I. G. Sarason &; B. R. Sarason, 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51-72.
Westre, K., &; Weiss, M.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5, 41-54.
Yukl, G.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