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8 19: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瀅蓮
研究生(外文):Ying-Lian Chen
論文名稱:科普影視節目收視質指標建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dicators Building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ystem for Science Programs
指導教授:莫季雍莫季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Yung Mo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9
中文關鍵詞:科學傳播閱聽人收視質收視率指標
外文關鍵詞:science communicationaudienceratingqualitative research systemindicat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發展一套適用於一般民眾評量科普影視節目收視質的指標,以期日後可做為相關單位瞭解一般民眾對節目實際評價的途徑,並可就閱聽眾之意見,做為各類科普影視節目製作時改善的實質努力方向。
  研究首先透過文獻回顧的方式,整理出適用於評量科普影視節目收視品質的指標,接著透過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訪談兩種方法找出其中適用於一般民眾者, 「節目主題與內容」面向中有11項、「節目表現形式」面向則有13項、「製作技術」面向中共9項、及「整體評量」面向則包含了有10項,故本研究共找出43項一般民眾適用之科普影視節目收視質評量指標。此外,研究結果亦發現年齡層及節目型態的
差異,也會影響閱聽眾評量節目收視品質的角度。
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相關單位可根據自身需求,將研究所得之一般民眾適用的科普影視節目收視質評量指標,發展為簡易版的量表、訪談大綱,以獲知收視者對節目的真實評價,做為節目品質改善之標的。此外,本研究亦進一步將文獻整理所得之指標按專業領域的不同做分類,建議日後相關單位可將其分別給予科學、傳播專家學者進行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訪談,藉以得到更具體的節目製作之修正、改善方式,讓節目品質更臻完美。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set of indicator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ystem in order to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preferences of audienc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ience program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was applied by the author to sort out the indicator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fterward, this research continued to figure out the indicators of different aspects via investigation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 As a result, 43 indicators are found by this research.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prov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age and the pattern of programs could have influence on the audiences’ commentari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related entities could employ the indicators provided by this research to build a brief scale and guidelines as means to acquire the genuine critics of the audience, and further to ameliorate the science program’s quality. Moreover, this
dissertation has also classifie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it would be applicable for the future studies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of science program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聽人研究…………………………………………… 7
第二節 電視節目評量………………………………………… 10
第三節 收視率的意涵………………………………………… 13
第四節 收視質的意涵、做法與評估指標……………………… 18
第五節 研究問題………………………………………………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33
第三節 問卷調查……………………………………………… 40
第四節 焦點團體訪談………………………………………… 44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5
第六節 研究流程………………………………………………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量化途徑收視質指標分析結果……………………… 52
第二節 質化途徑收視質指標分析結果………………………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發現與討論………………………………… 18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5

IV
參考資料……………………………………………… 190
附錄一……………………………………………………… 200
附錄二……………………………………………………… 202
附錄三……………………………………………………… 219
一、中文部份
李玫(譯)(1997)。電子媒體視聽率調查:將閱聽人變成有意義的數字及金錢。台北:廣電基金。(Karen Buzzard, 1992)
丁榮國(1999)。電視收視率量與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67,191-222。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田耐青(2001)。《水果冰淇淋》兒童電視節目之形成性評鑑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34。
世新大學(2010)。2010年世新媒體風雲榜。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上網時間:2012.02.25。網址:http://cc.shu.edu.tw/~cjc/pages/main.html
朱全斌(2001)。從主體、認同看質化的閱聽人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69-80。
朱則剛(1988)。電視教育節目的評鑑。隔空教育論叢年刊創刊號,125-141。
行政院(2010)。數位匯流發展方案(2010-2015年)。行政院。上網時間:2012.03.01。網址:http://www.ey.gov.tw/ct.asp?xItem=75806&;ctNode=2313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0)。98年家庭收支調查新聞稿。行政院主計總處。上網時間:2012.03.01。網址:www.dgbas.gov.tw/public/Data/0981436871.doc
行政院國家委員會科教處(2010)。99年度-最新修訂【媒體製作試辦方案】條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上網時間:2012.02.01。網址:http://www.nsc.gov.tw/sci/public/Attachment/082511204371.pdf
李訓智(1994)。70年代「芝麻街」的創新傳佈。視聽教育雙月刊,35(5),37-44。
李美華(2001)。公共電視節目之收視質的探討。新視野—公共電視台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李瀅(2010)。衛星電視綜合性頻道定位與轉型研究-以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節目策略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翠珍(1995)。國內自製兒童節目內容呈現方式與學習效果研究報告。臺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吳寶華、徐佳士、李瞻等(1983)。英漢大眾傳播辭典。台北:新聞記者公會。
林永智(2009)。電視收視調查於節目規劃運用之研究-以系統回饋與前饋為焦點。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宇音(2005)。「科技萬花筒」節目內容分析與國中生對節目評價及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育卉(2006)。媒體的魔戒-收視率迷思。台北市:廣電基金。
林志輝(2011)。「全球科學與實境影片製作人會議」-採納文化與娛樂元素的科學傳播。政府出版資訊網。上網時間:2012.3.11。網址: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903484
林照真(2011)。收視率的宰制:台灣媒體代理商與電視頻道業者權力競逐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07,89-132。
林雅萍(2005)。收視質對於評估公視節目表現之研究-以《水果冰淇淋》兒童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6。
周倩(2008)。出席2008 年全球科學與實境影片製作人會議(WCSFP)。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 97-2515-S-009 -004-H),未出版。
周雅容(1998)。語言互動與權力:倫理的思考。載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邱慧仙(2008)。閱聽人研究方法應用之初探:以國內傳播學期刊為分析對象(1998-2007)。2008年圖書資訊暨傳播學進行中論文發表會,台北市,世新大學。
胡幼慧(1998)。參與式研究:從研究方法來解決知識權力的不平等。載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胡慧嫈(1998)。焦點團體法對促進社會工作專業研究實務性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1,282-292。
科學傳播政策建言書(2011)。新北市: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中心。
孫春在、陳佳駿(2003)。全民科學普及教育與科普閱讀推動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1-2515-S-009-003),未出版。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11)。100年度公共電視節目收視質研究第3季報告。台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8)。97年度公共電視節目收視質研究第3季報告。台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依雯(1999),「三立頻道家族」之經營策略初探:一個收視率意義解讀取向的分析,新聞學研究,61,179-222。
張晶、尹兆鵬(2006)。科學傳播理論的歷史考察:將“傳播”理念引入“科學”的歷程。自然辯證法研究,22(5),27-30。
張麗麗(2002)。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教學評量。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579-636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張錦華、陳清河、林維國、林建甫、杜聖聰、劉漢鈞、巫家宇(2009)。電視新聞收視質指標建構及量測計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報告編號:PG9806-0352),未出版。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郭俞彣(2011)。收視率之有效解讀與應用研究—以科普傳播影片、節目與新聞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莫季雍(1999)。運動節目閱聽眾:一個偏好閱聽眾群的社會人口面向及傳播行為分析。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統一健康世界,新竹縣。
莫季雍(2001),評估公共電視節目:以收視狀況分析衡量閱聽眾。新視野—公共電視台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莫季雍、海樹兒.犮剌拉菲、陳志成、連惠敏、何麗萍(2011)。100年度上半年「原住民族電視台收視研究」期末報告。台北市:原住民族電視台。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台北:五南。
陳炳宏、鍾起惠(1999),電視節目品質評估研究:以台灣公共電視台新聞性節目為例,傳播文化,7,287-321。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2)。100年第4季有線廣播電視訂戶數。台北市:國家通訊委員會。
曹琬凌、彭玉賢、林珍瑋(2008)。公共廣電問責體系初探:以臺灣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指標建構為例。新聞學研究,96,129-186。
彭玉賢(2000a)。從偏好度、滿意度、欣賞指數下手-世界各國公共電視收視調查趨勢,公視之友,30,47。
彭玉賢(2000b)。英國節目收視調查方法。公共電視岩花館。上網時間:2012.02.10。網址:http://rnd.pts.org.tw/p2/000628.htm
彭玉賢(2000c)。日本NHK收視研究報告。公共電視岩花館。上網時間:2012.02.10。網址:http://rnd.pts.org.tw/p2/000726-3.htm
彭玉賢(2000d)。美國節目收視調查方法。公共電視岩花館。上網時間:2012.02.10。網址:http://rnd.pts.org.tw/p2/000726-2.htm
彭玉賢(2000e)。加拿大收視調查研究。公共電視岩花館。上網時間:2012.02.10。網址:http://rnd.pts.org.tw/p2/000828.htm
彭芸、鍾起惠、陳一香(1999)。由節目評鑑看電視節目品質標準的建立。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
黃台珠、趙大衛、吳裕益、周進洋、邱鴻麟、劉嘉茹、洪振方、蔡俊彥、吳坤璋、黃孝宗、曾元珏、鄭瑞洲、謝佩妤、黃育真、張箴(2009)。國民對科學與技術的瞭解、興趣、與關切度調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6-2552-S-017-009-MY3),未出版。
黃聿清、莊春發(2011)。用收視質量度電視節目品質-台灣公共電視台的經驗。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會,新竹縣,國立交通大學。
黃俊儒、簡妙如(2010)。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新聞學研究,105,127-166。
黃倖慧(2010)。客語能力認證政策對話之研究-利害關係人觀點。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葳葳(1999)。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聽率調查的現況-以潤利、紅木、尼爾遜台灣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14,25-61。
曾清涼(2011)。GPS衛星的導航。科學發展,467,58-66。
葉相宜(2005)。檢視廣電媒體生態與收視品質研究的發展契機。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繼群(2005)。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黃金時段為對象。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熊移山(2005)。電視新聞攝影:從新聞現場談攝影。台北: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鍾起惠(1999)。閱聽眾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末來,廣電人,50,17-20。
鍾起惠、彭芸(2000)。從品質觀點探討戲劇節目的表現。廣播與電視,15,91-117。
鍾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的困境與出路。台北市:廣電基金。
謝瀛春(2005)。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載於馮建三(主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187-205)。台北:政大新聞系。
魏宏展(2002),收視質於廣告媒體企劃之應用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關尚仁、張霄亭(1993)。空中教學電視教學節目內容分析研究-七十八學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研究。
關尚仁、侯志欽、彭慧雯、沈琬琳(1994)。科學教育節目質的評鑑研究-以「每週科技」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3-0111-S004-001),未出版。
關尚仁(1999)。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廣播與電視,14,1-24。
關尚仁(2001)。公共電視的節目品質管理。新視野—公共電視台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關尚仁、于仁鳳、楊惠晴、王毓芝(2002)。科學教育宣導節目產製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0-2515-S-004-003)。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關尚仁、侯志欽、姜孟宏、張蕙蘭、郭俞彣(2006)。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整體計畫之規劃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5-2515-S-004-00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關尚仁、莫季雍、郭俞彣、陳瀅蓮(2011)。科普影視內容收視分析與解讀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台灣科學傳播事業催生計畫。未出版。
嚴文廷(2008.10.06)。吸收資訊 民眾最依賴電視。台灣立報。資料引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E-18317
鍾庭耀、蘇鑰機(2001)。「欣賞指數調查」的理論和實踐。載於蘇鑰機、鍾庭耀(主編),電視節目欣賞指數:香港經驗(1-20頁)。香港: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
蔡明燁(2011)。【跨科際閱讀】跨科際科學傳播: 科技、社會、人文的撞擊與對話。跨科技對話平台。上網時間:2012.02.01。網址:http://case.ntu.edu.tw/shs/?p=6888

二、英文部份
Ang, I.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 Ithaca Press.
Bauer, H. H. (1992).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the myth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Burns, T.W., O'Connor, D.J. &; Stocklmayer, S.M. (2003).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2, 183-202.
Beville H. M., Jr. (1988). Audience ratings: Radio, television &; cabl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helimsky, E. (1985). Program evaluation: Patterns and direction. In E. Chelimsky (Ed.), Program evaluation: Patterns and direction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erking, L. D. (2008). Evidence and categories of ISE impact. In A. J. Friedman (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impacts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project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Dimopoulos, K., &; Koulaidis, V. (2002). The socio-epistemic constit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Greek press: An analysis of its presenta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1, 225-241.
Fiske, J. (1994). Audiencing: Cultural practice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89-198. Thousand Oaks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lagg, B. N. (1990). Formative evalu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riedman, A. J. (2008). User’s guide to this book. In Friedman, A. J. (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impacts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project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ayeski, D. (1983). Corporate and instructional video: Design and p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regory, R. J. (1996). Psychological testing: Histor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unter, B., &; Wober, M. (1992). The reactive viewer: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audience reaction measurement. London: John Libbey.
Hoffman, D. L. (1984). Program impact: The key measure of audience response. Research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Ishikawa, S. (1996). Why measure diversity? In S. Ishikawa (Ed.),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levision, 192-202, Avon: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Laugksch, R. C. (2000).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overview. Science Education, 84, 71-94.
Leggatt, T. (1993). Qulity in television: The view of professionals. Study of Broadcastings, 29, 37-70.
Leggatt, T. (1996). Identifying the undefinable – An essay on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quality in television in the UK. In Sakae Ishikawa (Ed.),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levision. Luton: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73-87.
McQuail, D. (1997). Audience analysis. London: Sage.
Merton, R. K., Fiske, M., &; Kendall, P. L. (1990). The focused interview (2nd ed.). New York: Free Press.
Miller, J. D. (1983).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Daedalus, 112(2), 29-48.
Morgan, D. L. (1996). Focus Groups. In J. Hagan &; K. S. Cook (Ed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 129-152.
Nelkin, D. (1995). Selling science: How the press cov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Patton, Q. M. (1997). Utilization focused evaluation: The new century text (3r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icard, R. G. (1989). Media economics. (1st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Roberts, E. J. (1984). Program appeal and program impact: A new approach to qualitative ratings. Research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Roscoe, J. T. (1975). Fundamental research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 sciences,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Ruddock, A. (2001). Understanding audience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Sage.
Rosengren, K. E., Carlsson, M., &; Tagerud, Y. (1996). Quality in programming: Views from the North. In S. Ishikawa (Ed.),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levision, 3-48, Luton: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Schroder, K. C. (1999).The best of both worlds? Media audience research between rival paradigms. In P. Alassutari (Ed.),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38-68, London: Sage.
Stavisky, A. G. (1998). Counting the house in public television: A history of ratings use, 1950-1980.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2(4): 520-534.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 (1990). 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Treise, D. &; Weigold, M. F. (2002). Advanc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survey of science communicator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3(3), 310-322.
Vaughn, S., Schumm, J. S. &; Sinagub., J. (1996). Focus group interview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Webster, J. G., &; Lichty, L. W. (1991). Rating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Webster, J. G., Phalen, P. F., &; Lichty, L.W. (2000). Rating analys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dience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einer, R. (1990).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Wiltz, L. K. (2001). Proceedings of the Teton summit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nonform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lumbu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