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1 08: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文多斌
研究生(外文):To-Pin Wen
論文名稱:城市、記憶與蹴鞠 - 以宋代兩京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City, memory and Cu Ju centered in the two capital cities in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徐元民徐元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Ming Hsu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64
中文關鍵詞:城市史記憶蹴鞠技藝齊雲社休閒遊戲
外文關鍵詞:City historymemoryCu Ju skillQiyunshe Football Clubleisuregam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8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足球為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運動盛會,在古代中國的踢球運動稱為蹴鞠,據記載在西元前2697年就出現了。它的魅力到底在哪裏?這不只引發研究者的好奇心,更激發筆者的研究動機。特別是,宋代有關蹴鞠的史料,相對於各個朝代較為完整,在研究上不致流於臆測與妄斷。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北宋東京(開封),南宋臨安(杭州)為中心,探究「蹴鞠技藝」在宋代兩京城市下發展的多樣性。是以,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蒐集相關史料、雜記、詩詞、小說等進行探究,並以年鑑學派總體史學之概念,進行宋代兩京與「蹴鞠技藝」的整體結構分析以求其完整性與開創性。研究的時間從北宋立國至南宋亡國,共計320年。經由研究結果的發現,將結論臚列如下:一、蹴鞠在兩京城市歷史記憶下的角色定位:具有「表演型態的政治與經濟性」,「節慶習俗的歷史社會性」,「休閒遊戲的娛樂性」等多重意涵。二、蹴鞠在兩京城市消費生活下的文化實踐:具有「商品經濟性」,「流行生活性」,「藝術品味性」等多項特點。三、蹴鞠在兩京城市技藝傳承下的遊戲文化:具有「日常生活的嚴肅性」,「遊戲的嚴肅性」,「道德的嚴肅性」,「神聖的嚴肅性」以及「毬技的嚴肅性」等哲思。整體而言,「蹴鞠技藝」在宋代兩京城市下的內涵與發展是豐富而璀燦的。

Currently a soccer ga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sports festival. In ancient China, the ball-kicking sport is called Cu Ju, which emerged as early as 2697 B.C.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question of what on earth its charm lies in not only triggers my curiosity, but motivates my research as well. The Song dynasty, compared with others, has more complete Cu Ju 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which prevents this research from speculation or rash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centered on Dong Jing (Kaifong)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Lian (Hongchou)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ims to explore diversity of the “Cu Ju skills” development in the two capital cities in the Song Dynasty, wherein the history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in collecting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miscellanies, poetries, novels. Additionally, based on overall-history concept for Annals School,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Cu Ju skills” developed in the two capital cities in the Song Dynasty is investigated to enable completeness and innova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period researched here spans over 320 years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to the subjugation of the Southern Song.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Cu Ju in the city history memory of the two capital cities has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y-based performance type,” “historical society-based festival customs,” “entertainment-based recreational games,” etc. 2. The culture realization of Cu Ju under consumption awareness of the two capital cities possesses features such as “commodity economy,” “fashion life,” “taste for skills.” 3. The play culture of Cu Ju under skills inheritance in the two capital cities have the philosophizing features of seriousness in daily life, games, moral, sacredness and “Cu Ju skills,” etc. As a whole,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 Ju skills” in the two capital cities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both rich and bright.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相關文獻探討---------------------------------17
第四節 研究的意義-----------------------------------30
第五節 研究的方法與步驟------------------------------31
第六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51
第七節 名詞解釋與用語規定-------------------------- 52

第二章 城市意象與蹴鞠-------------------------------- 55
第一節 展演場域與蹴鞠------------------------------ 56
第二節 節慶習俗與蹴鞠------------------------------ 130
第三節 本章小結----------------------------------- 183

第三章 城市消費與蹴鞠-------------------------------- 185
第一節 消費文化與蹴鞠------------------------------ 187
第二節 文化實踐與蹴鞠-------------------------------236
第三節 本章小結----------------------------------- 286

第四章 城市技藝與蹴鞠------------------------------- 288
第一節 蹴鞠的技藝傳承------------------------------ 289
第二節 蹴鞠的會社組織-------------------------------307
第三節 蹴鞠的創意遊戲-------------------------------346
第四節 本章小結------------------------------------407

第五章 結論 -------------------------------------- 411
第一節 本研究的總覽---------------------------------411
第二節 研究結果的發現-------------------------------418
第三節 結論----------------------------------------425

引用文獻---------------------------------------------426

附錄
一 宋代大事年表與蹴鞠紀事---------------------------453


一、古籍史料

上海古籍編輯室,《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
王明清輯(宋),《揮麈後錄》,臺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84冊。
王楙(宋),《野客叢書》(鄭明、王義耀校點),上海:新華書店,1991.05。
王闢之(宋),《澠水燕談錄》(呂友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03。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08。
司馬光(宋),《投壺新格》,清順治丁亥四年兩浙督學李際期刊本,1647。
朱弁(宋),《曲洧見聞》,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編,1985,《叢書集成新編》84。
朱熹(宋),《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1983.10。
江少虞(宋),《宋朝事實類苑》,臺北市:源流文化,1982.08。
西湖老人(宋),《西湖老人繁勝錄》(合刊本),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03。
吳自牧(宋),《夢粱錄》(合刊本),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03。
吳自牧(宋),《夢粱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吳曾(宋),《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05。
宋敏求(宋),《春明退朝錄》(誠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09。
李心炎(宋),《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上)(下)》(徐規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03。
李濂(明),《汴京遺蹟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李燾(宋),《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市:世界書局,1983,楊家駱主編國史彙編第一期書。
沈括(宋),《夢溪筆談全譯》(胡道靜等譯),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12。
汪雲程,《蹴鞠圖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冊881。
周密(宋),《武林舊事》(李小龍、趙銳評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9。
周密(宋),《武林舊事》,臺北縣板橋:藝文印書館,1967-1968,景印百部《叢書集成》。
周密(宋),《癸辛雜識》(吳企明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01。
周密(宋),《齊東野語》(張茂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11。
周淙(宋),《乾道臨安志》,浙江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01,《南宋臨安兩志》。
孟元老(宋),《東京夢華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孟元老(宋),《東京夢華錄注》(鄧之誠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2。
孟元老(宋),《圖解東京夢華錄》(黃燕注)臺北:實學出版社,2004。
施耐庵,《水滸傳》,臺北:名家出版社,1982.01。
施諤(宋),《淳祐臨安志》,浙江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01,《南宋臨安兩志》。
紀昀(清),《閱微草堂筆記》,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6。
耐得翁(宋),《都城紀勝》(合刊本),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03。
耐得翁(宋),《都城紀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馬端臨(元),《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高承(宋),《事物紀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張玉芳等編(清),《康熙字典》,上海:上海書店,1985.12。
陳元靚(宋),《事林廣紀》,北京:中華書局,1999.02。
陳夢雷編(清),《古今圖書集成》,臺北市:鼎文書局,1976。
陸游(宋),《劍南詩稿校注》,臺北市:上海古籍,1985。
葉夢得(宋),《石林燕語》(侯忠義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
趙升(宋),《朝野類要:附朝野類要研究》(王瑞來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10。
歐陽修、宋祈撰(宋),《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01。
潛說友(宋),《咸淳臨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05,《宋元方志叢刊》。
蔡絛(宋),《鐵圍山叢談》(馮惠民、沈錫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09。
鄭振鐸輯,《蹴鞠譜》,江蘇揚州市: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10,《玄覽堂叢書三集》第四十冊。
謝冰瑩等,《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67年5月,頁70-71。
龐元英(宋),《文昌雜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0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二、書籍專著

Arthur Schlesinger Jr.,<「見證歷史」辯,原題:扮演參與者的史家>,《當代史學研究》(李豐斌譯),Felix Gilbert &; Stephen R. Graubard編,臺北:明文書局,1982,419-442.
Geoffery Godbey著,《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葉怡矜等譯),臺北市:品度,2005.10。
J. Le Goff等著,《法國當代新史學》(姚蒙、李幽蘭編譯),臺北市:廣文書局,1967。
Michael Stanford著,《歷史研究導論》(劉世安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
Tim Cresswe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徐苔玲、王志弘譯)(臺北:群學出版,2006.12),35。
久保田和男,《宋代開封研究》(郭萬平譯、董科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4。
大衛.索羅斯比(David Throsby),《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張維倫等譯),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公司,20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運動技術委員會編著,《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七、八輯-中國古代球類運動史料初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59.05。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運動技術委員會編著,《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一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57。
文多斌,<中國歷代投壺之研究>,臺東市: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體育教學碩士班論文,2002.08。
文多斌,<建構臺灣二十一世紀的體育博物館>,吳騰達主編《體育博物館論壇:論文集》,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2003.01,54-63。
文崇一,《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臺北市:三民書局,1995.11。
方豪,《宋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
王明蓀,《宋遼金元史》,臺北市:眾文圖書,1990.11。
王逢振,《文化研究》,臺北市:揚智文化,2000.4。
王爾敏,《史學方法》,臺北市:東華書局,1997。
丘光明等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06。
加藤繁(日),《中國經濟史考證(卷一)》,(吳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加藤繁(日),《中國經濟史考證(卷二)》(吳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12。
司梅特(Barry Smart),《傅科(Michel Foucault)》(蔡采秀譯)臺北市:巨流,2004.02。
史式,《我是宋朝人》,臺北市:遠流,2009.06
史江,<宋代會社研究>四川: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09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Loic J. D. Wacquant(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An Invitation toReflexive Sociology)》(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01。
平田茂樹,<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可能性-以政治空間和交流為線索>(呂明劍譯),《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平田茂樹等編,河南:開封,2008.12,13-27。
皮雷納(比利時),《中世紀的城市:經濟和社會史評論》(陳國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07。
任海,《中國古代體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全漢昇,《中國行會制度史》,臺北市:食貨出版社,1986.05。
吉德羅(Mark Girouard)(美),《城市與人:一部社會與建築的歷史(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鄭炘、周琦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01。
曲彥斌,《中國民間隱語行話》,北京:新華書店,1991.12。
曲彥斌,《行會史》,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99.11。
朱謙之,《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09。
米爾斯(C.Wright Mills),《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張君玫、劉鈐佑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6.4。
克里齊斯托夫.波米安,<結構的歷史>《法國當代新史學》(姚蒙、李幽蘭編譯),高宣揚主編,臺北市:遠流,1993.09,127-158。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9.8。
李元淳、崔柄憲、韓永愚撰,詹卓穎譯。《韓國史》,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11。
李亦園,<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中國人的性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臺北市:桂冠圖書,1991.01,181-206。
李春棠,《坊牆倒塌以後-宋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市:湖南出版社,1993。
杜維明(Du Wei-ming),<宋明儒學的本體論:一個初步的探討(The ontology of Song and Ming Confucianism)>(劍平譯),《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湯一介主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08,218-233。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增訂新16版。
沃納.赫希(Werner Z. Hirsch),《城市經濟學(Urban Economics)》(劉世慶、李澤民、廖果等譯),中國科學出版社,1990.08。
周樑楷,〈歷史的境界〉《歷史學的思維》,臺北市:正中書局,1993,99-112。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臺北市:正中書局,1993。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10。
尚.勒狄克(Jean Leduc),《史家與時間(Les historiens et le temps:Conceptions,problématiques, écritures)》(林錚譯),臺北市:麥田,2004。
岸野雄三(日)。《體育史講義》,東京:大修館書店,1992.09。
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圖像證史》(Eyewitnessing:The Use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楊豫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
彼得‧柏格(Peter Berger),《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Invitation to Sociology:A Humanistic Perspective)》(黃樹仁、劉雅靈合譯),臺北市:巨流,1982.02。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市:西冷印社出版,1986.05。
武恩蓮,《體育史論文集第四集》,北京:中國體育史學會1988.11。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出版社,2002。
阿萊達‧阿斯曼,<回憶有多真實>,《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1
阿塞.奧沙利文(Arthur O’sullivan),《城市經濟學(Urban Economics)》,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05。
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ber)》(納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哈拉爾德‧韋爾策(Harald Welzer),《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Das soziale Gedächtnis:Geschichte, Erinnerung,Tradierung)》(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1二刷。
威廉.邁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馬鈴薯如何改變了世界歷史(How the Potato Change the World)>,《古典傳統與價值創造(Classical Tradi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Values)》陳恒、耿相新主編,臺北市:胡桃木文化,2007.01。
柯睿格(E.A.Kracke,Jr.)著,<宋代的開封:實用的都市和形式化的國都(Sung k’ai-feng:Pragmatic Metropolis and Formalistic Capital)>(陶晉生譯)《宋史論文選集》(Crisis and prosperity in Sung),約翰海格爾(John W. Haeger)編,臺北市:編譯館,1995,13-45。
段義孚(Tuan Yi-Fu),《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彭桂成譯),臺北:編譯館,1998。
約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游戲的人(Homo Ludens)》(多人譯),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10。
胡士莹,《話本小說概論(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5。
胡惠林主編,《文化經濟學》,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1996.05。。
孫紅昺、饒紀樂,<中國古代足球(蹴鞠)起源考辨>,《體育史論文集》,北京市:中國體育史學會,1985.06。
徐元民,《中國古代體育史》,臺北市:品度,2003.07。
徐元民,《體育史》,臺北市:品度,2005。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下)》,臺北:桂冠,1990.04再版。
郝勤,<論體育史學的地位、方向和方法>,《體育文史方法論》,徐元民主編,臺北市:師大書苑,1999,193-225。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游記》(李季譯)上海:亞東圖書館,1936.04。
馬林諾夫斯基(B.Malinowski),《文化論》(費通等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10。
崔樂泉,<中國古代蹴鞠>,《足球起源地探索》,解維俊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9。
崔樂泉編著,《圖說中國古代百戲雜技》,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7.2。
梁小民,《宏觀經濟學縱橫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01。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1997.04。
理查德.利罕(R.Lehan),《文學中的城市:知識與文化的歷史》(吳子楓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縣三重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1.06。
許倬雲,<從傳統歷史學到近代歷史學>,《中華民國發展史.百年學術發展》,國立政治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10.09.04:6-12。
許義雄,《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書局,1977.10。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洪葉文化,1993。
陳蔭生、陳安槐主編,《體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6。
陶晉生,《中國近古史》臺北市:東華,1979。
雪梨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工藝.行業祖師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08。
傅科(Michel Foucault),《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劉北成、楊遠嬰譯),臺北縣新店市:桂冠,2007.4。
傅起風,《雜技》,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9。
凱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的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項重仁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0.07。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賈士蘅譯),臺北市:麥田,1996。
彭澤益,《中國工商行會史料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01。
斯波義信(日),《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方健、何忠禮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9。
斯波義信,《宋代商業史研究》(莊景輝譯)臺北縣新莊市:稻禾出版社,1997.08。
渡邊融、桑山浩然(日),《蹴鞠の研究:公家鞠の成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8.09。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臺北市:允晨文化,2001。
黃寬重,<海峽兩岸史研究動向>,《宋史研究集25輯》,宋史座談會編輯,臺北市:編譯館,1995,379-408。
愛德華.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連樹聲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2。
葛迪勒、亞歷山卓、拉哥波羅斯(M.Gottdiener and Alexandros ph. Lagopoulos),《城市與符號(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吳瓊芬、陳章瑞、王師、張景森譯)臺北市:明文書局,2002.12。
葛瑞(Ann Gray),《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Research Pracyice for Culture Studies: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許夢云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8。
解維俊主編,《齊都蹴鞠》,天津:百花藝文出版社,2006.01。
漆俠,《宋代經濟史(上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上中下冊》,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94.01。
劉一民,《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師大書苑,2005.09四版。
劉一民,《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市:師大書苑,2005.09。
劉秉果,《中國古代足球史料專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12。
劉秉果等,《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
劉秉果,《中國古代體育史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07,18。
劉秉果、趙明奇,《中國古代足》,山東濟南:齊魯書社,2008.09。
劉琳琳,<宋代傀儡戲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05。
劉霽、姜尚禮,《中國木偶藝術》,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3.12。
歐聖榮編,《休閒遊憩:理論與實務》,臺北縣三重市:前程文化,2007.08。
潘孝偉,《唐代體育》,西安市: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12。
蔡禎雄、李加耀,<我國體育史學研究趨勢及其重點規劃>,《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 體育學門趨勢與課題重點研究規劃成果報告》主持人許義雄,臺北市:1998.06.30,138-151。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等著,《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陳思仁等譯),臺北市:城邦文化,2002.08。
霍爾(Stuart Hall)、陳光興,《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唐維敏編譯),臺北市:元尊文化企業公司, 1998。
聯合報社論,<禮讚世足:人類因足球而平等>,《聯合報》,臺北市,2010.07.12:焦點A2版。
簡江作,《韓國歷史》,臺北市:五南圖書版有限公司,民國1998.11。
羅絢成,《韓國體育史研究》,漢城特別市:文泉社,1974.08。
顧貝(Pierre Goubert),<地方史>,《當代史學研究》(李豐斌譯),臺北:明文書局,1982.12,285-307。
禇人獲(清),《綉像隋唐演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01。

三、期刊論文報紙

文多斌,<身體美學的詮釋>,《身體文化學報》,6(臺北,2008.06):1-13。
文多斌,<從康德實踐理性批判論運動道德的可能性>,《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總刊期48(桃園,2010.06):97-114。
王建臺,<戰後臺灣體育史學術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07年全國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臺東市,2007.0706):07-11。
王祥,<圓社與蹴鞠運動衰亡>,《體育文化導刊》,2(北京市:2009.2):101-102。
王雪莉,<宋代服飾制度研究>,浙江: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6.06。
王榮,<宋代市民消費研究>,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4.05。
王漢民,<「排當」考>,《湖南科技大學學報》,13.6(湖南,2010.11):127-129。
王曉平,<蹴鞠在日本>,《尋根》,4(河南省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8.8):84-89。
王曉驪,<論宋代商業文化的崛起及影響>,《社會科學輯刊》,5(遼寧省沈陽市,2002.10),116-120。
史江,<宋代會社研究>,(四川: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09。
田強,<南宋初期人口的南遷及其影響>,《南都學壇》,18.2(河南省南陽市,1998.04):28-32。
任冀軍,<宋代蹴鞠的盛行和發展>,《河北體育學院學報》,14.03(河北石家莊,2000.09):95-96。
何忠禮,<宋代戶部人口統計考察>,《歷史研究》,4(北京市,1999.08):83-98。
何冠環,<《水滸傳》第一反派高俅(?-1126)事跡新考>,《東吳歷史學報》,5(臺北市,1999.03):49-92。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市:正中,1957。
吳晟,<宋代瓦舍的創設及其文化意義>,《廣州大學學報》,2.02(廣東廣州,2003.02):1-6。
李季芳,<中國古代足球活動球門設置考略 – 兼談漢魏時期已有蹴鞠室內球場說之誤>,《體育文史》,4(北京市,1996.05):58-60。
李明宗,<臺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觀點的詮釋>,《運動文化研究》,13(臺北市,2010.06):85-100。
李修松,<唐宋時期的文人會社>,《中國史研究》,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95.9):152。
李國華,<《內人蹋毬賦》譯釋-兼與張維同志商榷>,《體育文史》,3(北京市,1984.05):9-11。
李國華,<有關《內人蹋毬賦》的兩處譯釋>,《體育文史》,1(北京市,1986.02):19。
李豔豔、李豔梅,<宋代蹴鞠服飾藝術管窺>,《裝飾(Art &; Design)》,148(北京市,2005.08):36。
佘城,<宋人的蹴鞠圖與足球運動>,《故宮文物月刊》,1.1(臺北市,1983.04):19-23。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人口數考索>,《杭州大學學報》,1-2(杭州,1979.05):147-149。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的商業>,《史學月刊》,3(河南省開封市,1982.06):21-26。
林宜陵,<雙溪學橫-杜甫清明詩的憂思>,《人間福報》,2010年6月10日,縱橫古今14版。
林玫君,<回頭看臺灣體育史>,《國民體育季刊》,28.03(臺北市,1999.09):54-62。
林思侗,<漢唐體育比較研究>,《體育文史》,6(北京市,1988.11):19-22。
林新龍,<參與休閒活動行為之探討>,《大專體育》,49(臺北,2000.8):109-115。
武恩蓮,<蹴鞠為何未能演變成近代足球>,《體育文史》,2(北京,1992.03):38-39下轉19。
武恩蓮,<蹴鞠東傳及在日本的演變>,《體育文史》,4(北京,1993.07),4-6。
芬克(Eugen Fink),<遊戲的本體論(The Ontology of Play)>(存真譯),《師大體育》,20(臺北市:1985):13-22。
門麗,<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時代特徵>,《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4.1(遼寧沈陽,2005.02):28-29。
侯衛東,<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蹴鞠的影響>,《濟寧學院學報》,29.03(山東濟寧,2008.06):64-66。
范春源,<戰後臺灣地區體育史學研究之回顧>,《體育學報》,17(臺北市,1994.08):59-73。
苗福盛、劉祥燕、李野、王興臣,<唐宋蹴鞠比較研究>,《體育文化導刊》,4(北京市,2010.04):130-133。
徐元民,<體育史學新風貌:2005年第九屆國際體育與運動史學術研討會綜評>,《大專體育》,82(臺北,2006.02
徐元民等,<開拓體育史學新視野:2010國際體育運動史研討會議題之內容分析>,《臺灣體育論壇》,1(桃園,2010.09):1-23。
翁士勛,<《蹴鞠譜》是一部明朝人匯編性的著作-二評《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體育文化導刊》,3(北京市,2005.03):74-76。
翁士勛,<三錦‧圓社‧齊雲>,《體育文史》,5(北京:1993.11),7-8。
翁士勛,<我國古代足球競賽活動從未有過雙球門 – 談《文選.景福殿賦》中『二六』李善注>,《體育文史》,1(北京市,1996.01):60-61。
翁士勛,<漢代足球考釋二題>,《體育文史》,1(北京市,1988.01):14-15下轉27。
翁士勛,<漢代蹴鞠是一種武打式的足球運動嗎—三評《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體育文化導刊》,6(北京市,2005.06):67-68。
翁士勛,<漫談我國古代體育文獻資料研究-從《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圖錄》談起>,《體育文化導刊》,2(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2003.2):77-78。
翁士勛,<說毬>,《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6.4(四川成都,1990.12):19-22。
翁士勛,<《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體育文化導刊》,1(北京市,2005.01):74-75。
馬泓波,<宋代蹴鞠小議>,《體育文史》,4(北京市:2001.07):53-54。
崔樂泉,<”筑球”與”白打”-宋代蹴鞠略說>,《中國體育》,3(北京市,2003.03):118-119。
崔樂泉,<中國古代蹴鞠>,《管子學刊》,3(山東省淄博市,2004.08.31):43-44。
張自龍,<宋代上層社會消費研究>,上海: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05。
張爽,<也談「鞠域」、「鞠室」>,《體育文史》,1(北京市,1994.01):37-38。
張維一,<唐代婦女的體育活動>,《體育文史》,3(北京市,1983.06):20-24。
張維一,<試析儒家思想對傳統體育發展的影響>,《體育文史》,1(北京:1988.01),39-43。
曹守訸,<儒家學說與中國古代體育性格的形成>,《體育文史》,5(北京,1993.9):9-10下轉27。
許義雄,<接受外來語的正確觀念就sport的語源談起>,《國民體育季刊》,3.6(臺北市,1973.09):13。
郭金芳,許光麃,<布萊特比爾的休閒思想>,《體育學報》,38.02 (臺北,2005.06):97-108。
郭鋒,<敦煌本《侯昌葉直諫表》與晚唐懿、僖時期之政局>,《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大學,1991):101-107。
陳定雄,<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 (臺中,1994.01),1-29。
陳昌怡,<「內人蹋毬」不是女子足球>,《體育文史》,3(北京市,1985.06):16。
湯志傑,<運動≠sports:本土運動觀念初探>,「休閒生活:臺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二次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年9月20日。
湯志傑,<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臺灣的現況>,《思與言》,47.1(臺北市:2009.03),1-126。
楚雪絲,<「圓社」一詞宜作何解釋>,《體育文史》,2(北京市,1994.03):47-48。
楊貞莉,<宋代俗文化發展探源)>,《西北師大學報》,42.3(甘肅省蘭州市,2005.05):59-62。
楊貞莉,<近二十五年來宋代城市史研究回顧(1980-200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5(臺北市,2005.06):221-250。
楊雲,<拙著「蹴鞠史考」對日本體育界及史學界之影響力>,《體育學報》,11(臺中市臺中體專,1982.11):105-112。
趙岡,〈南宋臨安人口〉,《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陜西省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1994.04):117-126。
劉一民,<人類為遊戲之靈:試論懷金格(Johan Huizinga)的遊戲理論>,《體育學報》,4(臺北,1982.12):1-10。
劉一民,<遊戲的深層結構分析>,《體育學報》,12(臺北,1990.12):33-44。
劉方,<宋代兩京都市文化與文學生產>,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04.
劉秉果,<《蹴鞠譜》著作年代考>,《體育文史》,6(北京市,1986.11):31-36。
劉秉果,<漢代足球的球門和人數>,《體育文史》,3(北京市,1988.06):42-45。
劉秉果,<蹴鞠與我>,《體育文化導刊》,5(北京市,2005.05):66-67。
劉芳如,<蘇漢臣嬰戲圖考之一>,《故宮文物月刊》,18.1(臺北市,2000.04):4-17。
劉芳如,<蘇漢臣嬰戲圖考之二>,《故宮文物月刊》,18.2(臺北市,2000.05):68-82。
劉芳如,<蘇漢臣嬰戲圖考之三>,《故宮文物月刊》,18.3(臺北市,2000.06):16-29。
劉敦愿,<漢畫像石上的蹴鞠圖像>,《故宮文物月刊》,11.12(臺北市,1994.03):40-47。
劉進枰,<定義「體育」與「運動」的諸多問題>,《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臺中市:2007),154-160。
劉鵬,<宋朝蹴鞠考>,《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1.03(河北石家莊,2009.09):107-108。
樊正治,<認識體育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6(臺北市,1973.09):8-10。
鄭繼猛,<宋代都市筆記研究>,陜西:陜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5。
簡松村,<腳頭十萬踢 解數百千般-中國古代的足球>,《故宮文物月刊》,20.3(臺北市,2002.06):58-61。
羅陳霞,<宋代小說與宋代民間商貿活動>,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9.05。
竇力,<《內人蹋毬賦》譯釋辨異>,《體育文史》,1(北京市,1985.01):16。

四、英德文獻

Baddiel, Ivor,Catherine Saunders., Das grosse Fussballbuch : Spieler, Teams und Meisterschaften,München : Dorling Kindersley, 2004.
Boer, Wiebe Karl.” Nation building exercise: Sporting Culture and the rise of football in colonial Nigeria,” CT : Diss.Yale University , 2003.
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Stanford university, 1990.
Bourdieu, Pierre,”Sport and Social Clas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7,6 (London, December, 1978): 819-840.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G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1984
Burke, Peter.The History of Events and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in P.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 Blackwell, 1992.
Geertz, G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1973.
Giulianotti, Richard, Football: A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Gam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9.
Kelly, John R., Leisure,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6.
Low, Benjamin The beauty of sport: A cross-disciplinary inquiry,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1977.
Vidacs, Beta. “Vision of a better world: Football in the Cameroonian social imagination,” New York: Diss.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2.
Wertz, Spencer K., “Are sports art form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13. 1 (Urbana, Illinois, Winter, 1979): 107-109.

五、電子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金史/志 凡三十九卷/卷三十五 志第十六/禮八/拜天(P.827)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晉書/列傳 凡七十卷/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王敦 沈充(P.256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一 本紀第一/太祖 趙匡胤 一/乾德二年(P.1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表 凡三十二卷/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宰輔一/太祖建隆元年至仁宗明道元年(P.5422)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列傳 凡二百五十五卷/卷二百五十 列傳第九/石守信 子保興 保吉 孫元孫(P.8809)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列傳 凡二百五十五卷/卷二百五十 列傳第九/石守信 子保興 保吉 孫元孫(P.881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 趙炅 一/ 太平興國三年,(p.58)。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 趙炅 一/ 太平興國七年,(p.69)。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 趙炅 一/ 太平興國八年,(p.7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 趙炅 一/ 雍熙元年,(p.72)。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五 本紀第五/ 太宗 趙炅 二/ 雍熙四年,(p.8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五 本紀第五/ 太宗 趙炅 二/ 淳化二年,(p.87)。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五 本紀第五/ 太宗 趙炅 二/ 淳化三年,(p.89)。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 趙恆 一/ 咸平三年,(p.112)。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神宗 趙頊 二/ 熙寧三年,(p.27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神宗 趙頊 二/ 元豐二年,(p.297)。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 趙煦 一/ 元祐三年,(p.32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 趙煦 一/ 元祐四年,(p.328)。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 趙煦 一/ 元祐五年,(p.33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 趙煦 一/ 元祐六年,(p.332)。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 本紀 凡四十七卷/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哲宗 趙煦 二/ 紹聖四年,(p.347)。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列傳 凡二百五十五卷/卷四百八十九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外國五/三佛齊國,(p.14088)。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宋史/ 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 卷一百八十四 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貨下六/ 茶下,(p.4505)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四/禮二十四 軍禮/打毬,(P.2841)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卷一百九十 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鄉兵一/河北等路弓箭社,(P.472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五行四/金/民訛,(P.1449)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新刋大宋宣和遺事/元集,(P.25)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元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文宗 圖帖睦爾 三/至順元年,(P.75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獻:史記/列傳 凡七十卷/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P.2257)。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史記/本紀 凡十二卷/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十年,(P.387)。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史記/列傳 凡七十卷/卷一百五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太倉公淳于意,(P.2812)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史記/列傳 凡七十卷/卷一百一十一 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P.2939)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晉書/列傳 凡七十卷/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王敦 沈充,(P.256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卷一百七十五 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貨上三/漕運(P.425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七/河渠四/金水河(P.2340)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志 凡一百六十二卷/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輿服五/諸臣服下/公服(P.3561)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宋史/列傳 凡二百五十五卷/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十九/党進(P.9018-9019)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宋詩/陸游/<三月二十一日作>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宋詩/陸游/<晚春感事~又>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宋詩/陸游/<殘春>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宋詩/陸游/<西湖春遊>
網路展書讀/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蘇軾/<牛口見月>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全唐詩檢索系統,全唐詩卷233/杜甫/<清明,二首之二>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全唐詩檢索系統,全唐詩卷700/韋莊/<長安清明>【案:集外補遺。】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全唐詩檢索系統,全唐詩卷128/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全唐詩檢索系統,全唐詩卷699/韋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之五>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全唐詩檢索系統,全唐詩卷302/王建/<宮詞,一百○二首之八十一>
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羅鳳珠/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唐宋文史資料庫/全唐詩檢索系統,全唐詩卷161/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四十六>

六、網路文獻

孫靜,<李白—《古風》(其四十六)>,<http://www.diyifanwen.com/sicijianshang/tangdai/libaishici/0673004195176205.htm>,2011.07.01.檢索。
(第一範文網首頁 / 詩詞鑒賞 / 唐代詩詞鑒賞 / 李白詩詞鑒賞 / 正文)
馬國慶,<蹴鞠行當的祖師崇拜>,<http://www.sdmuseum.com/show.aspx?id=1729&;cid=76>,2011.07.05日檢索。
(山東博物館網站/民俗觀察/民俗雜談/正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樊正治,<認識體育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6(臺北市,1973.09):8-10。
2. 簡松村,<腳頭十萬踢 解數百千般-中國古代的足球>,《故宮文物月刊》,20.3(臺北市,2002.06):58-61。
3. 劉進枰,<定義「體育」與「運動」的諸多問題>,《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臺中市:2007),154-160。
4. 劉敦愿,<漢畫像石上的蹴鞠圖像>,《故宮文物月刊》,11.12(臺北市,1994.03):40-47。
5. 劉芳如,<蘇漢臣嬰戲圖考之三>,《故宮文物月刊》,18.3(臺北市,2000.06):16-29。
6. 劉一民,<遊戲的深層結構分析>,《體育學報》,12(臺北,1990.12):33-44。
7. 劉芳如,<蘇漢臣嬰戲圖考之二>,《故宮文物月刊》,18.2(臺北市,2000.05):68-82。
8. 劉芳如,<蘇漢臣嬰戲圖考之一>,《故宮文物月刊》,18.1(臺北市,2000.04):4-17。
9. 劉一民,<人類為遊戲之靈:試論懷金格(Johan Huizinga)的遊戲理論>,《體育學報》,4(臺北,1982.12):1-10。
10. 趙岡,〈南宋臨安人口〉,《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陜西省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1994.04):117-126。
11. 楊貞莉,<近二十五年來宋代城市史研究回顧(1980-200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5(臺北市,2005.06):221-250。
12. 湯志傑,<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臺灣的現況>,《思與言》,47.1(臺北市:2009.03),1-126。
13. 許義雄,<接受外來語的正確觀念就sport的語源談起>,《國民體育季刊》,3.6(臺北市,1973.09):13。
14. 陳定雄,<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 (臺中,1994.01),1-29。
15. 徐元民,<體育史學新風貌:2005年第九屆國際體育與運動史學術研討會綜評>,《大專體育》,82(臺北,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