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7: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瑞娜
研究生(外文):Chang, Rui-Na
論文名稱:應用虛擬實境於營造工地危害辨識教學
論文名稱(外文):Training of Potenti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on Construction Site Using Virtual Reality
指導教授:曾仁杰曾仁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zeng, Ren-Jy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虛擬實境危害辨識工地安全教育訓練學習成效
外文關鍵詞:Virtual realityIdentification potential hazardSite safetyEducation trainingLearn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3
  • 點閱點閱:11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在勞委會彙整之民國97~99年國內營造業重大職災實例中,因危害辨識能力不足導致災害發生之比例約占23%。若在安衛教育時針對危害辨識進行訓練,相信能降低四分之一的職災發生。傳統安衛課程習於講述法與紙筆測驗,缺乏互動性也不易具體化;實習課程或現地參觀為安全考量,授課單位皆將環境中潛藏危害事先排除,亦難以提升受訓者危害辨識能力。使用虛擬實境之技術,可提供受訓人員一個可融入的且含潛藏危害的虛擬場景,除讓受訓人員有身歷其境的體驗外,更可免除真實訓練的危險性,讓受訓者在安全的擬真訓練環境中,進行重複性的危害辨識訓練。
本研究模擬潛藏各種危害之虛擬營造工地,設立危害情境互動機制與計分機制,建置出主動式、參與式及探索式之虛擬營造工地危害辨識訓練環境。虛擬實境教材以勞委會彙整之營造業重大職災案例為基礎,建置出潛藏墜落、滾落、物體崩塌等發生機率較高之危害形態情境於虛擬營造工地。透過主動式探索與觀察,受訓者可了解並學習到危害辨識知識,達到教育訓練之目的。本研究將虛擬實境融入危害辨識教育訓練中並設計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分傳統教學(控制組)與虛擬實境教學(實驗組),最後透過測驗與問卷,評估學習成績及學習滿意度。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ccidents reported by the Council of Labor Affairs (CLA), approximately 23% of construction accident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nability to identify work hazards. Traditional safety training focuses on lectures and exam tests, and lacks of interactivity and reality. Site visits, while providing real site experience, for safety reasons also often lacks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potential work hazards.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ique allows trainees to immers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ith designed work hazards, and thus provides them with realistic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 in hazard identification training with the exposure to hazards. This research creates an interactive virtual construction site where users can walk through the site and identify the various types of work hazards that collected based on the CLA’s critical construction accidents reports. An experiment with two groups of students participated were also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e VR-based teaching.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動機 1
1.3研究目的 1
1.4研究範圍 1
1.5研究限制 2
1.6研究方法 2
1.7研究架構 2
1.8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2.1危害辨識 4
2.1.1危害辨識定義 4
2.1.2危害辨識重要性 4
2.1.3危害形態辨識 4
2.1.4危害辨識技術 5
2.2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7
2.2.1國內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現況 8
2.2.2國內大專及技職院校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現況 8
2.2.3國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發展 9
2.3虛擬實境相關文獻回顧 10
2.3.1虛擬實境基本定義與發展概況 10
2.3.2虛擬實境於各領域之應用 11
2.3.3虛擬實境於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應用 12
2.4小結 14
第三章 虛擬實境訓練系統之設計 15
3.1危害辨識實例篩選 15
3.2虛擬實境空間配置與案例搭配 17
3.3虛擬實境模型建置 23
3.4虛擬實境訓練系統之使用者介面介紹 25
第四章 實驗教學設計與實施 27
4.1研究問題與假設 27
4.2實驗教學設計與實施流程 28
4.2.1教學前測 29
4.2.2實驗教學 29
4.2.3教學後測 30
4.3測驗試卷設計 30
4.4學習滿意度問卷設計 34
4.5實驗教學過程心得 40
4.6資料處理 40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43
5.1測驗試卷之結果與分析 43
5.1.1樣本資料分析 43
5.1.2學習成績分析 44
5.2學習滿意度問卷之結果與分析 47
5.2.1樣本資料分析 47
5.2.2學習滿意度分析 48
5.3小結 56
5.3.1學習成績(測驗試卷) 56
5.3.2學習滿意度(問卷) 56
5.3.3課程適用年級 56
5.3.4虛擬實境遊戲優缺點與改善 56
5.3.5實驗教學心得 5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8
6.1結論 58
6.2建議 58
參考文獻 59
【附錄1】國內外文獻原文資料 64
【附錄2】危害案例 65
【附錄3】虛擬工地之危害元件與提示語對照表 74
【附錄4】預試測驗試卷 77
【附錄5】正式測驗試卷 80
【附錄6】虛擬實境教學組(實驗組)學習滿意度問卷 82
【附錄7】傳統講述教學組(控制組)學習滿意度問卷 85
Assfalg, J., Bimbo, Del, A.,Vicario, E., Using 3D and ancillary media to train construction workers,IEEE MultiMedia, Vol.9, n.2, 2002.

Ausburn, L. J. and Ausburn, F. B., Desktop virtual reality: A powerful new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41(4),33-58, 2004.

Bartels, J. R., Ambrose, D. H., Wang, R. C.,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Roof Bolter Simulation Models for Studying Events Between a Machine and its Operator.”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Pittsburgh Research Laboratory., 2001.

Burdea, G. and Coiffet, P.,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New York: Wily-Interscience. 1994.

Cohen, A. and Colligan, M. J., Assess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training: A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incinnati, OH, U.S.A., 1995.

Crocker, L. and Algina, J.,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test theor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86.

Gigante, M. A., Virtual Reality: Definitions, History and Applications, in R. A. Earnshae, et al. Virtual Reality System, 3-14, 1993.

Glenn, S., Real Fun, Virtual: Virtual Experience Amusement & Products in Public Space Entertainment. Virtual Reality '91, the Second Annual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62-69, 1991.

Hirotake Ishii, Ken-ichiro Kashiwa, Tetsuo Tezuka and Hidekazu Yoshikawa, “Development of machine-maintenance training system in virtual environment.” Robot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295-300, 1995.

Kelly, T. L., The Sele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Groups for the Validation of Test It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0, 17-24, 1939.

Latta, J. N., When Will Reality Meet the Marketplace? Virtual Reality '91, the Second Annual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109-141, 1991.

Maria, Lurdes, A. S., Morais, and Camacho., Virtual reality, a new tool for a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5(4), 266-271, 1998.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Guide, BS 8800:2004,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London, 2004.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OHSAS 18001:2007,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London, 2007.

Sheridan, T. B., Musing on Telepresence and Virtual Presence. SRI's 1991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Menlo Park.Calif, 55-66, 1991.

Summitt, P. M. and Summitt, M. J., Creating Cool 3D Web Worlds With VRML, Foster City,CA. : IDG Books, 1995.

Tate, D.L., Sibert, L., and King, T., “Using virtual environments to train firefighters.”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Vol.17, Issue 6, Nov-Dec.,23-29, 1997.

Wilson, J. R., “Effects of Participating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A Review of Knowledge”, Safety Science, Vol.23-No.1, 39-51, 1996.

Zaltman, G., Burger, P. C., Marketing Research: Fundamentals & Dynamics. Hinsdale, IL: Dryden Press, 1975.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學科知能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9)認識學科知能量表(第一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台北,2009。

尹泰霖,「建置以Web3D為基礎的互動虛擬實境與教學上之研究-以台南孔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2008。

王秋森,「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問題的探討」,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114期,13-18頁,1998。

江天賜,「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劃與執行與執行現況分析 -以高雄市大型製造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所,2008。

江仲翔,「高級中學教師自編測驗評量方式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200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危害辨識及風險評估技術指引,2009。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201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導綱領,200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2010。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北區勞動檢查所,「線上測驗區」,http://www.nlio.idv.tw/index-15.asp。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安全衛生基礎課程及測驗」,http://www.iosh.gov.tw/Publish.aspx?cnid=43。

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心理出版社,台北,2002。

余品欣,「非正規教育機構成人學習者知覺產品價值、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2009。

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知城數位科技,台北,2003。

吳淑鶯、彭康達,「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品牌知曉、認知品質與知覺價值在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上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三卷二期,2010。

吳統雄,「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行專刊,29-53頁,1985。

李大偉,技職教育量測評鑑,三民書局,台北,1995。

林楨中、陳俊瑋,「營造業施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教材規劃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6。

林睿陞,「營建產業知識地圖與管理-以資訊技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05。

邱瀧毅,「職業安全危害辨識方法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2012。

洪萬菘,「虛擬實境教學對交通技能之成效研究—以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獨立到實習職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2008。

紀大任,「台灣跨世紀高科技競賽籌碼-虛擬實境」,CADesigner電腦繪圖與設計雜誌,第110期,122-127頁,1997。

徐玉堂、潘宏一、鄭世岳、劉玉文,「職業安全衛生實習相關課程規劃研究」,嘉南學報,第29期,259-274頁,2003。

張玉蓮,「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局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現況之調查問卷」,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2004。

張宦民、吳宗正、溫敏杰,「組織文化對創新能力之影響-以臺灣地區電線電纜上市公司為例」,經營管理論叢Vol.1,No.2,59-74頁,2005。


張霄亭、朱則剛,教學媒體,五南出版社,1998。

曹常成,「以減災為導向之各國安全衛生策略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7。

曹常成、洪銀忠,「風險評估在石化業安全衛生管理之角色與功能」,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8。

梁維琳,「以虛擬實境探討地下街空間緊急避難出口之選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2010。

梅士賢,「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員工安全衛生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碩士論文,2004。

許嘉宏,「虛擬實境技術於工程教育訓練之應用-以橋梁工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5。

陳俊復,「淺談勞工通勤職業傷害之認定」,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226期,35-45頁,2008。

陳信宏、張旭輝、江金源、陳柏棋,「無人遙控潛器操控之虛擬環境模擬與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

陳建男,吳佳欣,張國義,「學生到底想要什麼?-影響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相關因素之探討」,卓越教學研討會,Nov.29-30,2010。

陳彥伶,「我國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單位現況及制度初探」,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2010。

陳昭雄,職業科目教學方法之理論與實務,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台北,1989。

傅志豪,「「虛擬實境」技術導入軍事教育訓練之研究-以美國陸軍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2010。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移動式起重機操作模擬訓練系統之技術移轉實際運用於職業訓練」,http://www.iosh.gov.tw/upload/data/f5/news890701.htm,2000。

曾憲揚,「問卷內容探討與實證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1。

黃俊英,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華泰書局,台北,1987。

黃雅晨,「運用虛擬實境數位學習於國小六年級兒童廟宇建築藝術認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2008。

楊詠婷,「數位遊戲式英語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滿意度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2010。

楊德祥、繆慧娟,「工業安全衛生線上教育訓練平台實例研究」,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網,2003。

葉宇光,「事件樹於職業安全風險評估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2009。

廖嘉鴻,「營建採購協商紙上訓練遊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09。

鄭依佳,「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及教師教學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2007。

蕭玉香,「台北市國民小學舞蹈教學現況與舞蹈教學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03。

蘇文娟、黃景煜,「高架作業3D虛擬工安訓練輔助設計」,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266期,38-44頁,2011。

蘇純繒、丁秋瑤,「運用管制圖於受試者能力測驗之試題品質分析」,測驗統計年刊,第16輯上期,200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