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 張鳳燕(1991)。從概念學習談國小數學教育。師友月刊,284期,24-29頁。
[2] 呂溪木(1983)。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發展的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期,13-19頁。
[3]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期,175~200頁。
[4] 陳俊廷(2002)。高中學生空間向量學習困難的診斷工具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5] 李欣潔(2003)。屏東地區高中生關於直線方程式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6] 陳基正(2007)。綜合高中學生在「空間中直線與平面」單元。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7] 梁勇能(1999)。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二學生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8] 彭建勛(2009)。在動態幾何環境下空間直線與平面之教學實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9]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13,15-22頁。
[10] 林軍治(1999)。兒童幾何思考之Van Hiele水準分析研究。書恆出版社。
[11]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12]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出
版社。
[13]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三版)。
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14] 教育部(2005)。95年普通高中課程暫行高要數學科Q&A手冊。
[15] 教育部(2010)。99年普通高中課程高要數學科Q&A手冊。
[16] 許志農、黃森山、許婉青、陳清風、謝銘峰、南婷婷(2011)。高級中學數
學第四冊。台北:龍騰出版社。
英文部分
[17] Whitney,H.(1985).Taking responsibility in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L.Streefland(Ed.),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2,pp.123-141.Utrecht:State University of Utrecht.
[18] Fishbein,E.(1993).The theory of figural concepts.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4,pp.139-162.
[19] Gange,E D.(1985).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20] Ebel,R.L. & Frisbie,D.A.(1991).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ment(5r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