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1 02: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庭農
研究生(外文):Ting-Long Liao
論文名稱:教師團隊發展5E探究偏光課程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展現及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eacher Team Development 5E Inquiry Polarized Light Curriculum to Show The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d Fifth-Grad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指導教授:林建隆林建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ng-Lo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中文關鍵詞:探究教學學科教學知識學習成效偏光詮釋性研究
外文關鍵詞:Inquiry teaching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learning effectivenesspolarized light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教師發展5E探究偏光課程與教學的學科教學知識展現情形,以及對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設計採用詮釋性研究,並以單組前、後測設計進行學生學習成效分析。研究對象為台中市近海鄉鎮的某國小教師與學生,教師團隊由三位自然科教師組成,學生為一班五年級學生,共二十六位。研究過程先組織教師團隊並進行探究教學研討,每週進行四小時的教案設計討論,經專家審查確定教學內容、教案、工作單後,即進行教學,最後進行教師反思晤談。其中,質性資料包括:教師團隊會議記錄、課室觀察錄影(音)、學習單、學生晤談、教師反思晤談等;量化資料為「偏光課程成就測驗」前、後測,來呈現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展現,以及學生學習成效的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 教師透過教師團隊的討論,在科學課程知識以及教學策略的影響是最深的;而了解學生對科學的理解之知識的部份,教師較以教學經驗以及九年ㄧ貫課程安排來判斷學生的先備知識;科學教學取向與科學教學評量的知識的部份,教師則是在透過5E探究偏光課程的教學後,對多元的評量方式以及5E探究教學的意涵有更深的體會。
2、 學生學習成效方面,學生經由5E探究偏光課程的教學後,前、後測達顯著差異,顯示透過教學後,可讓大部分學生在偏光課程單元的學習達精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5E inquiry polarized light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fifth-grade students in Taichung City. Three science teachers have organized a team to determine the course content, lesson plans, worksheet per week a day and revised by the expert review. After amended, teach the fifth-grade students. Last, teachers to reflect on interview. Among them, 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 team meeting records, transcripts of video and audio tape-recoding on classroom observations, students learning sheets, transcripts of interviewing students, and transcripts of interviewing teacher. The quantitative data is the pre- and post- achievement test. Key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eachers’ “Knowledge of science curriculum” and “Knowledge of scienc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In “Knowledge of student science understanding”, teachers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grade 1-9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o determin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In “Orientation toward science teaching” and “Knowledge of assessment for science”, teacher realize the meaning that multiple assessments and 5E inquiry strategies by 5E inquiry polarized light teaching.

2. I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 and post- achievement. This shows that learning through this teaching, most of students in the study of the polarized light unit can be up to the mastery stage.

目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圖 次 V
表 次 VI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探究教學法 6
第二節 學科教學知識 23
第三節 光學概念與教學實徵性研究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情境 39
第三節 研究者的背景、理念與研究團隊的介紹 40
第四節 研究教材設計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2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教師在5E探究偏光課程的學科教學知識展現 59
第二節 5E探究偏光課程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 7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8
中文部份 88
英文部份 91
附錄一:偏光課程教案 94
附錄二:偏光課程學習單 108
附錄三:偏光課程成就測驗卷 131
附錄四:晤談大鋼 135

圖 次
圖2-1-1 三階段學習環 12
圖2-1-2 三階段學習環演化至5E學習環 14
圖2-1-3 5E學習環教學循環圖 16
圖2-1-4 5E學習環擴大為7E學習環模式 17
圖3-1-1 研究流程架構圖 38
圖3-2-1 教室內配置圖 39
圖3-4-1 偏光課程概念圖 42
圖3-4-2 認識偏光片單元參與階段的學習單 44
圖3-4-3 認識偏光片單元探索階段的學習單 45
圖3-4-4 認識偏光片單元解釋階段的學習單 46
圖3-4-5 認識偏光片單元第二次探索階段的學習單 47
圖3-4-6 認識偏光片單元第二次解釋階段的學習單 48
圖3-4-7 認識偏光片單元精緻化階段的學習單 49
圖3-4-8 認識偏光片單元評鑑階段的學習單 50
圖4-1-1自然光教具 67
圖4-1-2偏光片教具 67
圖4-1-3偏振光教具 67
圖4-1-4自然光穿過偏光片類比表徵 67
圖4-2-1學生於認識偏光片精緻化的作答 77

表 次
表2-1-1 科學實驗活動層次分類表 10
表2-1-2 5E各階段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活動 15
表3-1-1 單組前、後測設計處理模式表 37
表3-4-1 教學活動設計單元與課程內容、教學目標 41
表3-4-2 「認識偏光片」單元活動概述 43
表3-5-1 前、後測評量卷之雙向細目表 53
表3-6-1 資料與待答問題對照表 55
表3-6-2 學科教學知識內涵編碼分類 56
表3-6-3 學科教學知識的資料來源對照表 57
表3-6-4 質性資料編碼代號 57
表4-2-1 實驗教學班級前、後測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1
表4-2-2 「光的視覺與路徑」概念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2
表4-2-3 「光的折射」概念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3
表4-2-4 「光的性質」概念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3
表4-2-5 「光的三原色」概念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4
表4-2-6 「互補色」概念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5
表4-2-7 「偏振光與偏光片」概念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 7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盈琪、王美芬(2006)。利用POE教學模式探討國小三年級學童光迷思概念及其概念改變之成效。「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松濤、林煥祥、洪振方(2010)。探究式教學對學童科學論證能力影響之探究。科學教育學刊,18,177-203。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佳昌、楊子瑩、王國華、林凱胤、余安順、楊秀停(2009)。資訊融入5E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2,131-157。
林哲正(2007)。以探究教學法改進國中生光學迷思概念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建隆、徐順益(2007)。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發展5E探究式光學單元教學模組之研究。物理教育學刊,7,1-16。
林建隆、徐順益、侯佳典(2009)。以5E 探究式學習環設計國二浮力單元教材對概念改變成效之研究。物理教育學刊,10,27-40。
林曉雯(1995)。科學教師的教學內容知識。屏師科學教育,2,1-10。
邱韻如(1998)。成影概念的成長與學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段曉林(1996)。學科教學知識對未來科教師資培育上的啟示。「第一屆數理教學及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
郭銘哲(2004)。高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表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俊宏(2009)。以5E學習環教學模組探討國小學童之學習成效-以奈米科技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姿妙(2006)。利用探究式教學提昇七年級學生科學學習成效知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裕方、李文德(2005)。5E建構式學習環教學與一般教學法探究「生鏽」概念改變成效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39,16-38。
陳國泰。(2007)。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與發展歷程:以三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教師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29-60。
游淑媚(1993)。建構式教學模式和科學教學焦慮感之縱貫研究。「中華民國第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395,45-49。
張靜儀(1997)。國小自然科專家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與發展之個案研究。「八十六學年度師範學院學術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張靜儀(2004)。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光迷思概念與相關因素探究。屏東師院學報,20,315-354。
張晉嘉(2011)。資訊融入5E探究式教學於國中電磁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曾崇賢、段曉林、靳知勤(2011)。探究教學的專業成長歷程-以十位國中科學教師的觀點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143-168。
黃建彰(2007)。發展資訊融入之5E探究教學教材做國中光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志賢(2003)。科學探究教學模組對中年級兒童科學本質觀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楊清智(2011)。以5E學習環教學策略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奈米科技的概念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廖經宏(2002)。建構取向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童光學相關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學富。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心理。
蔡明儒(2004)。國小學童光學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3,289-315。
賴廷維(2007)。以探究式教學法發展國中光學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慶三、郭榮得(2005)。國小四年級學生光的專題本位科學學習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83-208。
蕭倍如(2004)。台中縣中小學學生對於光學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蘇育男、徐順益(2009)。融入多面向架構之5E教學模式對八年級學生熱學概念改變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數理學科教學知能,1,45-63。
蘇姿鳳(2011)。國小自然科專家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鐘建坪(2010)。引導式建模探究教學架構初探。科學教育月刊,328,2-18。

英文部分
Ayvacı, H. Ş., &; Yılmaz, B. C. (2009).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drama activity called “mirrors and their usage” to student succession developed according to elaborating stage of 5e model.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 2712-2717. doi: 10.1002/sce.20177
Anderson, R. D. (2002). Reforming Science Teaching: What Research says about Inquir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3, 1-12.
Bell, L. R., Smetana, L., &; Binns, I. (2005). Simplifying inquiry instruction: Assessing the inquiry level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Science Teacher, 72, 30-33.
Bybee, R.W., Taylor, J. A., Gardner, A., Van Scotter, P., Carlson, J., Westbrook, A., &; Landes, N. (2006). 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 Origins and Effectiveness. Colorado Springs, CO: BSCS.
Bybee, R. W. (1997). 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From purposes to practice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Bybee, R. W., &; Landes, N. M. (1988). The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 (BSCS). Science and Children, 25, 36-37.
Crawford, B. A. (2000). 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 New roles of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 916-937.
Cochran, K. F., DeRuiter, J. A., &; King, R. A. (1993).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4, 263-272.
Eisenkraft, A. (2003). Expanding the 5E model. The Science Teacher, 70, 56-59.
Geddis, A. N., Onslow, B., Beynon, C., &; Oesch, J. (1993). Transforming content knowledge: Learning to teach isotopes. Science Education, 77, 575-591.
Grossman, P. L. (1990). 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ossman, P. L. (1989). A study in contrast: Sources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econdary English.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 24-31.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enquiry. School Review, 79, 171-212.
Jarrett, D. (1997). Inquiry strategies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It’s just a good teaching. Portland, OR: 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Krajcik, J., Czerniak, C. M., &; Berger, C. F. (1998). Teaching childrcn science: Aproject-based approach. Boston, MA: McGraw-Hill.
Lawson, A. E. (2001).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biology concepts and reasoning patterns.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35(4), 165-169. doi:10.1080/00219266.2001.9655772
Mark, R. (1990).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rom a mathematical case to a modify concep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 3-11.
Magnusson, S., Krajcik, J., &; Borko, h. (1999). Nature,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cience. In J. Gess-Newsome &; N. G. Lederman (Eds.), Examining pedagogical comtent knowledge (pp. 95-132).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Schwab, J. J. (1962).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enqui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 1-23.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 4-14.
Wee, B., Shepardson, D., Fast, J., &; Harbor, J. (2007).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inquiry: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8, 63-89.
Wilson, S. M., Shulman, L.S., &; Richert, A. E. (1987). “150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 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 (pp. 104-124). London, England: 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賴慶三、郭榮得(2005)。國小四年級學生光的專題本位科學學習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83-208。
2. 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3,289-315。
3. 張靜儀(1997)。國小自然科專家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與發展之個案研究。「八十六學年度師範學院學術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4.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395,45-49。
5. 陳國泰。(2007)。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與發展歷程:以三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教師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29-60。
6. 陳裕方、李文德(2005)。5E建構式學習環教學與一般教學法探究「生鏽」概念改變成效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39,16-38。
7. 段曉林(1996)。學科教學知識對未來科教師資培育上的啟示。「第一屆數理教學及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8. 林曉雯(1995)。科學教師的教學內容知識。屏師科學教育,2,1-10。
9. 林佳昌、楊子瑩、王國華、林凱胤、余安順、楊秀停(2009)。資訊融入5E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2,131-157。
10. 林建隆、徐順益(2007)。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發展5E探究式光學單元教學模組之研究。物理教育學刊,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