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素雯(2008)。以探究式教學提升學生探究能力與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吳文龍、黃萬居(2007)。自然科創意與批判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批判思考及科學創造力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304,12-28。李宜蓁(2009)。探討5E學習環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名堂、郭名堂(1995)。國小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的析論。國教天地,109,56-63。
林小玉(2003)。藝術與人文教師應知的創造力五提問與創造力教育七建議。國民教育,43,50-55。林珮君(2008)。探究教學對國中學生知識觀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林偉文(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的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段曉林、靳知勤(2000)。提昇國中理化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計劃(3/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8-2511-S-018-003),未出版。
范鳳梅(2008)。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學習動機及自我調整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胡衛平、俞國良(2002)。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研究。教育研究 ,23,44-48。
洪文東(1997)。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 。洪文東(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11,407-430。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師大學報,15,641-662。洪振方(2010)。思考導向的探究式學習對國二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8,389-415。
洪慧津 (2003)。國小數學資優生和一般生數學解題的創造力與情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徐慶雲(2007)。實施探究式科學闖關遊戲提升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陳昭儀、吳武典、陳智臣(2005)。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30,97-112。陳萱鴻(2011)。利用探究教學提升國中自然科低成就學生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陳智忠(2007)。5E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反應速率單元概念改變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0)。創造思考教學。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麗君(2009)。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陳宏漳(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認知風格、學習動機、學業成就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俊雄(2005)。國二科學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許淑婷(2004)。國一學生學習動機、創造傾向、師生互動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世彗(2007)。行為改變技術(第四版)。台北市:五南。
張志中(2008)。國民小學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科學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取自http://www.csjh.ilc.edu.tw/9in1/98/nature.pdf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2.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pdf
郭有遹(1993)。行為主義的創造觀。創造思考教育,5,1-8。曾秀芬(2008)。利用巢狀探究教學模式提升八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科學探究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黃毓婷(2011)。由學習風格及學習動機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創造力之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楊榮祥(1983)。科學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一)薩克曼的探討能力訓練模式。科學教育月刊,63,2-15。楊榮祥(1983)。科學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二)舒華布的探討科學模式。科學教育月刊,64,2-12。熊召弟,王美芬(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英耀、劉昆夏、張川木(2007)。國小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效果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565-591。鄭湧涇(1987)。適合高中科學才賦優異學生的教學方案。資優教育季刊,27,1-6。蔡淑美(2010)。台中市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劉宏文、張惠博(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題的形成與解決。科學教育學刊,9,169-196。劉宏文(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劉美芳(2003)。簡介探究式教學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中心電子期刊,試刊版1。
韓順興(2005)。創造性探究教學對國中生理化科學習動機、創造力與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簡惠燕(2000)。國小學童在科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力與後設認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台北市:五南。
鍾幸芳(2004)。國中教師發展「力學概念融入新式八人制拔河運動」統整教學模組織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二、英文部分
Bruner, J. S.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n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stenson, L. J., &; Lawson, A. E. (1986). Why is not inquiry used in more classroom. The American Bioglogy Teacher, 48, 150-158.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Guilford, J. P., &; Hoepfner, R. (1971). The anaysis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enquiry. School Review, 79(2), 171-212.
Hu, W. (2002). A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4(4), 389-403.
Krajcik, J. S., Czerniak, C. M., &; Berger, C. F. (1998). Teaching Science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Maslow, A. H. (1959). Creativity in self-actualizing people. In H. A. Anderson (Ed.), Creativityand its cultivation (pp. 83-95). New York, NY: Harpe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ation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Nation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Nation Academy Press.
Osbron, A. F. ( 1956). Your creative power. New York, NY: Charles Scribnes,s son,s.
Rogers, C.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Schwab, J. J. (1962).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an, H. L., Chin, C. C.&Shieh, S. H.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student s,motavation towards scienc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6), 63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