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1 04: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石麗如
研究生(外文):Li-Ju Shih
論文名稱:經歷情傷者自我轉化之個案研究:一個榮格取向之釋夢歷程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Self Transformation after Hurtful Breakups: A Jungian dream interpretation process
指導教授:黃宗堅黃宗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ung-Chain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分手經驗情傷榮格取向釋夢自我轉化
外文關鍵詞:breakup experienceshurt in loveJungian approach to dream interpretationself-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3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旨在探討經歷分手情傷者在榮格取向釋夢歷程中,對於分手失落及關係困頓經驗的述說及在釋夢歷程中自我經驗的轉化。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進行連續性、多個夢境的歷程分析,及以深度訪談瞭解研究參與者在釋夢歷程後的覺知經驗,並以榮格理論為視框探討分手經驗之關係困頓模式及自我經驗。

研究結果發現經歷分手情傷者,從夢境述說分手後的情緒以補償壓抑的失落;並且透過夢境覺察關係困頓來自於投射母親情結與父親情結於親密關係,渴望補償家庭的失落;被創傷失落的女孩吸引,以拯救者的英雄原型補償內在小孩的無價值感;以及投射孤兒原型的需求於關係中,形成不斷尋覓照顧的模式。

在自我轉化部分,研究參與者從夢境發現,在關係失落中形成的自我經驗有失根、孤獨、與內在疏離陌生、被害怕恐慌情緒困住及不計後果投入親密關係的自我。而從歷程性的釋夢發現自我轉化包含二部份。
一、內在陰性能量(阿尼瑪)的發展從沒有正面情感、缺乏滋養的意象轉為陪
伴照顧、接納有好有壞特質的母性意象。且透過內在陰性能量的發展擴
展自我朝向自性化歷程。
二、從關係創傷和失落中分裂的自我,獲得整合的經驗,其在夢境轉化的歷
程有:
1.自我的形象從生冷、疏離的象徵,轉化為曼陀羅、自性化的意象。
2.鬆動人格面具、改變既有習慣。
3.從拒絕、逃避陰影的態度轉為面對陰影。
4.接納內在的他者及發展未覺察的資源。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討論榮格取向釋夢歷程對於情傷之應用,以作為諮商實務工作之參考及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participant’s loss and suffering experiences from breaking-ups, as well as his transformation of self-experience in the Jungian dream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is research adopts a case-study method to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a multiple of continuous dreams,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participant’s awareness after dream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es Jung's theories to his disturbing relationship patterns and self-experiences in breakups.

The research outcomes found the participant expressed his emotions in dream scenarios to compensate his suppressed loss; through dreams he came to be aware that his disturbing relationship patterns were the result of projecting mother complex and father complex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desiring to compensate loss experienced in his family of origin. He had been attracted by girls with traumatic experiences, a way to compensate the valuelessness of his inner child by the rescuing hero archetype. He also projected needs of orphanage archetype in relationship, resulting in his pattern of continuously seeking care.
In terms of transformation of self experience, the participant found in his dreams scenarios that from loss of break-up he experienced sense of rootless, loneliness, alienation from his inner self, stuckness between fear and panic, and jumping ¬¬into a relationship at any cost.
The self transformation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dream interpretation includes:
1.The inner feminine power (anima) transforms from images
lacking in positive affects and nourishment into caring
maternal images that are with both good and bad
qualities. Besides, the individuation process is expend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feminine power .
2.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ner feminine power (anima)
transforms from images lacking of positive affects and
nurturing to maternal images that are caring and with
both good and bed qualities. Besides, the individuation
process was exten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feminine
power .
a.The self split in the relationship trauma and loss was
able to gain integrative experience. The processes of
self transformation in dreams are as follows:
b.The self images transform from indifferent and
alienative symbols into images of mandala and
individuation. The persona became loosened and behavior
patterns changed.
c.The rejecting and avoiding attitude toward shadow was
replaced by embracing one.
d.Accepting the inner others and discovering unperceived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implications of Jungian approach to dream interpretation to breakup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counseling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目 次
謝辭 ………………………………………………………………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Ⅳ
目次……………………………………………………………………Ⅵ
表目錄及圖次……………………………………………………… Ⅷ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9
第三節 名詞解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分手的原因及分手的衝擊……………………………..11
第二節 夢的理論與夢相關研究…………………………………16
第三節 榮格心理學與夢工作…………………………………..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研究取向…………………………………………………3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37
第三節 研究設計…………………………………………………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44
第五節 研究程序…………………………………………………49
第六節 資料分析…………………………………………………50
第七節 研究倫理…………………………………………………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59
第一節 未了的母親情結…………………………………………71
第二節 無法相擁的阿尼瑪………………………………………88
第三節 尋找自性的迷宮…………………………………………98
第四節 尋訪內在陰影……………………………………………119
第五節 鬆動人格面具,接納陰影的旅程…………………… 13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51
第一節 研究討論…………………………………………………15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65
第三節 研究反思…………………………………………………170
參考文獻................ .........................177
中文部分………………………………………………………………177
英文部分………………………………………………………………182
附錄……………………………………………………………………185
附錄一 訪談大綱.................................185
附錄二 解夢歷程回饋表............................186

表 目 錄
表1-1 國內相關的夢實證研究…………………………………………8
表3-1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40
表3-2夢在心理治療的運用及讀夢團體探索的比較…………………41
表3-3釋夢歷程逐字稿形成意義單元編碼……………………………52
表3-4逐字稿意義單元形成概念及主題編碼………………………. 52
表3-5 研究參與者的檢核與回饋…………………………………….54
表4-1夢境歷程情緒、象徵及詮釋議題的摘要………………………70
表5-1夢境歷程中阿尼瑪之發展與轉化…………………………….155

圖 次
圖4-1築在大學期間的愛情故事曲線圖…………………………….65
圖4-2築的愛情發展模式…………………………………………….66
圖4-3雨中的人……………………………………………………….68
圖4-4樹……………………………………………………………….68
圖4-5屋……………………………………………………………….69
圖5-1 夢境陰性力量(阿尼瑪)形象的轉化………………………156
圖5-2 夢境自我經驗之覺察及轉化…………………………………158
圖5-3 夢境象徵呈現的人格結構………………………………… 16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2003)。社會心理學。(余伯泉、李茂興譯。)台北市:弘智。
Clarkson, F. &; Mackewn, J.(2000)。波爾斯完形治療之父。(張嘉莉譯。)台北:生命潛能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3)。
Corey, G.(2007)。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台北市:雙葉。(原著出版於2001)。
Corsini, R. J. &; Wedding D.(2006)。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朱玲億、林美薰、李立維、趙家琛、李島鳳、游淑瑜、周士雍譯。)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2000)。
Fontana, D.(2003)。象徵的名詞。(何盼盼譯。)台北市:知書房。(原著出版於1993)。
Franz, M.(2004)。榮格心理治療。(易之新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90)。
Freud, S.(2000)。夢的解析。(孫名之譯。)台北市:貓頭鷹。(原著出版於1999)。
Fromm, E.(1992)。夢的精神分析。(葉頌壽譯。)台北市:志文。
Hall, J. A.(2006)。榮格解夢書。(廖婉如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83)。
Hill, C. E.(2005). 夢工作:探索、洞察及行動的催化。(田秀蘭、林美珠譯。)台北:學富。(原著出版於2003)。
Jung, C. G.(Ed.).(1999)。人及其象徵。(龔卓軍譯。)台北市:立緒。(原著出版於1964)。
Jung, C. G. (Ed.). (1984)。人類及其象徵。(黎惟東譯。)台北市:好時年。
Monbourquette, J. (2009)。和陰影作朋友:接納自己不可愛的那一面。(鄭玲玲譯。)台北市:上智。
Pearson, C. S.(2009)。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張蘭馨譯。)台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於1992)。
Kalff, D. M.(2007)。沙遊:通往靈性的心理治療取向。(黃宗堅、朱惠英譯。)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2000)。
Raff, J.(2007)。榮格與煉金術。(廖世德譯。)。台北縣:人本自然。(原著出版於2000)。
Segaller S. &; Berger, M.(2000)。夢的智慧。(龔卓軍、曾廣志、沈台訓譯。)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89)。
Stein, M. (1999)。榮格心靈地圖。(朱侃如譯。)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Stevens, A. (2006)。大夢兩千天。(薛絢譯)。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95)。
Ullman, M.(2007)。讀夢團體原理與實務技巧。(汪淑媛譯。)台北市:心理。
(原著出版於1996)。
王明智(2005a)。人格結構(上)。諮商與輔導,173,35-39。
王明智(2005b)。人格結構(中)。諮商與輔導,174,39-42。
王孟文(2011)。自我失落與再生——分手失落者在完形夢工作期間的自我調節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王秀絨(2011)。原型藝術治療之理念。台灣藝術治療學刊,3(1),1-21。
王慶福、王郁茗(2007)。分手的認知及調適之評量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3),205-233。
田美惠(2006)。夢的劇場──完形治療技術探討。諮商與輔導,247,10-14。
申荷永(2004)。心理分析入門。台北市:心靈工坊。
吳光遠(2010)。現代人愈來愈不會做夢——閱讀榮格。台北市:海鴿文化。
吳宣瑩(2008)。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無法從失戀中順利復原者之困頓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吳麗雲(2001)。男女分手後的調適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86,40-42。
李玉珊(2007)。大學生的分手方式、個人特質與分手衝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佩怡(1996)。臺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27-54。
李燕蕙(2006)。夢在生死間——釋夢學與夢工作導論。生死學研究,4,163-204。
汪淑媛(2008)。讀夢團體與創傷敘事:以一位目睹家暴與失親者的夢工作爲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1-50。
卓紋君(2000)。台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5,1-30。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秋燕(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淑惠、黃韞臻、林佳筠(2010)。大學生共依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4(2),119-140。
柯淑敏(1996)。分手經驗的個人意義——一種故事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71-92。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市:貓頭鷹。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8)。情人再見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張老師月刊,251,61-65。
張治遙(2005)。重複夢境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雅雯、黃宗堅(2009)。《白蛇傳》民間故事中的原型及其隱喻:以榮格心理分析為觀點。諮商與輔導,288,25-30。
曹中瑋(2000)。完形治療取向的夢工作。輔導季刊,36(4),56-59。
郭燕黛(2007)。被動分手者愛情分手經驗之失落反應與調適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陳月靜(2001)。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通識教育年刊,3,29-42。
陳百芳(2009)。高中女生夢工作團體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俐瑾(2007)。成年前期失戀者情緒調適歷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淑媛(2005)。「積極想像」與「靈性再生」——以榮格的「占星命盤」為實踐媒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黃宗堅(2007)。創傷與復原:積極想像在榮格夢工作中的隱喻象徵。輔導季刊,43(3),19-30。
黃玟珊(2010)。 夢與飛翔的力量——非行少年讀夢團體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
楊珮君(2008)。男性分手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雯燕(2008)。 失落者夢工作歷程的敘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詹幸如(2008)。當我們只在夢中相見——夢工作團體對成人經歷哀傷歷程之療效因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維基百科(2012)。彼得潘症候群,2012年5月02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E6%BD%98%E7%97%87%E5%80%99%E7%BE%A4
劉心怡(2008)。單次個別解夢晤談之療效因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聖茹(2006)。主動提分手者的分手決定與分手後調適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羅子琦、賴念華(2010)。大學生走出愛情分手困頓經驗之心理歷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9,1-32。
蘇絢慧(2005)。喪慟夢~非預期喪親者夢見已故親友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鐘雅綉(2009)。 團體夢工作運用於國中學生團體輔導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英文部分
Field, T., Diego, M., Pelaez, M., Deeds, O., &; Delgado, J. (2011). Breakup distres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review.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5(3), 461-480.
Gillen, K. R. (2011). Sense of coherence: The relationship to personal growth and distress after a breakup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UMI No. 3455083)
Hillman, J. (1997). Archetypal Psychology. A Brief Account. Spring
Hebert, S., &; Popadiuk, N. (2008).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nonmarital breakups: A grounded theor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9(1), 1-14.
Hill, C. E., &; Rochlen, A. B. (2004). The Hill Cognitive-Experiential Model of Dream Interpretation. In Rosner, R.I. &; Lyddon, W. J. &; Freeman, A. (Ed.), Cognitive therapy and dreams (pp. 161-178).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Matton, M. A. (1978). Understanding Dream. Dallas, Tex: Spring.
Miller, M. R. (2009).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UMI No. 3401719)
Ragain, K. V. (2006). Archetypal threads in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adopt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UMI No. 3264665)
Robank, R. W. &; Weitzman, S. P. (1995). Grieving the los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oung adulthood : An empirical study of disenfranchised grief. Omega, 30(4), 269-281.
Tien, H. S. &; Lin, C. &; Chen, S. (2006). Dream Interpretation Sess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Who Benefits and What Volunteer Clients View as Most and Least Helpful. Dream, 16(4), 246-257.
Worden, B. D. (2010). The birthmother complex: Relationship dynamics in adult males adopted at infancy (Master’s Thesi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UMI No. 148693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