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18: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坤隆
論文名稱:楊青矗《台詩三百首》中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指導教授:周益忠周益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2
中文關鍵詞:楊青矗台詩三百首台灣主體性古典詩史觀詩觀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以楊青矗《台詩三百首》作為研究的文本,試圖處理「台灣主體性」建構的問題。據此問題意識,筆者再細分成三個層面加以探討:第一,何謂「台灣主體性」﹔第二,楊青矗如何透過《台詩三百首》的編選,建構「台灣主體性」﹔第三,楊青矗《台詩三百首》在台灣文化上的意義與貢獻為何。
第一層的問題,筆者在研究過程中歸納出如下的定義:只有脫離被支配地位,且能獨立思考、決定、負責的個體,才能稱為「主體」,而主體產生的意識,就稱為「主體性」。在歸納相關的研究後,筆者認為本土「主體性」論述的源頭,正是史明的「台灣民族論」,而且這個論述影響到後來台灣社會及文化的發展,對台灣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這也是楊青矗思想在接受薰陶時的時代背景。
第二層的問題,筆者則是透過分析楊青矗在《台詩三百首》中,建構的史觀與詩觀來回應。書中所建構的台灣主體史觀對古典詩的詮釋模式,乃是針對中華民族史觀的反動,透過建立本土的史觀詮釋模式,才能使台灣民族感知到屬於台灣的歷史。另外,就建立台灣主體詩觀而言,楊青矗將台灣古典詩中呈現的台灣地理景觀空間予以意象化,以此召喚台灣民族的空間集體記憶;又將出現在台灣歷史現場的人物圖像當成是民族寓言與傳奇故事,建構出一整套的民族詩學敘事模式。
第三層的問題,筆者援引葛蘭西「霸權∕領導權」的理論,以及「典律」的概念進行分析。最後得出楊青矗《台詩三百首》在台灣文化上的意義與貢獻是雙重性的,既有抵抗與破壞,也有建構與樹立:抵抗的是中國政治霸權對台灣的侵略,與中華文化霸權對台灣的籠罩,並且破壞《唐詩三百首》、華語文等中華文化的經典地位;同時他更建構台灣古典詩的本土經典選本,以及樹立本土語文書寫的典範,以此恢復∕療癒台灣民族的自信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 6
一、研究楊青矗及其小說之學位論文 6
二、台灣古典詩選本的相關研究 8
(一)期刊文章 8
(二)學位論文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12
一、研究方法 12
二、研究範圍 13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3


第二章 「台灣主體性」的發展與辯證 16
第一節 「主體∕主體性」概念釋義 16
第二節 「台灣主體性」思想的濫觴 21
一、史明概述 21
二、史明的「台灣民族論」 25
(一)荷蘭、鄭氏及滿清殖民時期 25
(二)日本殖民時期 27
(三)國民黨政權殖民時期 29
第三節 「台灣主體性」概念的深化 31
一、從「中國的鄉土」到「台灣的本土」 32
二、從「被殖民的台灣」到「後殖民的台灣」 39
第四節 小結 47


第三章 《台詩三百首》建構的台灣主體史觀 49
第一節 中華民族史觀的基本架構 50
一、傳統的史觀架構 50
(一)以中原文化為主 50
(二)以海島文化為輔 53
(三)以時代變化為心 55
二、左統與儒學的史觀架構 58
(一)左統民族解放的堡壘 59
(二)儒家思想盛開的花園 64
第二節 建立台灣主體史觀的反動意義與嘗試 68
一、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史觀 69
二、研究台灣古典文學的新視野 71
三、書寫台灣文學史的新觀念 76
第三節 《台詩三百首》的史觀建構 80
一、鄭氏政權統治時期 80
二、滿清政權統治時期 85
三、日本政權統治時期 92
四、國民黨政權統治時期 101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四章 《台詩三百首》建構的台灣主體詩觀 112
第一節 景觀的凝視與珍視 112
一、帝國凝視的異域書寫 112
(一)探索蠻荒奇異的書寫 113
(二)宦遊邊陲勝景的書寫 116
(三)征服海島慾望的書寫 120
二、台人珍視的在地書寫 125
第二節 人物的失根與生根 130
一、失根蘭花的民族寓言 131
(一)落魄王者的圖像 131
(二)亡國遺老的圖像 135
(三)祖國棄兒的圖像 141
二、生根蕃薯的傳奇故事 147
(一)原住民的圖像 147
(二)開拓者的圖像 154
(三)女性的圖像 156
第三節 小結 160


第五章 《台詩三百首》在台灣文化上的意義 161
第一節 霸權∕領導權與典律 161
一、霸權∕領導權 161
二、典律 164
第二節 建構台灣古典詩歌讀本的經典 166
第三節 樹立台灣本土語文書寫的典範 169
第四節 小結 171


第六章 結論 17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2
第二節 研究侷限與未來展望 173


參考書目 175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研究文本
楊青矗編著:《台詩三百首》,台北:敦理,2003 年。

(二)古籍(按作者姓名筆畫順序)
清聖祖御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聖祖御編:《全唐詩》,臺北:盤庚,1979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三)現代專書(按作者姓名筆畫順序)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1994年。
王德威:《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文馨,1993年。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1999年。
方耀乾主編:《台語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高雄:台文戰線雜誌,2009年。
田崇雪:《移民的江南―中國文化史上的移民聚落》,上海:學林,2008年。
史明:《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2001年。
史明:《台灣獨立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南冠,1988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1998年。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伍蠡甫、林驤華編著:《現代西方文論選》,台北:書林,1992年。
宋冬陽(陳芳明):《放膽文章拼命酒》,台北:林白,1988年。
宋澤萊:《台灣文學三百年》,台北:印刻文學,2011年。
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圖書,2003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台北:麥田,2006年。
呂光華:《今存十種唐人選唐詩考》,台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
李遇春:《權力.主體.話語》,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7年。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台北:玉山社,1999年。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年。
何敬群注:《楚辭精注》,台北:正中,1978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2004年。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2003年。
和磊:《葛蘭西與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
東方橋:《讀詩經的方法學》,台北:玄同文化,2005年。
孟樊:《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台北:威仕曼文化,2009年。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年。
林正三輯譯:《輯釋台灣漢詩》,台北:文史哲,2007年。
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1949~2006年碩博士論文為觀
察範疇》,台北:花木蘭文化,2007年。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1997年。
施懿琳主編:《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台北:玉山社,2004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高雄:春暉,2005年。
施懿琳、廖美玉主編:《台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台北:里仁書局,2008
年。
施敏輝(陳芳明):《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1989年。
高天生編:《楊青矗集》,台北:前衛,2000年。
孫晶:《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陳香:《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台灣商務,2006年。
陳春城編著:《台灣古典詩析賞》,高雄:河畔,2004年。
陳昭瑛選注:《台灣詩選注》,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陳昭瑛:《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陳昭瑛:《台灣與傳統文化》,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陳昭瑛:《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陳芳明:《探索台灣史觀》,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年。
陳世宏訪問編著:《楊青矗與美麗島事件》,台北:國史館,2007年。
陳貽庭等著:《台灣才子》,北京:九州,2003年。
陳義華:《後殖民知識界的起義―庶民學派研究》,北京:中央編譯,2009年。
許南村編:《史明台灣史論的虛構》,台北:人間,1994年。
許寶強等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
許俊雅:《瀛海探珠—走向台灣古典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黃富三編著:《美麗島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2004年。
黃美娥:《古典台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爭論新探》,台北:五南,2007年。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莊萬壽:《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2003年。
莊萬壽:《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年。
莊萬壽主編:《第四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思想與台灣主體性》,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5年。
莊萬壽:《中國民族主義與文化霸權》,台北:允晨文化,2011年。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春暉,2008年。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年。
楊青矗編註:《改變台灣歷史的文章》,高雄:敦理,1999年。
楊青矗編:《台詩三百首》,台北:敦里,2003年。
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台北:富春文化,2002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評論史編寫問題論析》,台北:文史哲,1988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4年。
張德霖主編:《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前衛,2003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2007年。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台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台北:稻鄉,2006
年。
趙福生:《福柯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北京:中央編譯,2011年。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廖一瑾(雪蘭):《台灣詩史》,台北:文史哲,1999年。
廖一瑾:《台灣詩史》,台北:文史哲,1999年。
廖振富:《台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道二二八》,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
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03年。
閻景娟:《文化經典爭論在美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年。
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三○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台北:聯合文學,2009
年。
劉麗卿:《台灣八景詩》,台北:文津,2002年。
劉昭仁:《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台北:威秀資訊科技,2006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1981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
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0年。
謝崇耀:《台灣文學略論》,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2年。
蘇振明:《衝突與挑戰―史明生命的故事》,台北:草根文化,2011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5年。

(四)外文譯著(按姓氏字母順序)
Antonio Gramsci著,田時綱譯:《獄中書簡》,北京:人民,2007年。
Bill Ashcroft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
1998年。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
時報文化,1999年。
Bart Moore-Gilbert著,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2004年。
Chris Barker著,許孟芸譯:《文化研究智典》,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7年。
Couze Venn著,許孟芸譯:《後殖民的挑戰:邁向另類可能的世界》,台北:韋伯文
化國際,2011年。
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4年。
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5年。
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鄉關何處》,台北:立緒文化,2005年。
Edward W. Said著,梁永安譯:《文化與抵抗》,台北:立緒文化,2007年。
Edward W. Said著,薛絢譯:《世界.文本.批評者》,台北:立緒文化,2009年。
Ismail S. Talib著,李勤岸譯:《後殖民文學的語言》,台北:書林,2011年。
Jeffrey C. Alexander等主編,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2008
年。
John Guillory著,江寧康等譯:《文化資本―論文學經典的建構》,南京:南京大學,
2011年。
Milan Kundera:《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New York:HarperPerennial,1999
年。
Northrop Frye著,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2006年。
Paulo Freire著,方永泉譯:《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2003年。

二、期刊論文(按時間先後順序)
陳昭瑛:〈霸權與典律〉,《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
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
廖朝陽:〈典律與自主性:從公共空間的觀點看〈文學公器與文學詮釋〉〉,《中外文
學》第23卷第2期(1994年7月)。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
(1995年2月)。
廖朝陽:〈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文學》第
23卷第10期(1995年3月)。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23
卷第11期(1995年4月)。
廖朝陽:〈再談空白主體〉,《中外文學》第23卷第12期(1995年5月)。
廖咸浩:〈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第24卷第4期(1995年9
月)。
邱貴芬:〈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
年10月)。
廖朝陽:〈關於台灣的族群問題:回應廖咸浩〉,《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
年10月)。
廖咸浩:〈那麼,請愛你的敵人:與廖朝陽談「情」說「愛」〉,《中外文學》第24卷
第7期(1995年12月)。
許俊雅、施懿琳:〈台灣古典詩歌系譜的想像―評陳昭瑛《台灣詩選注》〉,《中外文
學》第24卷第12期(1996年5月)。
陳昭瑛:〈選本的意識形態:敬答許俊雅、施懿琳兩教授〉,《中外文學》第25卷第9
期(1997年2月)。
吳乃德:〈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
治學刊》第4期(2000年12月)。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
(2006年6月)。
黃美娥:〈台灣文學學科知識的邊界在哪裡?〉,《文訊》第265期(2007年11月)。
高嘉謙:〈殖民與遺民的對視:洪棄生與王松的棄地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
4期(2007年11月)。
楊銘傑:〈帝國的凝視―論清代宦遊文人作品中原住民形象的再現〉,《臺灣文學評論》
第8卷第3期(2007年7月)。

三、學位論文(按時間先後順序)
鄭佳倫:《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之詩觀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9年)。
薛建蓉:《清代台灣本土士紳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
為探討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林肇豐:《王拓的文學與思想研究(1970~1988)》(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
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蕭安凱:《小說中國.虛構華文.想像台灣-論王德威的文學敘事與史觀》(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8月)。
王鈞慧:《世代感與感覺結構─論《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七○年代懺情錄》、《狂
飆八○》中的文化論述與記憶建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10年)。
陳素秋:《台灣主體性教育之研究:政策與行銷》(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
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楊克隆:《台灣殖民文化及其歌謠書寫研究―以女性、平埔族為論述主軸》(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王韻琛:《編選、詮釋與展望:現階段台灣古典詩讀本的觀察》(台中:國立中興大
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洪素香:《清代台灣儒學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年)。

四、報紙(按時間先後順序)
楊青矗:〈比較台奸施琅的台產與國民黨的黨產〉,《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02年9
月10日)。

五、網路資源
游勝冠:〈國家認同與九○年代的台灣文學論戰〉:
http://www.tisanet.org/Activity/20060610/conference/3-4.pdf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高嘉謙:〈殖民與遺民的對視:洪棄生與王松的棄地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
2. 黃美娥:〈台灣文學學科知識的邊界在哪裡?〉,《文訊》第265期(2007年11月)。
3. 許俊雅、施懿琳:〈台灣古典詩歌系譜的想像―評陳昭瑛《台灣詩選注》〉,《中外文
4. 吳乃德:〈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
5. 廖咸浩:〈那麼,請愛你的敵人:與廖朝陽談「情」說「愛」〉,《中外文學》第24卷
6. 廖朝陽:〈關於台灣的族群問題:回應廖咸浩〉,《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
7. 邱貴芬:〈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
8. 廖咸浩:〈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第24卷第4期(1995年9
9. 廖朝陽:〈再談空白主體〉,《中外文學》第23卷第12期(1995年5月)。
10.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23
11. 廖朝陽:〈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文學》第
12. 廖朝陽:〈典律與自主性:從公共空間的觀點看〈文學公器與文學詮釋〉〉,《中外文
13.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
14. 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
15.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