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教育部高教司(1993)。《大學校院教育評鑑》。台北:教育部。
呂美員(1991)。〈我國大學教育評鑑概況及改進〉。《教育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81-91。胡幼慧 (200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蓋浙生(2008)。《教育經濟與財政新論》。台北:高等教育。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W. Lawrence Neuman 原著)》。台北:揚智文化。
吳清山(2011)。〈我國大學評鑑的回顧與展望〉,《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清山(2010)。《高等教育評鑑議題研究》。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瑩(2006)。我國大學評鑑制度實施之探討。載於黃乃熒(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231-281)》。台北:心理。
楊瑩(2008a)。《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楊瑩(2010)。《兩岸四地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以榮(譯)(2002)。《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A. N. Oppenheim 原著)》。台北:六合。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Earl Babbie 原著)》。台北:雙葉書廊。
顧忠華(2003)。《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25-47)》。台北:巨流。
李政賢(譯)(2009)。《訪談研究法(Irving Seidman 原著)》。臺北:五南。
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台北:元照。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臺北:時英。
陳敦源(2005)。《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湯志民(2005)。學校評鑑理論與實務:北桃三縣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探析。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 251-299頁)。台北︰心理。潘慧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3-36頁)。台北:心理。
黃炳煌(1983) 。《教育與訓練》。台北:文景書局。
顏若映(1997)。《大學評鑑模式(一)--認可制度。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219-256頁)。台北市:五南。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台北:五南。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蔡炳坤(2002)。《我國師資培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載於黃德祥(主編),《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葉學志教授祝壽論文專輯》(364-386頁)。台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劉兆隆(2008)。〈一場唐吉軻德與大風車的戰爭〉。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頁325-333。蘇錦麗(2003)。〈美國大學校務評鑑認可標準之探析—以WASC為例〉,《「大學校院品質指標建立之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臺北縣: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聯合舉辦。
蘇錦麗、黃曙東(2007)。〈世界重要國家評鑑專業標準與原則發展對我國之啟示〉。載於《高教評鑑》,第1卷第1期,頁51-82。黃曙東、蘇錦麗(2010)。〈教育評鑑人員專業發展之研究〉。載於《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6卷第3期,頁115-146。
吳清山、王令宜(2006)。〈臺灣地區的大學評鑑:回顧與展望〉。「2006海峽兩岸教育發展與改革」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湯堯(2007)。〈台灣評鑑制度的實務探究〉。載於《教育政策論壇》,第10卷第4期,頁1-17。湯堯(2011)。〈評鑑制度對台灣高等教育的影響〉。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103期,頁27-40。
蔡坤良、洪秉彰(2008)。〈我國私校高等教育退場制度之法律探討〉,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第58期,頁181-197。王麗雲(1999)。〈台灣高等教育擴張中國家角色分析〉。載於《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第10卷第1期,頁1-37。
楊瑩(2008b)。〈台灣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與發展〉,載於《研習資訊》,第25卷第6期,頁21-56。楊瑩(2008c)。〈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建構的省思〉,載於《教育研究月刊》,第168期,頁5-20。陳德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過去20年數量的擴充與結構的轉變〉,載於《高等教育》,第2卷第2期,頁67-96。張雅君、李志偉、陳威有(2011)。〈淺談我國高等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兼論評鑑制度與國際接軌之芻議〉,載於《長庚科技學刊》,第14期,頁149-154。
蘇子喬(2010)。〈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載於《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4期,頁147-223。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載於《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頁145-176。
陳果真(2001)。〈合併教育聯合大學變數仍多〉。載於《國民教育》,第35卷第5期,頁8-13。
楊朝祥、徐藝華(2000)。〈夫子更上一層樓—師範學院轉型的核心面向〉。載於《師友》,第402期,頁42-45。
周祝瑛(2009)。〈大學評鑑與大學自主〉。《第21屆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營-大學評鑑與通識教育品質》。高雄市:義守大學。
楊智傑(2009)。〈美國法學院評鑑認可制及其影響〉。載於《法學新論》,第9期, 頁31-65。王保進(2003)。〈主要國家高等教育評鑑實務暨我國資訊學門評鑑制度之規劃〉。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科會。
王保進(2010)。〈校務評鑑對學生學習成效機制自我評鑑之作業方向〉。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7期,頁7-13。
王保進(2011)。〈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之後設評鑑:評鑑報告內容分析〉。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9期,頁9-14。
王保進(2012)。〈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關鍵要素解析〉。載於《評鑑雙月刊》,第35期,頁46-50。
王明源(2011)。〈大學校務評鑑之實施與發展〉。載於《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8期,頁1-32。
顏國樑(2001)。〈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評估上的啟示〉,《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國民教育研究所
楊國賜(2005)。〈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台灣教育》,第632期,頁2-12。楊國賜(2009)。〈細節成就品質-參與大學評鑑的一些觀察〉。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7期,頁15-18。許媛翔(2006)。〈國際高教評鑑大師Dr. Kells:由內而外的大學自我評鑑與外部評鑑〉。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期,頁19-21。李政翰(2010)。〈我國大學自我評鑑的實施與發展〉。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54期,頁175-192。林保源、柯保同(2009)。〈台灣高等教育學費問題與助學政策之探討〉,《2009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45,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張一蕃(2007)。〈學雜費收費標準與弱勢學生照顧引言〉,《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高等教育學雜費政策與改革會議手冊》,頁51-53,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曼玲(2006a)。〈翻開大學評鑑發展史〉。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期,頁22-23。陳曼玲(2006b)。〈打破排名神話 重視個別差異與自我改進機制--系所評鑑五年計畫正式啟動〉。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期,頁11-14。陳曼玲(2006c)。〈陳益興:教育大學今年評鑑 師培品質不漏網〉。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期,頁9-10。
陳曼玲(2008)。〈退場機制市場化 評鑑結果應脫鉤-專訪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6期,頁1-3。劉維琪(2011)。〈系所對評鑑委員的期待〉。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9期,頁6-7。
池俊吉(2008)。〈揚棄固定量化指標 以三階段嚴謹審查完成系所評鑑作業〉。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4期,頁12-14。池俊吉(2010)。〈持續推動評鑑委員專業制度精進評鑑品質〉。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4期,頁21-24。
池俊吉(2011)。〈評鑑委員專業制度的努力方向-「國際高等教育評鑑委員遴選、培訓及考核」討論會記實〉。載於《評鑑雙月刊》,第32期,頁48-50。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b)。〈系所評鑑認可程序作業要點通過多關嚴謹審查 評鑑結果更客觀〉。載於《評鑑雙月刊》,第4期,頁32-33。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7)。〈96年度上半年系所評鑑 5月底完成實地訪評〉。載於《評鑑雙月刊》,第7期,頁48。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c)。〈98年度下半年系所評鑑及96年度下半年追蹤與再評鑑實地訪評圓滿完成〉。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3期,頁60。
李逢堅(2000)。〈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遷及其研究探討〉。載於《師資培育與教育實習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6-141。
李然堯(2004)。〈師範校院的轉型與發展〉。載於《現代教育論壇(十一)》,頁179-187。曾憲政、林紀慧(2010)。〈師範學院轉型為教育大學之經營與管理-以新竹教育大學為例〉。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4期,頁67-84。
吳挺鋒(2008)。〈刀口上的高等教育改革〉。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頁285-291。任俊嫺(2008)。〈大學系所評鑑之檢視與改進策略〉。載於《銘傳教育電子期刊》,創刊號,頁73-82。
三、博、碩士論文
呂美員(1982)。《我國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卓飛(1997),《兩岸大學評鑑制度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秀梓(2009),《我國大學評鑑制度設計與實務運作之分析-以95年度大學評鑑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博詠(2010),《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相關系所評鑑之政策評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
藍婉心(2006),《高等教育評鑑對我國學術自由之影響-以九十五年度系所評鑑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賴怡真(2007),《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遷過程:一個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嘉義:南華大學,未出版。
凌嘉蓮(2006),《我國師範大學轉型競爭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未出版。
陳立軒(2008),《英國、美國、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鄭新輝(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系統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
林奕成(2009),《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李晃昇(2006)。《中美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未出版。
四、網路資訊
李建興(2008)。〈教育評鑑的改進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
org.tw/post/3/4831。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a)。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九十五年度。2012年4月25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1013203
471.doc。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a)。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自我評鑑報告書。2012年4月25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
Attachment/07309372478.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b)。100年度校務評鑑實施計畫。2012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05191543273.doc。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1)。第二週期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2012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2126&;ctNode
=327&;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2a)。第一週期評鑑學校。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_list.asp&;ctNode
=491&;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2b)。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評鑑報告。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Data
_list.asp&;ctNode=497&;ctUnitId=223&;pagesize=15&;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c)。系所評鑑結果。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_list. asp&;ctNode
=491&;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d)。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
9327185543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e)。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62311274
0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f)。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173543
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g)。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
17388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h)。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172547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i)。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1728
571.pdf
楊朝祥(2007a)。〈師範學院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1月7日, 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1399。
楊朝祥(2007b)。〈臺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4月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733教育部統計處(2012)。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100 學年度)。2012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
seriesdata.xls。
教育部高教司(2005)。成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規劃草案。2012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list/B0068/940825.doc。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2012年3月28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
/important.asp?id=37。
吳清山(2008)。建立研究評鑑機制芻議。評鑑雙月刊,12期,2012年3月28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3/01/477.aspx。陳振遠(2010)。由系所評鑑看高等教育評鑑之未來發展。評鑑雙月刊,26期,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6/28/3094
.aspx。
詹翔霖(2011)。〈七大人才策略 防範挖角風險〉。能力雜誌網頁,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
=206&;f_SUB_ID=2771&;f_ART_ID=351757。
李仲維(2012)。〈專訪趙永茂:台灣教授待遇太差外流嚴重〉,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5月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9/9/4/
100899468.html?coluid=54&;kindid=0&;docid=100899468。
呂紹玉、曾皓茵(2009)。〈教授出走港陸 台盼調薪留人才〉,大學報網站,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www.uonline.nccu.edu.tw/index_content.asp?sn
=1&;an=6425。
中評社(2009)。〈香港、大陸招手 台灣明年恐爆教授出走潮〉,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2/2/0/
10112200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22001。
貳、英文部份
Barnett, R. A. (1996). The Evalu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R. Cowen (Ed.),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96: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 Kogan Page, 144-158.
Bickman, L. &; Reich, S. (2005). Profession of Evaluation. In S. Mathison (Eds). Encyclopedia of Evalu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331-334.
Bogue, E. G., &; Hall, K. B. (2003).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mproving Policy, Enhancing Performance. London: Praeger.
Freeman, H. E. (1977). “The Present Status of Evaluation in Marica Guttentag, ed.”, Evaluation Studies Review Annual. 2: 17-51.
Freeman, R. E. (1984).”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arshfield,” MA: Pitman Publishing.
Capoccia, G. &; Keleman, D. (2007).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World Politics, 59: 341~369.
Hall, P. A. &; Taylor, R.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2): 936-957.
Krasner, S. D.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223-246.
Kells, H. R. (1983). “Self-study Process: A Guide for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2nd)
Levi, M. (1997).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Mark Irving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r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1.
March, J. G. &; Olsen, J. P.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eyer, J. W. &; Rowan, B. (1991).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1-62.
Mahoney, J.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4): 507-548.
Mahoney, J. &; Thelen, K. (2010) “A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James Mahoney and Kathleen Thelen, eds.,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 Agency, and Pow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7.
Pierson, P.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251-267.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2nd)
Przeworski, A. (1991).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ern European and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P. &; Theda, S. (200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693-721.
Pierson, P.(2004). “Politics in Time: 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nders, J. R. &;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how to assess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 CA: Sage. (2nd)
Shih, M. C. (2005). “Institution, Network and Intergovernmental Governance”. Taipei: Angle Publishing Company.
Thelen, K. (2002).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Insights from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James Mahoney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