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16: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康嘉音
研究生(外文):Chia-Yin Kang
論文名稱: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指導教授:劉兆隆劉兆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6
中文關鍵詞: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系所評鑑歷史制度論
外文關鍵詞:higher educationevaluation systemdepartment evaluation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高等教育品質之良窳,關係著學子畢業後之就業力,亦關係著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二十世紀中期以後,大學的教育比起過去更為普及,也更為發達,大學教育亦逐漸由菁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藉由接受教育的機會,提供社會階層流動的動力。然而大學教育雖較為普及,但大學窄門仍讓莘莘學子須接受極大的升學壓力。因此,在教改團體要求下,對高等教育由管制走向開放,過去20多年來,高等教育數量快速擴充,然而時代的變遷,全球化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供過於求,教育品質受到質疑,而最直接的方法即是對高等教育進行評鑑,因此,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應運而生。

有鑑於上述大環境的影響,本研究將藉由新制度論當中歷史制度論的觀點,來剖析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背景及發展狀況,並藉由瞭解先進國家之評鑑制度,以做為我國推動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參考。為瞭解評鑑制度對高等教育之影響,本研究將透過文獻資料的分析及利害關係人之訪談,瞭解評鑑制度運作過程有何爭議,及對高等教育帶來了那些改變。

本研究使用三種研究方法:1.文獻分析法:包括國內外書籍、期刊、學位論文、報章雜誌和網路相關資訊。2.內容分析法:以某國立師範大學之系所評鑑結果報告書進行分析。3.深度訪談法:將針對系所評鑑召集人、評鑑委員、系所主管、教授等共三類進行深度訪談。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not only students’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but also the country's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After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more widespread and developed than in the past. Besides, university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turned education from elite to popular. By the opportunity of receiving education, the driving of social mobility was provided. However, even though university education has been more popular, students are still subject to great pressure. Therefore, under the request of reform groups, higher education has turned from under the control to openness, and the number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rapidly expand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changing times, globalization, and the tendency to have fewer childre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oversupplied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therefor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came into being.

Being concerned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in the view point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ut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was taken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in advanced countries is also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to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akeholder interviews will be made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hree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one was literature analysis, includ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books, periodicals, dissertation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second one was content analysis,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rom departments in a National University in education. The third one was in-depth interviews, including interviewees of convenors of the evaluation committee, heads of departments and professo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架構 15
第一節 高等教育評鑑之文獻回顧 15
第二節 理論架構 18
第三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 30
第一節 我國高等教育之發展 30
第二節 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 39
第三節 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實施現況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0
第一節 系所評鑑制度之規劃 70
第二節 評鑑委員專業制度 82
第三節 系所評鑑結果之運用 88
第四節 師範轉型之影響 90
 第五節 評鑑對系所帶來之影響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5
壹、中文部份 105
貳、英文部分 112

附錄 114
附錄一 大學法 114
附錄二 師資培育法 121
附錄三 教育部推動師範大學及教育大學轉型發展補助要點 125
附錄四 大學評鑑辦法 132
附錄五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學門之
召集人、規劃委員及評鑑委員遴聘要點 135
附錄六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系所評
鑑認可程序作業辦法 137
附錄七 深度訪談逐字稿 139


表目錄
表 1-1 深度訪談對象名單 7
表 1-2 訪談大綱 7
表 1-3 2006年下半年受評大學校院 11
表 1-4 某國立師範大學系所評鑑結果 12
表 2-1 四代政策評估理論演變比較表 26
表 3-2 英國高等教育重大政策、法案及改革 41
表 3-3 大學校院系所評鑑95年及101年之內涵比較表 46
表 3-4 我國歷年大學評鑑實施概況 52
表 3-5 2006年受評學校及評鑑結果 56
表 3-6 2007年受評學校及評鑑結果 56
表 3-7 2008年受評學校及評鑑結果 57
表 3-8 2009年受評學校及評鑑結果 58
表 3-9 2010年受評學校及評鑑結果 59
表 3-10 第一週期系評鑑認可結果之標準及處理方式 60
表 3-11 2012年至2016年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受評學校規劃 61
表 3-12 第二週期系評鑑認可結果之標準及處理方式 63
表 4-1 2006-2009系所評鑑認可結果統計分析 73
表 4-2 轉型對系所造成之影響內容分析 90
表 4-3三所師範大學部份系所之評鑑結果報告書針對「發展定位」之意見 93

圖目錄
圖 1-1 本文研究流程 10
圖 2-1 歷史制度論的問題意識、理論與方法 21
圖 2-2 歷史制度論的「邏輯之樹 23
圖 2-3 各種制度變遷模式 24
圖 3-1 79-99學年度大專校院在學學生人數成長圖 34
圖 3-2 79-99學年度大專校院校數概況 34
圖 3-3 我國大學評鑑發展歷程圖 44
圖 3-4 我國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標準之PDCA循環圈 49
圖 3-5 我國大學評鑑業務承辦單位變化 54
圖 3-6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之定位 55
圖 3-7 評鑑委員專業制度循環理念 66
圖 3-8 系所評鑑認可結果審議程序 69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教育部高教司(1993)。《大學校院教育評鑑》。台北:教育部。
呂美員(1991)。〈我國大學教育評鑑概況及改進〉。《教育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81-91。
胡幼慧 (200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蓋浙生(2008)。《教育經濟與財政新論》。台北:高等教育。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W. Lawrence Neuman 原著)》。台北:揚智文化。
吳清山(2011)。〈我國大學評鑑的回顧與展望〉,《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清山(2010)。《高等教育評鑑議題研究》。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瑩(2006)。我國大學評鑑制度實施之探討。載於黃乃熒(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231-281)》。台北:心理。
楊瑩(2008a)。《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瑩(2010)。《兩岸四地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以榮(譯)(2002)。《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A. N. Oppenheim 原著)》。台北:六合。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Earl Babbie 原著)》。台北:雙葉書廊。
顧忠華(2003)。《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25-47)》。台北:巨流。
李政賢(譯)(2009)。《訪談研究法(Irving Seidman 原著)》。臺北:五南。
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台北:元照。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臺北:時英。
陳敦源(2005)。《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湯志民(2005)。學校評鑑理論與實務:北桃三縣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探析。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 251-299頁)。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3-36頁)。台北:心理。
黃炳煌(1983) 。《教育與訓練》。台北:文景書局。
顏若映(1997)。《大學評鑑模式(一)--認可制度。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219-256頁)。台北市:五南。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台北:五南。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蔡炳坤(2002)。《我國師資培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載於黃德祥(主編),《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葉學志教授祝壽論文專輯》(364-386頁)。台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劉兆隆(2008)。〈一場唐吉軻德與大風車的戰爭〉。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頁325-333。
蘇錦麗(2003)。〈美國大學校務評鑑認可標準之探析—以WASC為例〉,《「大學校院品質指標建立之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臺北縣: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聯合舉辦。
蘇錦麗、黃曙東(2007)。〈世界重要國家評鑑專業標準與原則發展對我國之啟示〉。載於《高教評鑑》,第1卷第1期,頁51-82。
黃曙東、蘇錦麗(2010)。〈教育評鑑人員專業發展之研究〉。載於《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6卷第3期,頁115-146。
吳清山、王令宜(2006)。〈臺灣地區的大學評鑑:回顧與展望〉。「2006海峽兩岸教育發展與改革」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湯堯(2007)。〈台灣評鑑制度的實務探究〉。載於《教育政策論壇》,第10卷第4期,頁1-17。
湯堯(2011)。〈評鑑制度對台灣高等教育的影響〉。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103期,頁27-40。
蔡坤良、洪秉彰(2008)。〈我國私校高等教育退場制度之法律探討〉,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第58期,頁181-197。
王麗雲(1999)。〈台灣高等教育擴張中國家角色分析〉。載於《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第10卷第1期,頁1-37。
楊瑩(2008b)。〈台灣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與發展〉,載於《研習資訊》,第25卷第6期,頁21-56。
楊瑩(2008c)。〈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建構的省思〉,載於《教育研究月刊》,第168期,頁5-20。
陳德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過去20年數量的擴充與結構的轉變〉,載於《高等教育》,第2卷第2期,頁67-96。
張雅君、李志偉、陳威有(2011)。〈淺談我國高等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兼論評鑑制度與國際接軌之芻議〉,載於《長庚科技學刊》,第14期,頁149-154。
蘇子喬(2010)。〈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載於《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4期,頁147-223。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載於《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頁145-176。
陳果真(2001)。〈合併教育聯合大學變數仍多〉。載於《國民教育》,第35卷第5期,頁8-13。
楊朝祥、徐藝華(2000)。〈夫子更上一層樓—師範學院轉型的核心面向〉。載於《師友》,第402期,頁42-45。
周祝瑛(2009)。〈大學評鑑與大學自主〉。《第21屆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營-大學評鑑與通識教育品質》。高雄市:義守大學。
楊智傑(2009)。〈美國法學院評鑑認可制及其影響〉。載於《法學新論》,第9期, 頁31-65。
王保進(2003)。〈主要國家高等教育評鑑實務暨我國資訊學門評鑑制度之規劃〉。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科會。
王保進(2010)。〈校務評鑑對學生學習成效機制自我評鑑之作業方向〉。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7期,頁7-13。
王保進(2011)。〈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之後設評鑑:評鑑報告內容分析〉。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9期,頁9-14。
王保進(2012)。〈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關鍵要素解析〉。載於《評鑑雙月刊》,第35期,頁46-50。
王明源(2011)。〈大學校務評鑑之實施與發展〉。載於《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8期,頁1-32。
顏國樑(2001)。〈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評估上的啟示〉,《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國民教育研究所
楊國賜(2005)。〈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台灣教育》,第632期,頁2-12。
楊國賜(2009)。〈細節成就品質-參與大學評鑑的一些觀察〉。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7期,頁15-18。
許媛翔(2006)。〈國際高教評鑑大師Dr. Kells:由內而外的大學自我評鑑與外部評鑑〉。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期,頁19-21。
李政翰(2010)。〈我國大學自我評鑑的實施與發展〉。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54期,頁175-192。
林保源、柯保同(2009)。〈台灣高等教育學費問題與助學政策之探討〉,《2009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45,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張一蕃(2007)。〈學雜費收費標準與弱勢學生照顧引言〉,《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高等教育學雜費政策與改革會議手冊》,頁51-53,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曼玲(2006a)。〈翻開大學評鑑發展史〉。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期,頁22-23。
陳曼玲(2006b)。〈打破排名神話 重視個別差異與自我改進機制--系所評鑑五年計畫正式啟動〉。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期,頁11-14。
陳曼玲(2006c)。〈陳益興:教育大學今年評鑑 師培品質不漏網〉。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期,頁9-10。
陳曼玲(2008)。〈退場機制市場化 評鑑結果應脫鉤-專訪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6期,頁1-3。
劉維琪(2011)。〈系所對評鑑委員的期待〉。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9期,頁6-7。
池俊吉(2008)。〈揚棄固定量化指標 以三階段嚴謹審查完成系所評鑑作業〉。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4期,頁12-14。
池俊吉(2010)。〈持續推動評鑑委員專業制度精進評鑑品質〉。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4期,頁21-24。
池俊吉(2011)。〈評鑑委員專業制度的努力方向-「國際高等教育評鑑委員遴選、培訓及考核」討論會記實〉。載於《評鑑雙月刊》,第32期,頁48-50。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b)。〈系所評鑑認可程序作業要點通過多關嚴謹審查 評鑑結果更客觀〉。載於《評鑑雙月刊》,第4期,頁32-33。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7)。〈96年度上半年系所評鑑 5月底完成實地訪評〉。載於《評鑑雙月刊》,第7期,頁48。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c)。〈98年度下半年系所評鑑及96年度下半年追蹤與再評鑑實地訪評圓滿完成〉。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3期,頁60。
李逢堅(2000)。〈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遷及其研究探討〉。載於《師資培育與教育實習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6-141。
李然堯(2004)。〈師範校院的轉型與發展〉。載於《現代教育論壇(十一)》,頁179-187。
曾憲政、林紀慧(2010)。〈師範學院轉型為教育大學之經營與管理-以新竹教育大學為例〉。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4期,頁67-84。
吳挺鋒(2008)。〈刀口上的高等教育改革〉。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頁285-291。
任俊嫺(2008)。〈大學系所評鑑之檢視與改進策略〉。載於《銘傳教育電子期刊》,創刊號,頁73-82。

三、博、碩士論文

呂美員(1982)。《我國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卓飛(1997),《兩岸大學評鑑制度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秀梓(2009),《我國大學評鑑制度設計與實務運作之分析-以95年度大學評鑑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博詠(2010),《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相關系所評鑑之政策評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
藍婉心(2006),《高等教育評鑑對我國學術自由之影響-以九十五年度系所評鑑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賴怡真(2007),《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遷過程:一個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嘉義:南華大學,未出版。
凌嘉蓮(2006),《我國師範大學轉型競爭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未出版。
陳立軒(2008),《英國、美國、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鄭新輝(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系統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
林奕成(2009),《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李晃昇(2006)。《中美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未出版。

四、網路資訊

李建興(2008)。〈教育評鑑的改進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
org.tw/post/3/4831。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a)。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九十五年度。2012年4月25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1013203
471.doc。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a)。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自我評鑑報告書。2012年4月25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
Attachment/07309372478.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b)。100年度校務評鑑實施計畫。2012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05191543273.doc。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1)。第二週期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2012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2126&;ctNode
=327&;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2a)。第一週期評鑑學校。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_list.asp&;ctNode
=491&;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2b)。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評鑑報告。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Data
_list.asp&;ctNode=497&;ctUnitId=223&;pagesize=15&;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c)。系所評鑑結果。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_list. asp&;ctNode
=491&;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d)。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
9327185543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e)。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62311274
0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f)。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173543
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g)。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
17388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h)。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17254771.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i)。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評鑑結果報告書。2012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93271728
571.pdf
楊朝祥(2007a)。〈師範學院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1月7日, 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1399。
楊朝祥(2007b)。〈臺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4月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733
教育部統計處(2012)。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100 學年度)。2012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
seriesdata.xls。
教育部高教司(2005)。成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規劃草案。2012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list/B0068/940825.doc。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2012年3月28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
/important.asp?id=37。
吳清山(2008)。建立研究評鑑機制芻議。評鑑雙月刊,12期,2012年3月28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3/01/477.aspx。
陳振遠(2010)。由系所評鑑看高等教育評鑑之未來發展。評鑑雙月刊,26期,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6/28/3094
.aspx。
詹翔霖(2011)。〈七大人才策略 防範挖角風險〉。能力雜誌網頁,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
=206&;f_SUB_ID=2771&;f_ART_ID=351757。
李仲維(2012)。〈專訪趙永茂:台灣教授待遇太差外流嚴重〉,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5月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9/9/4/
100899468.html?coluid=54&;kindid=0&;docid=100899468。
呂紹玉、曾皓茵(2009)。〈教授出走港陸 台盼調薪留人才〉,大學報網站,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www.uonline.nccu.edu.tw/index_content.asp?sn
=1&;an=6425。
中評社(2009)。〈香港、大陸招手 台灣明年恐爆教授出走潮〉,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2/2/0/
10112200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22001。

貳、英文部份

Barnett, R. A. (1996). The Evalu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R. Cowen (Ed.),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96: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 Kogan Page, 144-158.
Bickman, L. &; Reich, S. (2005). Profession of Evaluation. In S. Mathison (Eds). Encyclopedia of Evalu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331-334.
Bogue, E. G., &; Hall, K. B. (2003).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mproving Policy, Enhancing Performance. London: Praeger.
Freeman, H. E. (1977). “The Present Status of Evaluation in Marica Guttentag, ed.”, Evaluation Studies Review Annual. 2: 17-51.
Freeman, R. E. (1984).”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arshfield,” MA: Pitman Publishing.
Capoccia, G. &; Keleman, D. (2007).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World Politics, 59: 341~369.
Hall, P. A. &; Taylor, R.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2): 936-957.
Krasner, S. D.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223-246.
Kells, H. R. (1983). “Self-study Process: A Guide for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2nd)
Levi, M. (1997).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Mark Irving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r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1.
March, J. G. &; Olsen, J. P.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eyer, J. W. &; Rowan, B. (1991).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1-62.
Mahoney, J.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4): 507-548.
Mahoney, J. &; Thelen, K. (2010) “A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James Mahoney and Kathleen Thelen, eds.,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 Agency, and Pow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7.
Pierson, P.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251-267.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2nd)
Przeworski, A. (1991).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ern European and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P. &; Theda, S. (200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693-721.
Pierson, P.(2004). “Politics in Time: 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nders, J. R. &;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how to assess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 CA: Sage. (2nd)
Shih, M. C. (2005). “Institution, Network and Intergovernmental Governance”. Taipei: Angle Publishing Company.
Thelen, K. (2002).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Insights from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James Mahoney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8-24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呂美員(1991)。〈我國大學教育評鑑概況及改進〉。《教育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81-91。
2. 楊瑩(2008a)。《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 湯志民(2005)。學校評鑑理論與實務:北桃三縣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探析。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 251-299頁)。台北︰心理。
4. 劉兆隆(2008)。〈一場唐吉軻德與大風車的戰爭〉。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頁325-333。
5. 蘇錦麗、黃曙東(2007)。〈世界重要國家評鑑專業標準與原則發展對我國之啟示〉。載於《高教評鑑》,第1卷第1期,頁51-82。
6. 吳清山、王令宜(2006)。〈臺灣地區的大學評鑑:回顧與展望〉。「2006海峽兩岸教育發展與改革」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7. 湯堯(2007)。〈台灣評鑑制度的實務探究〉。載於《教育政策論壇》,第10卷第4期,頁1-17。
8. 蔡坤良、洪秉彰(2008)。〈我國私校高等教育退場制度之法律探討〉,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第58期,頁181-197。
9. 楊瑩(2008b)。〈台灣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與發展〉,載於《研習資訊》,第25卷第6期,頁21-56。
10. 楊瑩(2008c)。〈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建構的省思〉,載於《教育研究月刊》,第168期,頁5-20。
11. 陳德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過去20年數量的擴充與結構的轉變〉,載於《高等教育》,第2卷第2期,頁67-96。
12. 楊智傑(2009)。〈美國法學院評鑑認可制及其影響〉。載於《法學新論》,第9期, 頁31-65。
13. 楊國賜(2005)。〈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台灣教育》,第632期,頁2-12。
14. 楊國賜(2009)。〈細節成就品質-參與大學評鑑的一些觀察〉。載於《評鑑雙月刊》,第17期,頁15-18。
15. 許媛翔(2006)。〈國際高教評鑑大師Dr. Kells:由內而外的大學自我評鑑與外部評鑑〉。載於《評鑑雙月刊》,第2期,頁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