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2 17: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敏華
研究生(外文):Min-hua Chen
論文名稱:霓幻異彩-陳敏華複合媒材立體光雕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Neon And Gorgeous Color--Compound material three-dimensional light sculpture creation description by Min-Hua Chen
指導教授:林正仁林正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j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藝術創作霓虹燈現成物複合媒材
外文關鍵詞:Ready-Made ObjectsNeonArtistic ProductionMixed Medi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6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創作論述著重自我問題探索,以時間軸劃分為三個系列及兩種呈現方式。題材取自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與片段,2009年的「緬懷偶像」著重於處理哀痛的情緒-創作型式以油彩為主複合媒材為輔。2010年的「戀情告急」則是對感情依歸所產生的期待與困惑作主題發展-並開始以霓虹燈和人型模特兒為主要媒材從事較為實驗性的創作,2011年更直接將對於外在環境的不安幻化為「世界太亂」之私人感受系列。畢竟,任何藝術的最終歸依都是人的情感經驗與存在情境。研究目的在於:(一)透過實驗性的創作分享個人經驗、(二)整合個人創作特色並運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針對相關議題進行分析及歸納、(三)提升生命價值,拓展視野。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self-creation issues to explore, to the timelin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ries and two presentation. Themes from everyday life events and fragments, 2009, the "memory of Idol" to focus on dealing with grief emotions - creative-type paint-based mixed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paint. 2010''s "Love emergency " is the mind on the feelings gener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xpectations and confusion on the topic - and began to neon signs and man-model as the main media in the creation of a more experimental, more directly to the 2011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anxiety turned into "the world is too chaotic," the series of private feelings. After all, any art is the ultimate refuge of people''s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re are situations. Study aimed to: (a) The experimental creation of shared personal experience, (b) the integration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se of cre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issues, (c) enhance the life value and expand their horizons.
摘要………………………………………………………………………………… i
Abstract………………………………………………………………………………ii
目次…………………………………………………………………………………iii
表目次………………………………………………………………………………v
圖目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創作研究方法與步驟……………………………………………………3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創作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學理基礎與理論初探……………………………………………………9
第一節 複合媒材與裝置藝術…………………………………………………9
第二節 光藝術與霓虹藝術……………………………………………………12
第三節 科技藝術………………………………………………………………14
第四節 影響筆者創作的藝術家及論述………………………………………16
 
第三章 霓幻異彩之創作理念與實踐……………………………………………28
第一節 創作理念的分析…………………………………………………………28
第二節 創作理念的實踐…………………………………………………………28
 
第四章 作品詮釋…………………………………………………………………32
第一節「緬懷偶像」系列………………………………………………………33
第二節「戀情告急」系列………………………………………………………48
第三節「世界太亂」系列………………………………………… …………55
 
第五章 結論………………………………………………………………………65
第一節 創作的省思………………………………………………………………65
第二節 未來展望…………………………………………………………………66
 
參考書目……………………………………………………………………………68
專書…………………………………………………………………………………68
期刊…………………………………………………………………………………69
學位論文……………………………………………………………………………69
網路資源……………………………………………………………………………69
一、專書
 
Nicholas Roukes著。設計的表現形式(呂靜修譯)。台北市:六合,1995。
 
Timothy Hilton著。畢卡索(駱麗慧譯)。台北市:遠流,1995。
 
Willy Rotzler著。物體藝術(吳瑪俐譯)。台北市:遠流,1991。
 
千千岩英彰著。不可思議的心理與色彩。台北市:新潮社,2002。
 
台北市立美術展覽館展覽組編輯。探討台灣現代雕塑:雕塑媒材與造型的對語: Modern Taiwanese Sculpture: dialectic between material and form。台北市:北市美術館。1993。
 
李美蓉著。視覺藝術概論。台北市:雄獅圖書,1995。
 
克里斯羅勃茲(Chris Roberts)著。流行音樂之神Michael Jackson(黃妉俐、張美貞譯)。台北市:麥田,2009。
 
胡朝聖、袁廣鳴合著。魔幻城市:科技公共藝術=Technology Public Art。台北市:文建會出版,2005。
 
姚瑞中著。台灣行為藝術檔案Performance Art in Taiwan 1978-2004。台北市:遠流出版,2005。
 
許木利.波提克(Shmuley Boteach)著。麥可‧傑克森塵封的錄音帶:一個悲劇偶像的心靈告白書(李怡萍譯)。台北市:三采文化,2010。
 
黃才郎主編。西洋美術辭典。台北市:雄獅美術,1982。
 
雄恩.麥克尼夫(Shaun McNiff)著。藝術治療(許邏灣譯)。臺北縣三重市:新路出版,1999。
 
楊裕富著。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市:亞太,1998。
 
葉錦添著。藍色=Blue。台北市:格林文化,2005。
 
魯迪.斯特恩(Rudi,S.)著。當代霓虹設計(林罡譯)。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謝碧娥著。杜象-從反藝術到無藝術。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8。
 
魏尚河著。33位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家及其作品。台北市:信實文化行銷出版,2008。
 
羅伯特.艾得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黃麗娟譯)。台北市:藝術家出版,1996。
 
羅斯.狄更斯(Rosie Dickins)著。現代藝術,怎麼回事?:教你看懂及鑑賞現代藝術的30種方法(林惠芬譯)。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2009。
 
二、期刊
 
李美蓉。後現代思考〈二〉思考媒材。美育,第122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三、學位論文
 
謝碧娥。杜象創作觀念之研究-藝術價值的反思與質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四、網路資源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93%E8%99%B9%E7%87%88
資料查詢:2011年06月30日。(霓虹燈)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Michael_Joseph_Jackson
資料查詢:2011年07月02日。(Michael Joseph Jackson)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2%E7%9B%B2
資料查詢:2011年07月04日。(色盲)
 
維基大典:
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E8%89%B2%E7%9B%B2%E6%AA%A2%E6%B8%AC%E5%9C%96
資料查詢:2011年07月04日。(色盲檢測圖)
 
復興商工,復興商工第二十四期-電子報:圖地反轉,http://210.71.66.36/edm/edm_24/page_03.html
資料查詢:2001年07月04日。
 
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典藏作品知識網:
http://glassmuseum.cca.gov.tw/web-TW/unit05/modepage/5-4-06.html
資料查詢:2011年12月18日。(黃順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