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9 20: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彥君
論文名稱:高雄市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李永昌李永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5
中文關鍵詞: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
外文關鍵詞:high school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occupational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4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現況、差異與相關情形,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高雄市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研究工具為自編之「高雄市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感受調查問卷」,共發出172份,有效問卷165份,有效回收率95.93%,所得資料使用SPSS 14.0進行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法事後比較、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壓力
1、 整體工作壓力現況為中等程度,以「工作負荷」的壓力感受最大,其餘依序為:教學方面、家長方面、學生方面、行政支持、工作環境。
2、 工作壓力感受較大的前三項依序為:準備特教評鑑和上級訪視資料,要填寫的書面資料太多,必須花很多時間蒐集學生作品和資料製作學生檔案。
3、 女性教師在學生方面的工作壓力顯著大於男性教師。
4、 30歲以下教師在學生方面、工作負荷和整體工作壓力顯著大於51歲以上的教師。
5、 特教年資5年以下的教師在學生方面、工作負荷、工作環境和整體工作壓力顯著大於16年以上者。
6、 任教身心障礙資源班和巡迴輔導的教師,在工作負荷、行政支持和整體工作壓力顯著大於任教集中式特教班的教師。
7、 導師在行政支持和整體工作壓力顯著大於兼行政教師,專任教師在行政支持層面的工作壓力顯著大於兼行政教師。
二、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的因應策略
1、 使用頻率以「解決問題」最高,其次依序為:尋求支持、改變策略。
2、 最常使用的因應策略前三項依序是:從事有興趣的休閒活動,蒐集相關資訊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客觀分析問題發生原因。
3、 女性教師在改變策略層面的使用頻率顯著高於男性教師。
三、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間有顯著性相關。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questionnaire approach in the study, and the subjects wer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high school in Kaohsiung.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study,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was the work experi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return rate of questionnaires was up to 95.93%.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of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1) The overall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was located at medium lev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ess of "workload"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following in order were: teaching, parents, students, administrative supports, and work environment.
(2)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 stress of the teachers came from preparing for special education evaluations and monitoring visits. The subjects also complained about lots of time consumed in paperwork, collecting students' works, and making students' files.
(3) Female teachers had much more occupational stress from students than male teachers.
(4) Teachers under thirties had much more stress from students and workload than those above fifties.
(5) Teachers with less work experience had much more stress from students, workload, and work environment than those experienced ones.
(6) Resource-room teachers and itinerant teachers had much more stress from workload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s than teachers of centralize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7) Homeroom teachers and subject teachers had much more stress from administrative supports than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2. The coping strategies adopted by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1)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trategy was "problem-solving" and the following in order were "support-seeking" and "strategy-altering".
(2) The top three of most popular coping strategies were (a) doing favorite leisure activities, (b) searching information for problem-solving, and (c) analyzing the problem objectively.
(3) Female teachers adopted "strategy-altering" more often than male teachers.
3.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found betwee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工作壓力的理論 9
第二節 因應工作壓力的重要性與策略 21
第三節 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1
第五節 研究程序 60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之工作壓力現況與差異 63
第二節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使用因應策略現況與差異 82
第三節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分析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2
參考文獻 103

附錄一 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人數及有效樣本數 111
附錄二 問卷審查名單 112
附錄三 問卷審查意見表 113
附錄四 高雄市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感受調查問卷 123

表次
表2-1 工作壓力的定義 10
表2-2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12
表2-3 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 18
表2-4 教師因應工作壓力的策略 27
表3-1 教師背景資料分佈情形 50
表3-2 正式問卷各層面的題目及正反向題目分配表 54
表3-3 工作感受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55
表3-4 因應策略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56
表3-5 工作感受問卷信效度分析摘要表 58
表3-6 因應策略問卷信效度分析摘要表 59
表4-1 教師工作壓力各層面及整體現況分析摘要表 63
表4-2 工作壓力各題填答情形統計 65
表4-3 不同性別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66
表4-4 不同年齡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68
表4-5 不同學校類型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69
表4-6 不同特教年資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0
表4-7 不同任教班級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2
表4-8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4
表4-9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在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5
表4-10 因應策略各層面及整體現況分析摘要表 82
表4-11 因應策略各題填答情形統計 83
表4-12 不同性別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4
表4-13 不同年齡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5
表4-14 不同學校類型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6
表4-15 不同特教年資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7
表4-16 不同任教班級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8
表4-17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9
表4-18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使用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0
表4-19 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分析摘要表 94

圖次
圖2-1 Gmelch的壓力循環模式圖 14
圖2-2 Moracco和McFadden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15
圖3-1 研究架構 47


一、中文部分
王以仁、林本喬、陳芳玲(2005)。教師心理衛生(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王秀慧(1999)。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影響與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2010)。
呂文娟(2009)。國民中學巡迴輔導班教師工作壓力現況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身心障礙組(日),台北市。
李永昌(1999)。視障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7,219-244。
李坤崇(1995)。教師因應策略量表之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2,245-264。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3,241-262。
李思儀(2003)。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縣。
李冠瑾(2007)。高雄地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台南縣。
李莉(2006)。高雄市特殊學校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李榮妹(2004)。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
吳宛芯(2008)。臺北市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投入、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吳和堂(2011)。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第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
吳淑妙(2007)。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台東市。
吳彩鳳(2010)。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事業經營在職進修專班,高雄市。
何東墀(1989)。國民中學益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4,1-67。
何東墀、張瑞芬(1990)。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5,1-34。
宋冠瑩(2006)。我國公立高職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千惠(2000a)。國中小啟智教育教師離職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15-36。
林千惠(2000b)。啟智學校教師離職傾向及可能離職原因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125-154。
林君蓉(2009)。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東市。
林佳蓉(2010)。高雄縣市國小已婚女性教師工作壓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高雄市。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
周文欽(2006)。壓力與健康。載於周文欽、劉嘉年、翁嘉英、陳秀蓉、洪福建(編著),健康心理學(頁155-192)。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周旻慧(2007)。我國高職工業類科學校教師制握信念、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彰化縣。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高雄市。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台北市:雙葉書廊。
涂金堂(2010)。SPSS與量化研究。台北市:五南。
高雄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2011)。特教班通報教師人數不符檢核表。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取自http://kserc.spec.kh.edu.tw/modules/statics3/index.php#
特殊教育設施及人員設置標準(2008)。
翁博威(2010)。臺北市高職導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郭生玉(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
郭生玉(1990)。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厭高低之區別功能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71-98。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130,2664-2666。
郭玫君(2006)。公立高職商科專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郭香玲(2007)。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縣。
郭泰平(2001)。國民中學教師對教育改革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高雄市。
郭旗成(2006)。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實證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高雄縣。
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138-153。
陳秀蓉(2006)。慢性疲勞症候群。載於周文欽、劉嘉年、翁嘉英、陳秀蓉、洪福建(編著),健康心理學(頁257-286)。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怡如(2006)。高中職餐旅群教師情緒智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陳居春(2010)。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高雄市。
陳姿任(2009)。我國公立高中職資源班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陳素惠(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
陳淑瑛(2009)。高雄市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行政碩士班,高雄市。
陳紹綿(2008)。工作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女性教師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台北市。
陳瑞惠(2002)。私立高中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彰化縣。
康純怡、林文郎(2001)。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9,277-289。
張文賢(2007)。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中等教育,58(2),52-79。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美玲(2007)。高雄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靈性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高雄市。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莊中興(2001)。高級職業學校特殊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彰化縣。
莊貴枝、邱鈺庭(2010)。淺談特教老師工作壓力與倦怠之省思。教師之友,51(2),104-111。
莊蕙伊(2005)。台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許桂鳳(2009)。桃園縣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葉千綺(2010)。高雄縣市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工作壓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志華(2003)。高高屏地區私立高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高雄縣。
黃志雄(2005)。特殊教育教師的壓力調適與成長團體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121-148。
黃秋霞(2002)。特教老師工作壓力套牢與解套之道。特教園丁,17(3),43-48。
黃國龍(2010)。高職綜合職能科特教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台北市。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曾怡錦(2004)。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高級職業學校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詹美春(2002)。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廖光榮(2002)。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劉秀鳳(200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蔡金田(1998)。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69-87。
蔡敏芝(2007)。高雄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蕭武桐(1988)。工作壓力的管理。中國行政,44,41-53。
簡培如(2011)。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高雄市。
謝偉迪(2008)。高職綜合職能科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彰化縣。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龐友萍(2009)。高雄縣市國民小學已婚女性教師母職角色知覺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碩士班,高雄市。
蘇郁雅(2010)。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職業倦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縣。
蘇清山(2010)。高雄市高中職兼任行政教師辭卸行政傾向之研究:以工作壓力與角色衝突為探討變項(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在職專班,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Antoniou, A. S., Polychroni, F., & Kotroni, C. (2009). Working with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Greece: Teachers' 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4(1), 100-112.
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4), 665-699.
Billings, A.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Folkman, S. (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39-852.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8). Coping as a mediator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3), 466-475.
Gmelch, W. H. (1983). Stress for success: 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eory into Practice, 22(1), 7-14.
Gmelch, W. H. (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s, reactions,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6(2), 134-140.
Kyriacou, C. (1980). Coping actions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school teachers. Research in Education, 24, 57-61.
Kyriacou, C. (2001).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view, 53(1), 27-35.
Kyriacou, C., & Chien, P. Y. (2004). Teacher stress in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5(2), 86-104.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48, 159-167.
Lazuras, L. (2006). Occupational stress, 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physical health in speci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Greece.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3(4), 204 –209.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tt, M. D., & Turk, D. C. (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3), 178-185.
Montalvo, A., Bair, J. H., & Boor, M. (1995).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facto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6, 846.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1). Principals and counselors: Collaborative roles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NASSP Bulletin, 65(447), 41-46.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 549-552.
Parker, D. F., & Dacoits, T. A. (1983).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60-177.
Pearling, L. I., & Schooled, C. (1981). 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 2-21.
Weiskopf, P. E. (1980). Burnout among teachers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Exceptional Children, 47(1), 18-23.
Williams, M., & Gersch, I. (2004). Teaching in mainstream and special schools: Are the stresses similar or different?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1(3), 157-16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金田(1998)。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69-87。
2. 黃秋霞(2002)。特教老師工作壓力套牢與解套之道。特教園丁,17(3),43-48。
3. 黃志雄(2005)。特殊教育教師的壓力調適與成長團體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121-148。
4.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5. 張文賢(2007)。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中等教育,58(2),52-79。
6. 陳素惠(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
7.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130,2664-2666。
8. 郭生玉(1990)。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厭高低之區別功能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71-98。
9. 郭生玉(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
10.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高雄市。
11.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
12. 林千惠(2000b)。啟智學校教師離職傾向及可能離職原因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125-154。
13. 林千惠(2000a)。國中小啟智教育教師離職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15-36。
14. 何東墀、張瑞芬(1990)。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5,1-34。
15. 何東墀(1989)。國民中學益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