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全世(2000)。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雜誌,77,36-47。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教育學刊,21,53-26。王長青(2008)。透過群組教室進行資訊融入合作式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學習成效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博賢(2009)。知識翻新教學對小學生 科學探究活動與科學合作概念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佳瑩(2010)。合作學習應用在資訊競賽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創造力影響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任慶儀(2010)。解決一綱一本和多本教學的爭議---以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歷程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03-126。
李忠謀、邱瓊芳(1999)。遠距教學環境:支援系統的發展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7(1),49-69。李秋芳(2002)。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李佩倫(2006)。利用網路資源在國小五年級進行科學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李建億(2006)。網際網路專題學習互動歷程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1),101-120。呂垂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初探。台中師院學報,10,65。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清壹(2004)。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周裕欽(2010)。反省探究學習模式之建立及其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林達森(2001)。合作學習與認知風格對科學學習之效應,教育學刊,17,255-279。林育沖(2002)。在國小自然科利用資訊融入STS 專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惠珠(2006)。心智圖融入國中自然科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林正發(2008)。在巢狀探究模式中以圖表提升國二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林保男(2010)。概念構圖教學結合合作學習以增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吳俞民(2000)。網路教學技術應用分析。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吳曜明(2005)。國小五年級教師實施社會領域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311-349
吳玲綺(2007)。國小師生對科學探究認知及教師探究教學態度與學童探究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吳建德(2007)。整合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星象」單元教學以提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吳裕聖(2007)。鷹架概念構圖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施成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梁志平、佘曉清(2006)。建構主義式的網路科學學習對國中生力的概念學習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5),493-516。徐玉萍(2009)。合作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環境教育融入小園丁學種菜單元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唐偉成(2008),分析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從事科學探究活動之社會因素。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教育部(2003)。92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5093
許紋華(2003)。教師知識與行動的轉化:以一位國小教師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意苹(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資訊搜尋課程發展與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許暉東(2010)。資訊科技融入合作學習對國中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就與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莊淑如(2002)。資訊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敬宜(2001)。多元學習情境教學模組織研發---以二氧化碳主題為例。科學教育學刊,9(3),235-252。張維佐(2002)。網路化歷程檔案融入科學探究活動促進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建瑜(1999)。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楊奕農、柴蕙質(2002)。非同步網路學習成效及影響因素之計量分析:經濟學課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93-210。楊詩潔(2004)。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影響-以南勢國小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8-318。歐陽鍾仁(1987)。科學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潘淑琦(2006)。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以探究教學活動設計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7),87-107。
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事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3(3),289-315。盧秀琴、洪榮昭、蔡春微(2008)。"5 why"鷹架式提問提升國小學生學習成就與科學探究學習能力之研究~以如何做麵包?教學模組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6(4),395-413。賴剛鈺(2007)。網路資源應用於合作學習對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95-410。顏弘志(2004)。從科學本質看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19,20-25。羅玲妃(譯)(1997)。心智圖思想整合利器(原作者:Tony Buzan & Barry Buzan)。台北市:一智。(原著出版年:1993)
英文部分
Al-Jarf,R. (2009). Enhancing freshman students’writing skills with a mind mapping softwa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e-Learning and Software
for Education. Bucharest, April 2009.
Bybee,R.W.(1997).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N.H.Heinmann:Portsmounth.Gowin
Budd,J.W.(2004). Mind maps as classroom exercis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5(1), 35-46
Carr,W.,& Kemmis,S.(1986).Becoming critical: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The Falmer Press.
Crawford. B. A.(2000). 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 New roles for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 916-937.
D’Antoni, A. V.,Zipp, G. P.,& Olson V. G. (2009).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mind map
assessment rubric in a cohort of medical students. BMC Medical Education,9,19.
Dwywe. D. C., Ringstaff. C., & Sandholz. J. H. (1991). Changes in teachers’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he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s. Educational Leadership,48(8).45-52
Ellis, A. K.(2001).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s.NY:Eye on Education, Inc.
Gilhooly, K. (2006). Business on the map. Computerword,40(27),26-7.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 Stanne, M. B.(2000).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A
meta-analysis Retrieved September 17, 2000 form http://www.clcrc.com/pages/cl-methods.html
Kelly,G.A.(196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 1 & 2).New York:Notorn.
Kaartinen, S. & Kumpulainen, K.(2002). Collaborative inqui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lanation in the learning of scien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2(2), 189-212.
Lunenberg, M. L., & Volman, M. (1999). Active learning: Views and action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5(4),431-445
National Research Coucil(1996).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Oreg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students.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Reigeluth. C. M.(1983).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ccociates.
Slavin, R. E. (1987). Mastery learning reconsidered.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7,175-213
Slavin, R. E. (1994). A practical guide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Von Glasersfeld, E.(1981). An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 Contributions to conceptual
semantics. Seaside California:Intersystem Publiccations.
Vygotsky, L.(1962) Thoueht and Languae. Cambridge, MA: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