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丁志達(2005)。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揚智。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
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12版)。臺北:五南。
王令宜(2004)。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126,60-72。王如哲(2011)。我國現行學術評鑑政策對大學教師素質的影響與反思。教育資
料與研究雙月刊,102,91-110。
左逢源(2003)。學習組織再造、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實例。國教之友,1,40-48。朱靜玉(2005)。公立大學教師待遇暨退休金之合理性—以教育投入觀點分析(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江明修(2003)。以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推動政府再造。T&D飛訊論文集粹,2,
189-195。取自: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6
余啟名、張源泉(2012)。臺灣之大學教師薪資制度評析。教育資料集刊,56,
1-30。
吳三靈(2000)。教育人需要知道的事。臺北:商鼎。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
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高等。
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二版)。臺北:智勝。
吳清山、林天佑(2002)。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7,134。
吳筱莉(2010)。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
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吳嘉澤(2006)。從教師的情緒勞務談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學校行政, 41,127-136。
呂佳靜(2007)。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呂祖琛(1987)。大學教師學術工作誘因與報酬。現代教育,5,36-52。宋玫玫、張德勝(2008)。大學校院教師對學校工作環境滿意度之研究。花蓮教 育大學學報,26,155-178。
李基福(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李然堯(2004)。師範校院的轉型與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58,24-32。李聲吼(2001)。人力資源發展。臺北:五南。
汪玉玫(2005)。學校人力資源精進之探討─以致理技術學院教師對學生評鑑教 師教學態度之研究為例。學校行政,35,152-169。
周琬婷(2004)。我國大學教師待遇制度之探討─以中山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文燦(2009)。從第三類型錯誤觀點省思公立大學教師待遇政策。人事月刊, 48,28-39。
林水木(2010)。國民小學行政組織運作、人力資源管理和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2,122-136。
林思伶(2009)。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人際途徑─教師同儕輔導歷程與管理模 式。教育研究,178,24-37。
林恒斌(2008)。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藍海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58,76-93。林政逸(2010)。我國公立大學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政逸、楊思偉(2011)。我國公立大學教師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臺中教育大
學學報,2,85-110。
林海清(2000)。教育與人力發展。高雄:復文。
林淑端(2004)。我國國立大學教師待遇制度改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新北市。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
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17-132)。臺北:巨流。
洪雅琪(2009)。我國大學教師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范揚晧、朱正一、范熾文(2009)。臺灣公私立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化程度與
部門團隊績效關係之研究。慈濟技術學院,14,159-187。
范揚晧、朱正一、楊清達(2011)。影響台灣公私立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因
素之研究。慈濟技術學院,16,209-234。
范熾文(2004)。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內涵之建構。學校行政,30,1-15。范熾文(2008)。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概念與實務。新北:冠學。
翁志英(2008)。海外臺校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效能之探討─以胡志明市臺灣學
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翁健銘、林梅琴(2005)。臺灣天主教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 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2,83-115。
馬任賢(2003)。國民小學教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張妙綺(2007)。淡江大學新進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實施歷程研究(碩士論文)。 摘要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4tZn5D/record?
r1=1&h1=0
張佳穎、邱垂昱(2008)。建立大學教師研究績效指標權重之研究。臺北科技大 學學報,1,89-106。
張芳全(2006)。教育大學定位的政策規劃。教育研究,142,106-115。張春興(1987)。大學教師聘任制度之檢討與建議。現代教育,5,3-12。張凈怡(2008)。大學新進教師工作壓力與專業發展之探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張紹勳(2008)。研究方法:理論與統計。臺中:滄海。
張雯玲(2011)。從新聞事件談大學教師評鑑。師說,223,27-34。
張雯玲(2011)。從新聞事件談大學教師評鑑。師說,223,27-34。
張瑞菁(2004年10月)。私立大學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現況與策略研究。發表於
2004「臺海兩岸私立高等教育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高教與評鑑
中心。
張鈿富(2008)。大學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教育研究月刊,168,21-28。張維容(2005)。激勵大學教師研究之機制探討-以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張緯良(2004)。人力資源管理(二版)。臺北:雙葉。
教育部(2011)。延攬及留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實施彈性薪資方案【方案說
明】。取自 http://ducer.nccu.edu.tw/flexwage/flexwage2010.08.04.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1)。各級學校概況表。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郭虹珠(2006)。學校組織再造之人力資源初探。學校行政,45,73-90。陳中慧(2007)。高等技職校院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內涵之研究-以中部一所國立
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芃婷、李宗耀、虞孝成、曾國雄(2003)。大學教師績效評鑑模式之應用及探
討─以一所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191-218。
陳佩如(2008)。我國大學教師對大學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昌華(2009)。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學校組織文化類型關係之研究─
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玫樺(2010)。我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彥伶(2009)。大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恒寧(2004)。以人力資源管理觀點探討國立大學新制助教問題:兼論新制助
教之定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盈吟(2011)。組織變革、學校領導風格與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
究-以臺灣地區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
縣。
陳惠鈺(2008)。建構我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後設評鑑檢核表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琦媛(2007)。我國公立大學教師教學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維昭(2007)。臺灣高等教育的困境與因應。臺北:臺大。
陳德華(2008)。臺灣高等教育面面觀。臺北:文景。
陳瓊姬(2009)。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對學校發展影響之研究-以臺中縣公立國民小
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耀庭(2007)。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
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曾憲政、林紀慧(2010)。師範學院轉型為教育大學之經營與管理─以新竹教育
大學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94,67-84。
黃宗顯(1994)。挑戰與因應─師範學院未來的發展及其困難問題探討。初等教 育學報,9,443-455。
黃英忠(2007)。人力資源管理概論。高雄:麗文。
黃祥宗(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政人員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雅萍(1998)。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內涵與實施建議。教學科技與媒體, 40,43-53。
黃綉雲(2008)。大學教師評鑑現況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 大學,高雄市。
黃臺生、江元秋(2005)。規劃大學教師變動薪制的構想。立法院院聞,33,32-49。溫金豐(2006)。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研習論壇,72,22-29。萬其超(1996)。高等教育學府內部運作。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葉至誠(2007)。高等教育人事管理。臺北:秀威。
葉蕙蘭(1999)。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鄒勝峰、陳芳慶(2008)。人力資源管理博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高雄師大學報,
24,99-122。
廖于萱(2008)。我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 義大學,嘉義市。
廖世和(2004)。兩岸高等學校教師聘任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勇凱、楊湘怡(200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應用。臺北:智勝。
廖麗玲(2003)。我國國立大學規劃實施教師績效獎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代洋(2003)。大學教師待遇的合理性。客壇,5,21。劉昊洲(1995)。我國當前公立大專教師任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雅文(2009)。私立大學院校實施教師專業發展機制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鄭友超、李國樑(2003)。行為改變技術與學校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探討。臺灣 教育,621,39-44。
黎珈伶(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之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工作士氣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盧中原(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麗華、黃國隆、胡秀華(2002)。促進知識管理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及措施。
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取自: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source=web&cd=1&ved=0CBwQFjAA&
url=http%3A%2F%2Fwww.sinica.edu.tw%2Fioe%2Fchinese%2Fseminar%2
Foldfiles%2F911109%2Fpaper%2Ftaiwan%2F2517.doc&ei=8aiXTuyjD8HHm
AWFl-CMAg&usg=AFQjCNGUG-XT-lgUuqKaj6WXNvb0LZo90A&sig2=_tiq
FwBtY0qY98CyYrkW1Q
閻自安(2002)。教育社會學:教育改革專題(二)-學校的人力資源發展與管
理。教育研究,98,123-136。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臺北:高等。
謝宜倩(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及其組織
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簡建忠(2007)。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新北:前程。
簡麗芬(2007)。國民小學初任與卓越校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比較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Drucker, P. F.(2000)。知識管理(張玉文譯)。臺北:天下。(原著出版於1988)
Lichtman, M.(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江吟梓、蘇文賢譯)。臺北:學
富。(原著出版於2010)
Patton, M. Q.(2008)。質的評鑑與研究(3版)(吳芝儀、李奉儒譯)。嘉義:濤
石文化。(原著出版於2002)
二、西文部份
Byars, L. L. & Rue, L. W. (201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0th ed). New York,
NY : McGraw-Hill.
DeCenzo, D. A. & Robbins, S. P. (2005). Fundamenta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 Hoboken, NJ : Wiley.
Greenlees, J. (2010, Oct 15). Just rewards for gifted teachers. 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Scotland. Retrieved from
Li, F. (2009). Opportunity wages, 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er mobilit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75(4), 1165–1190.
Mathis, R. L. & Jackson, J. H. (2007).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ssential
perspectives(4th ed). Mason, OH : Thomso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Middlewood, D. & Lumby, J. (199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London: Paul Chapman.
Seyfarth, J. T. (2002).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3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mith, R. E. (2001). Human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A school-based perspective (2th
ed). Hoboken, NJ : Wiley.
Tompkins, J. (2002)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Unresolved issue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31, 95-110。
Yin, Robert K. (1993). Applications of case study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