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9: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彭凱筠
研究生(外文):Peng, Kai-yun
論文名稱:江西南康客家話鼻化韻和喉塞韻的兩種來源
論文名稱(外文):Two Sources of the Nasalized rhymes and the Glottalized rhymes in Nankang Hakka, Jiangxi
指導教授:曹逢甫曹逢甫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語言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小稱音變喉塞音鼻化韻母鼻音尾╱鼻化小稱詞語法化輪迴
外文關鍵詞:The sound change of diminutiveGlottalized stopNasalized vowelNasal coda/ Nasalized diminutiveGrammaticalization cyc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漢語方言的小稱詞用法形態豐富,隨著語法化的程度愈高,小稱後綴的語音形式虛化的程度也愈大,到最後失去自己獨立音節的地位,與詞幹融合為同一音節。在聲韻學上分類的陰陽聲韻,因為合音的關係,導致原本為開尾韻附加上小稱鼻音尾而轉為陽聲韻,因而混入不同的分類。本文觀察南康方言、廈門閩方言、武漢方言、晉語和粵北土話,這些方言點都有鼻化韻或喉塞韻,而小稱音變之後的韻尾轉為陽聲韻(南康、廈門閩),或是產生喉塞小稱(武漢、晉語、粵北土話)。

歷史音韻學對鼻音韻尾的演變提出一條鍊,從雙唇鼻音-m弱化到齒齦鼻音-n,乃至軟顎鼻音-,接著產生鼻化作用,同時鼻音弱化消失,最後會邁入去鼻化階段。客語仍保留-m、-n、-三種鼻音韻尾,而南康方言已經邁入鼻化階段,因此我們推斷是小稱詞作用而使得南康方言提早進入鼻化階段。

本文以曹逢甫(2006)的小稱語法化輪迴的架構,研究南康、閩語、晉語以及粵北土話裡的小稱變韻鼻化和入聲化的現象,我們認為南康方言應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具有鼻音尾小稱詞N。這個鼻音尾小稱,跟現代吳方言的鼻音尾小稱一樣,後來都經歷了詞幹韻尾取代、鼻化韻母形成、鼻化韻母合併、聲調合併以及去鼻化韻的階段。而目前殘留的例外字正是演化過程不同階段所留下的語言「化石」。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minutive sound change in Nan Kang of Hakka. The diminutive is a suffix following with the noun which expresses small and mini things. The diminutive is a bound morpheme and can result the root to change the morpheme. Moreover, when the diminutive attaches to the root, the original stem has some changes which bring about morph-phonemic change by the combination with phoneme and phoneme (Jiang Min Hua 2006 : 1-2).

The forms of the diminutive in Nan Kang are affix type, nasalization type, and nasal consonant type. There are suffixes of ‘zi, zai, te, er, li, shang’ in the affix type. It is not universal that there is nasalization in Hakka. However, in Nan Kang it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salized diminutive and the glottalized diminutive by the grammaticalization cycle which is proposed by Tsao Feng Fu 2006.

We found out the proto form of the diminutive from phonetic, semantic and grammatical way and the diminutive development by typological sub dialect. Also it points out the negligence of traditional phonology: it believes that Chinese is an isolated language and neglect the influence and compact to the development when attaching affix.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對象 4
1.2.1 江西省的地理歷史簡介 6
1.2.2 贛語 6
1.2.3 客語 9
1.3 研究目的與對象 10
1.4 採用的語料與方言點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2.1鼻音和入聲韻尾演變 15
2.2 舒聲促化現象 18
2.3 小稱詞的類型研究 21
2.4小稱詞的語法化輪迴研究 27
2.4.1 小稱詞語義、語用與語法上的語法化輪迴 28
2.4.2 語法化輪迴小稱語音輪迴表 31
2.5 小稱詞與詞根元音的互動 35
2.6 小結 38
第三章 南康方言鼻化韻尾 39
3.1. 鼻音尾演變 39
3.2. 鼻化機制 43
3.3. 跨方言鼻音尾小稱詞現象 45
3.3.1. 《彙音妙悟》的重韻字 46
3.3.2. 陰陽對轉 50
3.3.3. 贛語 51
3.4. 南康話鼻音尾小稱詞 53
第四章 南康方言喉塞韻尾 59
4.1 喉塞音增生 59
4.2. 跨文獻比較探討舒聲促化 64
4.2.1 晉語方言 64
4.2.2邵武方言 66
4.3 南康話舒聲促化的現象 70
第五章 結論 79
5.1研究成果 79
5.2不足與未來發展 80
參考文獻 84

Chung rungfu, Cheng mingchung, 2007. The Role of the Glottal Stop in Diminutives:
An OT perspective. Language Linguisitcs 8.3: 639-666.
Cheng mingchung, 2010.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Diminutives in Yuebei
Tuhua: A Comparomis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wo Forces of Diminutive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ese Dialects. Concentric: Studies in Linguisitcs.
36.2: 213-233.’
Matthew Chen. 1973. Cross-Dialectal Comparison: A Case Study and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38-63.
Ohala, J. J. 1989. Sound change is drawn from a pool of synchronic variation.
Language Chang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its Causes, edited by L. E.
Breivik and E. H. Jahr, /Series: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No. 43/.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73-198.
Ohala, J. J. 1993. The phonetics of sound change.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edited by Charles Jones. London: Longman. 237-278.
王本瑛,1995。〈漢語方言中小愛稱的地理類型與演變〉。《清華學報》。4:371-399。
王福堂,2005。《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石紹浪,2010。〈漢語方言邊音韻尾的兩個來源〉。《語言科學》。9,49: 635-642。
朱曉農,2004。〈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
朱曼妮,1998。從語言感知探究潮汕入聲韻尾的變遷。語言學碩士論文。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
解釋〉。《當代語言學》。3:193-222。
江敏華,2006。從鼻化型和鼻尾型小稱看吳語韻母的歷時演變。中央研究院語言
學研究所慶祝成所兩週年學術活動發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何大安,1987。《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專刊之9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 榮,1957。《漢語方言調查手冊》。北京:中國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如龍,2005。〈閩語的”囝”及其語法化〉。《南開語言學刊》。1: 1-8。
李婉瑜,2009。《小稱變韻與元音趨同:以武漢、鄂東、晉語、吳語四方言為例》。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慧,2006。金瓶梅詞話之兒尾詞研究。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
岩田禮,1992。〈漢語方言入聲音節的生理特徵─兼論入聲韻尾的歷時變化─〉。
《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1:523-537。
姚榮松,1991。〈閩南語入聲韻的演化〉。《慶祝莆田黃天成先生七秩誕辰論文集》。
p430-448。
姚榮松,1987(1994)。〈廈門話文白異讀中鼻化韻母的探討〉。《聲韻論叢》。2:
315-335。
南康縣誌編纂委員會,1993。南康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
馬文忠,1994。〈大同方言入聲字兩讀詳例〉。《語文研究》。1994-3:58-62。
孫宜志,2006。《江西贛方言語音研究 》。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通鏘,1981。〈寧波方言 “鴨”[] 類詞和 “兒化”的殘〉。《徐通鏘自選
集》。70-87。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莊初升、林立芳,2000。〈曲江縣白沙鎮大村土話的小稱音變〉。《方言》。3:
236-242。
莊初升,2004。《粵北土話音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1版。
陳忠敏,1992。〈論吳語閩語兩種表小稱義的語音形式及來源〉。《大陸雜誌》。
85.5:35-39。
陳忠敏,1993。〈邵武方言入聲化字的實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
63(4),815-830。
陳忠敏,1999。〈論閩語的小稱〉。Juo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中國語言學報》專刊14。
陳昌儀,1992。〈余干方言入聲調的不連續成份〉。《方言》。2:125-127。
陳昌儀,2005。《江西省方言志》。(北京)方誌出版社。
陳秀琪,2004。客贛方言入聲韻尾的發展。第十二屆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年會,第
二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河北天津。
曹逢甫、石曉娉,2006。〈兒化小稱與鼻化小稱音變〉。《語言暨語言學專刊外
編之七門內月與日:鄭錦全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33-55。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曹逢甫,2006。〈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漢
語學報》14: 2-15。
曹逢甫、葉瑞娟,2006。〈詔安客家話-k尾的消失及其所引起的音韻變化〉。《語
言暨語言學》。7.2: 435-454。
曹逢甫、劉秀雪,2001。〈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
係〉。《聲韻論叢》。11: 295-309。
曹逢甫、石曉娉,2011。〈從福州、南昌、閩南方言的比較看漢語音韻中的兩種
喉塞韻尾〉。載張榮興主編《語言與認知: 戴浩一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449-466。台北:文鶴。
曹逢甫、陳彥伶,2010。《彙音妙悟》裡的小稱音變。第十一屆閩方言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福建:漳州師範學院。
曹逢甫、高婉瑜,2009。漢語現代方言鼻音尾小稱加綴與上古音之陰陽對轉。第
十一屆國際暨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
曹逢甫、謝音琪,2010。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的演變及其殘跡:從閩南語喉塞韻
跟鼻化韻與廣州話長短韻腹的對應關係談起。第43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
瑞典:隆德大學。
曹志耘,2011。〈吳語湯溪方言合變式小稱調的功能〉。《中國語文》。343: 346-351。
曹志耘,2001。〈南部吳語的小稱〉。《語言研究》。44(3): 33-44。
彭心怡,2010。江西客贛語的特殊音韻現象與結構變遷。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台中:國立中興大學。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國立編譯館,台北。213-262。
萬小梅,2007。江西贛語詞彙變音探究。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廣東:華南師
範大學。
劉綸鑫,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綸鑫,2001。《江西客家方言概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熊正輝,1985。〈南昌方言的文白讀〉。《方言》。3: 205-213。
趙元任,1980。《語言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85。《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鄭張尚芳,1995。〈方言中的舒聲促化現象〉。《中國語言學報》。5:172-183。
鄭明中,2009。粵北土話小稱詞起源探索。歐洲漢語語言學學會第六屆年會發表。
波蘭:亞當密坎凱維奇大學。
鍾榮富,2006。《當代語言學概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