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部分(依朝代先後順序)
1. 〔春秋魯國〕左丘明撰《左傳》,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清〕阮元校勘,臺北 : 藝文印書館,2001年;郁賢皓等注譯《新譯左傳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2.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二十四史全譯》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3. 〔西漢〕劉向《說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4. 〔西漢〕劉向撰《戰國策》,二十五別史,劉曉東等點校,濟南:齊魯書社, 2000年;《白話戰國策》,馮作民白話譯註,臺北:星光出版社,1996年
5.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二十四史全譯》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7. 〔漢〕趙曄撰、張覺譯注《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8. 〔漢〕韓嬰《韓詩外傳》,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9.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二十四史全譯》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10.〔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二十四史全譯》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1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2.〔南朝齊〕祖沖之《述異記》,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13.〔南朝梁〕周興嗣撰、馬自毅注譯《新譯千字文》,臺北:三民書局,2010 年
2版3刷
14.〔隋〕王通《文中子世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二十四史全譯》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16.〔唐〕不著撰人《琱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17.〔唐〕張獨《宣室志》,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18.〔唐〕李翰〈蒙求〉《中華蒙學經典大全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19.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二十四史全譯》 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20.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
21.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二十四史全譯》 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22. 〔宋〕曾鞏《隆平集》、《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3. 〔宋〕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4.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5. 〔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6.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27.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28. 〔宋〕嚴羽撰、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
年
29. 〔宋〕陸游《陸放翁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30. ﹝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31.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32. 〔宋〕佚名《新編五代史平話》,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1年
33. 〔宋〕呂蒙正撰、李明憲注譯《白話注音呂蒙正勸世文》,臺北:人生書局,
2002年初版
34. ﹝南宋﹞白玉蟾〈續真君傳〉《正統道藏》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35. ﹝南宋﹞白玉蟾〈旌陽許真君傳〉《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三《正統道藏》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36. 〔南宋〕王應麟、黃沛榮注譯《注譯三字經》,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37.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8. 〔元〕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收錄於《正統道藏》第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39. 〔元〕郭敬居撰、佚名注譯《白話註解繪圖二十四孝》,新竹:竹林書局,1993年
40. 〔元〕無名氏《張公藝九世同居》,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41. 〔元〕宮天挺《嚴子陵垂釣七里灘》,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42. 〔元〕佚名《薛仁貴征遼事略》,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93年
43. 〔元〕無名氏《三國志平話、三分事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4. 〔明〕羅貫中撰、吳小林校注《三國演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 年
45. 〔明〕馮夢龍、蔡元放《東周列國志》,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46.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7. 〔明〕吳元泰《八仙傳奇》,臺北:自力出版社,1959年
48. 〔明〕曹爾曾《韓湘子傳》,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92年
49. 〔明〕無名氏《包公案》,臺北:三民書局,1998
50. 〔明〕甄偉《東西漢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98
51.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臺北:建宏出版社,1995
52. 〔明〕熊大木《新刻出像補訂參采史錄南北宋史傳通俗演義題評:北宋志
傳》,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53. 〔明〕紀振倫《楊家將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54. 〔明〕何喬遠《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55. 〔明〕周楫《西湖二集》,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56. 〔明〕蕭良友撰、楊臣諍增訂《龍文鞭影》,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10
年4月第1版
57. 〔明〕程登吉原編、〔清〕鄒聖脈增補、馬自毅注譯《新譯幼學瓊林》,臺北:
三民書局,2002年初版3刷
58. 〔明〕張瑞圖《日記故事大全》,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59. 〔明〕佚名撰、〔清〕周希陶重訂、馬自毅注譯《新譯增廣賢文》(臺北:
三民書局,2010年2版3刷
60.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二十四史全譯》版,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61.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33,《續修四庫全書》第115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2. 〔清〕劉體恕彙集(唐)呂純陽祖師著《呂祖全書》,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80年
63. 〔清〕吳璿《薛仁貴征東》,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7年
64.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65. 〔清〕雪樵主人《雙鳳奇緣》,臺北:河洛出版社,1980年
66. 〔清〕翟灝《通俗編》,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67. 〔清〕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85年
68 〔清〕靈巖樵子《月唐演義》,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8年
69. 〔清〕徐震《孫龐演義》,臺北:河洛出版社,1980年
70 〔清〕佚名《劉公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71. 〔清〕褚人穫《堅瓠首、二、三、四、五、六集》,臺北:新興書局,1978
年
72. 〔清〕趙之謙《江西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73. 〔清〕褚人穫《隋唐演義》,臺北:風雲時代,1987年
74. 〔清〕連橫《臺灣通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75. 〔清〕佚名撰、施沛林注譯《人生必讀讀本》,臺南:大正書局,2002年
76. 〔民國〕蔡東藩《前漢演義》,臺南:世一文化公司,2006年
77. 〔民國〕丁寅生《孔子演義》,臺北:廣文書局,1978年
78. 〔民國〕李炅《風水地理祖師:楊救貧傳奇》,臺北:武陵出版社,1997年
二、籤詩相關資料
(一)呂祖籤詩及解籤本
1.劉金買 《呂仙祖籤解》(台北縣新店鎮:銀河洞辦事處,1971年12月出版,
2005年5月翻印)
2.葉山居士 《靈籤解說(四)呂仙祖籤詩解》 (臺中:創譯出版社,1984年)
3.道成居士 〈仙宮呂仙祖靈籤〉《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五卷》 (臺南:正海出版
社,1988年)
4.道成居士 〈呂道人 呂祖師靈籤〉《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六卷》 (臺南:正海
出版社,2000年)
5.全國道教神農大帝聯誼會 《神農大帝靈籤修輯錄》(高雄縣大社鄉:三奶壇青
雲宮印行,2000年初版。)
6.孚佑帝君〈呂帝靈籤〉《呂帝靈籤仙方》(新竹:竹林書局,2002年5月第12
版)
7.董沛文主編、陳全林編校 〈呂祖靈籤〉《新編呂洞賓真人丹道全書》(北京:
團結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8.陳繕剛 〈呂仙祖靈籤〉《祈財占運呂仙祖靈籤》(臺南:文國書局,2010年12
月第1版)
(二)學術性籤詩彙編
1..龐緯 《中國靈籤研究(資料篇)》(臺北:龍記出版社,1976)
2..酒井忠夫、今井宇三郎、吉元昭治 《中國的靈籤‧藥籤集成》 (東京:風響社,1992年6月)
(三)一般籤詩解籤本
1.葉山居士 《靈籤解說(一)正百首籤詩解》 (臺中:創譯出版社,1984年)
2.葉山居士 《靈籤解說(二)六十甲子靈籤詩解》 (臺中:創譯出版社,1984年)
3.葉山居士 《靈籤解說(三)觀音籤詩解》 (臺中:創譯出版社,1984年)
4.道成居士 《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一卷》 (臺南:正海出版社,1988年)
5.道成居士 《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二卷》 (臺南:正海出版社,1988年)
6.道成居士 《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三卷》 (臺南:正海出版社,1988年)
7.道成居士 《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四卷》 (臺南:正海出版社,1988年)
8道成居士 《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五卷》 (臺南:正海出版社,1988年)
9.道成居士 《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六卷》 (臺南:正海出版社,2000年)
10.廖武治總策劃 《保生大帝靈籤語譯本》(臺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7年11月初版)
11.崔翁 《黃大仙靈籤白話註解》 (臺北:禾馬出版社,2002年)
12.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百首籤詩心解》 (臺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年1月)
13.岳棠 《靈籤一○○──掌握命運的解釋權》(臺北:寶學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7月)
14.高銘德 《中國籤詩解大全》(臺南:華淋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
15.丁煌 《臺南首廟天壇靈籤解》(臺南:首廟天壇,2004年1月)
16.陳哲毅 《靈籤聖卦,這本最好用》 (臺北:知青頻道,2006年)
17.陳哲毅 《我的第一本求籤解惑書》 (臺北:知青頻道,2006年)
18.華靜上人 《關帝應驗靈籤占卜》 (臺北:葛蘭絲出版社,2006年)
19.陳哲毅 《大師教你求籤解籤—典藏版》 (臺北:知青頻道,2007年)
20.華靜上人 《媽祖娘娘聖籤占卜》 (臺北:豐閣出版社,2008年)
21.林虹余 《易經六十甲子籤解探究》 (臺北:大展出版社,2009年)
22.李少園 《關聖夫子靈籤》 (臺北:樓觀台文化公司,2009年11月初版一刷)
三、現代相關著作(依出版先後順序)
1.江日昇 《台灣外記》第二册卷五(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2.郭沫若 《卜辭通纂》(臺北:大通書局,1976年5月初版《考古學專刊第九號》)
3.李亦園 《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出版社,1978)4.王世禎 〈談中國人求籤心理〉《迷信在中國》(臺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2月初版)
5.歷代學人撰 《筆記小說大觀》廿九編(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
6.仇德哉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三)》(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初版)7.董季棠 《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 增訂二版)
8.曾仰如 《宗教哲學》 (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9.李豐楙著 《探求不死》 (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87年)
10.朱越利 《道教答問》 (臺北:貫雅出版社,1987年)
11.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傳統文化的再估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12.黃永武 《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7年12月 四版)
13.游乾桂 《民俗、文學、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初版)
14.釋聖嚴 《命運原來如此》 (臺北:東初出版社,1988年11月)
15.容肇祖 《容肇祖集》(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9月)
16.黃永武 《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11月 初版)
17.金關丈夫等編 林川夫審編 《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5月 初版)
18.阮昌銳〈臺灣的民間信仰〉《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年6月 初版)19.吉元昭治 《臺灣寺廟藥籤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7月 初版)
20.任繼愈 《中國道教史》 (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21.楊新、甘霖著 《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5月 初版)
22.陳植鍔 《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
23.郭立誠 《中國人的鬼神觀:揭開禁忌、迷信的神秘面紗》(臺北:臺視文化公司 1992年3月 初版)
24.林國平、彭文宇 《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吳戰壘 《中國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初版)
26.蕭登福 《道教與密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4月 初版)
27.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28.南懷瑾 《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1月5版2刷)
29.曾景來 《台灣的迷信與陋習》中譯本,(臺北:武陵出版公司,1994年5月初版)
30.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初版)
31.片岡巖著、陳金田譯 《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二版)
32.高賢治 《臺灣宗教》(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5年3月一版一刷)
33.曾景來 《台灣的迷信與陋習》(原版昭和十三年(西元1939年)台北二版發行,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8月台北二刷發行)
34.王卡 《道教三百題》(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35.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36.李豐楙、朱榮貴 《儀式、廟會與社區: 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3月)
37.李世偉 《台灣的齋教與鑾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6月)
38.林國平 《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12月初版)
39.卿希泰 《中國道教史》第二卷(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40.瞿海源 《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
41.韓秉方 《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42.林國平 〈藥籤與呂祖藥籤初探〉 《道韻(二)》(臺北:中華大道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43.王志宇 《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1月初版)
44.丁煌 〈臺南舊廟運籤的初步研究〉《臺灣南部寺廟調查暨研究報告》(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1997年12月)
45劉精誠 《中國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46.指南宮管理委員會 《靈山毓秀指南宮木柵仙公廟》(臺北市:指南宮管理委員會,1998年)
47.謝金良 〈論籤占語言的通俗文學化和宗教神學化〉,《道韻(四)》(臺北:中華大道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48.林國平 〈靈籤與玄天上帝靈籤〉 《道韻(三)》(臺北:中華大道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
49.林修澈 《廟全記錄 臺灣省廟呈現出來的文化資產與生活意義 研究篇》(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年10月初版)
50.韓森著、包偉民譯 《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51.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 《道教神仙信仰研究》 (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年)
52.何永清 《修辭漫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04月)
53.黃麗貞 《實用修辭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4月)
54.李養正 《當代道教》(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55.林修澈 〈宜蘭縣廟的運籤〉「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宜蘭縣文化局,2000年8月初版,頁21-60)
56.翁峰山 《細說道教五祖呂仙祖之故事》 (臺北:一善書出版社, 2000年12月)
57.陳清和 《臺灣籤詩臺灣史》(嘉義:財團法人嘉義縣文化基金會,2000年12月初版)
58.財團法人指南宮文教基金會 《指南宮簡介手冊》 (臺北市:財團法人指南宮文教基金會,2001年)
59.李養正 《道教概說》 (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0.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初版)61.張廣保 《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62.蔡相煇、吳永猛 《臺灣民間信仰》(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6月 一版)
63.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卷【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64.東野山人 《風水靈籤怪談》 (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12月)
65.李世偉 《台灣宗教閱覽》 (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66.陳峻菁 《梁山伯祝英台》(臺北:實學社出版,2002年)
67.張俊良、高建中〈呂洞賓生年族里考辯〉《呂洞賓與道教文化》(山西:芮城
縣道教聖地開發委員會,2002年)
68.丁煌 《臺南天壇、武廟籤詩研究》(臺南:首廟天壇,2002年9月)
69.汪娟 〈臺灣地區佛教寺院籤詩研究成果報告〉(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2002年10月31日)
70.陳進國 〈寺廟靈籤的流傳與風水信仰的擴散----以閩台為中心的探討〉 《陳進國文集》 (臺北:幼獅文化公司,2003年)71.陳清和 《談籤詩說八卦》 (嘉義:玩索讀書會, 2003年)
72.陳正治 《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 二版)
73.吳幼萍計畫主持、潘玲玲協同主持 《苗栗縣義民廟與三山國王廟籤詩之比較研究結案報告》(苗栗:國立聯合大學,2003年12月)
74.史孝進、劉仲宇《道教風俗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75.林修澈 〈宜蘭縣內廟的運籤〉(宜蘭:《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
76.闞正宗 《台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 (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77.朱伯崑 《周易通釋》(北京:崑崙出版社,2004年10月二刷)
78.許地山 《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2版)
79.林國平 《閩台民間信仰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80.焦大衛、歐大年 《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5年)
81.張曼娟 《人間好時節》 (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3月1日)
82.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 《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
年5月初版)
83.胡小偉 《 燮理陰陽—《關帝靈籤》祖本考源及研究》(九龍:科華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9月)
84.黃慶萱 《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10月增訂三版三刷)
85.任繼愈 《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三次印刷)
86.衛紹生 《神秘與迷惘:中國古代方術闡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87.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 《新店市志》(臺北縣新店市:
北縣新店市公所,2006年2月出版 )
88.雷可夫、詹森原著、周世箴譯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3月初版)
89.王文亮、林啟泓 《南瀛籤詩故事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6年4月初版)
90.李菁 《神化妙通-純陽呂祖大傳》 (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91.趙琳 《八仙文化與八仙文學的現代闡釋》(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92.張夢逍 《圖解道教》(西安:陝西大學出版社,2007年)
93.〔西漢〕司馬遷撰、郝志遠、楊鍾賢譯注 《史記文白對照全譯本》(臺北:建宏出版社,2007年5月再版)
94.王力主編 《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第6次印刷)
95.陳哲聰主編 《2006國際海洋文化研討會會後論文集》(臺南:耀昇企業社出版,2007年10月一版一刷)
96.謝路軍 《中國道教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97.張寶樂、羅弘鉦、周怡君文字編輯 《天下第一靈山指南宮》(臺北市:指南宮管理委員會,2008年)
98.連心豪、鄭志明 《閩南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99.吳勇猛等 《台灣本土宗教信仰》(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8年)
100.丁培仁 《增注新修道藏目錄》(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3月第1版)
101.沈志剛 《鍾呂丹道經典譯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02.皮生慶 《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103.胡孚琛 《道學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104.石橋青 《道教一本通》(西安:陝西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5.張家麟 《臺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臺北:蘭臺出版社,2009)
106.林語堂 《蘇東坡傳記》(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5月初版二刷)
107.〔西漢〕東方朔撰、許頤平主編、程子和點校 《圖解靈棋經》(北京:華齡出版社,2009年6月初版)
108.朱越利主編 《道藏說略》下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109董沛文主編、陳全林編校 〈呂祖靈籤〉《新編呂洞賓真人丹道全書》(北京:
團結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10.康豹 《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0
年1月第1版)
111.蕭進銘〈呂洞賓信仰源流析探〉《2009保生文化祭道教神其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10年7月)
112.沈謙 《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8月初版)
113.鄭基良 《善惡報應思想與故事》(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2011年6月初版)
114.王崇禮 《神啊!我要怎麼問你問題》(臺北:柿子文化事業公司,2011年
11月初版)
115.王儷容 《解籤》(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1月初版)
四、期刊類
1.洪調水〈廟寺籤方剖析〉,《南瀛文獻》,第7卷,1961年12月,頁98–99。
2.林衡道〈台灣宗教的民間信仰〉,《中國一周》,670期,1963年,頁6-7。
3.朱鋒〈台灣的樑籤〉,《台灣風物》,15卷1期,1965年,頁23-24。
4.吳樹 〈臺南的寺廟籤詩〉,《臺灣風物》,第18卷第2期,1968年4月,頁20–25。
5.蔡文輝 〈臺灣廟宇占卦的一個研究〉,《思與言》,第6卷第2期,1968年5月,頁85–88。6.施振民等收集〈台灣籤詩彙集-北部、台北市、中部、彰化縣、鹿港鎮、南部及東部〉共六冊,剪貼本藏中研院民族所,1974-1977年。
7.詹火生 〈占卜對臺灣農村社會的影響力量〉,《臺灣文獻》,第25卷第1期,1974年3月,頁12–22。8.吳英璋〈得救、普渡與信仰模式〉,《中國論壇》,2卷9期,1976年9月,頁10-14。9.李正康〈從民間信仰看民族文化〉,《中國論壇》,3卷10期,1977年10月,頁9-13。10.陳大東〈台灣民間信仰習俗與道統文化之關係〉,《今日中國》,77期,1977年,頁62-71。11.李亦園 〈說占卜——一個民族學的考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卷6期,1978年6月,頁40-48。12.董芳苑〈新興宗教概觀〉,《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民政廳,1982年,頁21-41。
13.陳金田 〈民眾在神廟祈願的種類和方法〉,《臺灣風物》,第32卷第4期,1982年12月,頁82–86。14.李亦園 〈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五十六期,1984年12月,頁1-28。15.瞿海源 〈現代人的宗教行為與態度〉,《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期,1986年1月,頁68–82。16.王世慶 〈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台灣文獻》,第37卷第4期,1986年12月,頁111-152。17.無生 〈儒釋道大家一起來-訪阮昌銳教授談台灣民間信仰〉,《師友》,235期,1987年,頁26- 29。18.余光弘〈民間宗教現象的探索-科學、宗教與迷信:人類學的觀察〉,《中國論壇》,24卷5期,1987年,頁14-16。
19.許木柱〈聖俗之間-台灣民間宗教的心理社會文化意義〉,《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3期,1987年,頁10-11。20.林美容 〈由地理與年籤來看臺灣漢人村莊的命運共同體〉,《臺灣風物》第38卷第4期,1988年12月,頁123–141。21.宋文里、李亦園 〈個人宗教性-台灣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卷1期,1988年,頁113-139。22.洪健棣 〈從台灣民間信仰勃興的現象分析宗教人的心態〉,《台灣神學論刊》,10期,1988年,頁53-104。23.江肖梅 〈神籤〉,《民俗台灣》(中文版),4期,1990年,頁226-228。
24.周榮杰 〈占卜在臺灣民間(下)〉,《臺南文化》,第31期,1991年6月,頁203–222。25.潘江東 〈談民間文學的教育功能〉,《社教資料雜誌》,212期,1992年,頁1-3。26.游謙、施芳瓏,〈宜蘭縣廟宇與神明傳說—一個初步的呈現與分析〉,《宜蘭文獻》,5期,1993年,頁5-30。27.朱介凡 〈神籤探索起步〉,《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0期,1993年5月,頁1–19。
28.樂晴 〈上廟求籤說籤詩〉,《中央月刊》第27卷第6期,1994年6月,頁106–111。29.宋光宇 〈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卷5期4,1994年12月,頁163-191。30.丁煌 〈「臺灣南部古寺廟籤詩中所反應的社會及宗教學意義探析」研究計畫〉,《道教學探索》第8期,1994年12月,頁431–434。31.胡珍妮 〈一「籤」點醒夢中人?──中國籤詩〉,《光華(中英文國內版)》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頁104–111。32.李中路 〈故宮遺存「靈籤」兩種〉,《紫禁城》,1996年第2期,頁41–43。
33.詹石窗 〈論道教擬兆〉,《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頁44–51。
34.方百壽 〈從寺廟籤詩看民間求籤者心理〉,《臺灣源流》第5卷,1997年3月,頁102–108。
35.謝金良 〈《周易》與籤詩的關係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4期,頁117–126。
36.周慶華 〈展望新時代的宗教〉,《新時代的宗教》,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9年,頁3-29。
37.謝金良 〈論籤占語言的通俗文學化和宗教神學化〉,《道韻(四)》,臺北,中華大道出版,1999年,頁204-230。
38.王文亮 〈南瀛寺廟籤詩文化初探〉,《南瀛文獻》改版第一輯,2002年1月,頁252–265。39.周瑞玉 〈淺談臺灣民間信仰〉,《臺灣史蹟》第40期,2002年8月,頁57–67。40.王文亮 〈南瀛籤詩典故故事解析〉,《南瀛文獻》改版第二輯,2003年1月,頁228–253。
41.陳進國 〈寺廟靈籤的流傳與風水信仰的擴散──以閩臺為中心的探討〉,《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1期,頁61–73。
42.陳琬淇 〈籤詩社會功能的探討-以大甲鎮瀾宮為中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社會科教育學系93級歷史組專題研究論文,2004年1月)
43.王文亮 〈南瀛籤筒、籤架藝術欣賞〉,《南瀛文獻》改版第三輯,2004年8月,頁244-249。44.亦鄰真〈亦鄰真教授覆德國龐緯博士信〉,《蒙古史研究》,2005年第1期,頁80-85。
45.汪娟 〈百首觀音靈籤之籤題析論—以艋舺龍山寺為例〉,《中國俗文化研究》,
2005年12月,第3輯,頁1-29。
46.林國平〈《道藏》中的籤譜考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12
期,頁71-75。
47林國平〈籤譜在海外的傳播和影響〉,《海交史研究》,2006年第1期,頁1-14。
48.林國平〈靈籤淵源考〉,《東南學術》,2006年第2期,頁128–134。
49.林國平〈靈籤兆象研究〉,《民俗研究》,2006年4月,04期,頁131。
50.林國平 〈論靈籤的產生與演變〉,《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頁81-91。
51.尹志華〈呂洞賓生平事跡考〉,《中國道教》2007年第4期,頁50-54。
52.靳瑋〈《雷雨詩一百籤》與《六十甲子籤》辭格析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研究生學刊 第七期,2008年5月),頁235-263。
53.朱越利〈呂洞賓、劉海蟾等北宋參同清修內丹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
史與社會》第1期,2009年11月,頁281-311。
54.鄭燦山〈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
《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頁30。
55.蕭進銘〈呂洞賓信仰源流析探〉《2009保生文化祭道教神衹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10年7月),頁45。
五、學位論文
1. 林國平〈中國靈籤研究-以福建為中心〉,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1998年。
2. 王文亮〈台灣地區舊廟籤詩文化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百年寺廟為主〉,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班,1999年。3. 蔡美意〈金門城隍廟籤詩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4. 劉玉龍〈寺廟籤詩研究-以台灣寺廟運籤為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2005年。5. 孫淑華〈屏東市媽祖廟籤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回流中文碩士班,2005年。6. 陳香琪〈台灣通行籤詩之文學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2005年。7. 馬玉臻〈關帝籤江東籤詩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6年。8. 陳彥汝〈籤詩故事在運籤中的核心價值研究--以關帝百首籤詩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2006年。9. 羅瑞芬〈台灣寺廟籤詩文化中的文學性--以宜蘭昭應宮廟籤為例〉,佛光大學
文學系碩士班,2006年。
10. 薛皓文〈臺灣艋舺龍山寺籤詩及其文學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2007年。11. 王儷容〈台灣廟宇籤詩解籤方式及其內涵探究—以高雄市哈馬星代天宮為
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2007年。
12. 陳 娜〈籤詩研究〉,上海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班,2007年。
13. 陳錦雲〈台灣六十甲子聖母詩籤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中心〉,中國文化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8年。
14. 陳文奎〈臺灣籤詩與易卦關係探討〉,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
專班,2008年。
15. 高弘毅〈觀世音靈籤探源—以板橋市接雲寺為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 研究所碩士班,2009年。16. 莊唐義〈列嶼上林李將軍廟及其籤詩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所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17. 陳蔚禎〈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籤詩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
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18. 鮑惠美〈呂洞賓傳說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
班,2009年。
19. 林欣怡〈臺灣寺廟觀音靈籤籤詩與解籤文化—以桃園景福宮為例〉,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2010年。
20. 林怡慧〈修行與人慾——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
系碩士班,2010年。
21. 曾基政〈台灣當代寺廟構造特徵調查研究以木柵指南宮凌霄寶殿、桃園草漯
保障宮、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為例〉,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班,2010年。
22. 陳鈺淑〈屏東縣琉球鄉碧雲寺的籤詩信仰文化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11年。23. 賴翠杏〈籤詩典故與民間文學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地區流傳關帝百籤為
範圍〉,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11年。
六、重要參考網站
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http://etds.ncl.edu.tw/theabs/
2.道教全球資訊網
http://www.twtaoism.net/
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4. 台灣大百科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5.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http://www.ctcwri.idv.tw/godking.htm/
6. 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
http://www.chain-zan.org.tw/
7. 台北市文山區公所
http://www.wsdo.taipei.gov.tw/MP_124121.html/
8. 指南宮官網
http://www.chih-nan-temple.org/ceremony.php/
9. 臺灣宗教民俗資料圖錄本資料庫
http://ci6.lib.ntu.edu.tw:8080/religion/
10. 詩籤解部落格
http://city.udn.com/4015/
11. 易振網
http://www.yz2056.com/html/44/75.htm/
12. 中華電子佛典網站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9/0262_002.htm/